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趙氏的河間攻勢來的很突然。

  恰逢農忙時節,稻禾方嫩,田中水深,雖然早已從其他渠道得知趙氏將發動進攻,但趙無恤毅然在春耕期間用兵還是讓陳恆有些的措手不及。

  在政變擷取權力後,陳乞坐鎮臨淄,陳恆則在高唐和平陰之間兩頭跑,本來岌岌可危的邊防在他調整下變得有聲有色,至少沒讓趙氏和魯國鑽大空子。

  但這一次卻不一樣,陳恆感覺自己簡直是腹背受敵,魯國那邊肯定得到了趙無恤的指示,冉求和柳下跖一直在齊長城邊上打轉,晉國方向,羊舌戎帥在邯鄲集中的武卒逼壓冠氏、東武城。而東陽的陽虎那邊則化整為零,一萬武卒從西河四處不同的位置強渡,除了一支受阻外,其餘都順利登岸,然後就開始迅速攻城略地,到處都是告急求助,趙軍的前鋒在第三天就打到了東武城下。

  在集中兵力後,陳恆手裡能用的也不過萬人,面對兩萬趙氏精銳的進攻,他別說野戰了,連守城也不抱幻想。

  投石機與弩砲已經不是秘密,而是趙無恤用來威懾敵人的強大攻城武器,任何薄牆在它們的轟擊下,都像脆弱的陶瓷一樣易碎。

  如今唯一的指望,便是陳氏的外交能起到效果了。

  但很快,他就失望透頂。

  魏氏那邊只敢悄悄通知陳氏趙無恤將圖謀齊國,實質的幫助一點沒有,韓氏更是與趙氏站在一條陣線上,公然出兵協助。

  北面,陳恆花了很大心血交好的中山國也不理會陳氏的離間,中山君不屑地說,趙氏能幫中山朝見天子,列為諸侯,陳氏能麼?更何況他們還在防備燕國呢,怎麼會在這節骨眼上幫齊國火中取栗,直接將陳恆的使者綁了去給趙無恤表忠心。

  甚至連齊國固有的盟邦燕國,在趙氏代地駐軍的威脅下,以及對中山國的猜忌下,也無視了齊國「唇亡齒寒」的警告,斷絕了與齊國的來往,還同意代地的趙氏騎兵借道燕國,攻擊河間地區北部……

  「鼠目寸光,豎子不足與之謀!」陳恆只能痛罵燕與中山都是傻子,齊國的河間若失,趙氏便徹底將他們包圍,兩國的命運就攢在別人手裡了,他們怎麼就不明白呢!?

  於是,就在趙騎掀起的煙塵從北向南席捲河間,趙氏兩路大軍也即將在東武城匯合的時候,陳恆都來不及請示遠在臨淄的父親,就擅自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他一邊準備撤離事項,一邊派使者去拜見親到巨鹿統籌戰事的趙無恤,遞交一篇不卑不亢的國書,請求和平。

  趙無恤一打開,就見到陳恆那一手漂亮的齊國篆字:

  「昔我先君齊桓公及晉文公,實戮力同心,兩邦若一,絆以婚姻,袗以盟誓。曰:百世子孫,毋相為不利。其後有靈公、頃公、莊公、平公(齊景公),貪念霸業,不尊祖命,背九世之詛盟,率諸侯之兵,以臨加晉國、趙氏。今齊國新君繼位,思索往事,追悔莫及,罪在先君一人,寡君命陳氏,願與趙氏請平。」

  「若可,則願將河間數城全部歸還晉國,又與趙氏歃血結盟,齊為晉之與國,陳為趙之東壁,兩家和好,永不交兵,豈不美哉?若否,則齊南有泰山,東有萊水,西有清河,北有少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千餘里,粟如丘山,鹽鐵之富,甲兵之利,不下趙氏。臨淄之中兩萬戶,每戶有三男子,二三得六萬,六萬匹夫奮臂持戟而呼,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趙氏欲伐滅我社稷百姓,亦不易也,屆時困獸猶鬥,傷敵一萬,自損八千,趙氏阻於前,韓魏乘其後,豈不怠哉?」

  合上信件,趙無恤哈哈大笑:「與人斗,其樂無窮,陳恆真是個好對手,這一招壁虎斷尾,比我預料的要果斷多了……」

  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

  這才開戰不到十天,雖然多路趙軍深入河間,以至於齊人落於下風,若他們豁出去,把高唐、臨淄的兵拉過來,也不一定就那麼快輸,但陳恆還是迅速派人來求和。

  趙氏家臣、幕僚們大喜,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好的,他們紛紛勸趙無恤不如接受求和,光復河間後就能解放勞役,繼續投入到春耕夏種中去了。

  趙無恤哪能不清楚陳恆的小九九,他對眾人說道:「我太了解此人了,陳子常此舉好比壯士斷腕,棄地保民啊,若我沒猜錯的話,他是想要讓趙軍停止進攻,好乘機把河間的人口遷走。」

  和魏氏想的不同,在得知趙無恤欲伐河間後,陳乞、陳恆父子就做好了放棄這裡的打算了。

  河間是大河支流衝擊而成的廣闊平原,但沼澤灘涂和鹽鹼地遍布,一直以來都是個空白地區。這裡的戎狄部落多半沒有編戶齊民,人口難以統計,但至多不超過十餘萬,齊國六年來新建立的城寨,如東武城、扶柳等也多是軍事用途,所有這片土地給陳氏帶來的賦稅不多,主要是作為大本營高唐的防禦縱深。

  畢竟一旦晉國得到河間,對岸的高唐就將直面威脅。

  但若趙氏逼壓太緊,為了河間在此地與趙氏決戰一場,在陳恆看來,又覺得得不償失,且不說他們沒有戰勝的信念,就算費大力氣擊退趙氏的進攻,南面的長城空虛,魯國和國、高餘黨也會乘虛而入,比起來自趙氏的威脅,流亡的國、高殘部才是陳氏最擔心的。

  所以陳恆決定進一步收縮防線,這樣才能讓兵卒有效集中,一如他信中所說的,齊國雖然屢次喪師失地,但仍然是四塞之國,防禦起來不是難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