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這下可把陸盈問倒了,她倒不是完全不知道,但這些話哪能跟小孩子說呢?想了一會兒只能道:“母妃不知道……”
“我問父皇。”暉哥兒清楚地道。
“別——”陸盈連忙搖頭,“父皇在前朝處置大事已經很累了,暉哥兒再問,父皇不是又要再累一次嗎?”
暉哥兒皺起小臉,又想了一會兒才道:“我給父皇捶腿。”
陸盈笑了起來,摟著兒子親了一口:“暉哥兒真乖,現在就知道孝順父皇了。”
暉哥兒一臉嚴肅:“書上說的……”他現在還不識字,但陸盈會給他念書,他也喜歡聽,而且居然還記住了。
陸盈更高興了,櫻桃在一旁抿了嘴笑:“我們哥兒真是聰明。”
暉哥兒仍舊板著一張小臉,又低頭研究手裡的硯台去了。陸盈憐愛地摸了摸他細軟的頭髮:“瞧這臉板的,也不知像了誰。”
櫻桃笑道:“娘娘小時候是最愛笑的,哥兒這樣,怕是像了皇上……”
陸盈連忙噓了她一聲,指了指暉哥兒,小聲道:“桃姐兒說,別看孩子小,記性可好著呢。這話可別傳出去……”若是暉哥兒在人前說自己像皇帝,這可不是件小事,子肖父,這裡頭的說法可多著呢,被有心人聽了,不知能做出多少文章來。
櫻桃連忙閉了嘴道:“奴婢糊塗。奴婢這會兒就去小廚房叫人準備藥膳。”
她拿了方子往外走,才出了內殿,一抬頭便見一個明黃色的身影就站在殿門處呢,嚇得連忙就要跪下請安,卻被皇帝擺手止住了:“禁聲!”
櫻桃的汗都冒出來了,趕緊回想方才自己主子有沒有說什麼犯了忌諱的話,想了一會兒除了她自己說的暉哥兒像皇帝的話之外,似乎再沒有什麼了,心裡略略鬆了一點兒,悄悄地抬頭去窺探皇帝的臉色,卻見皇帝眉目舒展,雖然臉上沒有笑容,卻也並沒有惱怒之色,便又把心放下去了一些。
她這裡跪著,外殿只有幾個宮人遠遠站在門口,大約是被皇帝警告過,也是半點聲音都沒有,因此內殿陸盈的聲音就聽得格外清楚,乃是給暉哥兒唱起了一首江南的採蓮歌。吳儂軟語,咬字略微有一點兒含糊,便顯得更加綿軟悠長。
皇帝聽了一會兒,忽然低頭向櫻桃道:“藥膳燉好了,著人送到明光殿來。”說罷,轉身走了。
杜內監自然是緊跟著皇帝的,等出了秋涼殿才道:“皇上不進去瞧瞧小皇子?”明明裡頭陸修儀和小皇子說的話都沒錯,怎麼皇帝到了門口又不進去了呢?
皇帝抬手摸了摸嘴角,那裡的確起了一小片水泡,顏色微有點發紅,不很顯眼,反正他去皇后的鳳儀宮裡,皇后是根本沒注意的。
“等辦完了於家的事再說吧。”若不然陸盈總是想問又不敢問,便是告訴了她,也無非是讓她擔憂,那又何必呢。
杜內監極有眼色地轉開了話題:“那皇上是打算……”
“就照著當初崔家的例來吧。”皇帝整了整袖子,“不就是要朕一幅字兒麼。安郡王妃說得好,一幅字值什麼呢,單看朕如何取捨了。”小不忍則亂大謀,於家想拖延時間,就讓他們來吧。至於說寫這幅嘉獎的字——不過是忍一口氣罷了,不值什麼。
“郡王妃真是……”杜內監說了半句,又把後半句咽回去了。皇上總提郡王妃,這也不是個事啊,也難怪外頭有傳言呢。
皇帝微微一笑:“到底她說話與別的女子不同。”說著,不由得回頭看了看秋涼殿的方向,“陸氏……”陸氏是極好的,雖在宮內也是難得的善良如一,只是,若再有蔣氏三分能幹就好了。
杜內監陪著笑臉道:“修儀與郡王妃是閨中密友。奴婢聽說物以類聚,想來總有相似之處的。”
皇帝倒被他逗笑了:“你這東西,倒也咬文嚼字起來。罷了,朕知道你的意思,只是,你們都誤解了朕的意思……”他說著便冷笑了一聲,“於銳此次也成了於家的棄卒——罷了,就為這個,朕賞他一幅字在地下看看也就是了,只不知他若真是尚有魂魄在,看了朕的嘉獎,愧也不愧!”
☆、第250章 暫停
地下的於銳愧不愧疚別人不知道,反正於閣老顯然是毫不愧疚的。皇帝手書的條幅送到於家,他還帶領于氏族人一起出來迎接,並且將這條幅先做成匾額懸在於銳所在一房的宅門之上,又將條幅裝裱之後供於族內祠堂之中,最後還請巧手繡娘仿著繡了一幅單子,放進了於銳的棺木之中。
當然,因為於銳的屍身沉於大海,根本無從打撈,所以這棺木之中放的只是一套衣冠。然而就為了這麼一套衣冠,於閣老把給自己準備的壽材都用上了,聲稱於銳得皇帝手書嘉獎,理當用這口棺木,其為國捐軀,價值遠勝自己這碌碌無為之人云雲。
總之於家這場喪事表面上看起來並不鋪張,因為於家既沒有大開靈堂也沒有大辦出喪,甚至在死訊送達之後只停靈三日就下葬了。可是於銳那副棺木用的是一品官員才能用的六寸棺,棺內衣冠上還覆了仿繡的皇帝手書,一抬出來人人矚目,於黨更有許多官員設了路祭,搞得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這場喪事直到於銳七七之後,仍舊在街頭巷尾被閒人們時常提起,津津樂道之中,又不免要討論於銳之死究竟是為何。相比之下,那些同樣葬身海中的將士兵丁們,反倒無人提起了。
因為有這一場喪事,今年中秋節又沒有好生過。太后據說是因為最有前途的侄子年紀輕輕就去世,傷心得又病倒了,而她素來信重的鄭院使摔傷了腿,已經於一月前告老,新上來的院使醫術似乎並不那麼靈光,直到九月了,也沒讓太后身子好起來。
太后身子不好,皇后自然也不好大辦中秋節,倒是在皇家寺廟裡捐了好些香油錢,說是為於銳並沉海的將士們祈福。於是中秋之時,皇家寺廟大放焰口,搞得跟過七月半似的,又讓於家出了一迴風頭。
於銳之死,似乎為於趙兩黨之爭劃下了一個句號,朝堂上竟暫時平靜了下來。細算一算,於黨此次被罷了數十名官員,但並沒多少身居要職的,說起來還是死了一個於銳對於閣老打擊更大,畢竟這是于氏子弟,而並非什麼門生姻親之類,算是真正的自己人。
而趙黨,被罷的官員少,可是鑑於趙黨本來人數就少些,損失倒比於黨更大些。更糟糕的是,經此一役,原本擁護趙尚書的人,發覺於黨實力似乎難以撼動,又有些人動搖退縮了。
前朝的消息,自然也會傳到後宮,趙充儀查德了消息,就在內殿摔了一個瑪瑙碟子:“於家真是……竟想出這等法子來!”
她的心腹宮人連忙道:“娘娘別生氣,這事兒其實皇上心裡都明白。咱們家老爺一片忠心,皇上必定知道的。”
趙充儀皺著眉頭,半晌才道:“如今爹爹怎樣了?”
心腹宮人猶豫了一會兒,才低聲道:“老爺這些日子也閉門在家……”趙尚書自己雖然沒什麼大污點,但他舉薦過的人卻並不是無懈可擊,被於黨揪住了兩個拖出來批得體無完膚,連他也丟臉。趙尚書那脾氣,本就優柔些,經此一役,原先被女兒受辱激起來的血性又回落了,也失去了前一陣子的幹勁。
趙充儀也知道自己父親的脾氣,不由得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爹這是做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哪還有退路!”正如方才她的心腹宮人說的,皇帝知道趙尚書是要扳倒於黨,趙尚書就該再接再厲才是。若是這時候打了退堂鼓,前頭的活豈不都白幹了麼?
“也怪不得老爺……”心腹宮人嘆道,“於家出了一個於銳,皇上都手書嘉獎,如今這朝廷上也都是見風使舵的人多……”
趙充儀咬牙道:“皇上不會相信於家的!”可是她自己雖然這樣說著,心裡卻也有些惴惴。之前於閣老極看重於銳,就是為著於銳是能領兵的材料,可如今於家連於銳也棄了,等於是向皇帝表明了不再覬覦兵權。於家如此示弱,皇帝是否還會如前一般定要將於家扳倒呢?畢竟宮中還有太后和皇后,當初皇帝得以登基,也是太后和於家之力,若是皇帝心一軟念了舊情……
“若不然……”心腹宮人更沒主意,“娘娘見見安郡王妃,問問郡王妃?”
“問她有什麼用!”趙充儀白了心腹一眼,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不過,是要再見見她,我這身子……”自從小產到現在已經兩年了,竟是再沒動靜。若是自己不能生下皇子,就更沒人肯依附趙家了。
“郡王妃近來可進宮了?”
“沒有。”心腹宮人直搖頭,“成親王妃還在鬧呢,郡王妃已經託辭種痘處的事兒,好些日子沒進宮來了。”
種痘之事歷經兩年,現在大部分州府鎮縣都已經種完了,只剩少數邊遠之地還在推行之中。如今種痘處的事務,就從推廣種痘,變成了如何培植及保存痘苗,以備過幾年又一批孩童到了年紀之後再次種痘。而且若是可能,將會年年在固定的季節種痘,如此一來只要家中孩兒年紀及身體狀況合適,就可以儘快種痘,再也不必擔心天花侵襲了。
這可是件瑣碎事兒,比如今派出培訓好的郎中去各地種一次痘更要麻煩些,且涉及了成文的規矩,並要在各地建立分管種痘的機構,這就要朝廷劃撥銀錢,所以近來單是跟戶部就有些扯不清。桃華也正好以此為藉口,只是每月初一十五進宮向太后問個安,除此之外再不進宮。
“成親王妃也是個蠢貨。”趙充儀冷笑一聲,“自己把自己兩個兒子都折騰死了,這會兒又想過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聽說還不止是兩個呢。”心腹宮人也有些感慨,“聽說那個側妃死時已有身孕了,若是能留下來,說不定就是個兒子。不過,皇后倒是支持成親王妃的。”
“能給郡王妃添堵,皇后何樂而不為?”趙充儀嗤笑一聲,“不過,只要郡王妃不生第二個兒子,任誰也沒有過繼人家獨子的道理。”她說著,不由得又有些煩惱起來。別人都在生兒子,怎麼她就沒有動靜呢?
心腹宮人沒注意到她的情緒變化,隨口道:“但郡王妃還年輕呢,自己又懂醫術,想必會調養,再生兒子也沒甚難處。”宮裡頭可都在傳,安郡王妃是有秘方的,不然為什麼陸修儀和她都是一舉得男呢?陸修儀的身子可也是她調理的,就說這是巧合吧,至少能讓人易於有孕是肯定的了。
“我問父皇。”暉哥兒清楚地道。
“別——”陸盈連忙搖頭,“父皇在前朝處置大事已經很累了,暉哥兒再問,父皇不是又要再累一次嗎?”
暉哥兒皺起小臉,又想了一會兒才道:“我給父皇捶腿。”
陸盈笑了起來,摟著兒子親了一口:“暉哥兒真乖,現在就知道孝順父皇了。”
暉哥兒一臉嚴肅:“書上說的……”他現在還不識字,但陸盈會給他念書,他也喜歡聽,而且居然還記住了。
陸盈更高興了,櫻桃在一旁抿了嘴笑:“我們哥兒真是聰明。”
暉哥兒仍舊板著一張小臉,又低頭研究手裡的硯台去了。陸盈憐愛地摸了摸他細軟的頭髮:“瞧這臉板的,也不知像了誰。”
櫻桃笑道:“娘娘小時候是最愛笑的,哥兒這樣,怕是像了皇上……”
陸盈連忙噓了她一聲,指了指暉哥兒,小聲道:“桃姐兒說,別看孩子小,記性可好著呢。這話可別傳出去……”若是暉哥兒在人前說自己像皇帝,這可不是件小事,子肖父,這裡頭的說法可多著呢,被有心人聽了,不知能做出多少文章來。
櫻桃連忙閉了嘴道:“奴婢糊塗。奴婢這會兒就去小廚房叫人準備藥膳。”
她拿了方子往外走,才出了內殿,一抬頭便見一個明黃色的身影就站在殿門處呢,嚇得連忙就要跪下請安,卻被皇帝擺手止住了:“禁聲!”
櫻桃的汗都冒出來了,趕緊回想方才自己主子有沒有說什麼犯了忌諱的話,想了一會兒除了她自己說的暉哥兒像皇帝的話之外,似乎再沒有什麼了,心裡略略鬆了一點兒,悄悄地抬頭去窺探皇帝的臉色,卻見皇帝眉目舒展,雖然臉上沒有笑容,卻也並沒有惱怒之色,便又把心放下去了一些。
她這裡跪著,外殿只有幾個宮人遠遠站在門口,大約是被皇帝警告過,也是半點聲音都沒有,因此內殿陸盈的聲音就聽得格外清楚,乃是給暉哥兒唱起了一首江南的採蓮歌。吳儂軟語,咬字略微有一點兒含糊,便顯得更加綿軟悠長。
皇帝聽了一會兒,忽然低頭向櫻桃道:“藥膳燉好了,著人送到明光殿來。”說罷,轉身走了。
杜內監自然是緊跟著皇帝的,等出了秋涼殿才道:“皇上不進去瞧瞧小皇子?”明明裡頭陸修儀和小皇子說的話都沒錯,怎麼皇帝到了門口又不進去了呢?
皇帝抬手摸了摸嘴角,那裡的確起了一小片水泡,顏色微有點發紅,不很顯眼,反正他去皇后的鳳儀宮裡,皇后是根本沒注意的。
“等辦完了於家的事再說吧。”若不然陸盈總是想問又不敢問,便是告訴了她,也無非是讓她擔憂,那又何必呢。
杜內監極有眼色地轉開了話題:“那皇上是打算……”
“就照著當初崔家的例來吧。”皇帝整了整袖子,“不就是要朕一幅字兒麼。安郡王妃說得好,一幅字值什麼呢,單看朕如何取捨了。”小不忍則亂大謀,於家想拖延時間,就讓他們來吧。至於說寫這幅嘉獎的字——不過是忍一口氣罷了,不值什麼。
“郡王妃真是……”杜內監說了半句,又把後半句咽回去了。皇上總提郡王妃,這也不是個事啊,也難怪外頭有傳言呢。
皇帝微微一笑:“到底她說話與別的女子不同。”說著,不由得回頭看了看秋涼殿的方向,“陸氏……”陸氏是極好的,雖在宮內也是難得的善良如一,只是,若再有蔣氏三分能幹就好了。
杜內監陪著笑臉道:“修儀與郡王妃是閨中密友。奴婢聽說物以類聚,想來總有相似之處的。”
皇帝倒被他逗笑了:“你這東西,倒也咬文嚼字起來。罷了,朕知道你的意思,只是,你們都誤解了朕的意思……”他說著便冷笑了一聲,“於銳此次也成了於家的棄卒——罷了,就為這個,朕賞他一幅字在地下看看也就是了,只不知他若真是尚有魂魄在,看了朕的嘉獎,愧也不愧!”
☆、第250章 暫停
地下的於銳愧不愧疚別人不知道,反正於閣老顯然是毫不愧疚的。皇帝手書的條幅送到於家,他還帶領于氏族人一起出來迎接,並且將這條幅先做成匾額懸在於銳所在一房的宅門之上,又將條幅裝裱之後供於族內祠堂之中,最後還請巧手繡娘仿著繡了一幅單子,放進了於銳的棺木之中。
當然,因為於銳的屍身沉於大海,根本無從打撈,所以這棺木之中放的只是一套衣冠。然而就為了這麼一套衣冠,於閣老把給自己準備的壽材都用上了,聲稱於銳得皇帝手書嘉獎,理當用這口棺木,其為國捐軀,價值遠勝自己這碌碌無為之人云雲。
總之於家這場喪事表面上看起來並不鋪張,因為於家既沒有大開靈堂也沒有大辦出喪,甚至在死訊送達之後只停靈三日就下葬了。可是於銳那副棺木用的是一品官員才能用的六寸棺,棺內衣冠上還覆了仿繡的皇帝手書,一抬出來人人矚目,於黨更有許多官員設了路祭,搞得整個京城都轟動了。
這場喪事直到於銳七七之後,仍舊在街頭巷尾被閒人們時常提起,津津樂道之中,又不免要討論於銳之死究竟是為何。相比之下,那些同樣葬身海中的將士兵丁們,反倒無人提起了。
因為有這一場喪事,今年中秋節又沒有好生過。太后據說是因為最有前途的侄子年紀輕輕就去世,傷心得又病倒了,而她素來信重的鄭院使摔傷了腿,已經於一月前告老,新上來的院使醫術似乎並不那麼靈光,直到九月了,也沒讓太后身子好起來。
太后身子不好,皇后自然也不好大辦中秋節,倒是在皇家寺廟裡捐了好些香油錢,說是為於銳並沉海的將士們祈福。於是中秋之時,皇家寺廟大放焰口,搞得跟過七月半似的,又讓於家出了一迴風頭。
於銳之死,似乎為於趙兩黨之爭劃下了一個句號,朝堂上竟暫時平靜了下來。細算一算,於黨此次被罷了數十名官員,但並沒多少身居要職的,說起來還是死了一個於銳對於閣老打擊更大,畢竟這是于氏子弟,而並非什麼門生姻親之類,算是真正的自己人。
而趙黨,被罷的官員少,可是鑑於趙黨本來人數就少些,損失倒比於黨更大些。更糟糕的是,經此一役,原本擁護趙尚書的人,發覺於黨實力似乎難以撼動,又有些人動搖退縮了。
前朝的消息,自然也會傳到後宮,趙充儀查德了消息,就在內殿摔了一個瑪瑙碟子:“於家真是……竟想出這等法子來!”
她的心腹宮人連忙道:“娘娘別生氣,這事兒其實皇上心裡都明白。咱們家老爺一片忠心,皇上必定知道的。”
趙充儀皺著眉頭,半晌才道:“如今爹爹怎樣了?”
心腹宮人猶豫了一會兒,才低聲道:“老爺這些日子也閉門在家……”趙尚書自己雖然沒什麼大污點,但他舉薦過的人卻並不是無懈可擊,被於黨揪住了兩個拖出來批得體無完膚,連他也丟臉。趙尚書那脾氣,本就優柔些,經此一役,原先被女兒受辱激起來的血性又回落了,也失去了前一陣子的幹勁。
趙充儀也知道自己父親的脾氣,不由得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爹這是做什麼!到了這個時候,哪還有退路!”正如方才她的心腹宮人說的,皇帝知道趙尚書是要扳倒於黨,趙尚書就該再接再厲才是。若是這時候打了退堂鼓,前頭的活豈不都白幹了麼?
“也怪不得老爺……”心腹宮人嘆道,“於家出了一個於銳,皇上都手書嘉獎,如今這朝廷上也都是見風使舵的人多……”
趙充儀咬牙道:“皇上不會相信於家的!”可是她自己雖然這樣說著,心裡卻也有些惴惴。之前於閣老極看重於銳,就是為著於銳是能領兵的材料,可如今於家連於銳也棄了,等於是向皇帝表明了不再覬覦兵權。於家如此示弱,皇帝是否還會如前一般定要將於家扳倒呢?畢竟宮中還有太后和皇后,當初皇帝得以登基,也是太后和於家之力,若是皇帝心一軟念了舊情……
“若不然……”心腹宮人更沒主意,“娘娘見見安郡王妃,問問郡王妃?”
“問她有什麼用!”趙充儀白了心腹一眼,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腹,“不過,是要再見見她,我這身子……”自從小產到現在已經兩年了,竟是再沒動靜。若是自己不能生下皇子,就更沒人肯依附趙家了。
“郡王妃近來可進宮了?”
“沒有。”心腹宮人直搖頭,“成親王妃還在鬧呢,郡王妃已經託辭種痘處的事兒,好些日子沒進宮來了。”
種痘之事歷經兩年,現在大部分州府鎮縣都已經種完了,只剩少數邊遠之地還在推行之中。如今種痘處的事務,就從推廣種痘,變成了如何培植及保存痘苗,以備過幾年又一批孩童到了年紀之後再次種痘。而且若是可能,將會年年在固定的季節種痘,如此一來只要家中孩兒年紀及身體狀況合適,就可以儘快種痘,再也不必擔心天花侵襲了。
這可是件瑣碎事兒,比如今派出培訓好的郎中去各地種一次痘更要麻煩些,且涉及了成文的規矩,並要在各地建立分管種痘的機構,這就要朝廷劃撥銀錢,所以近來單是跟戶部就有些扯不清。桃華也正好以此為藉口,只是每月初一十五進宮向太后問個安,除此之外再不進宮。
“成親王妃也是個蠢貨。”趙充儀冷笑一聲,“自己把自己兩個兒子都折騰死了,這會兒又想過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聽說還不止是兩個呢。”心腹宮人也有些感慨,“聽說那個側妃死時已有身孕了,若是能留下來,說不定就是個兒子。不過,皇后倒是支持成親王妃的。”
“能給郡王妃添堵,皇后何樂而不為?”趙充儀嗤笑一聲,“不過,只要郡王妃不生第二個兒子,任誰也沒有過繼人家獨子的道理。”她說著,不由得又有些煩惱起來。別人都在生兒子,怎麼她就沒有動靜呢?
心腹宮人沒注意到她的情緒變化,隨口道:“但郡王妃還年輕呢,自己又懂醫術,想必會調養,再生兒子也沒甚難處。”宮裡頭可都在傳,安郡王妃是有秘方的,不然為什麼陸修儀和她都是一舉得男呢?陸修儀的身子可也是她調理的,就說這是巧合吧,至少能讓人易於有孕是肯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