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說楚國有個叫鱉靈的人,某天失足落水被淹死,屍首逆流而上,一直衝到郫。人們剛把他打撈起來,他便復活了。

  望帝(就是死後變成杜鵑鳥咕咕那位)聽說有這樣的怪事,便把鱉靈叫來,談得非常投機,讓其做了蜀國丞相。

  鱉靈帶領人民治水,逐漸取得威望,望帝便把帝位禪讓給他。

  鱉靈接位後,號稱叢帝,又稱開明帝。後開明王朝遷都至蓉城,這便有了最早的城池雛形。

  再後來,秦滅蜀,張儀對蓉城進行了大規模修建。據說張儀築城時,屢頹不立,忽見有大龜周行旋走,巫覡言:依龜行處築之。遂得堅立。

  人們為了紀念張儀,在岷江邊上建了一座張儀樓,百有餘尺,臨山瞰江。

  而負責修建的人,叫公輸班,也就是魯班。

  到了秦昭王時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蜀地始成天府之國,千年無水患。結果到了唐朝時,突然來了一場洪水,灌口決堤,毀田無數。

  據道門典籍記載:當年公輸班建好張儀樓後,在某隱秘處埋了一隻挑擔木人,兩邊擔上各放了一粒稻粟,保持木人平衡,並留下一句話:木人不倒,水不近蜀。

  而灌口發水那年,在水災之前,蜀地先爆發了大規模的鼠災,能找到的糧食都被吃掉了……

  第七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目標

  都江堰之所以在兩千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得益於歷朝歷代對水利工程的重視,

  漢靈帝時設「都水椽」和「都水長」,負責維護堰首工程;蜀漢時,諸葛亮設堰官,並征丁千二百人主護。此後各朝,皆以堰首所在地的縣令為主管,到宋朝時,更是制定了施行至今的歲修制度。

  此外,還有基礎材料的升級,從最早的竹籠磚石,到現在的鋼筋混凝土,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主體穩固。

  所以通常來講,這片地區下雨是不擔心的,但今年,這雨下的著實有些久了。

  岷江上游都在下雨,水位愈漲,已經沖毀了不少農田房屋,兩岸居民急速撤離。雖然進入都江堰地區,水勢大大緩解,但本來就沒有糧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城鎮蕭條冷清。

  南面的蓉城暫且無事,洪水經過反覆分流,變得和緩無害。老百姓也沒想太多,只認為今年雨季漫長,來的兇猛。

  蓉城,夜。

  臥室的窗戶關著,綿雨輕揚,數日不斷,使得整個屋子都潮乎乎的。

  閆亮是土生土長的蜀地人,早習慣了這種氣候,此刻正躺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刷著微博。

  「xx特大暴雨引發洪水,已致20人遇難8人失蹤。」

  「xx市委宣傳部發布防汛通告,近日再次連續發生大暴雨,各江河均發生較大洪水,請沿江河低洼地帶、地質災害危險區的居民儘快撤離;公安交警部門已封閉的橋樑、路段不要冒險通行……」

  「xx網友實拍,小區樓上現場看海,200輛車一夜報廢。」

  「嘖,全是發水啊!」

  閆亮雖沒感受到水災危機,但畢竟發生在蜀地,也是抱有關注和同情之心。他找到了一條捐款渠道,利索的打過去一千塊錢,聊表心意。

  接著又繼續刷屏,翻著翻著,忽然自動冒上來一條熱點信息,還是篇長文。

  「先生鼠患再發洪水絕非巧合,巴蜀可能有大麻煩了!」

  閆亮下意識點進去,發現作者是個知名大v,這貨向道之心虔誠,怎奈資質低劣,苦修多年也不過後天修為,後來索性當了網紅,科普一些修行常識和秘聞趣事,粉絲有幾百萬之多。

  「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

  文章一開頭,就擺出了杜甫的這首《石犀行》,然後剖析內容。

  閆亮越看越心驚,這位老兄並非一水的胡編亂造,列舉了很多有明文記載的資料。

  杜甫此詩借古諷今,扶正道以杜神怪,意思是說築堤乃正道,厭勝乃詭怪。

  但各方典籍都有記載,那年蜀中確實鬧了鼠患,跟著也確實發了洪水。而且李冰築都江堰,真在民間留下過很多傳說。

  比如李冰治水時,曾化為牛形,入水戮蛟,也曾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穿石犀溪於江南,命曰犀牛里等等。

  因此,此人分析:李冰築都江堰,極可能藉助了什麼術法,或許就是杜甫提到的厭勝之術。唐朝時術法失效,灌口決堤,再後來,有大能將術法修復,於是又安穩千年。

  到了末法時期,大能絕跡,才有1933年疊溪引發的大洪水,衝垮了渠首樞紐。

  而現在靈氣復甦,一時無人關注此事,加上今年又鬧鼠患,又降暴雨,跟唐朝時何其相像,都江堰極可能決口潰堤。

  一旦決口,洪水順流而下,下面就是蓉城千萬人口!

  幾乎一夜之間,這篇長文傳遍了大江南北,無論修士還是普通人都在議論此事。不得不說,那貨還是有些本事的,憑蛛絲馬跡拼湊,拼出個八九不離十。

  他不曉得真正秘聞——公輸班的水不近蜀,但預測結果沒錯,再這樣下去,都江堰真會決口,引發滔天洪災。

  官方反應迅速,先安撫蜀地群眾,後闢謠言,跟著聯繫道院求教辦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