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主帥之職,可讓辰梁放心,但若叫我王兄放心,便還要認命一人。”
語句停歇的短短瞬間,針落到地上的聲音都會變得刺耳無比,在場都是聰明人,蕭祈下意識攥緊了龍椅的扶手,手背上顯出了暴起的猙獰青筋。
濃重的殺意在一瞬間侵占了整個朝堂,且是單單來自蕭祈一人的,一貫遲鈍的蕭祈先於所有人猜到了狄驤的目的,他沉下面色起身走到狄驤身邊,珠簾悉索的聲響打破了死水般的寂靜。
狄驤神情沒有絲毫動搖,他穩下心神繼續開口,即便蕭祈抽出了御前侍衛的長刀指向他心口,他也未曾退讓半步。
“久聞辰梁國士謝濯驚才絕艷,天下無雙。故我王兄有意,邀謝大人入聯軍擔軍師一職,助褚將軍一臂之力。此前,外臣已同謝大人說過,謝大人欣然應允,且已接了我王兄的認命書函。還望陛下放人。”
第19章
蕭祈發現這個朝堂從來都不是他的。
那些精明實幹的文臣,忠心耿耿的武將,巋然不動的老臣所要的只是一個能做出明智選擇的君主罷了。
在區區一個謝濯和泱泱一國的國運之間,沒有人會替他選擇前者,更沒有人會容許他堅守所謂的私情。
“臣肯請陛下權衡利弊,務必應允。”
“臣願立軍令狀,以命擔保謝大人安然無恙,望陛下恩准。”
“——臣肯請陛下三思。”
滿頭白髮的荀遠道,披掛在身的褚釗,以及俯首迎合的一眾臣子。
蕭祈一個一個的看了過去,這些人都是他信賴仰仗的忠臣良將,可他們的眼裡其實根本沒有他蕭祈的身影,有的只是一個他們自己臆想出的明君。
這是一樁太好的買賣了,謝濯若質軍中,戎羌的國軍放心,替辰梁征戰的兵士會更放心,而那些不停抨擊他偏寵奸佞的流言也會統統銷聲匿跡不攻自破,因為他將親手把謝濯送到最要命的地方。
安敵國憂慮、撫軍心穩固、立賢明之道,而這一切僅僅需要謝濯離開長佑城去往軍中這麼簡單。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合格的國君都不會在這一點上有所遲疑,可蕭祈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君。
他沒有再跟自己的臣子們爭執,也沒有理會身前的狄驤。
他扔下長劍,摘去了自己的冠冕,華麗的珠串墜去地上,爭先恐後的分崩裂析,又隨著他走向殿外腳步四濺開來。
“陛下!”
褚釗眉眼發紅,似是想追上去繼續諫言,他清楚此舉是生生割了蕭祈的心頭肉,可他也清楚此事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謝濯此前曾分別與他跟荀遠道等人密談,他早在蕭祈之前就知道了這個決定,他驚愕於謝濯能洞察到即將到來的戰亂局面,更驚愕於一介文臣居然能存下這般堅定的心念。
“陛下,謝大人之前——”
他想這一切傾盤托出,想讓包括蕭祈在內的所有人都能明白謝濯的苦心,可荀遠道卻按住了他的肩頭,制止了他的動作。
“陛下累了,明日再議。”
荀遠道脊背忽然佝僂了許多,他扶著褚釗肩膀踉蹌起身,蒼老又無奈的結束了眼前的一切。
他太了解蕭祈了,他明白這種關頭只能這樣處理,倘若再逼一分,蕭祈興許會直接退位,帶著謝濯遠走高飛,所以眼下他們什麼都不能做,他們只能指望謝濯走完最後一步棋。
春日未到,寢殿外的草木蕭索,全無宮城該有的氣象。
蕭祈不喜花草,也不願宮中更換花卉上勞民傷財,那些盛開於冬季的奇花異草都早早被他倒賣出宮,換了銀錢充填國庫。
他只挪了兩株歪七扭八的梨樹種在殿外,謝濯易咳,他總想著等梨子結果便多煮些梨水給謝濯調養。
這點心思如今是用不上了,去年就未結果的梨樹依舊枝杈嶙峋,估計活不過這個冬日,枯槁扭曲的枝杈將廊下的身影割裂至難以成型,唯獨完美無缺的避開了那雙的眼睛。
鴉黑澄明的眸子從枝杈之間送來盈盈光亮,侷促又倉皇的弧度興許是天底下最無奈的掩飾。早已等候在此的謝濯似乎是想笑的,他想同幼時那樣笑眯眯的哄著蕭祈聽話,給蕭祈寬心,他也的確做到了,在掙扎了數次之後,他將雙眼彎成了一個漂亮的弧度,連眼尾的小小紅痣也比往日裡活潑許多。
近在咫尺的十幾步,蕭祈沒有走過去,他止住了自己一意孤行的腳步,終究是停在了懸崖邊緣。
他久久看著廊下的謝濯,未出一言,等到忽起的風吹折最脆弱的一根枝杈,他才咧著嘴角,緩緩蹲下身去大笑出聲。
他是抱著僅存的一絲希望的,他妄想著能憑藉一時衝動,理直氣壯的拋下一切帶走謝濯。
可看過這一眼他便懂了,他什麼都做不了,也什麼都留不住,因為謝濯早就和那些人一樣,替他做了最明智、最該做的選擇。
蕭祈第一次見到謝濯,是在宮城的長街上。
三九寒冬的夜裡,負責順手給他送飯的內侍忙著熱鬧的宮宴,根本沒想到他這個不受寵的小皇子還在等著一天一頓的殘羹冷飯。
他餓得睡不著覺,只能踩上單薄的短靴,努力撲騰著小短腿從住處破敗的圍牆上翻了出去。
那是一場盛大的宮宴,宮城裡的達官顯貴們觥籌交錯,同他血脈相同的兄弟們穿著錦裘皮襖玩著最新奇的煙花,只有他拽著自己髒兮兮的小褂子貼著黑洞洞的牆根貓腰前行,著了魔似的循著飯菜香味嗅了一路。
語句停歇的短短瞬間,針落到地上的聲音都會變得刺耳無比,在場都是聰明人,蕭祈下意識攥緊了龍椅的扶手,手背上顯出了暴起的猙獰青筋。
濃重的殺意在一瞬間侵占了整個朝堂,且是單單來自蕭祈一人的,一貫遲鈍的蕭祈先於所有人猜到了狄驤的目的,他沉下面色起身走到狄驤身邊,珠簾悉索的聲響打破了死水般的寂靜。
狄驤神情沒有絲毫動搖,他穩下心神繼續開口,即便蕭祈抽出了御前侍衛的長刀指向他心口,他也未曾退讓半步。
“久聞辰梁國士謝濯驚才絕艷,天下無雙。故我王兄有意,邀謝大人入聯軍擔軍師一職,助褚將軍一臂之力。此前,外臣已同謝大人說過,謝大人欣然應允,且已接了我王兄的認命書函。還望陛下放人。”
第19章
蕭祈發現這個朝堂從來都不是他的。
那些精明實幹的文臣,忠心耿耿的武將,巋然不動的老臣所要的只是一個能做出明智選擇的君主罷了。
在區區一個謝濯和泱泱一國的國運之間,沒有人會替他選擇前者,更沒有人會容許他堅守所謂的私情。
“臣肯請陛下權衡利弊,務必應允。”
“臣願立軍令狀,以命擔保謝大人安然無恙,望陛下恩准。”
“——臣肯請陛下三思。”
滿頭白髮的荀遠道,披掛在身的褚釗,以及俯首迎合的一眾臣子。
蕭祈一個一個的看了過去,這些人都是他信賴仰仗的忠臣良將,可他們的眼裡其實根本沒有他蕭祈的身影,有的只是一個他們自己臆想出的明君。
這是一樁太好的買賣了,謝濯若質軍中,戎羌的國軍放心,替辰梁征戰的兵士會更放心,而那些不停抨擊他偏寵奸佞的流言也會統統銷聲匿跡不攻自破,因為他將親手把謝濯送到最要命的地方。
安敵國憂慮、撫軍心穩固、立賢明之道,而這一切僅僅需要謝濯離開長佑城去往軍中這麼簡單。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合格的國君都不會在這一點上有所遲疑,可蕭祈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君。
他沒有再跟自己的臣子們爭執,也沒有理會身前的狄驤。
他扔下長劍,摘去了自己的冠冕,華麗的珠串墜去地上,爭先恐後的分崩裂析,又隨著他走向殿外腳步四濺開來。
“陛下!”
褚釗眉眼發紅,似是想追上去繼續諫言,他清楚此舉是生生割了蕭祈的心頭肉,可他也清楚此事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謝濯此前曾分別與他跟荀遠道等人密談,他早在蕭祈之前就知道了這個決定,他驚愕於謝濯能洞察到即將到來的戰亂局面,更驚愕於一介文臣居然能存下這般堅定的心念。
“陛下,謝大人之前——”
他想這一切傾盤托出,想讓包括蕭祈在內的所有人都能明白謝濯的苦心,可荀遠道卻按住了他的肩頭,制止了他的動作。
“陛下累了,明日再議。”
荀遠道脊背忽然佝僂了許多,他扶著褚釗肩膀踉蹌起身,蒼老又無奈的結束了眼前的一切。
他太了解蕭祈了,他明白這種關頭只能這樣處理,倘若再逼一分,蕭祈興許會直接退位,帶著謝濯遠走高飛,所以眼下他們什麼都不能做,他們只能指望謝濯走完最後一步棋。
春日未到,寢殿外的草木蕭索,全無宮城該有的氣象。
蕭祈不喜花草,也不願宮中更換花卉上勞民傷財,那些盛開於冬季的奇花異草都早早被他倒賣出宮,換了銀錢充填國庫。
他只挪了兩株歪七扭八的梨樹種在殿外,謝濯易咳,他總想著等梨子結果便多煮些梨水給謝濯調養。
這點心思如今是用不上了,去年就未結果的梨樹依舊枝杈嶙峋,估計活不過這個冬日,枯槁扭曲的枝杈將廊下的身影割裂至難以成型,唯獨完美無缺的避開了那雙的眼睛。
鴉黑澄明的眸子從枝杈之間送來盈盈光亮,侷促又倉皇的弧度興許是天底下最無奈的掩飾。早已等候在此的謝濯似乎是想笑的,他想同幼時那樣笑眯眯的哄著蕭祈聽話,給蕭祈寬心,他也的確做到了,在掙扎了數次之後,他將雙眼彎成了一個漂亮的弧度,連眼尾的小小紅痣也比往日裡活潑許多。
近在咫尺的十幾步,蕭祈沒有走過去,他止住了自己一意孤行的腳步,終究是停在了懸崖邊緣。
他久久看著廊下的謝濯,未出一言,等到忽起的風吹折最脆弱的一根枝杈,他才咧著嘴角,緩緩蹲下身去大笑出聲。
他是抱著僅存的一絲希望的,他妄想著能憑藉一時衝動,理直氣壯的拋下一切帶走謝濯。
可看過這一眼他便懂了,他什麼都做不了,也什麼都留不住,因為謝濯早就和那些人一樣,替他做了最明智、最該做的選擇。
蕭祈第一次見到謝濯,是在宮城的長街上。
三九寒冬的夜裡,負責順手給他送飯的內侍忙著熱鬧的宮宴,根本沒想到他這個不受寵的小皇子還在等著一天一頓的殘羹冷飯。
他餓得睡不著覺,只能踩上單薄的短靴,努力撲騰著小短腿從住處破敗的圍牆上翻了出去。
那是一場盛大的宮宴,宮城裡的達官顯貴們觥籌交錯,同他血脈相同的兄弟們穿著錦裘皮襖玩著最新奇的煙花,只有他拽著自己髒兮兮的小褂子貼著黑洞洞的牆根貓腰前行,著了魔似的循著飯菜香味嗅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