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的原說計劃是從涼城走,畢竟比起人煙稀少的烏蘭察布,在涼城更方便招民夫。

  “你的意思是我們改走烏蘭察布?”

  寧雲晉搖了搖頭道,“不,微臣的意思是收起太子儀仗兵分兩路。這樣一來對方摸不清虛實,即使要伏擊也要再次分兵。”

  鴻明頓時猶豫了,“我們原本就有五千兵馬,若還分兵,真的遇到大商的騎兵又怎麼對付得了?”

  “太子殿下,打仗的時候不能這樣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以少勝多的戰事呢!”寧雲晉指著地圖上的涼城縣道,“這這裡四面環山,我們可以沿著山道走,雖然行進速度會慢一些,但是卻也將對方騎兵的優勢給襒除了。我們有輜重他們沒有,一旦相遇只要依險固守、點起狼煙便可以等到救援。”

  他一說完鴻明就皺起來了眉頭,鴻明雖然沒打過仗,卻也是習過兵法的,這樣的方法聽起來不錯,但是若是救援不及或者守不住陣地就會成為被圍困的孤軍,怎麼都覺得這是無奈之舉。

  寧雲晉瞥了一眼他的神情,心中暗笑,接著又指著烏蘭察布的位置道,“若是繞道於此,便可以與這裡駐軍匯合,請他們協助將軍糧押送到歸化。這樣一來有大軍護送,量大商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

  聽寧雲晉分析完之後,鴻明陷入了沉思,他又問了幾句“該如何分兵”“又該如何掩藏自己的行蹤”,接著便道,“孤要好好想想。”

  寧雲晉出了營帳,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就不相信鴻明能想出更好的辦法,若是想完成這個任務最後多半是要分兵的。時間緊迫,他便直接前往穆丹書的營帳,去商量分兵的事情了。

  太子出行自然不可能一個謀士都不帶,他走後鴻明便將高可將沈呂功叫了進來。

  沈呂功雖然受到當初陳立言事情的影響,但是他跟隨太子多年,沒有功勞也沒苦勞,沈家也算是受害者,因此並沒有失去寵信。

  沈家也是跟著太祖打江山的,雖然沈呂功這一代的人並沒有上過戰場,但該懂的也都懂。他聽完太子的陳述之後,沉吟了片刻,便道,“太子殿下,不得不說寧大人這個辦法是最好的!除非放棄這趟差事,否則無論如何都是要往歸化走一遭析!“怎麼可能放.”鴻明生氣地一拍桌子,“多雙眼睛盯著的,放棄的話孤的顏面要往哪裡放。”

  沈呂功自然也是支持他繼續完成這次的差事,他眼睛珠子一轉,“要微臣說,寧大人其他的點子都不錯,但是收起太子儀仗這點不妥。”

  他頓了頓,說道,“畢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趟運糧是太子殿下您做監軍,或是將大子儀仗收起來反倒像是怕了大商似的。不如索性將儀仗也一分為二,您與寧大人年紀相仿、身材相仿,如果讓他份作您,不是親近之人絕對發現不了,這樣便可以掩人耳目。”

  “讓他假扮孤……”鴻明有些遲疑。

  沈呂功忙道,“特殊時期自然要有特殊做法,即使是皇上也會諒解的。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正合兵法之道。”

  這廂他們兩主僕才剛剛商量完,寧雲晉與穆丹書那連連兵馬如何分配都已經快研究好了。

  走涼城的一路,分五百騎兵,兩千步兵,走烏蘭察布的一路則分一千五騎兵和一千步兵。輜重糧草則三分之二交由涼城一路,畢竟他們的速度慢,萬一遇險也可以靠著這些物資固守。另外三分之一則分給另一路,他們行動速度快,帶多了輜重反倒成為了拖累。

  不出寧雲晉所料,鴻明果然選擇了走烏蘭察布這一咱,畢竟只要趕到那邊就在軍想到這一點,聽起來都要安全得多。太子有自己的親兵首領,自然不愁人帶兵,於是他與穆丹書則只有選擇走涼城這邊。

  隔日,他們這一行人從大同整裝待發,等到行處十里之後,大軍一分為二,每邊都一副太子儀仗,朝著不同的方便各自前進。

  這次出行一切從簡,鴻明本來就沒有帶全所有儀仗。不過華蓋、傳教幡、告止幡、信幡絳引幡、五色龍幟等卻一樣不秒,而且還有都有備用的,正好拿出來就是一套。

  唯有太子的車駕是特殊定做的,要想一晚上複製出來很難。最後只好將這輛車放在大同,然後緊急從大同守備那裡征來兩輛華貴的馬車,然後再進行改造。

  輪內車心加個抹金銅蓮花瓣輪盤,軸首左右各用鐵轄拴以抹金銅龍頭管心裝訂,咋一看到也是以假亂真,不是熟悉禮制的人一下子根本分辨不出來。

  寧雲晉躺在蓮花墜石軟座上,望著馬車內的那些秋香色帷幔或者色線,聞著醉人的薰香,雖然是坐在山寨的太子車駕上,也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原本這便當太子的感覺呀!”

  穆丹書跟他同坐一車,正要商量迎敵的鴞,忍不住朝他翻了個白眼,“你倒是慎言一點!”

  “這不是只有你在嗎?”寧雲晉嘻嘻笑道,“難道你還會去像皇上告發我不成。”

  “我到是不用去告發你。”穆丹書沒好氣地道,“我只怕你沒命回京呢!大同那邊故意有人傳出消息,說是太子從涼山走了。咱們這麼慢的速度,東西又多,遇敵的可能性最大。”

  “切,能不能先讓我好好享受一會兒,別提這糟心的事情。”寧雲晉無奈地道,“你可真是沒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