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夫差是個剛愎自用的人,做事喜歡按著自己的計劃,對別人忤逆自己極其受不了,胥門巢否定他的戰略,夫差本欲大怒,但忽然想到自己不聽季札、伍子胥、被離之言落得的慘狀,連身邊的專鯽也英勇戰死,便忽然間沒了爭強好勝的心力。

  每個男人都有自己成年的時候,但並不都是20歲行冠之時,趙無恤的成長,是在他目睹樂祁遇刺身死的時候;勾踐的成長,是會稽之恥;夫差的成長,不是攜李之戰,不是當上吳王,而是伍子胥的死,是這次北上的失敗,是專鯽的斷後戰死,這次刻骨銘心的教訓,足以扭轉一些他的暴戾性格……

  於是夫差嘆息一聲,耐下性子來問胥門巢為何說不能放棄鍾離。

  「大王。」胥門巢說道:「鍾離這地方府西連陳、蔡,東道徐、泗,為江南之門戶。二十年前,吳國正是因為奪取了鍾離,這才能西伐強楚,北圖中原。雖然現在大王霸業受阻,但鍾離也不容丟失,因為此地據淮河之中,形勢便利,阻水帶山,戰守有資。若吳國失鍾離,則必失淮南,失淮南,則江邊卑外,將無以抗衡趙、楚!若僅剩吳中百里之地,恐怕連越國都敵不過!」

  這話不中聽,卻有理有據,夫差皺眉:「但趙楚勢大,鍾離僅僅有一座塗山,一條淮河作為屏障,如何抵擋?」

  「此言差矣,趙國楚國雖然一同進攻吳國,但彼輩不是盟友,前年趙無恤還與楚國交兵,使得楚昭王死於軍中,這率兵進攻群舒的王孫勝,更是從趙國叛逃出來的!趙楚必然會在淮上生隙,淮南之地偏遠,莽林江湖遍布,趙軍沒有舟師,騎兵又無從發揮作用,淮南得之不能守,棄之與楚國,則會讓楚國強大,臣料想,趙侯一定不會主動進攻鍾離,甚至會阻止楚國東進……」

  「善!大善!」夫差茅塞頓開,十多年前,吳國最勇猛的將領是夫概,最深明戰略的是孫武,兩方面胥門巢都不如他們。然而當夫概和孫武相繼「背叛」吳國後,胥門巢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將卻站了出來,試圖力挽危局。於是夫差當面朝胥門巢施禮道:「人言楚材吳用,實則吳中也多壯士智者,寡人雖然沒了伍子,沒了孫子,但卻仍有將軍,有王孫駱,有太子!吳國不會亡!」

  胥門巢連忙還禮:「大王只要拿出三年報越時的勇睿來,定能滅亡勾踐,再興吳國!」

  夫差當即發誓道:「夫差必不忘此恥,吳中自有寡人去收復,若將軍覺得鍾離可守的話,淮南,便交付予將軍了!」

  ……

  翌日,在夫差帥軍離開鍾離,前往長江烏江渡後不久,趙無恤那浩浩蕩蕩的大軍,也抵達了淮河,鍾離邑的對岸……

  看著對面城邑依舊旌旗不倒,一副嚴防密守的架勢,無恤頗為遺憾地感慨道:「追了四百里,可惜還是讓夫差跑了……」

  對此,趙無恤心中有一些隱憂,吳國畢竟是有百年底蘊的大國,從專鯽等人毅然赴死一事,讓他驚覺江東子弟多才俊,那夫差南渡後,有沒有可能捲土重來呢?

  第1081章 肯為君王卷土來?

  並非是趙無恤不想追殲夫差,而是在進入淮北後,大軍已經完全進入敵國疆域,人生地不熟。雖然這一年來也有不少細作描繪了地圖送回趙國,但因為沒有精準的繪圖工具,更沒有細細考察,地圖上的道路走勢與實際情況相差太多,以至於趙軍騎兵幾次走錯了道。而大軍追擊就更難了,這時代山野從莽遍布,他們一旦誤入沼澤樹林,就很容易延誤戰機。

  所以大軍前進速度很慢,加上害怕吳國人來一出伏擊,非得走一步看三步。就這麼追追停停,以至於趙軍主力一直拉在後面,僅有趙葭和田賁的前鋒在靈璧和垓下追上吳軍後隊兩次,擊殺衝散了敵軍萬餘人。

  等到了淮河,連日趕路的趙軍也已經疲憊不堪,已無從渡河阻止夫差逃竄了。

  在淮河邊躊躇了半日後,趙軍的旗幟徐徐退去,似是放棄了。見此情形,鍾離邑的吳將胥門巢頓時鬆了口氣。

  然而胥門巢雖然說對了趙無恤不會對夫差趕盡殺絕,但他卻也料錯了一件事。

  那就是趙無恤比他更認識到了鍾離邑的重要性,並且對此地誌在必得!

  出於麻痹對手,趙軍在淮河邊稍作停留後,便做出北返的姿態回去了,然而讓胥門巢沒有想到的是,趙軍主力卻繞道西邊幾十里外的州屈,在沙洲上搭建浮橋,悄然渡淮,接著在敵軍剛發現時,便猛地朝鐘離方向發動了進攻。

  趙軍來勢洶洶,江北雖然仍有吳軍萬餘,但卻分散在夷虎、群舒、邗溝等處,鍾離守軍不過數千,還被夫差帶走了一部分糧食,此時遇到十倍趙軍進攻,胥門巢頓時沒了戰心,只得棄城向東南方向撤退,畢竟不是每支吳軍都能像犀甲衛士那般悍不畏死,願意放棄生命保衛疆土和尊嚴。

  八月十八日夜,趙軍不戰而占領鍾離。

  當駕車步入鍾離邑時,無恤發現這裡幾乎已成為一座空城,駐軍和居民都逃竄一空。但趙無恤無所謂,他更看重的,是這裡的戰略價值。

  和胥門巢所說的一樣,鍾離這地方後世被稱為「鳳陽」,雖然窮了點,但也是一處要地,西連陳、蔡,東道徐、泗,為江南之門戶。趙無恤既然擔憂夫差會不會捲土重來,索性渡淮占領了這裡,沒了鍾離,江北便再無屏障,淮不能守,則江亦不能守。趙軍若是想進攻吳國,隨時可以集結軍隊來此,而吳國若是想反攻淮北,一舉一動卻都在鍾離的眼皮子底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