第15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早前沈充居任東揚州,為了鞏固鄉土根本,避免被台中插手打斷沈家的鄉土經營,老實說政治實在算不上清明,頗有幾分任人唯親的作風。如果不能將鄉人們抱成一團,實在很難對抗台中的施壓。可是隨著沈哲子過江北上,加上沈充入台執政,這種繼續抱團糾集的作法反而成了於國於家都無益的行為。

  換言之,如今的沈家已經是堂堂正正的執政門戶,凡有利弊權衡已經不能再只從鄉土豪宗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江東吏治的敗壞,對國對家都是一種傷害。

  但是這個問題,若由自己出手解決的話,那就實在太傷人情了,而且尺度輕重方面也不好把握。可是現在有了褚翜接手主導此事,則就能避免許多立場上的為難。江東吏治如果能夠因此變得清明起來,對於整個北伐大業都有不小的好處。

  同時對鄉土的整頓,也能籍此讓鄉人們更深刻的改掉蝸居鄉土的久弊,更多著眼於江北層出不窮的機會。所以,這也就相當於褚翜主動出面,幫助沈家去蕪存菁。當然,褚翜不可能會是一味的熱心,肯定會有所針對的重點打擊沈家親近之眾,所以這件事也需要沈充有一定的參與權,在不損及根本的情況下,能保的保一下,實在太不堪的也就只能放棄掉。

  最後一件事,則就是老爹沈充與琅琊諸葛恢進行了一些合作,幫助諸葛恢取得錄尚書事的執政權,而諸葛恢也出手幫忙,終於將鼎倉從台內分離出來。

  鼎倉不再隸屬於少府,而是在尚書台另立治粟尚書作為名義上的主官。最重要的,還是淮南都督府可以派遣官員,主管鼎倉的實際經營,並將鼎倉立署於梁郡。以後沈哲子便不再需要假手別人,可以親自主導鼎倉的發展。

  當然,鼎倉今次分離也並非完全拔出台城,像是原本在都內所擁有的園墅、坊市、倉邸之類實際產業,俱都被台中扣留下來,這些進項也都作為台資留用。這一點沈哲子倒是可以接受,他所需要的只是鼎倉這個組織構架以及所掌握的渠道等等,至於那些具體的產業,到了梁郡之後一旦與當地產業整合起來,所得還要大於所失。

  至於都內那些產業,如果台內不留下來的話,那麼整個台城可以直接宣布破產了。要知道就算江東州郡還有賦稅所入,甚至都不足維持江北各鎮的軍費開支,台城如果不能保有一點私庫,那麼台臣們真是只能喝西北風了。

  政治上從來沒有永恆的敵人,既然老爹已經跟諸葛恢達成一些合作,那麼沈哲子也就上道,先將庾條任為淮南別駕,然後再上表奏其人為屯田中郎將,日後作為鼎倉主官,算是把梁郡給騰了出來,讓武陵王得以隨時入郡。

  不過沈哲子在梁郡這段時間裡,也將郡守府職權給拆解個七七八八,即便諸葛恢想要通過這裡介入淮南事務,也將阻礙重重。官民共治不是一句空話而已,除了都督府的上級管轄之外,當地鄉民對於郡守府也是有著極強制約的。

  既然江東政局已經再歸於穩定,而淮南的改制也已經梳理出了一個清晰的脈絡,沈哲子便也不再於此逗留,趕在武陵王過江之前離開梁郡,返回壽春。

  如今已經時入盛夏,而淮南各項軍備也早已經準備完畢。如今第一戰鬥序列的甲士戰卒,早已經整編完畢,共有十軍三萬人眾,分為五督護統領。

  眼下淮南軍體系中,基本上還是老將當位,五位督護除了沈牧之外,剩下的都是老將。雖然言之老將,但也都是正當盛年,無論武略、經驗還是戰力等等,都還保持在最巔峰的狀態。郭誦、毛寶、韓晃、路永,加上一個沈牧,這便是淮南軍中品級最高的五位督護。

  這新編的三萬戰兵,可以說是淮南軍中絕對精銳,已經決不可再視之為拼湊之眾。歷經大戰磨練,加之軍械裝備俱都此世翹楚,戰鬥力自然非凡。有這樣一支強軍在手,沈哲子敢於和任何一方硬碰硬的較量。

  除了五督護部下之外,原本的勝武軍也再次重建起來,各軍之中優選老卒搭起框架,兵卒們也都是廣選流民中精勇之眾,擴充達到五千人。而勝武軍也不再屬於普通戰鬥序列,而是由沈哲子親自統領作為中軍。

  除了這第一序列的戰兵之外,淮南軍次級戰鬥序列也已經達到三萬餘眾。而且早在沈哲子歸鎮之前,其中便有一萬甲士已經過淮,在渦水的渦陽、汝南懸瓠展開屯守,構建據點。

  精兵雖然在戰鬥力方面有所保證,但如果講到地方維穩和保護生產、商貿,還是需要大量的普通士卒。淮南軍的優勢在於有著充足的民眾基礎,不獨都督府在籍之民數量眾多,還有南逃流民大量入境。只是為了要與錢糧消耗和地方經營達成平衡,所以擴軍規模一直在控制。

  在沈哲子的構想中,未來整個淮南都督區,軍事戰鬥體系自下而上,應該是民練鄉伍、屯守農兵、護津戰卒、拔堅精銳等等成梯隊的構成。未來的脫產精銳兵卒最起碼要達到五萬之眾,而一旦有大的軍事行動,諸多梯隊統一徵發要滿足二十萬的儲備戰卒。

  這個構想實在太龐大,沈哲子也不奢望能夠一蹴而就,否則極容易陷入窮兵黷武的困境,隱患積弊重重,所以必須要有節制、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

  因為淮南軍絕不是一般的散卒流寇,也不是野心勃勃的割據勢力,而是真真正正的王師,是要以驅逐胡虜、復興社稷為己任。想要守住道義,也就必須要為道義所縛,要紮實穩定向前,絕不能為因糧於敵的暴虐之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