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這不是急麼!"穆丹書對他毫不緊張的德行實在覺得無語。

  “急就去上茅房,我又沒攔著你。”寧雲晉眯著眼睛愜意地道,“再說了,要是那蒙或敢來,咱們就想辦法將人吃下。辛辛苦苦跑這一遭,我可不想只是壓趟糧食,總要帶點戰功走的。”

  被他調侃了一通穆丹書也不生氣,他同樣是個不怕事的,瞪大了眼睛,驚道,“你居然還有這個心思,快說說該怎麼辦國!”他猛地一拍大腿道,“那幹嘛還將太子支走,弄得咱們要被迫分兵。”

  寧雲晉嘴角色起一抹壞笑,“只要一想到咱們不用拼死保護太子,我就神清氣爽了。”

  “夠奸詐!”穆丹書頓時悟了。畢竟毛鄧了糧草不會掉腦袋,但是弄丟了太子那可就是死定咯!

  第111章

  由於現在正處在戰時,前方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專人寫成戰報呈到皇宮來。不過在沒有緊急軍情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四百里和六百里加急,雖然不斷傳來糧庫與村野百姓家被燒搶的情況,卻一直沒有大規模的交戰。

  文禛總覺得有些不安,既然蒙或敢率領五萬人對著大商宣戰,總不可能在占據了一個地方之後,就再也沒有動靜,這根本不符合奉武族的習性。何況他們正是缺糧的時候,更需要速戰速決,搶奪到足夠的糧草才能避免後繼無力。

  他的預感很快就成為了現實,二月十八日剛剛落衙,緊閉的宮門門口就迎來了一匹飛馳而來的駿馬。這份從歸化傳來的八百里加急戰報,以最短的時間傳到了文禛手中。

  文禛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後,驚得猛地朝著桌子一拍,怒道,“豈有此理,豎子囂張。”

  以李大總管這些年的修煉見到文禛的怒容之後小心肝也撲通亂跳,那種風雨欲來下掩藏著的萬頃雷霆怒火,自從皇上親掌大權後就再也沒見他露出來過,李德明瞟了一眼桌上的戰報,連大氣都不敢出。

  文禛冷著臉,扭頭望向他,“宣眾閣老、六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

  “嗻。”李德明應下之後,動作麻利地出去使喚人去傳話了。

  直到眾人到齊之後,李德明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

  首輔左師衡最近身體不好,加之兒子出事,更是好像衰老了許多,很多事都有些力不從心,戰報便被交給少正行讀了出來。

  “二月十一日涼城一路壓糧隊在山腳遇襲。寧大人擺鹿角營寨,以糧車為屏障,殺敵一千退至陰山。蒙或親率一萬兵馬進山追擊,目前已經失去其蹤跡。十三日穆丹書帶五百騎兵突圍至歸化求援,並進行示警。歸化駐兵尚未出城探子便得附近有大批大商騎兵游弋,且太子壓糧將至,只得回城加強戒備。十五日大商三萬騎兵突襲烏蘭察布,劫糧草無數,太子退至歸化。”

  這份戰報的重點明顯就在最後一句!即使李德明不懂用兵,只聽這戰報也能看得出來,大商的人占據了烏蘭察布,明顯就是劍指歸化。

  看著兵部尚書寧敬賢捏得緊緊的拳頭,李德明知道他不單是為了歸化城的事情憂心,還為了失蹤的寧公子著急。

  而對這個消息感到緊張的絕對不止寧尚書一人,皇上只怕更心急如焚,恨不得能立刻殺去歸化。遇險的那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兒子,是大夏帝國未來的接班人,一個是時刻掛記心頭的心上人,讓皇上怎麼可能不著急!

  皇上原本就是定的二十號離京,然後讓太子快馬回京。如今既然事情有變,只怕讓閣老們來就是要商定中路增加兵力的事情。

  李德明對文禛的心思果然猜測得非常準,文禛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將原本中路的三萬五兵力增加到四萬五。增加整整一萬兵力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對後勤是極大的壓力。

  他原以為閣老們會對此扯皮一番,卻沒有想到皇上的這個要求很快就通過了,唯一需要討論的是這筆格外的軍費糧餉該如何開支,人員又從何處調配,畢竟如果沒有困難的話,以皇帝御駕親征的規模早就已經安排了這麼多人。

  李德明到底見識有限,他從這份戰報中看到的東西比不上屋裡的這群老狐狸們,因此也看不出來其中的緊急程度。

  其一,皇帝要前往歸化的事情是早就已經安排好的,如今太子也在那裡。若是皇上避之不去,大夏的顏面便就丟光了。而皇上若是還沒到那裡,歸化便失了,那更是天下最大的笑話。既然大商想直逼歸化,大夏即使硬著頭皮也要在那裡與之決戰。

  其二,歸化城是整個草原上最雄偉的一座城市,也是唯一的大城。這座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美麗城池是前朝模仿元大都興建起來的,當地人稱之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這裡可以說是草原上的商業與政治中心,若是被大商占領,再想攻打下來就要花費極其可怕的代價,更會成為一根扎在大夏身上的釘子,是不容有失的。

  其三,既然蒙或去追殺寧雲晉,那說明這隻大商軍隊的主力並不在,沒有人相信一隻兩千多人的步兵隊伍在一個文官的手裡能和已經帶兵多年的蒙或糾纏多久,但是只要能多拖一天,想要消滅這隻沒有主帥的大商部隊就要容易幾分。

  光只是為了這三點,就沒有人願意拖延時間,若不是皇帝出行不能隨便亂改時間,都恨不得皇上能即刻出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