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麝月便知是平兒顧及著寶釵的臉面,才這樣說——她到底是個好心的人,麝月心中感念,卻止不住又落下淚來。
平兒進來見了屋裡的情形,不由得大吃了一驚,連忙過來同麝月一起把寶玉給攙了起來,平兒忍著淚勸道:“寶二爺這是多早晚回來的、事已至此,還是節哀順變吧。”她雖這樣說著,到底是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後面跟進來兩個婆子,便攙扶著寶玉坐到外面的一張破板凳上,平兒便來看芝兒和寶釵,卻見寶釵已經歪在炕沿上不省人事了。
平兒不由得大急,一邊哭一邊叫,扶起寶釵來,只覺得寶釵渾身冰冷,連忙打發下人把芝兒抱到外面的柴房裡,暫且停放,一面打發人進城去辦棺槨等物,一面叫麝月帶幾個婆子去生火燒熱水,且先顧著活人。
然而寶釵是已經熬到了燈盡油干,從前有芝兒在,她尚且還有個盼頭,芝兒一去,寶釵的魂魄便跟著他走了,哪裡還救得過來?
眼見著人是不中用了,麝月一邊哭,一邊還忙著在炕邊上燒火,平兒亂著打發人去請郎中,麝月突然想起來冷香丸,便道:“那是寶二奶奶的救命仙丹,吃一丸,說不定還能救過來。”
寶玉此時也不用人扶著了,他跌跌撞撞地從屋角抓過一把頭,跑到屋外院中的梨樹下面,拼命地刨土,不大一會兒,挖出來那個鬼臉青花瓮,眾人都說:“這下可有救了。”
寶玉抱著花瓮進屋來,放到桌上,打開來,卻見瓮中已經空空如也,那冷香丸早已經吃盡了。寶玉猛地一鬆手,那花瓮落到地上,哐當一聲摔得粉碎。再看寶釵,往炕邊一歪頭,香魂一縷,歸入太虛。
第九十五回 銀燭冷神瑛魂入夢
自從芝兒與寶釵相繼逝去之後, 寶玉便渾渾噩噩,痛到深處反而連一滴淚都流不出來了。那些時日, 他心痛神痴, 常常不知身在何處,竟連芝兒與寶釵是如何下葬的, 都不知道了。幸而還有麝月里外竭力維持, 又有平兒協助著,回榮國府跟賈璉說了這慘事, 賈璉看在同宗的份上,多少給了些燒埋銀子, 方才將喪事妥當辦了。
然而寶玉卻是自此後, 連饑飽都不知道了, 只有見到酒,才眼睛放出光來,為圖一醉, 並不管是與販夫走卒,還是村叟蠢夫, 常常醉臥村頭,次次都是麝月找來,再央告人來把他抬回家去。
且說那柳湘蓮自與寶玉別後, 便去完結自己的一樁心事:原來他當年辜負了尤三姐的深情,三姐含恨自刎,柳湘蓮每每想起,便痛徹心扉, 總想著要為三姐做些什麼方好。
恰好打聽得三姐的家人俱都相繼逝去,只有尤氏因為獲罪抄家而寄居於榮國府,光景也甚是淒涼。況且榮國府中邢夫人一手把持著,慳吝異常,尤氏從前在寧國府是何等富貴,怎奈如今寄人籬下的淒涼。
那柳湘蓮輾轉得知此事,便立時收拾自己細軟銀子,上京來,先買下一處三進的宅院,又雇上奴僕婢女,各項停當了,方才來榮國府造訪。誰知尤氏卻已經搬到榮國府後面的一個偏院裡去了,賈珍的兩個侍妾早已走掉,只剩下尤氏一個人,身邊跟著個木木呆呆的小丫鬟。
柳湘蓮做事一向利落,也不說廢話,當天便一輛小車將這主僕兩人接到新買的宅院裡,也不理會尤氏的千恩萬謝,只放下讓她能夠自己營生的銀錢,便管自去了。
柳湘蓮再來找寶玉時,已經是臘月三十的傍晚,天陰沉沉的,地上積雪濕重,路上全是泥濘。柳湘蓮一邊打聽路,一邊信馬由韁找來,到日落西邊時,方才看到遠遠的小村落——黃葉村。
還未到村口,柳湘蓮便聽到有人唱歌的聲音:“……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定睛看時,卻見村口野店裡晃晃悠悠出來兩個人,一個衣衫落拓,蓬頭垢面,不拘行色,正一手拿著酒葫蘆,一手搭在另一人的肩上,正唱得盡興。柳湘蓮仔細認了認,可不就是寶玉嗎?
那另一人青緞錦袍,眉目清秀,也是熟人,原來卻是蔣玉菡。柳湘蓮連忙上前,他與蔣玉菡也是舊相識,自然無須多言,三言兩語,柳湘蓮便知道了寶玉回家後所經歷的劇變,不禁為之嘆惋。
兩人見寶玉醉得不省人事,商量了一下,便一起攙扶著寶玉送他回家去。進了門,麝月連忙迎出來,看來也是司空見慣了,手腳麻利地將寶玉攙扶到炕上,蓋上棉被,又給他脫了鞋,安置妥當,才回身萬福,謝過蔣柳兩人。
柳湘蓮見屋中冰冷破敗,顯見得過得是一貧如洗,便嘆道:“寶二爺何至於此?我昨日去那榮國府,如今是璉二爺當家,依舊是赫赫揚揚,他們原本也是親兄弟一般,就一點兒也不照應嗎?”
麝月不語,蔣玉菡嘆道:“你難道還不知道寶玉的性情?他是自己有什麼,都肯給別人的;但是倘若讓他去求人,他卻是做不出來的。”
柳湘蓮聽了,轉悲為喜,拍手笑道:“好好好,這才是我知道的寶玉寶二爺呢。”見蔣玉菡為之咋舌,他也不解釋,只灑脫地拱手一別,竟也不留下一言半語,就那樣頂風冒雪,逕自去了。
這裡蔣玉菡和麝月兩人好生詫異,轉過頭來,見寶玉在炕上仍是熟睡,蔣玉菡便道:“也罷了,那個人從前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再說他便是有心照顧二爺,只怕也沒有力量——他連自己都是照顧不過來的。我這邊走了,後頭打發人來送些米和炭來,也不必告訴寶二爺。”
平兒進來見了屋裡的情形,不由得大吃了一驚,連忙過來同麝月一起把寶玉給攙了起來,平兒忍著淚勸道:“寶二爺這是多早晚回來的、事已至此,還是節哀順變吧。”她雖這樣說著,到底是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後面跟進來兩個婆子,便攙扶著寶玉坐到外面的一張破板凳上,平兒便來看芝兒和寶釵,卻見寶釵已經歪在炕沿上不省人事了。
平兒不由得大急,一邊哭一邊叫,扶起寶釵來,只覺得寶釵渾身冰冷,連忙打發下人把芝兒抱到外面的柴房裡,暫且停放,一面打發人進城去辦棺槨等物,一面叫麝月帶幾個婆子去生火燒熱水,且先顧著活人。
然而寶釵是已經熬到了燈盡油干,從前有芝兒在,她尚且還有個盼頭,芝兒一去,寶釵的魂魄便跟著他走了,哪裡還救得過來?
眼見著人是不中用了,麝月一邊哭,一邊還忙著在炕邊上燒火,平兒亂著打發人去請郎中,麝月突然想起來冷香丸,便道:“那是寶二奶奶的救命仙丹,吃一丸,說不定還能救過來。”
寶玉此時也不用人扶著了,他跌跌撞撞地從屋角抓過一把頭,跑到屋外院中的梨樹下面,拼命地刨土,不大一會兒,挖出來那個鬼臉青花瓮,眾人都說:“這下可有救了。”
寶玉抱著花瓮進屋來,放到桌上,打開來,卻見瓮中已經空空如也,那冷香丸早已經吃盡了。寶玉猛地一鬆手,那花瓮落到地上,哐當一聲摔得粉碎。再看寶釵,往炕邊一歪頭,香魂一縷,歸入太虛。
第九十五回 銀燭冷神瑛魂入夢
自從芝兒與寶釵相繼逝去之後, 寶玉便渾渾噩噩,痛到深處反而連一滴淚都流不出來了。那些時日, 他心痛神痴, 常常不知身在何處,竟連芝兒與寶釵是如何下葬的, 都不知道了。幸而還有麝月里外竭力維持, 又有平兒協助著,回榮國府跟賈璉說了這慘事, 賈璉看在同宗的份上,多少給了些燒埋銀子, 方才將喪事妥當辦了。
然而寶玉卻是自此後, 連饑飽都不知道了, 只有見到酒,才眼睛放出光來,為圖一醉, 並不管是與販夫走卒,還是村叟蠢夫, 常常醉臥村頭,次次都是麝月找來,再央告人來把他抬回家去。
且說那柳湘蓮自與寶玉別後, 便去完結自己的一樁心事:原來他當年辜負了尤三姐的深情,三姐含恨自刎,柳湘蓮每每想起,便痛徹心扉, 總想著要為三姐做些什麼方好。
恰好打聽得三姐的家人俱都相繼逝去,只有尤氏因為獲罪抄家而寄居於榮國府,光景也甚是淒涼。況且榮國府中邢夫人一手把持著,慳吝異常,尤氏從前在寧國府是何等富貴,怎奈如今寄人籬下的淒涼。
那柳湘蓮輾轉得知此事,便立時收拾自己細軟銀子,上京來,先買下一處三進的宅院,又雇上奴僕婢女,各項停當了,方才來榮國府造訪。誰知尤氏卻已經搬到榮國府後面的一個偏院裡去了,賈珍的兩個侍妾早已走掉,只剩下尤氏一個人,身邊跟著個木木呆呆的小丫鬟。
柳湘蓮做事一向利落,也不說廢話,當天便一輛小車將這主僕兩人接到新買的宅院裡,也不理會尤氏的千恩萬謝,只放下讓她能夠自己營生的銀錢,便管自去了。
柳湘蓮再來找寶玉時,已經是臘月三十的傍晚,天陰沉沉的,地上積雪濕重,路上全是泥濘。柳湘蓮一邊打聽路,一邊信馬由韁找來,到日落西邊時,方才看到遠遠的小村落——黃葉村。
還未到村口,柳湘蓮便聽到有人唱歌的聲音:“……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哪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定睛看時,卻見村口野店裡晃晃悠悠出來兩個人,一個衣衫落拓,蓬頭垢面,不拘行色,正一手拿著酒葫蘆,一手搭在另一人的肩上,正唱得盡興。柳湘蓮仔細認了認,可不就是寶玉嗎?
那另一人青緞錦袍,眉目清秀,也是熟人,原來卻是蔣玉菡。柳湘蓮連忙上前,他與蔣玉菡也是舊相識,自然無須多言,三言兩語,柳湘蓮便知道了寶玉回家後所經歷的劇變,不禁為之嘆惋。
兩人見寶玉醉得不省人事,商量了一下,便一起攙扶著寶玉送他回家去。進了門,麝月連忙迎出來,看來也是司空見慣了,手腳麻利地將寶玉攙扶到炕上,蓋上棉被,又給他脫了鞋,安置妥當,才回身萬福,謝過蔣柳兩人。
柳湘蓮見屋中冰冷破敗,顯見得過得是一貧如洗,便嘆道:“寶二爺何至於此?我昨日去那榮國府,如今是璉二爺當家,依舊是赫赫揚揚,他們原本也是親兄弟一般,就一點兒也不照應嗎?”
麝月不語,蔣玉菡嘆道:“你難道還不知道寶玉的性情?他是自己有什麼,都肯給別人的;但是倘若讓他去求人,他卻是做不出來的。”
柳湘蓮聽了,轉悲為喜,拍手笑道:“好好好,這才是我知道的寶玉寶二爺呢。”見蔣玉菡為之咋舌,他也不解釋,只灑脫地拱手一別,竟也不留下一言半語,就那樣頂風冒雪,逕自去了。
這裡蔣玉菡和麝月兩人好生詫異,轉過頭來,見寶玉在炕上仍是熟睡,蔣玉菡便道:“也罷了,那個人從前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再說他便是有心照顧二爺,只怕也沒有力量——他連自己都是照顧不過來的。我這邊走了,後頭打發人來送些米和炭來,也不必告訴寶二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