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無恤看中的地方,其實就是後世的大同,同時也是農牧交界的地區: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的白登,鮮卑首領檀石槐建立汗庭的彈汗山,拓跋大敗慕容燕的參合陂,以及北魏的都城平城,都在那一片。

  之所以如此重要,正因為它東連燕地,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居邊隅之要害。在這個時代,仍是一片豐美的草原,讓虞喜駐紮在那裡,退可藩屏太原、代城,進則可進取樓煩、林胡,甚至是河套的河宗氏部落,如此一來,馬匹牛羊,便能源源不斷輸入趙氏了。

  「虞喜跟我說,桑乾河的走勢就像一條長龍,屠何是龍尾巴,代城是龍腹,而御河,恰似龍首……那座明年春天新圈起來的騎邑,就叫做龍城吧!」

  猗頓繼續拍著馬屁:「好名字,如同蟠龍雄踞北疆,讓戎狄胡貉俯首帖耳。」

  不過,他終究不會懂趙無恤的深意……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希望虞喜不會讓我失望……」

  確定了代地的未來後,趙無恤扶案而起,他在回歸晉國前,要先去東面的阪泉走一趟。

  在那裡,他將會見來自燕國的貴客,「龍城飛將」之前千騎席捲燕代交界,仿佛冬雷陣陣,早已把趙無恤的威名,傳到了那個僻居北疆的姬姓諸侯耳中……

  第860章 古史辯

  十月中旬,趙無恤一行人剛剛抵達阪泉邑,陰沉了多日的天氣,終於下起了雪。

  或許是身處代北的緣故,這裡的降雪比中原早。夜色里,白雪紛落,入眼處,屋宅、樹木、草場、農田都被夜雪覆蓋,白皚皚一片。

  阪泉是個小城,大小只是代城的五分之一,這裡屋宅不多,甚至連趙無恤的親隨都住不滿,城內最大的一間屋子外,羽林衛們披甲執火立在雪下,任風雪撲面,視線只落在牆垣和木門處,穩站不動。

  趙無恤則坐在屋中喝著溫過的酒,羽林衛的長吏,宋國人漆萬也卸了甲坐在他對面。

  「這些年輕人不錯,你訓練得不錯。」說完,他便給漆萬遞過去一杯熱氣騰騰的酒。

  漆萬恭敬地接過酒盞,說道:「上卿創建羽林孤兒軍已經八年,那些小少年如今已至弱冠之齡,他們的父輩多半是戰死沙場的雲台烈士,打小便集體生活長大,接受武卒老兵的軍事訓練,紀律性極強。」

  「為國羽翼,如林之盛,我對他們抱有極大的期望。」隨著羽林衛的成型,他們開始漸漸替代趙鞅時代的親衛家臣「黑衣」,負責趙無恤宿衛。不僅如此,無恤還希望讓他們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和認可,讓羽林由此成為一種延續軍事傳統與家族榮譽的象徵,由此建立郎衛系統,以此培養一批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基層軍官。

  如今伍井的兩個兒子年紀還小,仍舊在鄴城受訓,不過這次隨行的羽林里倒是有一個熟人:干將和莫邪的兒子眉間赤。

  「這個吳越小子劍術驚人,能以一敵五,只是性情太過孤僻,加上他是從南方來的,故而與晉、魯、宋人為主的羽林孤兒中頗受孤立。」說起眉間赤,漆萬就十分頭疼,這個孩子並不適合軍隊的集體生活,反倒像單打獨鬥的遊俠兒、刺客……

  「或者做一個深入敵國打探消息的游探,倒是合適。」

  「趙氏缺少游探間諜麼?這個孩子必須留在我身邊,不能有閃失。」趙無恤也感覺有些棘手,眉間赤不僅是他的親衛,同時也是一個人質。

  莫邪已經為趙氏服務了整整七年,她已經和工匠們摸索改進了許多次冶鐵之法,產量日益攀升,雖然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仍未到達西漢初年的程度,但魯地、晉地儼然已經跑步進入鐵器時代,如今鐵礦山和鐵工坊在泰山、邯鄲等地遍地開花,晉國雖然缺少銅錫,卻是後世的主要產鐵地,農具、兵器由此源源不斷地被鍛造出來。莫邪到來,給農業、軍事帶來的進步是顯著的,此次征服代國,在裝備上趙氏完全碾壓代戎便是明證。

  這個女人太重要了,所以她的獨子,趙無恤可謂留在身邊看好了,隨著為他們母女向楚國復仇的十年之約越來越近,趙無恤不得不防備一二。

  到達阪泉的第二日,風雪停歇,趙無恤這才有機會出小邑,去泉眼附近一窺就近。

  阪泉的得名,源於一條泉水,遠遠望去,它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在華北平原和太行山地的交界處,因是活水,沒有結冰,在初生的朝陽下反射出晶亮的光芒。

  「傳說黃帝與蚩尤初戰於此,便是在這裡取的水。」猗頓一席話讓趙無恤微微一驚,阪泉,不是黃帝和炎帝大戰的地方麼?怎麼主角變成蚩尤了!?

  ……

  「黃帝教熊羆貔豹虎五獸,以與蚩尤戰於版泉之野,這的確是周室典籍里記載的,這就是《易》中所言的,『戰於阪兆,蚩尤敗走』了,當年城濮之戰前夕,晉文公使卜偃占卜,曰:吉,遇黃帝戰於阪泉之兆,正是將晉比作正義的黃帝,楚國比作蚩尤。」

  招來隨行的項橐一問,這個與趙無恤所知不同的傳說得到了印證。

  他壓下心中的驚訝,笑道:「傳說中,少昊氏之末也,九黎亂德,蚩尤乃少昊氏之臣,與我嬴姓關係匪淺,軒轅殺兩昊、蚩尤而為帝,至今九夷雜居的齊國仍然有祭祀蚩尤的傳統,說不定當年嬴姓祖先,恰恰是站在蚩尤陣營一方,與黃帝敵對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