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像如今這樣遠往,看其神卻能看出蛇和錦雞的模樣。

  “葉叔,這兩塊石頭像蛇和錦雞,但和我們要找的聖宮有什麼關聯啊?”薛心柔問。

  “線索中第二句話是龍砂鳳冠顯聖宮,字面上的意思顯而易見,找到龍砂鳳冠之地,便是聖宮的所在,而這裡的盤蛇如龍行起伏曲曲如活,而大蛇化龍。”葉九卿指著左邊的石頭說。“寓意龍砂。”

  “錦雞五彩斑斕,而且頭有羽冠猶如鳳凰。”我頓時恍然大悟。“這兩塊石頭左右相對,中心出脈,負陰抱陽正是龍砂鳳冠!”

  葉九卿也點點頭,我們連忙清理出兩塊石頭中間的積雪,沒挖掘多久探鏟就觸碰到石板,而且和之前不一樣,並非是零碎的石塊,而是一整塊完整的封石。

  此地位於山頭背陰的地方,加之又是永陵陵山,滿人絕對不會來這裡動土,或許這也是清太祖選擇在這裡藏匿秘密的原因。

  田雞試圖去撬開封石,被宮爵一把拉住,她說這封石的四周嚴絲合fèng,很顯然有機關設置,她用手輕輕的觸摸封石,在不起眼的地方發現一個小圓孔,想是什麼東西要插入進去。

  “錫棍!”宮爵眼睛一亮,讓把錫棍交給她,果不其然錫棍的大小剛好合適,插入後宮爵輕輕一扭,封石裡面發出低沉的聲音,然後緩緩分開,一條通往山頭深處的通道呈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小心翼翼沿著通道下去,越是往前越寬敞,我拿起點燃的火把環顧四周,通道內機關重重,就在我們頭頂上方便是巨大的岩石,由機關支撐連接到入口處,如果強行進入的話,觸及機關這些巨石會頃刻間落下首先堵住這條進入的通道。

  葉九卿說看著這裡修建規格和樣式,完全是按照中原帝陵修建,我們穿過幽深的通道後,一直往下走前面的路越來越寬敞,但我們行進的速度並不快,一路上宮爵都在破解這裡密布的機關。

  從未見過一處遺蹟中設置這樣多的機關,可見修建這裡的人有多謹慎,若不是有宮爵在,我想即便有人能找到這裡,要麼就命喪於此要麼就毀壞整個聖宮。

  通道一直是往下的,把我們帶到山體的中心,整整一座山被挖空,當年修建這裡工程有多浩大可想而知,這麼大的工程居然沒有發現,應該是清太祖利用修建永陵時,秘而不宣一同修建的。

  我們前進的步伐被阻擋在一處並不大的平台上,兩邊有凹槽田雞用手一摸告訴我們是熬製的動物油,他用火把點燃凹槽中的油,頓時竄起的火光開始蔓延,我們的火把只能照亮狹小的空間,可隨著蔓延的火光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東西越來越多。

  我們都好奇和興奮的環顧四周,只有葉九卿一個人埋著頭看著地下,他皺著眉頭蹲了下去,用手摸了摸地面,詫異的對我們說。

  “白銀?!”

  我們這才把注意力專注到葉九卿身上,如同他說的那樣,我們現在站立的地方整個地面全是用白銀覆蓋,不關是地面四壁以及所有的一切都是白銀做成的,在火光中折she著白光整個平台如同白晝般明亮。

  第737章 上清珠

  我們熄滅手中的火把,聖宮畢竟是一代帝王所建,雖然不是皇陵,可就連通道都用白銀在鋪墊,可葉九卿並沒有站起來,讓他驚訝的並不是這裡的奢華,他跪在地上仔細看了半天,然後再看看四周。

  “好奇怪?”葉九卿慢慢抬起頭面色很詫異。

  “怎麼了?”我問。

  “清太祖用白銀鋪路也無可厚非,可是這些白銀鋪設的地面上竟然用寶珠鑲嵌,我從來沒見過如此奢華的通道。”葉九卿皺著眉頭疑惑的回答。

  “清太祖怎麼說也是帝王,用珠子鋪路也不足為奇啊。”田雞在旁邊不以為然的說。

  “珠子?你說的輕巧,你可知道這是什麼珠子?”葉九卿苦笑一聲說。

  “葉叔,您可是見過世面的人,什麼寶貝您沒瞧見過,這些又不是夜明珠,能有多金貴。”田雞說。

  我看葉九卿都如此震驚,知道這些珠子非同尋常,蹲在地上觸摸片刻,頓時也大吃一驚:“上清珠!”

  田雞一愣,估計是瞧見我都如此震驚,這才意識到地上的東西絕非凡品,戳了戳我問:“這東西很金貴?”

  我哭笑不得,這哪兒是金不金貴能形容的,所謂物以稀為貴,如今我們眼前看見的這些上清珠怕是絕無僅有的孤品。

  “什麼是上清珠啊?”宮爵好奇問。

  “這,這真是上清珠?!”圖爾占半跪在地上,埋頭看了良久,整個人激動不已。“開眼界!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見到這寶貝。”

  “您也知道這珠子?”薛心柔問。

  “沒有比滿人更清楚上清珠的,這是滿人引以為豪的珍寶。”白近在旁邊點頭。

  “您給說說,這珠子到底為什麼這樣珍貴?”葉知秋問。

  “在大清的時候,上清珠是作為稀有的貢品,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即使貴為皇子、親王也不得使用。”

  圖爾占感慨萬千說,上清珠還有另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便是被稱為寶中至寶,稀世奇珍的東珠,這是一種從黑龍江流域的江河中出產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種珍珠。

  但與一般珍珠相比因晶瑩透徹、圓潤巨大,而更顯王者尊貴,因天然形成,得之不易彌足珍貴。

  東珠因碩大飽滿、圓潤晶瑩,並且能散發出五彩光澤,用它製成的首飾光彩熠熠,盡顯高貴奢華,由於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鍾愛並珍視產自東北的特產東珠,也是清朝帝王籍此表達對祖先的尊崇之意。

  “爸,東珠雖然彌足珍貴,可您為什麼如此驚訝啊?”

  “東珠就是因為稀有,所以用途有很嚴格的規定,一把是用於帝王的朝珠,以及皇太后和皇后的頭冠,只有一種情況東珠才會被鋪設在地上。”葉九卿說。

  “什麼情況下?”其他人異口同聲問。

  “清帝皇陵!”我脫口而出。

  “啊?!”葉知秋看看四周大吃一驚說。“這裡並不是皇陵啊?”

  “所以我才會奇怪,清太祖在這裡修建聖宮,他更應該清楚大清祖制,斷不會隨隨便便用東珠鋪地。”葉九卿點頭說。

  “爸,清帝皇陵如今被開啟的不少,可我怎麼沒有聽過用東珠鋪路的說法?”

  “後世帝王當然想鋪,可也得有才行。”我淡淡一笑回答。

  “為什麼?”宮爵問。

  “大清對東珠的采捕有嚴格的規定,從順治年間開始,就下令停止宗室派人采捕東珠,只有皇帝才有權采捕,但東珠的采捕十分艱難,在乍暖還寒的四月跳入冰冷的江河中采捕珠蚌,刺骨的寒冷可想而知。”葉九卿不慌不忙解釋。

  “尤其是上等東珠的得來更為不易,有時在盛滿船隻的成百上千的珠蚌中才能得到一顆上好的東珠,因此有百難獲一稱奇珍的說法。”我點頭說。

  “我記得聽老輩先人說過,當年採珠五年,死者五百餘人,而得東珠僅三十兩,天下謂以人易珠,今日恐以人易珠都不可得。”圖爾占觸摸著地上的東珠嘆息一聲說。“此物早已絕跡無處可采。”

  “現在開啟的清帝陵墓之中,雖然沒有東珠鋪路,那是因為東珠已經沒有了,而且東珠鋪路是有講究的,你數數這一路上到底有多少顆東珠。”我對葉知秋說。

  她埋頭在地上細數了一遍抬頭說:“不多不少剛好一百零八顆。”

  在火光的照耀下,地上的東珠閃耀著奪人心魄的光芒,一直隨著通道在延續,這個埋藏在山中幾百年未曾被開啟的遺蹟,雖然重見天日,可這奇異的通道和平台又給這聖宮增加幾分神秘。

  “這個數字有特定的含義嗎?”宮爵問。

  “這是代表天罡地煞,所謂天罡是九天三十六天罡,這些神尊都是天兵凶神,而地煞指的是七十二地兵惡煞,這兩者被稱為神將。”葉九卿心平氣和回答。

  “這些神將都是做什麼的?”田雞問。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天將,就是天宮的神將,但天將的地位並不高,只相當於人間守護皇宮的衛士,因此多用於帝陵中鎮守。”葉九卿緩緩站起身說。

  圖爾占作為守陵人,對這些自然更加了解,他接過葉九卿的話繼續說,在大清的葬制中,天罡地煞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九天之上有三十六天罡,九天之下有七十二地煞,合在一起便是一百零八天地,而東珠採擷和孕育了九天日月星辰之皓光,風晴雨露之潤澤,大地上山川萬木的穎華,神、魂、靈之瑞祥融於一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