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夫人定定看了好一會子,不知想到了什麼,滿面笑容。

  賈母有些疲累的揉了揉眉間,揮手笑道:“你們不是還商議著要去園子裡賞雪作詩嘛,這會子便過去吧。我年歲大了,精神不濟,就不陪你們玩鬧了,我且回屋去歇歇才是。”

  眾人聞言,立刻起身告退。

  賈母又道:“晚上有鹿肉吃,你們玩過了之後,且留在府中吃過晚膳再走。”

  史湘雲聞言,悄悄拽了拽寶玉的衣袖,想要一塊進園子裡賞雪的時候吃。賈寶玉遂開口提了。賈母漫不經心地看了眾人一眼,擺手說道:“一塊肉罷了,倒也不值什麼。你喜歡,等會子吩咐個婆子往園子裡送一塊就是了。”

  賈寶玉和史湘雲兩個自然高興的謝了。一時間眾人出了榮慶堂往園子裡走,賴瑾和賴瑜落在人後頭。賴瑜藉口天冷地滑非要賴瑾抱著,自己則一雙手臂圈在賴瑾的脖頸上,將嘴巴湊到賴瑾的耳朵旁邊,輕聲說道:“我怎麼瞧著這位史姐姐行事輕浮的很,倒不像是之前見過的大家閨秀的樣子。”

  賴瑾看了賴瑜一眼,輕聲斥道:“君子爾雅,非禮勿言,非禮勿視。”

  賴瑜暗自撇嘴不吭聲了。

  賴瑜落在眾人身後,冷眼瞧著史湘雲纏著賈寶玉並肩而行的模樣,微微一笑。

  就連六歲孩童都瞧出來史大姑娘的心思有些浮動,府中上上下下那麼多人精,又有幾個是沒看出來的呢?

  耗資三十多萬修建一年方才告竣的大觀園在冬日雪景的映照下,依舊是綺麗萬千。眾人早已經定了在蘆雪庵賞雪作詩。可是林黛玉和薛寶釵兩個多日未來過園子,瞧見此等美景,不由得見獵心喜。薛寶琴又是個天真爛漫喜愛湊熱鬧的性子,也是東瞧瞧西看看的好奇模樣。

  李紈與眾位姑娘們見狀,只好笑道:“也有日子沒瞧過園子內的雪景了。不如大家一起走動走動,多觀覽一番,等會子作詩也好下筆。”

  眾人自然紛紛同意。就連故作老成的賴瑜都有些禁不住的叫賴瑾放下他,自己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原地上,瞧著遠處的青松翠竹,琉璃世界,滿眼驚喜。

  一路逶迤而行,走至山坡之下,順著山腳,剛轉過去,便搖搖看到幾十株紅梅探出牆頭悄然綻放。簇簇紅梅映著紛紛灑灑的雪花,紅的觸目,白的晶戒,好一番冬日雪景。

  林黛玉掩口笑道:“好久沒見過這樣精神的梅花了,開的真好。”

  賈寶玉立刻說道:“林妹妹若喜歡,我即刻去櫳翠庵找妙玉求幾枝來,送與妹妹賞玩。”

  史湘雲在旁,有些不自在的撇了撇嘴。口內卻滿不在乎的笑道:“我和二哥哥一起去。”

  李紈搖頭說道:“這個不好。櫳翠庵里的妙玉生性孤僻乖張,並不是個很隨和的人。平日裡也只對寶玉還禮讓三分。至於旁人去了,恐怕也是要受冷眼的。”

  林黛玉聞言,不免狐疑問道:“這位妙玉是何等人物,我之前怎麼沒聽說過?”

  李紈微微一笑,遂將妙玉的來歷身世告知黛玉。黛玉微微一笑,不以為然的說道:“既然如此,也不必強求。我們自去蘆雪庵賞雪也就是了。”

  於是眾人魚貫行至蘆雪庵,但見一帶幾間茅檐土壁,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皆是蘆葦掩覆。如今大雪紛紛,鋪天蓋地一場琉璃世界,實業開闊,極目而望。端的靜謐怡人。林黛玉幾人見了,越發欣喜的笑道:“好地方,果然是個賞景的好去處。”

  幾位姑娘們在屋中坐下熱熱鬧鬧的說話,賴瑾卻抱著賴瑜在窗邊的椅子上坐好。透過透明的玻璃窗子看向外面,但見瑞雪紛紛,觸目皆白,雖說景色瑰麗,但看久了也不免覺得乏味。

  少頃,得了吩咐的婆子們拿著鐵爐、鐵叉、鐵絲蒙來為大家烤鹿肉。眾姊妹嘰嘰喳喳的圍成一團,賈寶玉笑著招手道:“瑾弟弟、瑜兒弟弟,你們也過來吃啊!”

  賴瑾開口笑道:“我不愛吃鹿肉。麻煩婆婆去廚房弄些菜串以及牛羊肉和雞翅膀來。”

  賈寶玉接口說道:“鹿肉雖香甜,但不好克化。林妹妹也是不慣吃的,且只有一味鹿肉太過單調,反不如瑾弟弟這般想法,果然是周全的很。”

  賴瑾勾嘴輕笑,隨口說道:“不過是在家的時候總愛吃罷了。也算是熟能生巧。”

  言畢,就摟著賴瑜靠後坐下。眾人剛剛說笑兩句,外頭就有小丫頭子過來傳話。

  “薛府的蟠大爺過來了,言說有緊要的事同瑾小爺商議,正在外面榮府外廳上等著呢!”

  賴瑾一聽,立刻放下懷中的瑜兒,起身笑道:“不知這會子薛大哥哥找我何事,我出去看看。”

  眾人不好攔阻,只得笑看賴瑾踱步而出。

  到了榮府外廳的時候,薛蟠不知怎麼弄得滿頭大汗,正在廳上急的團團轉。瞧見賴瑾緩緩踱來,一把抓住賴瑾的胳膊,口中急道:“我的好弟弟,你可算過來了。哥哥如今就等著你救命,快跟我去吧!”

  賴瑾聽的滿頭霧水,連忙拽住薛蟠問道:“你這是怎麼了,瞧你急的滿頭大汗,有什麼話不能慢慢說來。”

  “哎呦,人命關天我,我還怎麼慢慢說來。”薛蟠隨口說了一句,又頗為顧忌的看著賈府的下人,湊上前來低聲說道:“這會子人多眼雜,我不方便多說什麼。你就跟我過去就是了。”

  賴瑾見狀,只得忍下心中狐疑,隨著薛蟠出了榮國府。

  兩人打馬一路到了柳湘蓮家,逕自推門而入進了內院,薛蟠沒等進門就滿口嚷嚷道:“我把瑾兒帶過來了。有什麼事情求他就是了。”

  說著,兩人掀簾而入。柳湘蓮正在內室坐著,邊上立著一位郎中,床榻上還躺著一個身穿裡衣,昏迷不醒的男子。

  賴瑾走上前去,細細看了一眼,大驚失色的說道:“這不是蔣玉菡嗎?”

  柳湘蓮點頭應道:“可不正是琪官兒。”

  賴瑾忍不住問道:“這琪官兒不是離了京城好久了嗎,怎麼這會子竟然出現在柳二哥的府上?”

  柳湘蓮嘆息一聲,搖頭說道:“一言難盡。現在也不是說話的好時機。我且有一件事情求你。”

  賴瑾立刻說道:“柳二哥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

  柳湘蓮開口說道:“我撿到琪官兒的時候,他就已經病的不省人事。我這邊給他請了幾個郎中,都說他不中用了。可是大家好歹相識一場,我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去死。只好到處尋醫問藥。原本還想著去馮大哥那求張先生過來。豈料年節已近,張先生帶著兒子回家過年去了。馮大哥倒是也薦了一位太醫,只是琪官兒病的很厲害,那太醫說倘或真要救人,他的醫術是不能夠的。目下也唯有求求哪位御醫來診治診治。我也不認識旁的御醫,只好請瑾兒幫我這個忙。”

  賴瑾聞言,頗有為難的皺了皺眉。

  所謂御醫,和太醫不同,那是專門給皇上以及皇上指定的王公朝臣診脈的。當年皇恩浩蕩,於為難之時派了兩位御醫去瞧林如海的病,這已經是天大的恩澤。極致後來他在途中遇刺,兩位御醫也是順水推舟給診了一診,不過是看在他聖眷優容,且是欽差的份兒上。倘或他要死在江南,同行諸位都落不了好,兩位御醫這才出手診治。

  如今沒有皇命吩咐,況又是臘月二十九的,哪裡還能請了御醫來為蔣玉菡診治。賴瑾這麼一想,一雙劍眉蹙的越發緊了。

  柳湘蓮兩人見了,也只能默默嘆息。要是賴瑾都沒有辦法,恐怕他們兩個更無計可施。

  想了片刻,賴瑾眼前一亮,開口說道:“我們不能請御醫來為琪官兒診治,可是有人可以。我記得忠順親王頗受陛下信任,當年陛下就欽賜了一位御醫長住忠順王府。想必我們去求求忠順親王,他若是肯看在主僕一場的份兒上,興許琪官兒還有活路。”

  柳湘蓮和薛蟠聞言,面面相覷。

  半日,柳湘蓮訕訕說道:“琪官兒當日怒而離開王府,興許就是不想再同這些人有牽扯瓜葛——”

  “這都什麼時候了,自然性命要緊。”賴瑾言畢,起身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去忠順王府拜訪王爺。能不能救琪官兒一命,就看此時了。”

  柳湘蓮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來,只有吩咐下人備了車馬,方便賴瑾用最快的速度趕至忠順王府。

  彼時忠順王府的人也都忙著過年事宜。忠順親王正捧著茶盞在後花園子裡聽戲,聽見門房來報向來並無往來的翰林侍讀賴瑾突兀造訪,不由的心下狐疑,挑眉問道:“這會子不年不節的,事先也沒個拜帖,他說沒說來找本王究竟何事?”

  來人躬身說道:“小賴大人並未言明,只說有要事請求王爺。”

  “要事?求我?”忠順親王越發狐疑,順手將茶盞放到案几上,隨意說道:“叫長史官先招呼著,本王即刻就到。”

  來人應了,轉身退下。

  賴瑾則被讓到王府偏廳喝茶。少頃,一陣腳步聲從外頭傳來,冠帶已畢的忠順親王負手而來。開門見山的問道:“本王記得與小賴大人從未有過瓜葛,你有什麼事兒能求到本王頭上?”

  賴瑾放下茶盞,躬身說道:“請王爺救命。”

  忠順親王挑眉,問道:“救誰的命?”

  “蔣玉菡。”賴瑾說著,便將之前在柳湘蓮府中看見蔣玉菡昏迷不醒,危在旦夕的事兒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忠順親王緊鎖眉頭,立刻說道:“來人,備齊車馬,命韓御醫隨小賴大人走一趟。”

  賴瑾躬身謝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王爺大恩大德,子瑜謹記。”

  忠順親王有些心不在焉的擺了擺手。他如今也不過是而立之年,生的劍眉星目,很是威嚴。要不是一把絡腮鬍子顯得老成一些,看起來也就二十五六。這會子眉宇之間多了兩分淡淡的關切,他在廳上坐了一會子,索性說道:“左右本王也無事,隨你走一遭罷了。”

  賴瑾心中暗自驚愕,面上卻滴水不漏的應道:“多謝王爺。王爺心慈仁厚,微臣等感激不盡。”

  忠順親王卻沒心思和賴瑾寒暄,這邊韓御醫準備妥當,忠順親王就立刻拽著人以最快的速度趕赴柳湘蓮家。

  一路無話直接進了內宅,看見床上瘦的幾乎脫形的蔣玉菡,忠順親王鎖眉嘆息,雙唇抿的死死的。言簡意賅的吩咐道:“快給人看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