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頁
嘉靖皇帝看後問邢建陵緣由,邢建陵說這片雲氣預示著東北方向可能要出真龍天子了,因為東北方有藏龍的山脈,這樣的山脈呈龍的形狀,它不斷地生長延伸,當龍頭伸人河水,就象徵著龍人龍潭,該龍就已生成。
如果誰在這個山脈的龍穴之處占上墳地,他的後人就能當高官乃至坐上龍椅,嘉靖皇帝一聽,擔心大明江山易主,便急派邢建陵帶上一班人馬直奔東北破除龍脈,以免真龍天子出現。
邢建陵一路上是使出渾身解數,凡是他認為有龍脈的山,就命手下將其龍頭劈碎,在龍脖處挖道深溝,他們一共破了九十九條龍脈,因為啟運山山勢上行懸地三尺,是罕見的懸龍,邢建陵唯獨算漏了這一條。
“這不過是後人杜撰而已,此地並非是龍脈之地,不過邢建陵倒是有一點沒有說錯。”葉九卿淡淡一笑說。
“什麼沒說錯?”我問。
“按山經所述的山脈走勢,此地應是北出兌龍山脈和東奔華夏的震龍山脈的交尾之處,同時具備兩條龍脈的血性和衝動。”葉九卿環顧四周談笑風生說。“這裡的每條山脈延綿不絕,一直深入浩瀚北面,氣勢磅礴風俗粗獷,一旦有真龍出,註定要完成驚天動地的偉業。”
“葉叔,這裡又不是龍脈,有這麼好?”田雞邊走邊問。
“風水地相講究天人合一,並非龍脈就一定是風水寶地,而且龍脈還有很多種,比如凶龍、危龍等,真正的龍脈可遇而不可求,但啟運山到真是得天獨厚,罕見的風水寶地。”
“爸,給我們說說,這裡風水有什麼特別的?”
“這裡是金星吐唇,盡頭龍結穴,來龍白虎枝橈與穴星,形成十二個金星相連,芙蓉大帳似如龍盤,白虎有力攔於河邊,左水倒右,白虎下砂收盡源頭水。”葉九卿口若懸河指著啟運山起伏的山勢說。“堂局開廣山山來朝,似有萬山匯聚之勢,前方為朝山,是三旗並立格局為三台是鳳形。”
“葉哥,今兒真是服氣了,這和凌老爺子說的如出一轍,他說啟運山後有龍,前有鳳,中間夾河,這是龍鳳夾一槓,後輩必當皇上。”白近心悅誠服說。
“龍鳳夾一槓……”我停下腳步思索一會說。“碑文中第二句就是龍砂鳳冠顯聖宮,這句話中出現了龍砂鳳冠,是風水地相中的術語,莫非是指聖宮的位置和風水有關?”
“我也是這樣想的,龍砂是指地勢的土壤,而鳳冠是說山勢形態,我這一路都在留意,可至今也沒瞧出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葉九卿點點頭回答。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達山頭頂端,葉九卿一言不發凝望四周,來回在四方勘查後,回到我們身邊指著背陰的北面。
“這裡地勢三面陡峭,唯獨北面開闊利於修建,而且當時多爾袞到此時帶著九鼎和玉棺,如此沉重之物不可能運往懸崖峭壁之上,因此聖宮所在一定在北面。”
第736章 龍砂鳳冠
山頭北面雖地勢平緩,但放眼望去一片銀白,大雪覆蓋的山體晃的人眼睛發脹,葉九卿蹲在地上,拂去積雪從地上拾起一捧泥土,在手中細細搓揉,然後隨風揚起看了片刻。
“聖宮既然和風水有關,關鍵就在龍砂之上,而土壤是龍砂的關鍵,好的龍砂其土必定細嫩,潤而無餘氣,即潤而不粘手,如切脂肪裁脆玉,並且具備金木水火土五色。”葉九卿說。
“葉哥,那這裡的土壤如何?”白近問。
葉九卿拍拍手中的泥土,來回張望四周,一籌莫展回答:“那就差的遠了,這裡的土干如埋藏的粟,鋤之成硬粒,散而不粘,好像含水分的細砂小石一樣,如此的土質並非龍砂之地。”
“那該怎麼找這個龍砂鳳冠的地方啊?”葉知秋問。
葉九卿苦笑一聲說:“我也就半斤八兩,這找龍砂和探龍穴大同小異,所謂三年尋龍十年尋龍,哪兒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地相之術講究相生相剋,關於找尋龍砂還有專門的方法。”
“葉叔,這找土還有什麼方法啊?”田雞問。
“具體的我也不是太精通,只是接觸聽聞過,這裡面涉及到太極暈。”
“怎麼從來沒聽你提過?”我看看葉九卿,淡淡一笑問。“我以為你會的東西全都教給我了。”
“要教你總得我會才行,術業有專攻,這哪兒是我能鑽研精通的。”葉九卿站起身無奈笑了笑說,尋找到龍砂的大體方位後,為了確認是否所屬土壤是龍砂,古人會會以叫做太極暈現象最後定論。
古代人尋找到龍砂被認為是部落或者國家的大事,所以會舉行祭祀等儀式,祭祀者將一個叫做結印冊的物質和土壤一起焚燒。
結印冊是一種竹木製作的捲軸,上面會加有結印,這並非是無稽之談,具體的結印方法在一本被稱為大唐陰陽書的古籍中有詳細記載。
被焚燒的結印冊高溫下會和被稱作龍砂的土壤產生反應,形成的灰燼會出現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並且會出現一圈圈像樹年輪的花紋古代人稱作太極暈。
“爸,你怎麼越說越玄乎,該不會我們還要在這裡燒紙吧?”
“那倒不用,這裡並非龍脈,此法不會有效果,而且對於結印冊我完全不懂,這是地相之中的不傳之秘,能掌握此法的人鳳毛麟角,我想清太祖就更不懂了。”葉九卿笑著搖手。
“葉叔,既然清太祖不懂這些,那第二句話中的龍砂鳳冠又是什麼意思?”薛心柔問。
“從盛京皇宮的選址不難看出,清太祖當時身邊一定有堪輿高人指點,此地雖不是龍脈,但聖宮的位置勢必和風水地相有關。”葉九卿摸了一把下巴。“可惜如今山頭被積雪覆蓋,難以查看地形。”
“算了,與其在這裡沒有頭緒浪費時間,還不如老老實實找。”我從包里拿出探鏟對其他人說。“如果聖宮就在這裡,肯定會留下挖掘過的痕跡,大家分開打探洞,應該會有收穫。”
我們在北面逐一對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進行了探查,但結果卻讓我們不知所措,探鏟根本打不下去,山頭的土層下面全是密布的石塊。
“這樣的地形根本不適合修建任何建築啊。”薛心柔說。
“那也未必,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修建完成後,為了防止有人對這裡進行探查,故意把石塊分布在土層下面。”葉九卿經驗老道說。“在行當里這叫反石土,也是最棘手的一種防盜方式。”
“爸,既然這樣的方式防盜效果如此之好,為什麼中原的陵墓鮮有看見用這樣的辦法呢?”
“中原講究入土為安,死後都是用封土填埋,誰願意死後身上還壓著亂石,不過滿人應該沒有這種忌諱。”我在旁邊解釋。
田雞氣喘吁吁拂去身後一塊山石上的積雪,癱軟的坐到上面去,樣子有些疲倦:“馬上就要天黑了,看樣子這一時半會估計是找不到,現在該怎麼辦?”
“這裡冬夜氣溫很低,留在山頭我擔心你們身體受不了,不如先回去再從長計議。”白近說。
“多爾袞來回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是說他在這裡很快就找到了聖宮,多爾袞又不懂風水地相,他都能找到,為什麼我們反而沒有眉目呢?”我喃喃自語。
“瞎貓撞到死耗子,指不定他比我們運氣好。”田雞無精打采說。“說真的,我冷的實在不行……”
“別動!”我抬手打斷田雞,目不轉睛看著他,回頭對葉九卿說。“你看他坐的那塊石頭像什麼?”
葉九卿走到我身邊看了半天,讓田雞把他身下的石頭積雪清理乾淨,然後推到一邊,之前被積雪覆蓋看的不是很清楚:“我怎麼瞧著像一隻雞啊?”
那石頭上黑下白,越往後石頭上分布五彩斑斕的石紋,葉九卿說的沒錯,看上去像一隻昂首挺胸的雞,從姿態和樣子看還是一隻白腹錦雞。
“錦雞?”葉九卿眉頭一皺,像是想到什麼,連忙四處張望,目光最後停在田雞對面的一塊盤石,招呼我們幫忙清理乾淨上面的積雪。
然後葉九卿向後退了幾步,一言不發凝視半天,我站到他身邊,葉九卿問我那石頭像什麼,我看了良久感覺像一條游弋的蛇。
“蛇和錦雞……”葉九卿摸著下巴來回走了幾步。“難不成是我想的太多,龍砂鳳冠其實並沒有那麼深奧。”
“你想到什麼?”我問。
“所謂龍砂,遠看則有,近看則無,側看則露,正看模糊。皆善狀太極之微妙也。”葉九卿一臉認真對我們說,這是觀龍砂的要領,大意就是看神而不是看形,就如同這兩塊石頭,若是近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如果誰在這個山脈的龍穴之處占上墳地,他的後人就能當高官乃至坐上龍椅,嘉靖皇帝一聽,擔心大明江山易主,便急派邢建陵帶上一班人馬直奔東北破除龍脈,以免真龍天子出現。
邢建陵一路上是使出渾身解數,凡是他認為有龍脈的山,就命手下將其龍頭劈碎,在龍脖處挖道深溝,他們一共破了九十九條龍脈,因為啟運山山勢上行懸地三尺,是罕見的懸龍,邢建陵唯獨算漏了這一條。
“這不過是後人杜撰而已,此地並非是龍脈之地,不過邢建陵倒是有一點沒有說錯。”葉九卿淡淡一笑說。
“什麼沒說錯?”我問。
“按山經所述的山脈走勢,此地應是北出兌龍山脈和東奔華夏的震龍山脈的交尾之處,同時具備兩條龍脈的血性和衝動。”葉九卿環顧四周談笑風生說。“這裡的每條山脈延綿不絕,一直深入浩瀚北面,氣勢磅礴風俗粗獷,一旦有真龍出,註定要完成驚天動地的偉業。”
“葉叔,這裡又不是龍脈,有這麼好?”田雞邊走邊問。
“風水地相講究天人合一,並非龍脈就一定是風水寶地,而且龍脈還有很多種,比如凶龍、危龍等,真正的龍脈可遇而不可求,但啟運山到真是得天獨厚,罕見的風水寶地。”
“爸,給我們說說,這裡風水有什麼特別的?”
“這裡是金星吐唇,盡頭龍結穴,來龍白虎枝橈與穴星,形成十二個金星相連,芙蓉大帳似如龍盤,白虎有力攔於河邊,左水倒右,白虎下砂收盡源頭水。”葉九卿口若懸河指著啟運山起伏的山勢說。“堂局開廣山山來朝,似有萬山匯聚之勢,前方為朝山,是三旗並立格局為三台是鳳形。”
“葉哥,今兒真是服氣了,這和凌老爺子說的如出一轍,他說啟運山後有龍,前有鳳,中間夾河,這是龍鳳夾一槓,後輩必當皇上。”白近心悅誠服說。
“龍鳳夾一槓……”我停下腳步思索一會說。“碑文中第二句就是龍砂鳳冠顯聖宮,這句話中出現了龍砂鳳冠,是風水地相中的術語,莫非是指聖宮的位置和風水有關?”
“我也是這樣想的,龍砂是指地勢的土壤,而鳳冠是說山勢形態,我這一路都在留意,可至今也沒瞧出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葉九卿點點頭回答。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達山頭頂端,葉九卿一言不發凝望四周,來回在四方勘查後,回到我們身邊指著背陰的北面。
“這裡地勢三面陡峭,唯獨北面開闊利於修建,而且當時多爾袞到此時帶著九鼎和玉棺,如此沉重之物不可能運往懸崖峭壁之上,因此聖宮所在一定在北面。”
第736章 龍砂鳳冠
山頭北面雖地勢平緩,但放眼望去一片銀白,大雪覆蓋的山體晃的人眼睛發脹,葉九卿蹲在地上,拂去積雪從地上拾起一捧泥土,在手中細細搓揉,然後隨風揚起看了片刻。
“聖宮既然和風水有關,關鍵就在龍砂之上,而土壤是龍砂的關鍵,好的龍砂其土必定細嫩,潤而無餘氣,即潤而不粘手,如切脂肪裁脆玉,並且具備金木水火土五色。”葉九卿說。
“葉哥,那這裡的土壤如何?”白近問。
葉九卿拍拍手中的泥土,來回張望四周,一籌莫展回答:“那就差的遠了,這裡的土干如埋藏的粟,鋤之成硬粒,散而不粘,好像含水分的細砂小石一樣,如此的土質並非龍砂之地。”
“那該怎麼找這個龍砂鳳冠的地方啊?”葉知秋問。
葉九卿苦笑一聲說:“我也就半斤八兩,這找龍砂和探龍穴大同小異,所謂三年尋龍十年尋龍,哪兒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地相之術講究相生相剋,關於找尋龍砂還有專門的方法。”
“葉叔,這找土還有什麼方法啊?”田雞問。
“具體的我也不是太精通,只是接觸聽聞過,這裡面涉及到太極暈。”
“怎麼從來沒聽你提過?”我看看葉九卿,淡淡一笑問。“我以為你會的東西全都教給我了。”
“要教你總得我會才行,術業有專攻,這哪兒是我能鑽研精通的。”葉九卿站起身無奈笑了笑說,尋找到龍砂的大體方位後,為了確認是否所屬土壤是龍砂,古人會會以叫做太極暈現象最後定論。
古代人尋找到龍砂被認為是部落或者國家的大事,所以會舉行祭祀等儀式,祭祀者將一個叫做結印冊的物質和土壤一起焚燒。
結印冊是一種竹木製作的捲軸,上面會加有結印,這並非是無稽之談,具體的結印方法在一本被稱為大唐陰陽書的古籍中有詳細記載。
被焚燒的結印冊高溫下會和被稱作龍砂的土壤產生反應,形成的灰燼會出現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並且會出現一圈圈像樹年輪的花紋古代人稱作太極暈。
“爸,你怎麼越說越玄乎,該不會我們還要在這裡燒紙吧?”
“那倒不用,這裡並非龍脈,此法不會有效果,而且對於結印冊我完全不懂,這是地相之中的不傳之秘,能掌握此法的人鳳毛麟角,我想清太祖就更不懂了。”葉九卿笑著搖手。
“葉叔,既然清太祖不懂這些,那第二句話中的龍砂鳳冠又是什麼意思?”薛心柔問。
“從盛京皇宮的選址不難看出,清太祖當時身邊一定有堪輿高人指點,此地雖不是龍脈,但聖宮的位置勢必和風水地相有關。”葉九卿摸了一把下巴。“可惜如今山頭被積雪覆蓋,難以查看地形。”
“算了,與其在這裡沒有頭緒浪費時間,還不如老老實實找。”我從包里拿出探鏟對其他人說。“如果聖宮就在這裡,肯定會留下挖掘過的痕跡,大家分開打探洞,應該會有收穫。”
我們在北面逐一對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進行了探查,但結果卻讓我們不知所措,探鏟根本打不下去,山頭的土層下面全是密布的石塊。
“這樣的地形根本不適合修建任何建築啊。”薛心柔說。
“那也未必,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在修建完成後,為了防止有人對這裡進行探查,故意把石塊分布在土層下面。”葉九卿經驗老道說。“在行當里這叫反石土,也是最棘手的一種防盜方式。”
“爸,既然這樣的方式防盜效果如此之好,為什麼中原的陵墓鮮有看見用這樣的辦法呢?”
“中原講究入土為安,死後都是用封土填埋,誰願意死後身上還壓著亂石,不過滿人應該沒有這種忌諱。”我在旁邊解釋。
田雞氣喘吁吁拂去身後一塊山石上的積雪,癱軟的坐到上面去,樣子有些疲倦:“馬上就要天黑了,看樣子這一時半會估計是找不到,現在該怎麼辦?”
“這裡冬夜氣溫很低,留在山頭我擔心你們身體受不了,不如先回去再從長計議。”白近說。
“多爾袞來回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是說他在這裡很快就找到了聖宮,多爾袞又不懂風水地相,他都能找到,為什麼我們反而沒有眉目呢?”我喃喃自語。
“瞎貓撞到死耗子,指不定他比我們運氣好。”田雞無精打采說。“說真的,我冷的實在不行……”
“別動!”我抬手打斷田雞,目不轉睛看著他,回頭對葉九卿說。“你看他坐的那塊石頭像什麼?”
葉九卿走到我身邊看了半天,讓田雞把他身下的石頭積雪清理乾淨,然後推到一邊,之前被積雪覆蓋看的不是很清楚:“我怎麼瞧著像一隻雞啊?”
那石頭上黑下白,越往後石頭上分布五彩斑斕的石紋,葉九卿說的沒錯,看上去像一隻昂首挺胸的雞,從姿態和樣子看還是一隻白腹錦雞。
“錦雞?”葉九卿眉頭一皺,像是想到什麼,連忙四處張望,目光最後停在田雞對面的一塊盤石,招呼我們幫忙清理乾淨上面的積雪。
然後葉九卿向後退了幾步,一言不發凝視半天,我站到他身邊,葉九卿問我那石頭像什麼,我看了良久感覺像一條游弋的蛇。
“蛇和錦雞……”葉九卿摸著下巴來回走了幾步。“難不成是我想的太多,龍砂鳳冠其實並沒有那麼深奧。”
“你想到什麼?”我問。
“所謂龍砂,遠看則有,近看則無,側看則露,正看模糊。皆善狀太極之微妙也。”葉九卿一臉認真對我們說,這是觀龍砂的要領,大意就是看神而不是看形,就如同這兩塊石頭,若是近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