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教養嬤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丹遐怕沈丹蔚不好意思,並沒有站在院門口等她出來,而是和莫忘悄然離開。一路走,一路想那男人是誰,直到坐上車,才讓她想起幾年前的一件舊事,那時她剛回錦都沒多久,常去她二伯的院子裡打鳥玩,被借住在沈家的趙時飛教訓。

  飛哥,可不就是趙時飛。

  譚家母女、沈五一家和劉氏一家,在沈家住了大半年後,陸續搬離了沈家後巷,趙家母子卻住到了沈家分家後,才搬走;以前住在沈家後巷,占得是沈家大房的便宜,現在占得是自家的便宜,本性涼薄摳門的周氏就再也不願接濟娘家大姐,周家人雖然就在錦都,但自顧不暇,也不願意管這對母子的事。

  趙周氏和趙時飛,一個見識短淺不善經營的婦人,一個空有抱負卻無能力的書生,把日子越過越差。事不關己,沈丹遐沒有留意過趙家母子,今日若不是出了這事,她早把趙家母子遺忘到腦後去了。

  沈丹蔚當東西來接濟趙家母子的原因,沈丹遐不想知道,也不打算多事去勸沈丹蔚,或阻攔她,沈丹蔚不是那種頭腦發昏的人,她所作所為,有她自己的理由。這事,就如同看了出無聊的電視劇,看過了就看過了,沒往心裡去,沈丹遐也沒有將此事告訴其他人。

  過了兩日,到了中元節,沈穆軻從衙門回來,領著妻子兒女去老宅。中元節俗稱鬼節,據說這天陰曹地府會全部鬼魂放回人間,這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道觀會舉行盛大法會,寺廟舉辦盂蘭盆會,為死者靈魂超度。這天子時之前,活人必須歸家,不能在外逗留,免得被鬼差誤帶進地府。

  在老宅看到沈丹蔚,她身上穿著仍是半舊的衣裙,髮髻上插著一枝圓珠簪,兩枝鎏銀花卉短簪,打扮得非常素淨。魏牡丹打扮得一如既往的華麗,身穿大紅繡金牡丹的衣裙,挽著刀髻,戴著碩大的一朵牡丹絹花,雙手托著腰,挺著已經顯懷的肚子。

  魏牡丹知道袁清音也有了身孕,摸著自己的肚子道:「二弟妹,看你這肚子圓圓的,有幾個月了?」

  肚尖生子,肚圓生女。

  袁清音臉色微沉,雖然婆婆和夫君並沒要求她這胎一定要生兒子,她也喜歡女兒,但還是希望第一胎能生個兒子,這樣她壓力會少很多,魏牡丹這話是在暗指她會生女兒,令袁清音心中不快。

  袁清音冷聲道:「大嫂子的眼力真好,隔著幾層紗都能看出我這還沒顯懷的肚子是圓的,只是啊,大嫂子,這肚子用眼看,是看不準的,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到那時才知道。」

  「二弟妹,我不過說笑一句,你著什麼急啊?」魏牡丹歪著嘴笑道。

  陶氏聽到兩人的對話,回頭道:「密哥媳婦,肚子圓圓才好呢,肚圓一胎生雙子,就像當年我懷密哥兒和寓哥兒時一樣。」

  袁清音臉色和緩,唇角上揚,陶氏又接著道:「其實先開花再結果更好,密哥媳婦,你和密哥兒還年輕,又不是生了這一胎就不生了,這頭胎不生個兒子就天塌了。」

  這話可觸到魏牡丹的心病了,沈柏寬已有一個月未進魏牡丹的房間了,那怕她假裝鬧了三回肚子痛,沈柏寬都沒過來看她,夫妻倆原本就不多的感情,已所剩無幾了。魏牡丹惱火地問道:「三嬸這話是什麼意思?」

  陶氏勾了勾唇角,並不回答她的問題,回首看著周氏,嘲諷地笑道:「二嫂子,這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嫁出一個會跟長輩嗆聲的沈丹芰,娶進一個會跟長輩嗆聲的魏牡丹,二房還真是熱鬧。

  周氏和魏牡丹相處得也不好,可礙於魏牡丹的肚子,百般容忍,打定主意等魏牡丹生下孩子,就給她立規矩,橫了陶氏一眼,道:「你管好你自己那房人。」

  「九兒,陪你嫂嫂到外面走走,別坐在這裡被臭氣給熏壞了。」陶氏淡笑道。沈丹遐起身去扶袁清音。

  周氏臉色難看,魏牡丹抱著肚子,哎喲哎喲地叫喚。先前裝聾作啞的沈母關心地迭聲問道:「這是怎麼了?這是怎麼了?」

  沈丹遐和袁清音不予理會,繼續往外走。周氏喊道:「九丫頭。」

  沈丹遐回頭看著她,目帶詢問。

  「你沒聽到你大嫂在喊肚子痛嗎?」周氏不滿地問道。

  「聽到了。」沈丹遐淡定地挑眉。

  「你聽到了,還什麼都不管,就這麼出去?」周氏質問道。

  「二太太這話說的,我還未出閣,又不是大夫,我留在這裡又幫不上忙,與其在這裡添亂,還不如出去,把地方讓出來。」沈丹遐蹙眉,不知這周氏發得那門子的瘋,就算知道魏牡丹在裝模作樣,身為婆母的周氏也該表面上關心的問幾句吧,不去管魏牡丹,卻抓住她不放,真是莫明其妙。

  「大嫂痛得這麼厲害,該不會動了胎氣吧,雖說大嫂這肚子已有三個月了,可也大意不得,二太太,還是趕緊讓人去請大夫來給大嫂看看吧。」袁清音貌似著急地道。

  「快快快,快去把大夫請來,哎喲,這中元節,也不知道大夫出不出診啊。」陶氏邊使眼色給沈丹遐,邊揚聲道。

  沈丹遐扶著袁清音出去了,到門口,姑嫂相視一笑。

  魏牡丹是假裝肚子痛,並沒有真正請大夫進府,晚上吃了晚飯,燒了紙錢,祭了祖,二房三房就離開老宅,各自歸家。

  七月十九日,江水靈出嫁。皇帝為了安撫江家和江嬪,賞賜了一個兩進的小宅子給路銘,讓他搬出了囚禁的永巷,在那兒居住。路銘因成親,得到了一部份自由,貴太妃得知後,感到十分的歡喜,病都好了幾分,宮女攙扶著,能下地行走了。

  就在這天晚上,魏牡丹又喊肚子痛。大家都以為她又再胡鬧,也沒多管她,到了早上,她痛昏了過去,床上鮮血淋漓,這時再請大夫過來,她肚子裡那塊肉已落了地,只能將魏牡丹給救轉了過來。

  周氏氣得直罵魏牡丹沒用,連個孩子都保住。沈丹蔚在房裡做鞋,頭也不抬地道:「見天的鬧,這下把孩子給鬧沒了,該消停了吧。」

  沈丹莉在旁邊和婢女一起,安靜地劈線,並不接話。

  失去孩子的魏牡丹把二房鬧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不管她如何鬧,大房三房這邊不受影響,沈母捶著桌子,心疼地嚷了幾句,「作孽喲作孽。」可這事她也沒法多管。

  七月二十二日上午,金氏派人送了三個嬤嬤到沈家來;不少公侯伯府或世家望族都會請些宮中退出來的老宮人,到家裡來教養姑娘們的規矩禮儀,不過一般就請一個,陶氏卻不願讓沈丹遐和庶女們一起學,於是大手筆的請了三個,一個嬤嬤教沈丹迼和沈丹迅,一個嬤嬤教沈丹遐,一個嬤嬤教沈丹念和沈丹邐。

  三個嬤嬤都年過四旬,穿著打扮都十分體面,挽著圓髻,戴著鎏金的頭面。陶氏問過話後,得知三人分別姓華氏、鄒、夏。三位嬤嬤前後已在好幾家公府、侯府里教養了十來位姑娘,都說她們教得姑娘規矩禮數都好,金氏費了好大的心思才將三人請了過來。

  雖說金氏給陶氏遞了話,這夏嬤嬤脾氣溫厚,教規矩時耐心細緻,但陶氏覺得這人選得沈丹遐親自挑。陶氏沒想過三個嬤嬤會不會嫌棄她的寶貝女兒太嬌氣,在她看來,只有沈丹遐挑人,沒人能挑沈丹遐的。

  「去把姑娘們請來。」陶氏請三個嬤嬤在凳上坐下後道。

  過了一會,五位姑娘就過來,三位嬤嬤忙起身打量,來沈家之前,她們也打聽過,知道沈家五位姑娘中,只有三姑娘是嫡出,其餘四位姑娘是庶出。如果可以選擇,她們只想教嫡出的,這庶出的,教得好和不好,都會讓人不高興。

  招財給姑娘行禮請安,道:「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這三位是從宮裡請來專門教導姑娘們規矩的教養嬤嬤,這是華嬤嬤,這是鄒嬤嬤,這是夏嬤嬤。」

  教養嬤嬤和其他嬤嬤不同,屬於半師半仆,有的嬤嬤和所教的姑娘相處久了,有了感情,還會跟著姑娘出嫁,成為供奉嬤嬤,一輩了陪著那姑娘,幫襯那姑娘。沈丹迼、沈丹遐和沈丹迅三人,屈膝給三位嬤嬤行禮,「見過三位嬤嬤,嬤嬤萬福。」

  「姑娘萬福。」三位嬤嬤受了姑娘們的半禮,屈膝還禮道。目光似有若無地掃過沈丹念和沈丹邐,兩個庶出的姑娘,到比嫡出的姑娘倨傲,真是沒規矩。三個嬤嬤對沈丹念和沈丹邐的印象差了幾分,對教導她們有了幾分抗拒。

  「三位嬤嬤,你們各自說說你們擅長什麼吧,看姑娘們誰願意跟你們學。」陶氏笑道。三位嬤嬤在宮裡沉浸了十幾二十年,規矩都刻在骨子裡了,如果只學規矩,三個嬤嬤是一樣的。

  華嬤嬤笑笑道:「奴婢擅長調香和釀酒。」沈丹遐眼睛亮了。

  鄒嬤嬤笑笑道:「奴婢擅長女紅和插花。」沈丹遐往後退了一步,她不喜做女紅。

  夏嬤嬤笑笑道:「奴婢擅長畫茶和烹飪。」沈丹遐為難了,她既想學調香和釀酒,又想學畫茶和烹飪。

  「迼丫頭,你和迅丫頭想學什麼?」陶氏問道。

  沈丹迼和沈丹迅對視一眼,沈丹迅屈膝道:「母親,女兒和大姐姐要商量一下,能否讓三姐姐先選?」三位嬤嬤眼中都流露出讚許之色,這是個聰明的。

  陶氏微微笑了,「好吧,九兒,就由你先選。」

  「母親,女兒想跟華嬤嬤學。」沈丹遐做了取捨。

  「好,華嬤嬤,我這女兒就勞煩你了。」陶氏笑道。

  華嬤嬤知道仁義伯夫人給陶氏遞過話,以為沈丹遐會選夏嬤嬤,沒想到沈丹遐會選她,心中暗喜,屈膝道:「奴婢會盡心伺候姑娘的。」是伺候而不是教導,華嬤嬤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太太,我要跟鄒嬤嬤學。」沈丹邐搶先開口道。

  陶氏微皺了下眉,道:「鄒嬤嬤,五姑娘和六姑娘以後就跟著你學規矩。夏嬤嬤,迼丫頭和迅丫頭,就由你教導。」

  鄒嬤嬤聽了陶氏對沈丹邐的稱呼,已暗暗叫苦,卻推脫不得,只得屈膝道:「是。」

  沈丹遐選了華嬤嬤,夏嬤嬤有幾分失落,不過現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到也歡喜。

  「你們都回房歇著去吧。」陶氏將五個女兒打發走了。

  三個嬤嬤眼觀鼻,鼻觀心,垂首站在那兒。

  「迼丫頭和迅丫頭一向聽話懂事,我不擔心她們學不好規矩。迼丫頭已許給景國公府的五公子,夏嬤嬤,你多提點她一些。」陶氏笑道。

  「太太放心,奴婢曉得。」夏嬤嬤笑道。

  「我生的那個小孽障啊,乖巧時比誰都乖巧,淘氣時比她兩個兄長還淘氣,偏這丫頭吃軟不吃硬,華嬤嬤,這丫頭以後就麻煩你多費心了。她若是不聽教,你只管來回我」陶氏笑道。

  聽話聽音,華嬤嬤自是明白陶氏話外之意,這嫡出的三姑娘是嬌寵長大的,教規矩時不可過於嚴厲,得哄著,笑道:「太太可別埋汰了三姑娘,方才奴婢細瞧了,三姑娘大方得體,性子溫婉和氣,是個極好的姑娘。」

  陶氏滿意地笑納了這番恭維,看著鄒嬤嬤道:「五姑娘以前是養在我家老太太跟前的,老太太寬厚,寵愛孫女,規矩鬆散了些,也就大面上還行;六姑娘是她們姐妹中最小的,是她姨娘跟在老爺任上生的,從小就跟著她姨娘長大的,她姨娘不好管她,養得她性情有些乖張。鄒嬤嬤,這兩姑娘,我就交給你了,規矩禮數,一樣一樣的教給她們。」

  「奴婢一定會好好教五姑娘六姑娘規矩的。」鄒嬤嬤亦聽懂了陶氏的話,這是讓她嚴厲管教這兩個姑娘,讓她們吃些苦頭也是可以的。

  陶氏笑道:「三位嬤嬤先休養兩日,大後天正式教規矩吧。」

  三位嬤嬤無有異議。

  陶氏讓招財領著三位嬤嬤下去安置,給三個嬤嬤一人配了兩個婢女。華嬤嬤是教嫡女的,單獨住一個一進院子,夏嬤嬤和鄒嬤嬤兩人共住一個院子,夏嬤嬤住在東廂房,鄒嬤嬤住在西廂房,地位等級一目了然。陶氏又命僕婦收拾了一個一進的院子,給她們教學用。

  ------題外話------

  撒花撒花,總算暫時不用去扎針了,可憐我的左腿啊,都青紫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