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聞言,心下恍然。

  賈母見狀,不由得搖頭輕嘆。

  百年世家,最重傳承。要不是榮寧二府滿打滿算也找不出一個有出息的,她也不至於死拽著有發跡之相的賴尚榮不放手。可現如今榮寧二府後輩無繼,已顯頹勢,她若是再不拽住賴尚榮這個有能力又重情義的,只怕來日老一輩精力不濟,小一輩天真懵懂。青黃不接之時,府中要有禍患啊!

  一時間,為闔府上下精心打算的賈母有些疲乏的揉了揉額角,越發期待的看著懷中的賈寶玉——只等到這個寶貝長大了,能挺起榮寧二府的重擔時,她才能鬆一口氣吧!

  不談賈母這廂如何算計,且說大明宮中,昭文帝看著案上的情報,突兀笑道:“那賴家小子說朕之英明堪比秦皇漢武,他爹之賢德堪比漢朝衛青?”

  下面地磚上所跪之人略微頷首,輕聲應道:“是。”

  昭文帝搖了搖頭,輕笑道:“果然是阿諛奉承慣了的僕從之家。這樣的話連黃口小兒說起來都不必起腹稿的。”

  一旁戴權小心翼翼地說道:“那也是聖上英明普照天下,連黃口小兒都深為仰慕拜服。”

  昭文帝抬眼看了戴權一眼,調笑道:“知道你同寧國府關係不錯,也不至於如此替他們家說話。”

  戴權臉色一變,立刻跪地說道:“聖上明鑑。奴婢只懂得忠心聖上,絕對不會同那些個世家功勳有什麼往來。即便有一些往來,也只是——”

  “好了。”昭文帝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隨口說道:“不過是隨意說兩句話打趣罷了。瞧你嚇的那副樣子。”

  戴權大汗淋漓的擦了擦額頭,低聲說道:“聖上天威,奴婢不敢欺瞞聖上。”

  昭文帝輕勾嘴角,也不理論。轉口問道:“聽說榮國府已經認下賴尚榮之父為義子,不日即將請酒戲,擺宴席慶賀?”

  下首之人又道:“是!”

  昭文帝輕笑:“如此說來,這賴尚榮到底算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功勳之後?”

  下首之人並不應聲。倒是昭文帝身旁伺候的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窺其神色,小心翼翼地應道:“依老奴來看,無論這時他們表現的如何親熱,左右羊肉貼不到狗肚子上。”

  昭文帝滿意的勾了勾嘴角,手指彈了彈桌案,輕聲說道:“待這探花郎入翰林編修之後,繼續看著。”

  頓了頓,微微沉聲說道:“尤其要弄明白,這賴尚榮同江南一脈到底有何瓜葛。”

  下首那人躬身應道:“諾!”

  ======================================

  作者有話要說:入V第一章,賣萌求大家支持╭(╯3╰)╮

  感謝愛慕虛榮的貓童鞋扔了一個地雷╭(╯3╰)╮

  24投桃報李賴家出手

  投桃報李賴家出手,聖眷優容始進中書

  至晚間,賴尚榮果然喝的爛醉如泥的被人抬了回來。賴家眾人如何感謝那位賴尚榮的同年,孫氏如何照顧醉酒的探花郎自不必細說。

  一夜無話直到天明。

  頭疼欲裂的賴尚榮剛剛醒轉過來便聽孫氏說了榮國府老太太要認自己父親為乾兒子的話,一時間只覺得腦袋疼的越發厲害。

  孫氏瞧著賴尚榮默然不語,不由得小心問道:“相公這是怎麼了,可是宿酒頭疼難受得緊?”

  賴尚榮嘆息一聲,含糊的點了點頭。孫氏立刻吩咐廚房再熬些醒酒湯來。一時賴瑾也進房給賴尚榮請安,賴尚榮心知自己這兒子年歲雖小,主意卻大。不免趁著孫氏去廚房的功夫拉著賴瑾的手問道:“聽你娘說榮府老太太有意認父親為義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賴瑾聞言,少不得將昨日情景一一敘述。他兩世為人,自然曉得賈府拉攏賴尚榮之心。賴尚榮天資聰穎,城府深沉,自然也明白賈家老太太打得是什麼主意。雖然覺得賈家上下羅亂太多不宜親近,但想到自家身份,想到自家承受賈府上下的恩典提拔,自思只要自己還想在官場混一天,只要自己還沒將良心全部染成黑色,自然也無法和賈家人一刀兩斷。

  有道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無論榮寧二府在京中仕宦百姓的名聲如何,於賴家眾人而言,榮寧二府便是頂好的主子。若沒有賈母當日的器重放權,就不會有今日榮寧二府兩位總管的威風顯赫。若沒有當日賈母恩典外放尚榮為良人,就不會有今日探花郎御街誇官平步青雲。若沒有賈母當日的順水人情從中牽線,貴為從二品的清流高官林如海也不會對賴尚榮另眼相看,賴尚榮也不會有機會用自己的才學見識去贏得那些清流翰林們的親睞,也就不會有入朝為官之後的順風順水,花花轎子人抬人。

  更何況此番賈母認了賴大和賴二兩人為義子,並為此擺酒席,宴請諸位功勳貴胄。甚至還開了宗祠表明賴家上下自此不再是奴籍身份,也避免了賴尚榮平步青雲之後,很可能止步四品的尷尬境地。只此一舉,對賴尚榮來說至少於官路上更有益處。更別提自此後隨之而來的功勳人脈。

  雖然賴瑾這個看過原著的異世孤魂明白赫赫揚揚的榮寧國公府最終將要煙消雲散,土崩瓦解。但是時下眾人並不知情,賈家眾人也更不知情。因此在賈府如此威風顯赫的時候,賈母為了子孫後代大計,不惜自降身份也要拉攏賴家一脈的豪氣舉動讓所有人都為之振奮。

  因為她的舉動,雖說最終目的是為賈家拉攏一門正在發跡的寒門。但於賴家而言,卻是憑空降下一場富貴,足以讓他們少奮鬥百十年,就這麼直接走入了滿京仕宦,豪門大族的視線。

  可以想像,在這個士為知己者死的年代,賈母的慧眼識人大力提拔,絕對能得到賴家人竭盡全力的回報。

  用一句戲文來表□家上下如今的心情,那一句“來生做牛做馬當報還”絕不為過。

  賴瑾窺著賴尚榮的神色,知道他一直對自己奴僕的身份耿耿於懷,方才多年苦讀執意要從科舉步入仕途。除了心有大志向外,主要也是想爭一口氣。如今金榜題名風光入了翰林院,賴尚榮心中芥蒂自然消了泰半。又有賈母要認乾親的神來一筆,更是將賴尚榮心中隔閡全部打消。

  賴瑾知道自此以後,賴尚榮恐怕是心甘情願替榮寧二府籌謀打算,一時間心中又是安慰又是忐忑。安慰於自家總算不會再做那背主求榮忘恩負義之事,忐忑賈府這一池渾水深不見底,恐怕是從根兒上爛透,他賴家人又有多少能力在不搭上自己的情況下,挽救賈府於水深火熱之中?

  事實證明賴瑾小包子真是多慮了。他只想到賈府上下里外腐朽不堪,卻沒想到賴家眾人既然能在榮寧二府威風這麼多年,自然是將這兩府的里子外子摸了個通透。賈母在認下賴大賴二兩兄弟並大擺酒戲的第二天,賴嬤嬤便投桃報李向賈母進言——

  一、於金陵祖塋附近大肆購買田莊房舍地畝等祭祀產業,用以保證永久富裕。

  二、嚴格規範族中私塾。將從前一干不思進取只圖銀錢混日子的族中年長子弟全部攆出私塾,視個人情況分配到府上各商鋪田莊或學習來往人情之交際,或學習經濟管事之學問。並將族中有志進學的少年子弟們集合到一起,另聘才高淵博之士悉心教養,以備將來科舉。

  三、按學裡先生布置課業完成進度分發學裡支出。即成績好者多得,成績次者少得,倘或接連三月學業無進益者,暫停學裡使用。若能進秀才舉人身份者,除學上例行支出外,另有獎賞。

  賴尚榮甚至自動請纓每個月可去義學教學兩天,教導合族子弟應試之技巧。又親自上陣幫賈府相看了兩個雖未高中進士但底子紮實學識豐富的落第舉子前往義學教書。賈府眾人側面打聽後,知道這兩個舉子雖然連考多次未能中舉,但大多是因世事通便之故,一身本事並不在話下。尤其心性堅韌,高潔傲岸非是賈政房中那起子清客相公可媲美,一時間喜不自勝。賈政更是親帶了束脩隨賴尚榮登門拜訪,親自相請。

  那兩個舉子雖然多番未中,但其為人品性在士林當中也堪稱清流。原是不屑於同賈府這樣的功勳世家來往走動,不過礙於賴尚榮再三相請的情面不好當面拒絕罷了。便想著屆時要委婉的為難賈政一番,好叫他知難而退。豈料賈政雖然出身功勳世家,但生平最敬佩的便是有學問的士林中人。他也曉得自家身份不受人待見,因此在登門之時便做足了心理準備,將姿態放得特別低。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兩位舉子見自己冷言冷語人家依舊謙恭有禮,便也不好意思得寸進尺。好歹也耐著性子和賈政相談兩句,只覺得賈政這人雖然才智平庸,學問太死,但到底也不像余等紈絝子弟一般,心性敗壞,糙菅人命。

  賈政見機又將豐厚的束脩雙手奉上。兩位落第舉子家本不在京城,此番也不過是想著在京潛修三年以備來年科考。只可惜京中物貴,居之不易。此番會試,他們在京呆了不過三五月余,便已然囊中羞澀。平日裡全靠賴尚榮三不五時的打點著。雖說朋友有通財之義,但兩位舉子也不是那等厚臉皮要人養的,便私下商議著先去哪個富貴之家當西席,以免坐吃山空。這信兒叫賴尚榮知道了,自然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將人介紹給賈家。

  兩個舉子礙於賈家聲名原本不欲前來。只是此番賈政親自相請,又如此表態,面子裡子都給足了。兩位舉子思量再三,便答應先去義學上考校一番,若是真有值得栽培的好學生,便答應下來。若真無良才美玉,他們自然也不會為了些許黃白之物污了自家聲名。

  賈政自然無條件答應。又和賴尚榮並揚州那邊商量過後,順便笑著應允:只要兩位舉子肯來賈家義學教書,賈政便做主將當年林探花備試之手稿以及賴尚榮今番應試所錄筆記並之前的策論文章全部抄錄一番送給兩位舉子以備參考。兩位舉子心下一喜,心中的牴觸便也去了三分。

  眾人如何議定考核日期,賈政回府後如何嚴加考校賈寶玉暫且不提。且說到了當日,兩位舉子於義學中考校全部子弟。最後便覺得賴瑾、賈寶玉、賈蘭並幾個年歲稍大的小子都有些天分。且賈家私塾的少年們雖然底子有些薄,但上課風氣還好,也都認真聽講,全然不像外界所傳言的那般霍亂,便也漸漸安下心來仔細教書。悉心教導三兩年間,果有天資聰穎考上秀才者,喜得賈家眾人更是無可無不可,直道後繼有人。又包了多少謝禮答謝兩位舉子,甚至在次後兩位舉子高中進士,又當中斡旋,打點安排肥缺上任。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