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慶然,明宇,過來坐。”童氏招呼兩人坐在涼蓆上,給他們各倒了一杯溫開水,“瞧你們這麼嚴肅,是有什麼事嗎?”
見著如此慈祥和藹的兩老,鍾慶然一時間,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讓簡明宇出面,那更不可能。孫媳婦和孫子是不同的,他不會讓簡明宇來承擔這一職責。
鍾老爺子夫婦,雖然早就給兒子們分了家,平常也不對他們多加干預,貌似鍾慶然所說,不會對他們造成什麼影響,可真要宣之於口,還是出自他們最疼愛的三孫子之口,這傷害不亞於用刀子捅他們心窩。
鍾慶然躊躇了,之前想得再好,面對兩老時,他囁嚅半天,結果什麼都沒說。
“慶然,什麼事讓你這麼為難?”鍾老爺子收起笑容,“在爺奶面前,用不著這麼顧忌,有什麼便說什麼,難道老頭子我還能怪罪自個孫子不成?”
鍾慶然一想也是,既然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這麼磨蹭下去也不是回事,他索性豁出去了,將他推行新策之事,毫不保留,原原本本都說了一遍。如果讓爺奶傷心,他比之前更加孝順便是。
越聽,鍾老爺子眉頭擰得越緊,最後,連已經不常抽的旱菸,都拿了出來。他倒是還記得,兩個半大孩子還在跟前,沒有點上,拿著煙杆磕了磕桌腳,嘆了口氣:“這事不好辦!說理是不行的,必須強制執行,以武力威懾,徹底斷了他們那一絲僥倖才行。若實在不成,可以抓幾個典型,殺雞儆猴到他們害怕,福城自此便不會再有亂七八糟的聲音。”
“慶然,你這麼看著我和老頭子幹嗎?難道你以為我們會為這麼點子小事,怪罪你不成?”童氏露出一副受傷的表情,鍾慶然急忙討好地上前安慰。
見到自家孫子這般作態,童氏舒心了,臉上重新露出一絲笑容:“實話說吧,要說對此沒半點反應,那純屬瞎話,糊弄你們。我在想,要是遇到天災年份,家裡窮得過不下去,說不定,我跟老頭子,還真有可能賣兒賣女。有這樣想法的人肯定不少,只是但凡日子沒到這等地步,我們倒也不會打兒孫的主意,最多就想著,讓媳婦們少顧點娘家,女兒孫女多照顧家裡一二。”
聽著童氏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鍾慶然一點都不詫異。人都有私心,要求為人爺奶父母的,以同等心態,對待女兒孫女和兒媳孫媳,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或許,這個世界上,也存在著與之相反的情況,到底,那些終歸只是極個別現象,正常人,多半和童氏持類似想法。這一點,真沒什麼好奇怪。
童氏看了眼鍾老爺子,繼續開口。這可是極為少見的場面,一般,商量正事時,童氏通常只是默默坐在邊上做壁上觀,基本不會插話。
“你爺爺說的沒錯,你呀,待人太過寬和,不給底下人一點厲害瞧瞧,怕是時日一長,他們會跑到你頭上撒野。要不是明宇掌管著城衛隊,福城最終花落誰家,可真不好說。”童氏語帶幽然,“你見過的世面比我和老頭子多,就是秉性太過良善。這天底下,有哪個地方,能和福城百姓一樣,各個住的是青磚瓦房,吃的雖不都是山珍海味,可也相去不遠。”
“可人那,總沒個知足的時候,有人記得你的好,有人卻未必。現在興許還看不出來,誰知道有沒有人在私底下抱怨,為何不乾脆給他們免了那一堆債務?老話不是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嗎?你這半上不上的,保不准有人其他想法。”
童氏說的這些,鍾慶然自是知曉,他已經給福城百姓足夠優惠,要是他都這麼做了,都還惹來埋怨,那他也沒有辦法。人心不足蛇吞象,希望別真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這種不愉快之事。他雖然不想把利刃對準自己人,卻是半點不慫他們,真把他惹急了,他真不介意刺刀見紅。當然,這只是他的想法,實際上,有城衛隊在手,哪裡用得著他出面?
“慶然啊,你想怎麼做便怎麼做吧!”鍾老爺子不再心情起伏不定,就鍾家在福城的地位而言,真沒什麼可讓他們懼怕的,不服,便打到他們服為止。
鍾老爺子活了大半輩子,對於百姓的心態再是了解不過。在孤立無援之下,百姓真沒什麼能拿得出手,上頭說什麼便是什麼,最多也就在家裡叨咕幾句,在官差面前,怕是戰戰兢兢,連半句話都不敢多說。
要不是自家三孫子平時為人和善,鍾老爺子也用不著為他操心此事。好在,慶然也不是一味軟和,就憑他能狠下心,將和他們並無瓜葛的盜匪,給一窩端了,就能知道,他不是好惹的。希望別有人真在太歲頭上動土,他們就祈禱吧,千萬別把慶然這頭睡獅給喚醒,不然,他們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慶然,你把剛才說的條條目目,都列在紙上,今天晚了,明天拿過來我看看。反正這事也不急於一時,我閒時多,趁著腦子還不糊塗,幫你參詳一二,爭取儘量將這些條目都推敲透徹,可別留下大空子給人鑽,那可真鬧笑話了。”
“好的,爺爺,那我和明宇就先回房了,你和阿奶也早點睡,可別為這事愁得連覺都睡不好。”鍾慶然笑著和兩老告退,起身離去。
“等等,慶然,還有件事,索性一併辦了吧。”鍾老爺子有些懊惱,小聲嘀咕,“哎,上了年紀的人,不服老都不行,注意力老是不集中,被人一帶話題,就想不起之前的事情。”
這麼近的距離,不光五感特別敏銳的簡明宇,就連這方面遜色不少的鐘慶然,也是聽得一清二楚。他可不這麼認為:“爺爺,哪有你說的這麼糟糕?被人帶偏話題,或者中途被打斷而忘事,這不是常事嗎?可不是老人家才如此,就我這個年紀,一樣會碰到。”
鍾老爺子隨意揮了揮手,不甚在意地說道:“你呀,別安慰我了,我以前可不這樣。好了,這事不重要,不說這個。被你這麼一打岔,我差點又忘了要說的正事。”
鍾慶然聞言,眉頭擰得死緊,他仔細打量著鍾老爺子,見他紅光滿面,比進入瀚海州之前還要年輕幾分,顯見得,霧果的效果不錯,沒道理記性會變差啊?一時想不通,鍾慶然便暫且將之擱置,等哪天抽空,他好好幫爺爺看一下。
鍾老爺子停頓片刻,組織好語言,才復又開口:“是這麼回事,也不知道從誰那傳出來的話,反正,一傳兩傳,就進了我的耳朵……”
鍾慶然重新坐下,仔細聆聽,等鍾老爺子說完,他才發表意見:“爺爺的意思是,書院規矩定得太松,得把漏洞都補上?”
“嗯。”
鍾慶然搭在炕桌上的手,無意識動了幾下:“這倒是我的疏忽,當初考慮得不夠完善,既然有人提起,那就改吧。具體如何,等我回屋想清楚了,再請爺爺參詳一遍。”
“行,那就這樣,時間不早了,你們年輕人覺多,趕緊回屋歇息。”鍾老爺子擺手趕兩人回房,童氏也笑眯眯的,在一邊附和。
兩位老人家都這麼說了,鍾慶然和簡明宇當真什麼都不想,甫一洗簌完,便沾上枕頭。
一夜好眠。
第二天醒來,鍾慶然真正是神清氣慡,去了一個讓他糾結不已的麻煩事,他心情好著呢!人一高興,做起事來也是事半功倍,鍾慶然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沒花多少時間,便將新律法規矩都給一一捋順。接下來,他只需要讓簡明宇和鍾老爺子夫婦過目,確定沒問題,就可以拿到府衙,和司刑律的鐘慶書詳談過後,便能最終確定下來,予以強制推行。
興許最初會有不少反對聲音,正如鍾老爺子所說,只要他態度強硬,底下人終究會屈服。百姓最會看人眼色,見事不可為,不會和他硬頂。大家都不是死腦筋,福城眼下可沒有徹底安生,離了鍾慶然,何去何從,這不是明擺著的嗎?有好日子不過,偏要過苦日子,誰會這麼傻?
只要留給鍾慶然足夠的時間,他還真不信,連城民半點思想都扭轉不過來。真要是如此,那也只能說明,他沒這份本事,也怪不得誰。
一天後,府衙。
鍾慶然將一本小冊子推到鍾慶書面前。
“慶然,這就是你上回說的那個?”鍾慶書隨手打開,起初還有些漫不經心,越看神色越凝重,之前嘴角勾出的笑容,逐漸隱去。
“嗯。”
條陳並不多,卻每一條都影響不小,若處理不好,怕是會讓福城人心動盪。鍾慶書看得很仔細,可即便一字不漏,也很快便看完。他合上小冊子,對著鍾慶然直視半晌,才以微帶暗啞的嗓音說道:“慶然,上次你說得很模糊,沒想到經深思熟慮後,定下的律例,這麼震撼人心。那些當小輩當人媳婦的,怕是會對你感激不盡,可那些當公公婆婆當一家之主的,呵呵……你真是敢作敢為,我服你。”
“哪有,要是還在大周朝,我可不敢這麼做。”鍾慶然說的是大實話,以一人之力,去挑戰整個社會,無異於是蚍蜉撼大樹,純屬找死,他可不認為,他有這麼大的能耐。也就在瀚海州這塊地界,他才能這麼胡來。
“話不能這麼說。”鍾慶書並不認同,鍾慶然這個說法,“三綱五常,那都是便於上頭統治百姓,上行下效,這個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你這麼規定,看似和你並無多大關係,其實是損害了你一部分權威。為人父母,不能隨意處置兒女,放大到福城,便是作為城主,同樣不能隨興施為。這個或許一時還看不出來,可思想變了,最終終究會體現在行為上,只是,這個過程持續時間比較漫長罷了。”
鍾慶然默然,鍾慶書說的沒錯,思想越是解放,越不好控制。縱觀歷朝歷代,皆採取愚民政策,可見帝皇心中明白得很,只有這麼做,才能牢牢把控住整個國家。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當然,不見得學識越高,人的思想就越開放,很可能反其道而行,變得更加頑固守舊。但從總體而言,懂得越多,便越不會輕易聽信他人,想要他們付出忠誠,可不容易。
華夏書院的存在,必將開拓學生的眼界,而鍾慶然新定的律法,則將大多數人,從思想禁錮中掙脫出來,雖則只是前進一小步,卻已經足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隨著斗轉星移,作為福城基石的眾多民戶,定再不會如死水一潭。
當然,鍾慶然不會以為有了這些規定,他便可以高枕無憂。百姓會乖乖遵守嗎?不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話放到哪都合適。不許打殺兒孫,那打罵呢?不打死打殘,誰有那閒心管別人家的家務事?至少,鍾慶然確信,福城官府沒那個閒工夫。
見著如此慈祥和藹的兩老,鍾慶然一時間,竟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讓簡明宇出面,那更不可能。孫媳婦和孫子是不同的,他不會讓簡明宇來承擔這一職責。
鍾老爺子夫婦,雖然早就給兒子們分了家,平常也不對他們多加干預,貌似鍾慶然所說,不會對他們造成什麼影響,可真要宣之於口,還是出自他們最疼愛的三孫子之口,這傷害不亞於用刀子捅他們心窩。
鍾慶然躊躇了,之前想得再好,面對兩老時,他囁嚅半天,結果什麼都沒說。
“慶然,什麼事讓你這麼為難?”鍾老爺子收起笑容,“在爺奶面前,用不著這麼顧忌,有什麼便說什麼,難道老頭子我還能怪罪自個孫子不成?”
鍾慶然一想也是,既然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這麼磨蹭下去也不是回事,他索性豁出去了,將他推行新策之事,毫不保留,原原本本都說了一遍。如果讓爺奶傷心,他比之前更加孝順便是。
越聽,鍾老爺子眉頭擰得越緊,最後,連已經不常抽的旱菸,都拿了出來。他倒是還記得,兩個半大孩子還在跟前,沒有點上,拿著煙杆磕了磕桌腳,嘆了口氣:“這事不好辦!說理是不行的,必須強制執行,以武力威懾,徹底斷了他們那一絲僥倖才行。若實在不成,可以抓幾個典型,殺雞儆猴到他們害怕,福城自此便不會再有亂七八糟的聲音。”
“慶然,你這麼看著我和老頭子幹嗎?難道你以為我們會為這麼點子小事,怪罪你不成?”童氏露出一副受傷的表情,鍾慶然急忙討好地上前安慰。
見到自家孫子這般作態,童氏舒心了,臉上重新露出一絲笑容:“實話說吧,要說對此沒半點反應,那純屬瞎話,糊弄你們。我在想,要是遇到天災年份,家裡窮得過不下去,說不定,我跟老頭子,還真有可能賣兒賣女。有這樣想法的人肯定不少,只是但凡日子沒到這等地步,我們倒也不會打兒孫的主意,最多就想著,讓媳婦們少顧點娘家,女兒孫女多照顧家裡一二。”
聽著童氏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鍾慶然一點都不詫異。人都有私心,要求為人爺奶父母的,以同等心態,對待女兒孫女和兒媳孫媳,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或許,這個世界上,也存在著與之相反的情況,到底,那些終歸只是極個別現象,正常人,多半和童氏持類似想法。這一點,真沒什麼好奇怪。
童氏看了眼鍾老爺子,繼續開口。這可是極為少見的場面,一般,商量正事時,童氏通常只是默默坐在邊上做壁上觀,基本不會插話。
“你爺爺說的沒錯,你呀,待人太過寬和,不給底下人一點厲害瞧瞧,怕是時日一長,他們會跑到你頭上撒野。要不是明宇掌管著城衛隊,福城最終花落誰家,可真不好說。”童氏語帶幽然,“你見過的世面比我和老頭子多,就是秉性太過良善。這天底下,有哪個地方,能和福城百姓一樣,各個住的是青磚瓦房,吃的雖不都是山珍海味,可也相去不遠。”
“可人那,總沒個知足的時候,有人記得你的好,有人卻未必。現在興許還看不出來,誰知道有沒有人在私底下抱怨,為何不乾脆給他們免了那一堆債務?老話不是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嗎?你這半上不上的,保不准有人其他想法。”
童氏說的這些,鍾慶然自是知曉,他已經給福城百姓足夠優惠,要是他都這麼做了,都還惹來埋怨,那他也沒有辦法。人心不足蛇吞象,希望別真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這種不愉快之事。他雖然不想把利刃對準自己人,卻是半點不慫他們,真把他惹急了,他真不介意刺刀見紅。當然,這只是他的想法,實際上,有城衛隊在手,哪裡用得著他出面?
“慶然啊,你想怎麼做便怎麼做吧!”鍾老爺子不再心情起伏不定,就鍾家在福城的地位而言,真沒什麼可讓他們懼怕的,不服,便打到他們服為止。
鍾老爺子活了大半輩子,對於百姓的心態再是了解不過。在孤立無援之下,百姓真沒什麼能拿得出手,上頭說什麼便是什麼,最多也就在家裡叨咕幾句,在官差面前,怕是戰戰兢兢,連半句話都不敢多說。
要不是自家三孫子平時為人和善,鍾老爺子也用不著為他操心此事。好在,慶然也不是一味軟和,就憑他能狠下心,將和他們並無瓜葛的盜匪,給一窩端了,就能知道,他不是好惹的。希望別有人真在太歲頭上動土,他們就祈禱吧,千萬別把慶然這頭睡獅給喚醒,不然,他們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慶然,你把剛才說的條條目目,都列在紙上,今天晚了,明天拿過來我看看。反正這事也不急於一時,我閒時多,趁著腦子還不糊塗,幫你參詳一二,爭取儘量將這些條目都推敲透徹,可別留下大空子給人鑽,那可真鬧笑話了。”
“好的,爺爺,那我和明宇就先回房了,你和阿奶也早點睡,可別為這事愁得連覺都睡不好。”鍾慶然笑著和兩老告退,起身離去。
“等等,慶然,還有件事,索性一併辦了吧。”鍾老爺子有些懊惱,小聲嘀咕,“哎,上了年紀的人,不服老都不行,注意力老是不集中,被人一帶話題,就想不起之前的事情。”
這麼近的距離,不光五感特別敏銳的簡明宇,就連這方面遜色不少的鐘慶然,也是聽得一清二楚。他可不這麼認為:“爺爺,哪有你說的這麼糟糕?被人帶偏話題,或者中途被打斷而忘事,這不是常事嗎?可不是老人家才如此,就我這個年紀,一樣會碰到。”
鍾老爺子隨意揮了揮手,不甚在意地說道:“你呀,別安慰我了,我以前可不這樣。好了,這事不重要,不說這個。被你這麼一打岔,我差點又忘了要說的正事。”
鍾慶然聞言,眉頭擰得死緊,他仔細打量著鍾老爺子,見他紅光滿面,比進入瀚海州之前還要年輕幾分,顯見得,霧果的效果不錯,沒道理記性會變差啊?一時想不通,鍾慶然便暫且將之擱置,等哪天抽空,他好好幫爺爺看一下。
鍾老爺子停頓片刻,組織好語言,才復又開口:“是這麼回事,也不知道從誰那傳出來的話,反正,一傳兩傳,就進了我的耳朵……”
鍾慶然重新坐下,仔細聆聽,等鍾老爺子說完,他才發表意見:“爺爺的意思是,書院規矩定得太松,得把漏洞都補上?”
“嗯。”
鍾慶然搭在炕桌上的手,無意識動了幾下:“這倒是我的疏忽,當初考慮得不夠完善,既然有人提起,那就改吧。具體如何,等我回屋想清楚了,再請爺爺參詳一遍。”
“行,那就這樣,時間不早了,你們年輕人覺多,趕緊回屋歇息。”鍾老爺子擺手趕兩人回房,童氏也笑眯眯的,在一邊附和。
兩位老人家都這麼說了,鍾慶然和簡明宇當真什麼都不想,甫一洗簌完,便沾上枕頭。
一夜好眠。
第二天醒來,鍾慶然真正是神清氣慡,去了一個讓他糾結不已的麻煩事,他心情好著呢!人一高興,做起事來也是事半功倍,鍾慶然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沒花多少時間,便將新律法規矩都給一一捋順。接下來,他只需要讓簡明宇和鍾老爺子夫婦過目,確定沒問題,就可以拿到府衙,和司刑律的鐘慶書詳談過後,便能最終確定下來,予以強制推行。
興許最初會有不少反對聲音,正如鍾老爺子所說,只要他態度強硬,底下人終究會屈服。百姓最會看人眼色,見事不可為,不會和他硬頂。大家都不是死腦筋,福城眼下可沒有徹底安生,離了鍾慶然,何去何從,這不是明擺著的嗎?有好日子不過,偏要過苦日子,誰會這麼傻?
只要留給鍾慶然足夠的時間,他還真不信,連城民半點思想都扭轉不過來。真要是如此,那也只能說明,他沒這份本事,也怪不得誰。
一天後,府衙。
鍾慶然將一本小冊子推到鍾慶書面前。
“慶然,這就是你上回說的那個?”鍾慶書隨手打開,起初還有些漫不經心,越看神色越凝重,之前嘴角勾出的笑容,逐漸隱去。
“嗯。”
條陳並不多,卻每一條都影響不小,若處理不好,怕是會讓福城人心動盪。鍾慶書看得很仔細,可即便一字不漏,也很快便看完。他合上小冊子,對著鍾慶然直視半晌,才以微帶暗啞的嗓音說道:“慶然,上次你說得很模糊,沒想到經深思熟慮後,定下的律例,這麼震撼人心。那些當小輩當人媳婦的,怕是會對你感激不盡,可那些當公公婆婆當一家之主的,呵呵……你真是敢作敢為,我服你。”
“哪有,要是還在大周朝,我可不敢這麼做。”鍾慶然說的是大實話,以一人之力,去挑戰整個社會,無異於是蚍蜉撼大樹,純屬找死,他可不認為,他有這麼大的能耐。也就在瀚海州這塊地界,他才能這麼胡來。
“話不能這麼說。”鍾慶書並不認同,鍾慶然這個說法,“三綱五常,那都是便於上頭統治百姓,上行下效,這個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你這麼規定,看似和你並無多大關係,其實是損害了你一部分權威。為人父母,不能隨意處置兒女,放大到福城,便是作為城主,同樣不能隨興施為。這個或許一時還看不出來,可思想變了,最終終究會體現在行為上,只是,這個過程持續時間比較漫長罷了。”
鍾慶然默然,鍾慶書說的沒錯,思想越是解放,越不好控制。縱觀歷朝歷代,皆採取愚民政策,可見帝皇心中明白得很,只有這麼做,才能牢牢把控住整個國家。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當然,不見得學識越高,人的思想就越開放,很可能反其道而行,變得更加頑固守舊。但從總體而言,懂得越多,便越不會輕易聽信他人,想要他們付出忠誠,可不容易。
華夏書院的存在,必將開拓學生的眼界,而鍾慶然新定的律法,則將大多數人,從思想禁錮中掙脫出來,雖則只是前進一小步,卻已經足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隨著斗轉星移,作為福城基石的眾多民戶,定再不會如死水一潭。
當然,鍾慶然不會以為有了這些規定,他便可以高枕無憂。百姓會乖乖遵守嗎?不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話放到哪都合適。不許打殺兒孫,那打罵呢?不打死打殘,誰有那閒心管別人家的家務事?至少,鍾慶然確信,福城官府沒那個閒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