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公也察覺自己失言了,笑道:「自然要稟明大王和兩位叔父知曉。」

  說話之間,二人已經抵達了楚國的宮殿,兩排高大的楸樹屹立在殿外大道兩旁,兩位縣公自覺地下了馬車,步行進入宮門之內。

  ……

  楚國的主宮殿被稱之為「雲夢台」,雖然不及章華台華美高聳,卻勝在威儀赫赫。此時正值春日,宮室苑囿的庭院內,溪流發出動聽的聲音,陽光中微風搖動蕙草,叢叢香蘭播散著芳馨。翻修後的高堂深屋層巒疊嶂,幾層欄杆圍護著軒廊,各宮室的大門鏤花後塗了楚國人喜愛的深紅色。

  葉公和白公目不轉睛,穿過宮廷進入大殿,卻見光滑的石室裝飾翠羽,牆頭掛著玉鉤屈曲晶瑩,上有紅磚承塵,下有蒲蓆鋪陳。除卻年幼的楚王熊章坐在主座上外嗎,還有楚國令尹子西、司馬子期、右尹王孫繇、鄖公斗辛,樂尹鍾建、行人王孫圉等分別坐於兩側。

  沈諸梁和王孫勝遠遠地下拜頓首,見過楚王后,又與其餘楚國大臣見禮。

  令尹子西已經年邁,昔日黝黑的頭髮如今呈現出點點花白,不過見曾經「不和」的葉公和白公聯袂入內,心裡歡喜,便笑著與他們寒暄了幾句,隨後才正色道:「今日奉大王之命,召諸位臣僚及縣公入郢,一是為了慶賀國都遷回,其二,則是要商議一下,上個月,趙國在黃池召開盟會,會上天子致伯,趙侯已為中原伯主,他不但大肆分割諸侯領土,還對楚國示威施壓,意圖操控陳蔡,與楚爭奪淮水附庸,楚國應該如今應對?」

  說完後,他看了司馬子期一眼,二人點了點頭,子西繼續說道:「諸位縣公有何看法,都說一說罷。」

  「臣……」作為楚王姑父的鐘建正要說說自己的看法,卻被一個急促的聲音打斷了。

  「勝有一言!」有人站出來請求發言,正是被司馬子期評價為「急功近利」的王孫勝。

  鍾建只好又坐回去,心裡有一些不滿。

  兩年前,王孫勝就力主要乘著趙國在淮水沒有站穩腳跟,擊其暮歸,這一年多來,又多次上書請求支援齊國,休要讓趙國一匡中原。

  鍾建和其他大臣、縣公都想,如今他搶先發話,大概又要主戰了。

  孰料,王孫勝朝楚王和殿內眾人施禮後,卻說道:「勝認為,此時與趙國交兵實屬不智,楚國,恐怕必須放棄陳蔡!」

  第1124章 刻舟求劍

  王孫勝一直是楚國眾多縣公里最為鐵桿的主戰派,幾乎每個月都要給子西送來一份請戰的上書,今日他卻一反常態,轉而主和,讓在場眾人都十分詫異。

  司馬子期不由問道:「白公,汝之前你不是說要滅陳取蔡,為楚國贏得地勢麼?」

  「大司馬,此一時,彼一時。」

  王孫勝頗有些遺憾地說道:「兩年前,趙國剛剛結束與吳國大戰,還有齊國在側,兵疲民乏,倘若楚國突襲淮上,趙國便窮於應付。但如今齊國已一分為三,中原諸侯也不得不屈從於趙無恤淫威之下,若楚國與趙爭陳、蔡,除了無法確定會不會反趙的秦、鄭外,根本沒有盟友能替楚國分擔趙國十萬之師的壓力。」

  他分析說,趙無恤最喜歡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趙國染指陳蔡,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南下與楚國爭奪南方霸權。真正的目的,是要讓楚國分心,讓楚吳越的混戰延長,若楚國中了趙無恤的計策,一味地去爭奪陳蔡,反倒會讓只剩一口氣的吳國恢復過來,再度重現當年晉吳夾攻楚國的局面。

  「爭不過不如不爭,如今之計,應該放棄蔡國,滿足於獲得陳國南部數邑,集中精力聯合越國滅亡吳國。只要吳國一滅,就再無肘腋之患,楚國持戟二十萬,方城、淮漢、大別依然固若金湯。」

  樂尹鍾建問道:「那,若是楚國攻吳時,趙軍真的南下怎麼辦?」

  「趙國只怕沒這個精力。」

  王孫勝闡述說,趙國現在看似極盛,其實十分疲憊。過去十年來幾乎無歲不戰,糧食和兵員、馬匹消耗過大,府庫早就吃不消了。聽說上次伐吳,趙侯甚至要向鄴城富商、地主借債才能出兵,舊債還未還清,又借了一次伐齊的債券。

  「以趙侯穩重的性格,應該會休養數年,積蓄糧食,才會再動干戈,至多派少量軍隊到陳蔡駐紮。楚國明面上不要出兵,只要派人去聯絡親楚的大夫,讓他們散播對趙軍不利的謠言,伺機政變,動盪的陳蔡,便足以成為趙國在南方的累贅,而楚國則與越國聯盟,一舉滅吳!」

  不愧是曾經在趙氏做過多年家臣的人,王孫勝可謂是楚國內部對趙無恤最為了解的人,經過他這一通分析,黃池之會上趙侯承諾保護陳、蔡的意圖,就變得清晰無比!

  「善,大善!就依白公之策行事!」

  子西老懷大慰,在他眼裡,王孫勝就像是一枚撿回來的鳥蛋,由他孵化長大,用羽翼來保護他,可經過幾年曆練,他已經從性格暴戾、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愣頭青,成長為一位成熟的縣公了。

  子西和他的弟弟子期年紀都不小了,再過上幾年便要告老,他們的兒子年輕且沒有威望,楚國的其他縣公大臣則庸庸無為,有才幹者唯獨沈諸梁、王孫勝二人,所以子西很想把擔子交給他們。

  葉公老成穩重,他很放心,唯獨放心不下的就是白公能否勝任。但經過今日一事,子西心裡一顆石頭落地,對王孫勝越發欣賞起來,在朝會結束後,直接讓二人去自己的府邸宴饗,儼然已經將他們視為令尹、司馬的繼任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