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
楚寧頓時有點驚訝,打心裡講,在楚寧的印象里,其實對蘇明月還是有幾分欣賞的,畢竟,不是誰都能從一無所有爬到蘇明月如今的位置,可她卻沒想到,蘇明月之所以會走到如今地步,竟與白夙有關——肯定不是愛慕,因為在蘇明月提起白夙時,楚寧還是在她眸中看到了不甘心和挫敗。
“當初在起事之前,我就擔心因女兒身遭來天下人唾罵,故將劉翎推上帝位。”蘇明月長嘆道:“我也知道劉翎無能,但總歸不想自己遺臭萬年……卻沒想到,似你楚文和這般明目張胆揮兵冀州,欲奪神器,竟沒能引起太多罵名來……”
“恕我直言。”楚寧忍不住問道:“難道蘇姑娘覺得,自己現在被罵得還少嗎?”
蘇明月微怔,卻聽楚寧繼續問道:“知道我為何被罵得少嗎?”
“為何?”蘇明月下意識脫口便問。
“因為,普通百姓並不在意誰掌權誰居高位,哪怕那個位置上坐著的是一頭豬。”楚寧道:“只要這頭豬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只要能讓他們缸里存糧,鍋里煨肉湯。”
蘇明月恍然大悟,原來,楚寧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位置,是因為她根本就不在乎什麼留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她只在意自己轄地的百姓,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蘇明月苦笑:“所以,你楚文和就是用這樣的陽謀手段,讓所有人都為你所用?將遼東數十萬百姓都綁在你的戰車?”
“是,也不是,沒你想得那麼複雜。”楚寧道:“我這一生,不信神不信仙,只信奉一句話——人活一世,言行二字。
我曾說過,要與天下所有志士,共同實現一個盛世——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一個少有所依,老有所養;一個壯士鐵骨傲,將軍戰沙場,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盛世!
而我現在,正與這些志士,在一起做這件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 真正的全真教,也是奉王母娘娘為祖師。
然後,這篇文快要完結了,只有幾個章節了,預告一下新文:
影后又忘了談戀愛
第188章
衛民軍劍指慕容偽燕, 過冀州時, 被打得節節敗退的偽漢, 最終在河間郡城下, 由長公主蘇明月,也就是劉薇獻上了降書, 自此除名於割據勢力。
高句麗被慕容燕國使臣慕容子虛說動,再加上對遼東多年來累積的憤恨, 終於決定起兵四萬, 由東部薩褥淵太離率領, 配合慕容燕國從背後向遼東郡發動進攻。
在高句麗起兵之前,被楚寧任命為諮議參軍的淵太游親自寫信相勸, 卻難已勸住被怒火支配和財富錢糧引誘的淵太離。
因懼遼東軍回援, 淵太離並沒分兵各取遼東諸城,而是計劃重兵拿下烏骨城後,直接取沓縣攻牧羊城, 欲在遼東軍回援前速戰速決。
然而,淵太離卻沒想到, 在他率軍順著馬訾水南下, 尚未抵達烏骨城時便遭遇了第一次戰鬥。
根據淵太離查探後估計, 這次遼東方參與戰鬥的軍隊規模並不大,應該只有三百人上下,但給高句麗造成的殺傷力卻極其可怖,當場便被射殺了百餘人,嚴重打擊了高句麗軍隊的士氣。
為此, 淵太離不得不派出兩千人進行追殺,卻沒想到,這兩千餘人竟羊入虎口,兩三天後才逃回了數十人,帶來一個相當可怕的消息——追殺的高句麗軍隊遭遇了遼東軍的大部隊,而這大部隊旌旗蔽日,似有數萬之眾,正在列陣等著高句麗軍隊前去送死。
淵太離大驚:“慕容子虛不是說,遼東只有十多萬的軍隊嗎?怎可能冀州、太原、幽州三路同時作戰,還能在烏骨城駐守數萬軍隊?”
“薩褥大人,您被慕容燕國的使臣騙啦!”逃回來的一個小頭目哭訴道:“這遼東何只十多萬大軍!他們是全民皆兵啊!連女人都穿上盔甲拿起刀.槍上了戰場,打起來比男人還要兇猛,齊刷刷的一排排弩.箭射過來,就像下雨似的,我們的將士根本就沖不過去,只能活生生的被射死……”
“……蠢得你們!難道就站著讓她們射殺?”
淵太離大怒,直接斬了那個小頭目,不顧勸阻,決定去烏骨城去會一會那些女兵將,畢竟早就已經與遼東結下了仇,再不趁這機會,等遼東回過頭來,肯定會來收拾高句麗。
沒過兩天,淵太離的率大軍趕到烏骨城下,果然看見到烏鴉鴉一大片遼東軍正在等著他們的到來,淵太離大致算了算,發現之前斬的那個小頭目果然謊報軍情,什麼遼東全民皆兵?根本就是手裡沒兵了,所以才會派女人出來守城。
區區幾千女人,穿著盔甲拿著弓.弩,挎著刀劍又如何?女人就是女人,天生力弱不適合戰場,讓她們來守城,根本就是送死!
淵太離看清敵情後,很快便下令敲響戰鼓,列陣出擊,他不相信,自己三萬多大軍,竟拿不下這區區七八千女人!
然而,淵太離很快便發現,自己委實有些小瞧,因為在他整軍列陣時,這些女人面前,有人跑馬橫過,拉起了數道鐵絲網。
這些鐵絲網呈圓型,約莫半人高,既容易跳過跨過,也不能輕易砍斷移除,仿若一條條帶刺的鐵腹蛇橫臥在前,雖然不能阻擋高句麗的弓.弩射擊,卻能阻止兵將衝殺過去近身博殺,而被攔在鐵絲網外的高句麗將士,就像箭靶子似的,一陣箭雨落下,就倒下一大片。
沒辦法,淵太離只能讓刀兵和箭兵和槍兵後撤,高句麗的弓兵和弩.兵上前與對方互射,卻沒料想到,一個轉身間,自己的軍隊的兩側也被拉起了鐵絲網,緊接著對方陣型就開始向兩側延伸,仿若夜空弦月,同時展開了左右側翼攻擊。
三面同時受到攻擊,遼東軍的弩.箭殺傷範圍大增,高句麗這邊即使擺出盾陣,但在遼東軍的重.弩和箭雨面前,也只是徒然掙扎。
恐怖的死傷率,讓排在陣形中後的士兵完全失去向前衝殺的勇氣,很快便無視淵太離的命令,開始往後潰逃……
這是衛民軍的鐵網弓.弩戰術第一次面世,後世歷史學家和軍事家在研究這段歷史和這場戰爭時,將之稱為燕氏戰術,總結道——燕氏戰術的出現,終結了冷兵器時代大規模列陣衝殺戰鬥史,直線提高了冷兵戰鬥的傷亡率和殘酷性。
根據九州政權的記載,此戰衛民軍總共參戰員不足八千人,但陣斬卻高達兩萬四千餘--也就是說,高句麗的軍隊在這一戰里傷亡高達五成以上。
這麼高的傷亡率,對於冷兵器戰爭而言,除了殺俘殺降之外,幾乎高得讓人不敢置信,甚至有不少的後世歷史學家認為,這是遼東係為了與天下群雄爭鋒,故意誇大傷亡,以軍威震懾世人。
除此之外,這一戰因參戰者多為女兵,也常被後世的女權主義者拿討論,稱這一戰為--華夏女性的崛起之戰!
正是因為大量女性走上戰場,參加了戰爭,掌握了軍權與政權,才會在新朝孕育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才會在短短百餘年後,新楚朝正式更改憲法,文明宣示天下--男女平等!
楚寧頓時有點驚訝,打心裡講,在楚寧的印象里,其實對蘇明月還是有幾分欣賞的,畢竟,不是誰都能從一無所有爬到蘇明月如今的位置,可她卻沒想到,蘇明月之所以會走到如今地步,竟與白夙有關——肯定不是愛慕,因為在蘇明月提起白夙時,楚寧還是在她眸中看到了不甘心和挫敗。
“當初在起事之前,我就擔心因女兒身遭來天下人唾罵,故將劉翎推上帝位。”蘇明月長嘆道:“我也知道劉翎無能,但總歸不想自己遺臭萬年……卻沒想到,似你楚文和這般明目張胆揮兵冀州,欲奪神器,竟沒能引起太多罵名來……”
“恕我直言。”楚寧忍不住問道:“難道蘇姑娘覺得,自己現在被罵得還少嗎?”
蘇明月微怔,卻聽楚寧繼續問道:“知道我為何被罵得少嗎?”
“為何?”蘇明月下意識脫口便問。
“因為,普通百姓並不在意誰掌權誰居高位,哪怕那個位置上坐著的是一頭豬。”楚寧道:“只要這頭豬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只要能讓他們缸里存糧,鍋里煨肉湯。”
蘇明月恍然大悟,原來,楚寧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的位置,是因為她根本就不在乎什麼留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她只在意自己轄地的百姓,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蘇明月苦笑:“所以,你楚文和就是用這樣的陽謀手段,讓所有人都為你所用?將遼東數十萬百姓都綁在你的戰車?”
“是,也不是,沒你想得那麼複雜。”楚寧道:“我這一生,不信神不信仙,只信奉一句話——人活一世,言行二字。
我曾說過,要與天下所有志士,共同實現一個盛世——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一個少有所依,老有所養;一個壯士鐵骨傲,將軍戰沙場,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盛世!
而我現在,正與這些志士,在一起做這件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 真正的全真教,也是奉王母娘娘為祖師。
然後,這篇文快要完結了,只有幾個章節了,預告一下新文:
影后又忘了談戀愛
第188章
衛民軍劍指慕容偽燕, 過冀州時, 被打得節節敗退的偽漢, 最終在河間郡城下, 由長公主蘇明月,也就是劉薇獻上了降書, 自此除名於割據勢力。
高句麗被慕容燕國使臣慕容子虛說動,再加上對遼東多年來累積的憤恨, 終於決定起兵四萬, 由東部薩褥淵太離率領, 配合慕容燕國從背後向遼東郡發動進攻。
在高句麗起兵之前,被楚寧任命為諮議參軍的淵太游親自寫信相勸, 卻難已勸住被怒火支配和財富錢糧引誘的淵太離。
因懼遼東軍回援, 淵太離並沒分兵各取遼東諸城,而是計劃重兵拿下烏骨城後,直接取沓縣攻牧羊城, 欲在遼東軍回援前速戰速決。
然而,淵太離卻沒想到, 在他率軍順著馬訾水南下, 尚未抵達烏骨城時便遭遇了第一次戰鬥。
根據淵太離查探後估計, 這次遼東方參與戰鬥的軍隊規模並不大,應該只有三百人上下,但給高句麗造成的殺傷力卻極其可怖,當場便被射殺了百餘人,嚴重打擊了高句麗軍隊的士氣。
為此, 淵太離不得不派出兩千人進行追殺,卻沒想到,這兩千餘人竟羊入虎口,兩三天後才逃回了數十人,帶來一個相當可怕的消息——追殺的高句麗軍隊遭遇了遼東軍的大部隊,而這大部隊旌旗蔽日,似有數萬之眾,正在列陣等著高句麗軍隊前去送死。
淵太離大驚:“慕容子虛不是說,遼東只有十多萬的軍隊嗎?怎可能冀州、太原、幽州三路同時作戰,還能在烏骨城駐守數萬軍隊?”
“薩褥大人,您被慕容燕國的使臣騙啦!”逃回來的一個小頭目哭訴道:“這遼東何只十多萬大軍!他們是全民皆兵啊!連女人都穿上盔甲拿起刀.槍上了戰場,打起來比男人還要兇猛,齊刷刷的一排排弩.箭射過來,就像下雨似的,我們的將士根本就沖不過去,只能活生生的被射死……”
“……蠢得你們!難道就站著讓她們射殺?”
淵太離大怒,直接斬了那個小頭目,不顧勸阻,決定去烏骨城去會一會那些女兵將,畢竟早就已經與遼東結下了仇,再不趁這機會,等遼東回過頭來,肯定會來收拾高句麗。
沒過兩天,淵太離的率大軍趕到烏骨城下,果然看見到烏鴉鴉一大片遼東軍正在等著他們的到來,淵太離大致算了算,發現之前斬的那個小頭目果然謊報軍情,什麼遼東全民皆兵?根本就是手裡沒兵了,所以才會派女人出來守城。
區區幾千女人,穿著盔甲拿著弓.弩,挎著刀劍又如何?女人就是女人,天生力弱不適合戰場,讓她們來守城,根本就是送死!
淵太離看清敵情後,很快便下令敲響戰鼓,列陣出擊,他不相信,自己三萬多大軍,竟拿不下這區區七八千女人!
然而,淵太離很快便發現,自己委實有些小瞧,因為在他整軍列陣時,這些女人面前,有人跑馬橫過,拉起了數道鐵絲網。
這些鐵絲網呈圓型,約莫半人高,既容易跳過跨過,也不能輕易砍斷移除,仿若一條條帶刺的鐵腹蛇橫臥在前,雖然不能阻擋高句麗的弓.弩射擊,卻能阻止兵將衝殺過去近身博殺,而被攔在鐵絲網外的高句麗將士,就像箭靶子似的,一陣箭雨落下,就倒下一大片。
沒辦法,淵太離只能讓刀兵和箭兵和槍兵後撤,高句麗的弓兵和弩.兵上前與對方互射,卻沒料想到,一個轉身間,自己的軍隊的兩側也被拉起了鐵絲網,緊接著對方陣型就開始向兩側延伸,仿若夜空弦月,同時展開了左右側翼攻擊。
三面同時受到攻擊,遼東軍的弩.箭殺傷範圍大增,高句麗這邊即使擺出盾陣,但在遼東軍的重.弩和箭雨面前,也只是徒然掙扎。
恐怖的死傷率,讓排在陣形中後的士兵完全失去向前衝殺的勇氣,很快便無視淵太離的命令,開始往後潰逃……
這是衛民軍的鐵網弓.弩戰術第一次面世,後世歷史學家和軍事家在研究這段歷史和這場戰爭時,將之稱為燕氏戰術,總結道——燕氏戰術的出現,終結了冷兵器時代大規模列陣衝殺戰鬥史,直線提高了冷兵戰鬥的傷亡率和殘酷性。
根據九州政權的記載,此戰衛民軍總共參戰員不足八千人,但陣斬卻高達兩萬四千餘--也就是說,高句麗的軍隊在這一戰里傷亡高達五成以上。
這麼高的傷亡率,對於冷兵器戰爭而言,除了殺俘殺降之外,幾乎高得讓人不敢置信,甚至有不少的後世歷史學家認為,這是遼東係為了與天下群雄爭鋒,故意誇大傷亡,以軍威震懾世人。
除此之外,這一戰因參戰者多為女兵,也常被後世的女權主義者拿討論,稱這一戰為--華夏女性的崛起之戰!
正是因為大量女性走上戰場,參加了戰爭,掌握了軍權與政權,才會在新朝孕育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才會在短短百餘年後,新楚朝正式更改憲法,文明宣示天下--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