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坐了一上午,沈哲子整理出來一段珠算口訣,默念一遍後總覺得不能朗朗上口,不便於記憶,就不好推廣普及。時下人也非個個都如錢鳳一般高悟性,能夠很快接受適應新事物衝擊。

  又修改片刻終究不大滿意,沈哲子索性丟下毛筆,溜達出去散散心。在時下而言,他是能高屋建瓴的人才,終日埋首紙堆未免有些因小失大。

  時下已是冬閒,龍溪莊園內卻仍是一片忙碌。主要是沈哲子近來安排下的事情太多,讓這些蔭戶們臨近年關也難得清閒。

  離開莊園後,沈哲子轉去武康山谷口,冬日土凍不宜墾荒,但山谷內樹木植被也已經砍伐殆盡,視野很是通透。

  龍溪莊園丁口已經整編完畢,共分了五個田營、三個土木營還有兩個匠人營。這只是一個框架,還並沒有達到沈哲子精準分工的設想,只有等到所有莊園產業清點完畢,才能進一步的調度整合。

  武康山溪旁,正有一群匠人營工匠在修築水碓,眼下冬日枯水正合時宜。後世的滾筒水磨被沈哲子稍稍挪前打造出來,其中一個修築好的已經投入了運營。

  相對於沖葉水碓,滾筒不過是在水輪兩段各添一塊木板,改動雖然不大,卻能極有效的約束集中水力,並不需要過於依賴攔河築壩以提升水流衝擊力。

  此時水磨內加工的並非稻米,而是黃豆。大豆是種好作物,植株可以肥田養地作飼料,果實又能派上多種用途,時下人多用來調製鹽豉醬料之類,或蒸煮取食,未免有些暴殄天物。

  今次沈家新入糧食中,大豆等菽類雜糧占了不在少數,價格要比粳米低得多,並不作為主食。這對沈哲子而言倒有了大展身手的時候,龍溪莊園裡已經養了一批豆芽將要成型,現在水磨研磨豆漿,則是要用來製作豆腐。一旦做出這些加工品,價值肯定能翻數倍,也算物盡其用。

  時下倒是已經有了豆腐,只是豆氣濃烈,頗多渣滓,只能算粗鄙食材。沈哲子並不會制豆腐,但可以試,逐條工藝改進,眼下並無成品的石膏取用,所以沈哲子研製的是滷水所點的北方豆腐。昨天已經做出一鍋成品,只是色澤不算好,還有種滷水的苦澀味道。

  沈哲子蹲在水磨旁觀察片刻,豆漿研磨的還算不錯。豆腐的製造工序倒是不少,但最耗人力的研磨豆漿已經被水磨取代,剩下的煮豆漿、點鹽滷、壓制豆腐之類,尋常力弱婦人就可以勝任。

  負責研製豆腐的女工們對於沈哲子時常過來觀看倒也見怪不怪,只是對答起來仍不免有些拘謹。沈哲子認真傾聽她們的講述,順便提一點工藝改進的建議。

  最重要的還是拿過一名女工記錄的工序過程,這個年代女人識字會寫的並不多,但也並不在少數。比如老爹在前溪莊園培養的那些女伎,個個色藝雙絕,文化素養頗高,眼前這個女工就是沈哲子從前溪莊園抽調過來的。

  接過女工遞來的記錄,看到那娟秀字跡,沈哲子不禁汗顏。他自己這一手狗爬,連其房內小侍女瓜兒都比不上。只是看到那些文字後,沈哲子不禁一樂,遣詞用典倒可稱得上文采斐然,但做個豆腐而已,要不要寫得跟王母娘娘做壽一樣?

  「鹽母淡抹,風輕兮月朗,曉霧兮雲集……」

  沈哲子思忖半晌,大概才想明白應該是滷水點進豆漿里凝出了豆花。可是他需要的是精準、操作性強的實踐手冊,能夠迅速推廣擴大產能,這算個什麼鬼?

  「蘇娘子,以後記載,用詞不妨淺顯直白,不必合轍押韻,配料、用量還有時間之類,最好能精準些。」沈哲子將書軸遞迴去,耐心解釋道。

  那女工蘇娘子聞言後垂首,心內頗多委屈。她本該於奢華廳堂中披彩衣、描黛眉,軟語嚶嚀,撫琴吹簫,取悅名流,可是現在卻要和一群粗俗婦人一起,蓬頭垢面,每天繞著鍋灶打轉。費盡心思寫下篇章,又被指摘挑錯,這小郎君委實太不解風情!

  第0085章 養我肥田生米膏

  眼見那蘇娘子神色略帶嗔怨,沈哲子便知道他說了效果也不會很大。時下的文化人,太矯情,過於強調自我主觀的感受。等到儒學昌盛起來,則又變得略顯膨脹,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出將入相無所不能。

  看來要發展一套實驗科學,還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沈哲子已經讓人專門清點各莊園蔭戶中十到十五歲的少年,預計初期先選三百人,然後再逐次淘汰。之所以選擇這個年齡段,相對而言可塑性比較高,接受力也較成年人更強一點。至於年紀更小的暫時不取,八歲小孩能做啥事!

  晉元帝司馬睿有百六掾,搭起這個偏安江東的朝廷班子。自己這個少年營悉心培養起來,成就未必就比那百六掾差。

  又笑著勉勵那位蘇娘子幾句,沈哲子才又轉去別處。他看得出這位蘇娘子老大不情願,但眼下實在人手匱乏,也只能先將就著用。

  對方心裡不滿,沈哲子倒也能理解,勞動不分貴賤那是唬人的話,畢竟不是專業對口培養出來的人才。第一等的快意人生是認為自己的生存方式很有意義,後世物質已經那麼豐富,仍有許多人感覺不到快樂,多是謀生方式並不符合自己意趣。

  這一點個人意趣的不同,不足成為鄙視別人的理由。如果人生志願就是混吃等死,沒能投個好胎還要不滿,那只能說一句,窮就是因為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