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孟談再辭道:「職各有司,孟談只是做了該做的,不敢稱功……」

  無恤道:「野戰殺敵是一時之事,廟算籌劃卻是經年之事。四年前我還是流亡宋國的卿子,手下衣食無著,是你放棄了做魏氏家臣,或跟著董子去晉陽為吏的機遇,不遠千里來投我,為我分析了入魯的可能性。」

  「在西魯立足後,我常年在外征戰,多數時候便是你留守家中,為我約束人心叵測的城邑,管理民眾戶口,春耕秋收,無不井井有條。上次我冒險入宋,兵卒寡少,糧秣不足,面對強敵,情形岌岌可危。但你總能及時派遣士卒補充前線的軍隊,還能通過水陸轉運,徵集糧秣送去給我!」

  趙無恤越說越激動,他目光一掃廳堂之內:「定魯第一功,非孟談莫屬,誰有異意?當面將功勳亮出來比較比較!」

  此時此刻,群臣們上頭的酒勁也緩過來了,頗覺趙無恤所說的確有些道理,紛紛唯唯諾諾:「無有異意,張子當為首功!」不過他們也好奇,趙無恤會怎樣封賞這位「首功」呢?

  趙無恤一揮手:「來人,將魯國輿圖抬上來!」

  幾名力大的甲士抬著那塊巨大的沙盤輿圖走上堂來,將它放置在廳堂中央。

  接著趙無恤便不由分說,離席將張孟談拉到那張沙盤輿圖邊上,指著它說道:「北至於泰岱,東至於洙泗,西至於河濮,南至於亢父,國君已經正式冊封給我了。賞有功,報有德者,政之急也。孟談不單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朋友,作為首功,我決意授予你魯國大夫之爵,你若是願意,這百里山河,可與我共分之!」

  ……

  均分領地給首功者?

  廳堂內頓時一片寂靜,隨後有唏噓聲響起,在場眾家臣同時咽了下口水,一方面有感於趙無恤的大方豪邁,一方面也艷羨不已。

  主君手裡有十九個邑,人口三十餘萬,若真的分一半給張孟談,張氏立馬就能一躍成為魯國強族!就算放到全天下作比較,也是足以傲視其餘大夫之家。

  張孟談看著輿圖默然了,似乎在猶豫,似乎在思考究竟要哪一片區域。

  趙無恤似乎還沉浸在「賞有功,報有德」的興奮勁中,他繼續說道:「魯國之制,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執國命者權重。我心懷忠信,魯人才會服從,這是周公、伯禽能安社稷的原因,還望孟談能接受我的一片心意。」

  張孟談卻猛地下拜頓首:「仆臣惶恐,仆臣不敢受!」

  他……這麼大的封賞,他竟然不要?

  趙無恤面上露出一絲疑惑:「這是為何?」

  「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治國齊家之道也!」

  他被趙無恤扶起後,對周圍的眾人正色說道:「我沒什麼過人的本領,就是喜歡觀察往古的事跡,吸取教訓,救我所聞,君臣之權均等卻能平安相處的事,從來未有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主君有信,想讓吾等共享富貴,但若賞賜太過,則只會重蹈宗周覆亡的覆轍。我作為臣子,不能只為自己的榮華,而忘了家國的安危!」

  眾人為張孟談的這番言論嗟嘆不已,趙無恤也無奈地搖了搖頭:「你說的有道理,是我衝動了。既如此,你便在這封疆里任意挑選一個大邑作為食邑,何如?無論是郈、須句、廩丘,甚至是鄆城,都可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臣和西魯的大夫們紛紛豎起了耳朵,暗想著若張孟談挑了經營最久的那幾處,他們要跟著挑什麼。

  但張孟談卻再度拒絕了!

  他回頭看著趙無恤,單薄的身體筆直,面上愴然有決色:「臣乃晉人,晉乃墳墓所在,父母之邦,遲早是要回去的,何苦再要魯邑?臣不敢受,若主君強求,臣願捐功名,去權勢,離眾隱居!」

  眾人這下都替他著急了,這也不要那也不要,你作為首功之臣若是什麼都不封,那吾等怎麼好意思張口要賞賜?

  趙無恤很苦惱:「孟談這是要做介子推,陷我於不義麼?我可不是薄情的晉文公啊,好,我不逼你,那你且說說,究竟想要什麼?」

  張孟談淡淡一笑:「良田千畝,隸臣百人,耕種的糧食夠養活來投我的賓朋即可;魯縞布帛十丈,夠做出朝服衣冠,讓我不用衣衫襤褸,墮了主君之威即可……若主君想要大肆封賞,等有朝一日回歸晉國,為大國上卿時,再賜我張氏一座能容身的小邑即可。」

  張孟談表現得如此淡泊名利,讓在場群臣都露出了愧然之色。

  事成拂衣去,不求功與名,這才真正的國士啊!

  「孟談你真是……真是我的肱股腹心!」趙無恤掃了一眼在座群臣,嘆了口氣,「既然你不要封邑,也不要爵位,我便讓你做我的家宰,繼續替我管理眾臣,管理家業,何如?」

  張孟談總算沒推辭:「能繼續為主君效勞,孟談敢不從命?」

  有趙無恤帶頭,一眾家臣和西魯大夫們不管心裡怎麼想,都紛紛附和稱讚張孟談,家臣里的道德典範便被早早豎立起來了。

  天色越發晚了,趙無恤望著滿席的杯盤狼藉,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今夜本來要大論功勳,確定封賞的,誰料在論首功時便遇阻,也罷也罷……依禮,立春之日,卿要賞大夫、士、虎賁於家廟。如今趙氏在魯國的家廟尚未建成,無處冊爵賞功,二三子的封賞,立春再議!屆時我也會拿出第一份在魯國施政的綱領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