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越轂今年……八十了吧?享足一輩子榮華富貴,早該死了。而我量兒呢?”吳譽將手中的玉佩狠狠一捏,“才剛剛二十歲!”

  吳伯塤知道提起吳量父親就會傷心動怒,忙道:“看軍報,祝斗南也不好過,焦頭爛額,看他接下來怎麼應對。”

  “祝斗南,老夫倒是高估了他,這樣的心浮氣躁。一個瓷瓶就能逼得他無頭蒼蠅般到處亂撞,看什麼時候撞上南牆,撞個頭破血流。”

  “恕兒直言,您怎麼就能斷言,祝斗南一定知道瓷瓶的事?”

  吳譽看他一眼,帶著些許的不滿:“時至今日,就算別的看不出,他與王弼間千絲萬縷的關聯,你還看不出麼?王弼是何等人,會揣不透其中玄機?王弼知道,就等同於祝斗南知道。”

  吳伯塤忍不住問:“可兒還不知道。父親始終不肯告知,那瓷瓶中到底藏了什麼玄機?”

  “你們,都是一樣的,浮躁。一知半解,對你反倒不好。”

  吳伯塤只得又生生忍下,心裡痒痒的:“是。那兒就靜待父親貫通全盤,到時候,再為兒解惑。”

  “也差不多了。”吳譽沉吟著,“只是,那件事,必須要得弄清楚。老夫估計,這場仗不會拖得太久了,待到戰事一畢,祝斗南歸朝,就到了金斷觿決之時。他若是勝,很有可能因功被立為儲君,這是我們萬萬不能容許的;他若是敗,也未必就一敗塗地,我們需得杜絕後患。無論勝敗,各有對策,但知己知彼,一定要先弄清楚那件事。”

  “兒知道,兒已讓瑕兒她娘去了。”

  提起這個,吳譽方才想起吳貴妃近來一直身體不適,問道:“瑕兒到底是哪裡不好?延醫施藥不要馬虎,耽擱成重疾傷了根本,就會誤了大事。”

  “父親放心,女孩兒麼,身子嬌慣,多半是耐不住暑氣所致。”

  ————————————————————————————

  吳貴妃靠在榻上,一直打不起精神來,由著吳夫人翻來倒去念叨那幾句,只是呆呆的。吳夫人也看出她不愛說話,即便開口,不過是隨口應付,怎麼能放下心,一直拖到要關宮門了,才不情不願地起身,道:“有一件事,是你父親讓我托給你來辦的。你需得設個法子,問一問伺候過鍾離王的宮人,他胸口有沒有一個箭疤。”

  只聽鍾離王這三字,吳瑕的雙眼便瞪大了,撐著身子坐起來:“您說什麼?”

  “你父親想要知道,他胸口上有沒有一個陳年的箭疤。你父親曾經托泯王去看過,說是沒有,可老王爺老眼昏花,只怕是看得不准。鍾離王府戒備森嚴,打探不出什麼,若是讓他起了疑心到不好了。宮裡就不一樣,到處都是你的人,他不是在宮裡留宿過麼?你就想想法子,向伺候過他的宮人打探一下,到底有還是沒有。你想,箭頭那麼粗,拽出來就得帶掉一塊肉,若是有,傷疤肯定不小,伺候他的人會有印象的。”

  “這是父親的意思,還是祖父的意思。”

  吳夫人不解:“這有什麼差別麼?”

  吳貴妃笑了,那笑讓吳夫人更加不解,又有些不安:“不用費事打探了。您可轉告祖父,他的胸口,沒有什麼箭疤。殿下是個懂得保重的人,非但胸口,全身上下,都沒什麼傷疤。”

  “這、這……”吳夫人結巴起來,“你父親、說,這事、非同小可,可得弄准了。”

  “不會差。”

  吳夫人一路出宮去,腳下有些飄,總覺得是哪裡不大對勁,可又說不清楚……

  ——————————————————————————————————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先聽哪個?”

  祝北覲淡漠地瞥一眼滿臉興奮的越季:“請便。”

  “你選一個麼!”

  “壞的。”

  “為什麼啊?”

  “你?天大的壞事不往心裡去,一丁點兒的好事倒是歡天喜地。好比一個人同時得知自己罹患重症要死了和拈鬮射利中了一吊錢,知道後者還有意義麼?所謂大喜毗於陽、大怒毗於陰,都是傷身的,還不如少知道一件來得省心呢。”

  越季立即就毗於陽了:“你能一口氣說這麼多話了?太好了!大概是見好了!”

  祝北覲:“……”

  祝北覲:“你到底要說什麼?”

  “哦對。還是先說好消息吧?”

  祝北覲:“……”

  祝北覲:“請便。”

  越季攤開雙手。祝北覲看著她手中兩個巴掌大小花花綠綠的小餅子:“這是什麼,煙花麼?”

  “韃靼把一大批火器都存在了這座廟裡,就在我們頭頂上。這是剛他們不小心弄掉的,滾到牆角,那兒有個小洞,就順著洞落到下面來。”

  “火器?這難道是火雷?”

  “你還不知道吧?是祝斗南之前對我說的,我二伯命人從大同運來一批極厲害的火器,路上卻被韃子給截了。本來我還半信半疑,剛偷聽到那些韃子們說話,才知道是真的!”

  越季說到這兒,戛然而止。

  祝北覲眼巴巴問:“然後呢?”

  “你怎麼不問,我為什麼能聽懂韃子說話呢?”

  祝北覲:“……”

  祝北覲:“你為什麼能聽懂韃子說話呢?”

  “因為我常去榆林啊。榆林再往北,就是鄂爾多斯,那裡住著很多族的人,我又特別聰明,所以韃子的話、回回的話、藏民的話,我都能聽懂一些。對了,你還沒問我為什麼知道這寺廟下面有個地窖呢。”

  祝北覲:“你為什麼知道這寺廟下面有個地窖呢?”

  “真笨!還是因為我常去榆林啊。因為韃子不停騷擾邊關,建在邊塞重鎮的寺廟,大多會修地窖,一旦打起仗來,好用來容納僧人和逃難的軍民。榆林如此,想來遠堡也如此,誰知果真如此。”

  祝北覲為了節省時間主動道:“你真了不起。”

  越季得意道:“那我接著說啊。韃子他們不認得火器,還以為是煙花,又不確定、又不會用、又不捨得丟了、又怕放在軍帳中被雨水浸了……總之這威力無窮的寶貝倒成了他們的燙手山芋。附近只有這座廟能遮風擋雨,他們就把東西存到了這裡。我就說佛祖保佑麼,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這一回,咱兩非但要回去,還要轟轟烈烈地回去!我要借韃子的嘴,把咱兩的英雄事跡給傳得天下皆知,到時候,看誰還說你失義我失節!”

  祝北覲驚恐道:“你到底想幹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