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晚上吃過晚飯的時候,李路和他們二人舉行了小範圍的會議。李路是要把奮遠公司單獨拉出來談的。恰恰是因為重視,他才這麼安排。在他的計劃里,奮遠公司非常重要。

  因為,奮遠公司“奶牛”的角色以及使命,會長期存在。

  他知道未來的大勢,紅星工業公司會以後會遇到怎樣糟糕的環境,他都心裡有數。儘管現在紅星工業公司已經不再需要奮遠公司持續不斷地輸血,但未來,軍工屬性的紅星工業公司是絕不會一帆風順的。

  因此,李路給自己提了一個大問題——奮遠去往何處,才能保證未來能夠最大限度的給紅星工業公司提供最大的供血能力。

  怎麼走?

  奮遠的情況並不複雜,目前涉足的業務是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小型家用機械產品等的銷售,剛剛涉足的是電子產品製造,主要以收錄音機和電視機為主。外貿這個方面主要以服裝代工出口以及電器產品進口為主。

  聊了幾句之後,李路說道,“奮遠這邊,我打算重新整合一下。借著收購百貨公司這個事情來搞搞。老余,你有什麼想法?”

  對奮遠公司,李路沒有自己就拿了主意,而是徵求余嘉豪的意見。一直都是余嘉豪在負責,這個方面他懂的也比李路的多一些。實際上,此時李路心裡有兩個方案,但是他拿不準哪一個方案更好一些。

  余嘉豪沉吟了一下子,說,“走集團化企業的路子,我認為是合適的。不過,我個人認為,以奮遠公司現在的規模,走集團化企業的路子,還有些不太夠。當然,我的對比標準是國外的集團化企業。”

  李路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嗯,我也有同樣的顧慮。奮遠的盈利很驚人,但是這個資產規模上面,除了分店就只有一個電子廠。其他的都沒有太多價值。這裡關係到對奮遠的定位。你是怎麼看的?”

  余嘉豪對此倒是有清晰的看法,他道,“任何時候,實業都是基礎。單純的做貿易做銷售,我想奮遠現在的規模已經足夠支撐很長時間。這麼說吧,現在的奮遠空心化比較厲害。”

  “你的意思是把重點放在實業上面?”李路問道。

  “是的。”余嘉豪道,“我研究過,也讓會計師團隊做過分析。目前我們在銷售的產品,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可以嘗試著生產的。全國那麼大的市場,每年白白的讓出去那麼多利潤實在是不甘心。況且,實業經濟才是根本,廠子在,那就是價值。”

  李路笑道,“這倒是和我想到一塊去了。嗯,我想想,奮遠應該怎麼樣改才符合發展方向……”

  註:這是最後一章存稿,人在外出差,往下更新不穩定。

  第497章 奮遠實業

  三人沉思了許久,李路的思路一個接一個地換。很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從後世的知名企業里找,找適用於奮遠公司的,直接套過來,根據實際情況改一改,這無疑是最好的。

  關係到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企業架構的選擇和設定,是要慎重再慎重。後世好些知名企業從腦海里划過。華為這個名字跳了好幾下,李路傾向於華為模式,但是,奮遠公司不是技術型為導向的企業,起碼二十年內都不會是以技術為導向的,因此採用華為模式也並不十分恰當。

  是分幾步走還是直接把奮遠的基本架構定下來,這是一個得慎重考慮的問題。

  他最終還是認為華為模式最合適的參考對象。

  有了決定,李路便說道,“老余,你認為奮遠公司應該側重實業,慢慢的把重心從貿易轉到生產。這是對的。不過,貿易這邊也不能放鬆,還是要繼續擴大規模。”

  沉吟了一下,李路道,“奮遠是有限責任公司,改成股份制有限公司,為以後的上市提前做好準備。分出兩大塊來,進出口貿易事業部,產品生產事業部。不一定是按照這個來,就是這個意思。”

  余嘉豪說道,“我明白,但是我認為分成三個大板塊比較合適。一個是咱們的電器商場,一個是工廠,還有一個是進出口貿易。”

  “可以。”李路點頭答應,“你拿出一個方案來,咱們再討論。關於持股的比例,你也拿出一個方案來,大家在開會討論。”

  余嘉豪笑道,“老李,持股比例你說就是了,這個我沒有意見。”

  他算是明白了,主動去提這個事情才是最愚蠢的行為。現在他得到的,包括社會地位,都已經完全的超出他的想像,他已經沒有什麼不滿意的。過去一段時間裡,他懂得的最深刻的道理就是,最根本的原則是緊跟李路的步伐。沒有這個基本點,什麼都是空的。

  李路搖頭,說道,“你那一份不變,我打算拿出百分之十的股份來分給管理層和優秀人才。所以要做一個十分系統的方案出來。”

  “哦,你是這個意思。我明白了,參考紅星這邊的情況,制定一個體系標準。”余嘉豪恍然大悟道。

  余嘉豪心裡是有預感的。奮遠早已經不是原來的奮遠,他手裡的股份價值大增。在完成陸港地區百貨商場的收購之後,奮遠公司會膨脹得更大。可以說,余嘉豪認為降低他的持股比例才是正常的。為此比例不變,實際上就是大大的增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