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寶玉站起身來,拂了拂身上的泥土,百無聊賴地信步走出寒山寺廟門,站在山腰上,遠望群山起伏,四境怡然,自己竟是太平盛世之中難覓一立錐之地,不禁悲從中來。他本素性瀟灑,便放聲痛哭起來。
寶玉正哭得酣暢之時,忽然聽到耳邊有人問道:“這難道不是寶二爺嗎?怎麼獨個在這裡?”寶玉拭了拭淚,回頭看時,不由得大吃一驚:原來竟是故人柳湘蓮。
柳湘蓮形容未大改,依舊是風流倜儻,穿一件倭緞夾袍,外罩石青掐銀絲劍袖,真是神采飛揚。寶玉一把拉住柳湘蓮,說道:“你不是已經看破紅塵出家了嗎?怎麼在這裡?”
柳湘蓮神情黯了黯,嘆了口氣,說道:“且別說這個,當年我為信了那起子小人的流言,劍遁了尤三姐,一直鬱郁,便託詞出家,與故人往事皆隔絕了,倒也省了不少心事。這些年浪跡天涯,倒也逍遙。真是每常想起自己負了三姐,便有錐心之痛。”
寶玉便歡喜起來,柳湘蓮便問他何故來此,寶玉隱去了黛玉在寺中進香一節,只說自己送父母靈柩回了原籍,便趁便來姑蘇一游,就要返京了。
柳湘蓮便拍手笑道:“如此說來甚巧,我有一段心事,聽聞三姐的姐姐——原本是寧國府的主母,因為遭遇了抄家官司,如今寄人籬下,很是落魄,我便也要回京去走一趟,看看可能相幫,也算是為三姐近一點兒心了。可不就與寶二爺同行了嗎?”兩個人說著,便到山下酒樓痛飲一醉,第二日便出發就官道北歸了。
卻說寶玉意外在蘇州遇到故友,原本歡喜,再加上柳湘蓮不落凡俗,行事隨意不拘,與寶玉甚是投緣,所以兩人一路上游山看景,痛飲酒,醉臥長歌,甚是肆意,然而寶玉在這落拓肆意之中,卻也隱藏著心中的絲絲隱痛。
一路直抵京城,已是臘月尾上,京城裡家家戶戶都在忙年,看著喜相熱鬧。兩人從南門進城,柳湘蓮有心事,便與寶玉就此話別,寶玉見他從入了河北地界便心事重重,知他又思及尤三姐之事,也是無可安慰,便灑淚而別,自己逕自穿街走巷,從西門出去,回黃葉村自己的家。
半年多未曾回家,漸行漸近之時,寶玉心中也便有了一些隱隱的期待。他原本女眷甚多,然而自從窮愁潦倒,搬到了黃葉村,那五兒的父母便來接走了五兒,自去擇婿了,而鶯兒,則是寶釵做主,將她聘嫁給了當初薛家柜上的一個夥計,只有麝月堅決不肯離開,便守著寶釵和芝兒過活。
這會兒寶玉一邊踏著積雪趕路,一邊在心裏面想著,回到家裡,讓麝月燒來熱水泡泡腳,再讓寶釵炒兩個小菜,熱一壺蓮花白,自己一邊喝酒,一邊考察一下芝兒的詩文,所謂齊人之福,自己也是可以享受得到的。
這樣想著,不覺腳下也越發快了,直進了村口,不遠處就看到了自家的茅屋。作怪的事,正值隆冬,又到了年根,家家戶戶都在煎炒烹炸,準備過年的食物,寶玉的那兩椽茅舍上面卻不見煙火,只冷冷清清地有一隻黑鴉立在茅草頂上,呆呆的,一動不動。
寶玉心中詫異,想著難道寶釵有事出去了?那也該留麝月在家呀?這樣想著,便已經來到了竹籬編的院門前,他伸手拍門,口中叫道:“麝月,開門,我回來了!”
略停了半晌,只聽茅屋門“吱呀”一聲開了,麝月穿著一身粗布衣服走出來,滿面淚痕,見真是寶玉,連忙過來放下門栓,打開院門,泣道:“二爺,你怎麼才回來?快進去看看吧,芝少爺他……沒了。”
芝兒是寶玉唯一的骨肉,自然是放在心裡的,聽了這話,寶玉像是被轟去了魂魄,連忙深一腳淺一腳地進了屋,只見屋中冷似冰窖,裡間的炕上,停放著芝兒小小的屍身,白帕子蒙在臉上,寶釵呆呆地坐在炕沿上,已是連哭都不會了。
寶玉搶到炕邊,顫抖著手摸著芝兒已經冰冷了的身體,哭道:“這是怎麼了?芝兒是怎麼沒了的?”寶釵一聲不響,只如沒有看到寶玉一般,麝月站在地下哭道:“就是今年冬天,京裡面開始傳起了天花,二奶奶還謹慎著呢,好久沒有讓芝少爺進城去找師傅請教,誰知竟還是被傳上了……”
寶玉泣不成聲,麝月斷斷續續地繼續說道:“二奶奶差點兒沒急瘋了,把家裡面等賣錢的,都賣了,可是請了幾位郎中來,都不中用。二奶奶沒有法子了,便去求璉二爺府里的平兒奶奶,才好容易請來了王太醫給把脈,可是幾服藥吃下去都不管用,不到一個月的功夫……”
寶玉撐不住,終於嚎啕起來。那寶釵原本如木偶泥塑般坐著,此時也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落下來。那麝月站在地上也是哽哽咽咽。三個人竟是相對而泣,任憑屋裡冷若冰窖,直哭到天亮,麝月想到還要去辦棺槨等物,便催著寶玉進城去跟榮國府報喪,討來幾兩銀子,也好豐豐富富的發送。
那寶玉勉強從炕上挪下來,卻已經凍得渾身僵硬,竟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麝月連忙去扶。正在悽惶的時候,卻聽到外面有平兒的聲氣,問道:“寶二奶奶是住在這裡嗎?”
麝月連忙在屋裡答應,平兒已經進來了,圍著貂皮領子,外面罩著白狐狸里子素錦面的鶴氅,一邊往裡面走,一邊說道:“璉二爺打發我來看看,芝少爺的病可好些了?”
寶玉正哭得酣暢之時,忽然聽到耳邊有人問道:“這難道不是寶二爺嗎?怎麼獨個在這裡?”寶玉拭了拭淚,回頭看時,不由得大吃一驚:原來竟是故人柳湘蓮。
柳湘蓮形容未大改,依舊是風流倜儻,穿一件倭緞夾袍,外罩石青掐銀絲劍袖,真是神采飛揚。寶玉一把拉住柳湘蓮,說道:“你不是已經看破紅塵出家了嗎?怎麼在這裡?”
柳湘蓮神情黯了黯,嘆了口氣,說道:“且別說這個,當年我為信了那起子小人的流言,劍遁了尤三姐,一直鬱郁,便託詞出家,與故人往事皆隔絕了,倒也省了不少心事。這些年浪跡天涯,倒也逍遙。真是每常想起自己負了三姐,便有錐心之痛。”
寶玉便歡喜起來,柳湘蓮便問他何故來此,寶玉隱去了黛玉在寺中進香一節,只說自己送父母靈柩回了原籍,便趁便來姑蘇一游,就要返京了。
柳湘蓮便拍手笑道:“如此說來甚巧,我有一段心事,聽聞三姐的姐姐——原本是寧國府的主母,因為遭遇了抄家官司,如今寄人籬下,很是落魄,我便也要回京去走一趟,看看可能相幫,也算是為三姐近一點兒心了。可不就與寶二爺同行了嗎?”兩個人說著,便到山下酒樓痛飲一醉,第二日便出發就官道北歸了。
卻說寶玉意外在蘇州遇到故友,原本歡喜,再加上柳湘蓮不落凡俗,行事隨意不拘,與寶玉甚是投緣,所以兩人一路上游山看景,痛飲酒,醉臥長歌,甚是肆意,然而寶玉在這落拓肆意之中,卻也隱藏著心中的絲絲隱痛。
一路直抵京城,已是臘月尾上,京城裡家家戶戶都在忙年,看著喜相熱鬧。兩人從南門進城,柳湘蓮有心事,便與寶玉就此話別,寶玉見他從入了河北地界便心事重重,知他又思及尤三姐之事,也是無可安慰,便灑淚而別,自己逕自穿街走巷,從西門出去,回黃葉村自己的家。
半年多未曾回家,漸行漸近之時,寶玉心中也便有了一些隱隱的期待。他原本女眷甚多,然而自從窮愁潦倒,搬到了黃葉村,那五兒的父母便來接走了五兒,自去擇婿了,而鶯兒,則是寶釵做主,將她聘嫁給了當初薛家柜上的一個夥計,只有麝月堅決不肯離開,便守著寶釵和芝兒過活。
這會兒寶玉一邊踏著積雪趕路,一邊在心裏面想著,回到家裡,讓麝月燒來熱水泡泡腳,再讓寶釵炒兩個小菜,熱一壺蓮花白,自己一邊喝酒,一邊考察一下芝兒的詩文,所謂齊人之福,自己也是可以享受得到的。
這樣想著,不覺腳下也越發快了,直進了村口,不遠處就看到了自家的茅屋。作怪的事,正值隆冬,又到了年根,家家戶戶都在煎炒烹炸,準備過年的食物,寶玉的那兩椽茅舍上面卻不見煙火,只冷冷清清地有一隻黑鴉立在茅草頂上,呆呆的,一動不動。
寶玉心中詫異,想著難道寶釵有事出去了?那也該留麝月在家呀?這樣想著,便已經來到了竹籬編的院門前,他伸手拍門,口中叫道:“麝月,開門,我回來了!”
略停了半晌,只聽茅屋門“吱呀”一聲開了,麝月穿著一身粗布衣服走出來,滿面淚痕,見真是寶玉,連忙過來放下門栓,打開院門,泣道:“二爺,你怎麼才回來?快進去看看吧,芝少爺他……沒了。”
芝兒是寶玉唯一的骨肉,自然是放在心裡的,聽了這話,寶玉像是被轟去了魂魄,連忙深一腳淺一腳地進了屋,只見屋中冷似冰窖,裡間的炕上,停放著芝兒小小的屍身,白帕子蒙在臉上,寶釵呆呆地坐在炕沿上,已是連哭都不會了。
寶玉搶到炕邊,顫抖著手摸著芝兒已經冰冷了的身體,哭道:“這是怎麼了?芝兒是怎麼沒了的?”寶釵一聲不響,只如沒有看到寶玉一般,麝月站在地下哭道:“就是今年冬天,京裡面開始傳起了天花,二奶奶還謹慎著呢,好久沒有讓芝少爺進城去找師傅請教,誰知竟還是被傳上了……”
寶玉泣不成聲,麝月斷斷續續地繼續說道:“二奶奶差點兒沒急瘋了,把家裡面等賣錢的,都賣了,可是請了幾位郎中來,都不中用。二奶奶沒有法子了,便去求璉二爺府里的平兒奶奶,才好容易請來了王太醫給把脈,可是幾服藥吃下去都不管用,不到一個月的功夫……”
寶玉撐不住,終於嚎啕起來。那寶釵原本如木偶泥塑般坐著,此時也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落下來。那麝月站在地上也是哽哽咽咽。三個人竟是相對而泣,任憑屋裡冷若冰窖,直哭到天亮,麝月想到還要去辦棺槨等物,便催著寶玉進城去跟榮國府報喪,討來幾兩銀子,也好豐豐富富的發送。
那寶玉勉強從炕上挪下來,卻已經凍得渾身僵硬,竟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麝月連忙去扶。正在悽惶的時候,卻聽到外面有平兒的聲氣,問道:“寶二奶奶是住在這裡嗎?”
麝月連忙在屋裡答應,平兒已經進來了,圍著貂皮領子,外面罩著白狐狸里子素錦面的鶴氅,一邊往裡面走,一邊說道:“璉二爺打發我來看看,芝少爺的病可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