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也意味著,李路對他的工作是非常滿意的。

  陸港地區的百貨商場有三十多家,遍布各個市縣。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因為奮遠商場的橫空出世而迅速的衰落。在不需要各種供需票據就能購買到緊缺商品的情況下,百貨商場是不再會有大量的老百姓去光顧。

  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政策清晰態度開明著稱的陸港地區政府幹脆的提出要求,希望奮遠公司能夠收購百貨公司。春節的時候,李路就答應了這件事情,指示余嘉豪落實這個事情。

  李路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老余,奮遠要把重心放在實業上面這個思路是對的。現在你考慮的主要是產品的生產。比如電視機,你打算以東芝的生產線為基礎建電視機廠?”

  余嘉豪道,“是的,但不是新建電視機廠。就把東芝的彩電生產線放在雄獅電子廠里。雄獅的研發團隊搞得很不錯,我認為把國產彩電這個項目交給他們是合適的。有了東芝的彩電生產線,對他們的幫助非常大。”

  微微點著頭,李路沉吟著說道,“嗯,我的意見是,要高度重視技術研發。雄獅電子廠的優勢在於他們原來是搞技術的。我們投了錢把他們搬到這裡來,起初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進行技術層面的積累。國產彩電項目要放在第一位,不能說因為看到供不應求的市場,咱們就用東芝的生產線生產,不需要費那個功夫那個錢去搞研發。這是不行的。包括奮遠,必須要把技術和人才放在第一位。”

  李路重視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的每一次強調都會刷新一次大家的看法——原來三哥對這兩個方面的重視程度遠超自己的想像。

  在紅星工業有限公司的大體系裡面,地位最高的是紅星技術研究院。這已經是很明顯的例子了。

  余嘉豪說道,“老李,奮遠公司是否可以效仿紅星公司,把研發力量整合一下,成立一個獨立法人資格的技術開發公司。”

  他也會聰明絕頂的人。

  紅星技術研究院就是獨立法人資格的技術企業。從這個方面來看,紅星技術研究院和紅星工業公司一毛錢關係沒有,因為紅星技術研究院是李路個人百分百的獨資企業。

  這等於是,李路把最重要的核心力量全部收了回來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使用了一個嚴謹的團隊來維持這些企業的運轉,以紅星工業公司作為總部公司來把體系內的企業聯繫起來。

  余嘉豪顯然是看出這種方式的好處,奮遠公司如果也能夠採取這樣的方式,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未來的好處甚至他都能夠感覺得到。受李路的影響,余嘉豪同樣高度重視技術這個方面。

  “可以。”李路很乾脆地說道,“把研發人員集中起來進行整合,集中力量搞技術攻關,這個是可以的。參考紅星的情況,你拿出一個方案來,咱們再具體的討論。”

  李路想了想,繼續說,“成立奮遠集團,把幾大塊業務整合好,成立獨立全資子公司。比如奮遠商場,比如進出口貿易,等等。集團的事業部負責指導以及戰略層次的規劃,就好比參謀部。”

  他虛指了一下,說,“這裡面奮遠實業要放在第一位,把雄獅電子廠放進奮遠實業裡面去,雄獅作為品牌來進行運營。”

  “明白。”

  余嘉豪一點就通,畢竟他和香港那邊的大老闆大企業接觸得越來越多,對一個集團化企業,尤其是準備生產家用電器的實業公司,品牌怎麼來運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註:還在外面出差,偷空寫一兩百字,今天才寫出一章來,對不住弟兄們了。

  第498章 從頭開始

  ﹄新八一中文網—﹃值得收藏的網絡閱讀網

  夕陽西斜的時候,趙旭依然的站在李路座車邊上等待著。從早上過來,李路進去開會到現在,一個白天了,趙旭也沒有離開半步,他甚至都沒去吃午飯。

  不能從李路那裡得到確切的一個態度,別說吃飯,吃龍肉他都沒胃口。時間越長他的感悟就越清晰。就如同從一場夢裡驚醒,冷汗淋漓之後才知道後怕。一個是良心受到了譴責,另一個是他真正認識到了什麼叫做根本。

  李路和余嘉豪走出來,站在那裡說了幾句話,余嘉豪的座車開過來,上了車余嘉豪就走了。

  余嘉豪不認識趙旭嗎,太認識了,太熟悉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趙旭和張衛偉一樣,是李路身邊的左臂右膀。如果不是一念之差,他趙旭此時此刻的地位就算沒辦法比張衛偉高,也起碼是李路身邊最重要的助手之一。

  搞出這麼多事來,哪怕主要的責任是在他老婆身上,他的那一份責任,都是逃不掉說不清楚的。因此,一個非常明顯的情況就是,在李路明確表態之前,誰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同樣的態度看見了也當做不認識。

  李路站在那裡拿出煙來點了抽一口,周遭不斷有紅星廠的機關幹部上班下班走過,不斷的和李路打招呼,李路不斷微微點頭。沒有意外的是,打招呼的時候,機關幹部們都是停下腳步立正問好。如果加上軍禮,那就是標準的部隊范。

  這就是紅星廠最明顯的一個特點,也是李路出事那段時間裡,紅星廠依然保持著穩定的狀態進行運作的根本制度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