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1章 姍姍來遲

  懷著憂患之心,在休憩結束後,趙無恤婉拒了姐姐季嬴讓他在側室小睡到天明的建議,再度披掛起晾乾的甲冑,帶著虞喜,穆夏兩人在下宮中轉悠。

  防人之心不可無,趙氏是決定不打了,但要是范、中行二卿腦子抽抽,主動進攻怎麼辦?近一個月來,趙無恤這隻小蝴蝶拼命地扇動翅膀,歷史已經悄然發生了些變動,他不得不防。

  何況,在帶過幾天兵之後,無恤才知道這門學問的艱難和博大精深,難得有機會回來,他可要找機會好好觀察下趙氏精銳的風貌和軍官們的手段。

  之前集結得滿城都是的趙兵已然散去,在無恤說服趙鞅退兵後,下宮便偃旗息鼓,將此事說成是一場臨時演練。

  趙鞅讓豎寺們溫酒犒勞卒長、兩司馬等基層軍官,又熬製大鍋的薑湯讓普通趙兵、國人也喝了驅寒取暖,後續工作井然有序,即便是在無恤這個後世人看來,下宮的組織能力居然還挺不錯的。

  而且無恤吃驚的是,趙氏轄下的國人們從榻上被緊急叫醒,大半夜淋著雨站了半響,這會又什麼事都沒做,便像是耍他們一樣重新遣散,卻沒有絲毫的抱怨。他們在用木質的杯子滿飲熬製的熱薑湯後,還抹著嘴朝下宮正殿方向鞠手行禮,向主君趙鞅說著祝壽感恩的話。

  看來,趙氏在此處百年經營,的確很得國人擁戴啊。

  此時,天色已經微微發亮,趙無恤登上了高大的城垣,軍司馬郵無正以下諸位趙氏司馬,都對他主動前來巡夜的行為表示欣賞和讚揚。

  無恤也算在趙軍中小小地刷了下聲望,不過他力勸君父按兵不動的事跡傳開後,一些趙氏內部的主戰派大概也會將他的行為視為怯懦。

  世上本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事情,性格使然,你在讓一些人喜歡時,也必然會叫一些人深惡痛絕。

  在城垣上繞了半圈後,眼見日頭將升,最讓人擔心的夜襲始終沒有出現。趙無恤鬆了口氣,剛要下去,收拾收拾就回成邑去,那兒還有更緊要的冬種事項等他回去主持呢。

  「嗚嗚嗚嗚嗚!」

  突然間,卻聽到東面的城頭上吹響了警戒的號角。

  已經斜靠著牆垣打盹的趙兵們聽到號角聲,便一骨碌跳了起來,拿起戈矛,而趙無恤也帶著兩名隨從趕到了東城樓處。

  遠處出現了三支手持旌旗的隊列,但打出的是趙氏玄鳥旗幟,應該是自己人。

  趙無恤眯起眼睛望去,卻是他的三位便宜哥哥,伯仲叔三兄弟的人馬和車駕,各有數百人之多,如今匯集到一處,正氣喘吁吁地朝下宮跑來。

  原來,昨夜在接到下宮虎符緊急調令後,伯仲叔三人驚駭之餘,卻也難得地發揮了「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辱」的精神,各自集結鄉卒準備馳援下宮。但畢竟組織效率不高,整理好隊列後,就已經到了半夜,又偏遭大雨,路面濕滑,不得不撤了回去。

  他們沒有趙無恤這種拋下大隊人馬,輕騎飛奔而來力挽狂瀾的膽量和氣魄,所以直到天明雨晴,才匆匆趕到。

  趙無恤望著那些全副武裝的卒伍越來越近,突然覺得這場景有種很強的即視感,他就偏過頭對虞喜說道:「喜,還記得我跟你們講過的一個故事麼?」

  虞喜眼前一亮,在離開下宮廄苑後,被各種事務纏身,君子可就沒了閒工夫為他們講故事了。不過原先講過的那些,比如穆天子西行,虞喜卻還記得大概,他甚至琢磨著,自己現在也混到了國人的身份,是不是要懇求鄉三老成巫教自己寫篆字,抽空把那故事記錄下來呢?

  這時趙無恤問起,他看了看大汗淋漓跑到城下叫門的伯仲叔三位君子,還有他們轄下氣喘吁吁的兵卒們,不由得想起了無恤說過的一段史事。

  他說道:「主上指的,可是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麼?」

  「然也!」趙無恤和虞喜的關係極近,平日一些秘梓之事,比如毒殺成季那一次,都交付給他去辦,方能放心,開上個把玩笑也是尋常。

  他指著自己的三個便宜兄長,心中嘿然:「你瞧瞧他們的模樣,是不是很像在烽火台下被戲耍了的諸侯們?」

  虞喜看去,果然如此,他忍俊不禁,穆夏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周幽王是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趙無恤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季嬴能一直在他身邊回眸微笑下去,不要變成戰爭的犧牲品。

  但兩者的本質和結果卻大不相同,周幽王將軍國大事視為兒戲,最終生死國破,褒姒也被擄走,淪為犬戎玩物。但趙無恤則是深知「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這一道理,他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一場必輸無疑的戰爭爆發。

  但他心中清楚,這僅僅是在拖時間,在這次冬至日事件後,六卿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也越來越想滅對方而後快。他需要快些經營勢力,讓趙氏轉敗勢為勝勢,才有把握與范、中行等卿全面開戰。

  於是,當趕了幾個時辰遠路,渾身泥點,狼狽不堪的伯仲叔三兄弟叫開了城門後。卻看到甲冑擦得乾乾淨淨,黝黑總發上系了條新錦帶的趙無恤,正在城門洞內以逸待勞呢。

  他強忍著笑,朝三人垂手行禮道:「三位兄長,何其遲也?」

  仲信和叔齊面面相覷。

  只有伯魯愣了一會後,也笑著拱手還禮:「無恤,何其速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