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國子願意將自己和他的處境換一下?」趙無恤打斷了國夏的求情,國夏頓時便不說了,他恍然反應過來,趙無恤雖然以卿禮待他,看似敬他為座上賓,實際呢,他和陽生一樣,不過是個稍體面點的階下囚而已!

  無條件投降的戰敗者,哪來這麼多要求!自身都還不保,還想給別人求情?

  「雖熟讀兵法,但在判斷時機上很成問題,且心中有太多的婦人之仁……」從國夏投降後的表現,趙無恤對他做出了如此判斷,難怪在歷史上,掌控齊國兵權的他會被陳氏父子坑得血本無歸。

  對國夏少了幾分忌憚後,趙無恤繼續道:「陽生不僅是俘虜,他還是一名對魯國犯下滔天惡行的戰犯,先羈押在營中,我會在戰後將他和其餘戰犯帶去西魯,在鄆城讓司寇和士師審理彼輩的罪行!」

  國夏一驚:「審理?將軍是要讓人訴訟陽生?他可是公子,齊國一向有規矩,刑不上大夫……」

  趙無恤站起身來:「我不知道管夷吾當年給齊國立下的是什麼規矩,可是在趙氏,在魯國,是以法治家,以法治國的!不管是公子,還是齊侯本人,甚至是周天子,在魯國犯了事,就得按我的規矩來辦!」

  第763章 戰俘問題

  距離汶水十幾里遠的小邑名為「夫鍾」,原本是個人口不過百戶的小地方,如今卻變得極其熱鬧。

  短短三天三夜的時間,一座巨大的「監牢」在此拔地而起。城邑外一處因汶水改道而乾涸的河床被利用起來,河谷兩面陡峭,正好被利用來來作為天然的監獄。還是用齊人的戰車和一些樹木做材料,兩邊豎起了一座粗糙搭建的圍欄木牆,裡面密密麻麻擠滿了衣衫襤褸齊軍戰俘。

  齊人的武器已經被收繳,甲冑甚至是禦寒的衣褐也被無情地剝奪,僅剩貼身的短衣,幸好這是夏天,也幸好昨天的小雨沒下多久,頂多是蚊蟲叮咬帶來的煩惱。

  可比起性命之憂,這根本算不了什麼。

  齊人是惶恐而驚懼的,汶水的大敗後,他們在軍將國夏的帶領下投降,然後就被打亂了建制,與原先的旅、師剝離開來,周圍全是陌生的面孔,鄉黨也不知所蹤。至於軍吏,據說在另一處分開關押。

  這幾天來俘虜都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還得幹活:即便囚禁他們的木牆完工後,也得繼續挖土加高,趙無恤這麼做是為了讓他們疲憊不堪,生不出反抗的勇氣和力量來。

  他們在幹完活後,便像牲畜一樣悲被圈在裡面,為爭奪一張睡覺的草蓆相互怒目而視。但沒人敢打架殺人,因為趙軍士卒一直在河岸上冷冷地盯著他們,堅盾利矛、張弓搭箭守在坑四周,沒有絲毫懈怠。

  總之,齊人戰俘一直提心弔膽,等待趙無恤對他們的判決,祈求八神主能保佑他們活命。

  孰不知,趙無恤也在為戰俘問題煩惱。

  ……

  雖然對國夏許了諾言,可對於如何處置俘虜趙無恤卻未下定論,趙氏僚吏里意見分為兩種。

  田賁、石乞等武夫,張口就是一個殺字,石乞直接建議說,最好是能將這些齊人統統活埋了,然後築一個巨大的京觀震懾齊人,只留下百餘年紀不大的齊人小卒,戳瞎了眼睛用繩子拴在一起放回去震怖齊國人。

  「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將軍武功!」他這番話讓不少武夫心動,叫囂著要讓齊人付出代價,徹底讓齊國失去戰鬥的勇氣。

  但,也可能反過來激發齊人的仇恨和鬥志,就像歷史上,戰國的燕將騎劫面對的憤怒一樣……

  「這個楚國人,真是心狠手辣!」冉求、樊遲、項橐等有文化和道德底線的人則震驚於此計的歹毒,冉求當面反對,認為殺俘不祥。

  「將軍成立武卒的初衷何在?所謂的武,便是止戈二字相合,武卒是用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的,豈能窮兵黷武,將已降的俘虜妄加殺戮呢?」

  石乞一撇嘴:「冉司馬忘記齊人在魯國境內所做的事情了麼?曲阜魯兵都與齊人有仇,如今報復回去有何不可?」

  「當然要給齊人懲罰,但不至於將三萬人全部屠殺,殺俘不祥啊將軍!」

  兩邊爭論不休,趙無恤卻另有考慮。

  石乞很功利,他說的也沒錯,殺俘,是短期內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在歷史上,戰國時白起在伊闕、鄢郢、長平都製造了數次戰後大屠殺,死在他命令下的楚人、魏人、韓人、趙人多達數十萬,雖然白起最後沒落得好下場,但他也為秦掃平六合減輕了許多物質上的阻力。

  當然,也造就了六國人對秦的仇恨,這仇恨埋在心裡,就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了。

  趙無恤相對於其他諸侯卿大夫而言,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能以史為鑑,無論在這時代發生沒有。屠殺省事,但後患無窮,這其中的利弊教訓他想的很清楚,更何況他所處的時代是春秋,還未到戰國呢……

  縱觀春秋二百多年,除了柏舉止戰外,歷次大戰未有殺人累萬者。直到後來車戰廢而首功興,諸侯拋棄禮樂,變得急功近利,屠城、殺俘才漸漸流行起來,這也是後來孟子哀嘆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舊時代一些腐朽的東西需要推翻、改革,可一些溫情脈脈的傳統,也應該流傳下去。

  總之要趙無恤做屠夫,他連手下大部分人這一關就過不去,更堵不住天下悠悠眾口和左丘明筆下的史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