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謝靖又問,「當初駁了狀紙的是誰?」
一人身著青色公服,從旁走出來,「臣南安知縣、樂文彬參見首輔。」
謝靖就問他,「你為何不收他的狀紙?」
樂文彬說,「事發在南安縣,便在本縣審理,取了在場諸人口供,林夏雄並非有意傷人,實屬意外,林家又肯賠錢,胡家也同意,這案子便撤銷了。當時胡家來的人,並非眼前這位胡公子。」
胡興學說,「明明是你收了他的錢,遣人做的假供,我族弟的寡母,年事已高,又不懂官府里的門道,自然任你們擺布。」
謝靖說,「你是安溪人,事發在南安,林家宗祠卻在晉江,可對?」
胡興學點頭稱是。
謝靖唇角微微翹起來,「安溪、晉江知縣何在?」
人群里趕緊出來兩個知縣,彎著身子立在一邊。
「泉州知府何在?」這一回泉州知府出來了。
「右布政使何在?按察使何在?」目光一轉,落到最後一人臉上,「福建巡撫何在?」
這呼啦一下,福建地界上最大官兒們,全都被他叫了出來,人群中便有人議論紛紛,「首輔好威風。」
謝靖又問,「你們有誰,還接過胡興學的狀紙?」
官員們齊聲說,「稟首輔,不曾接到。」
謝靖就問胡興學,「這麼多的衙門,你為何不告?」
胡興學說,「小人不知啊……」
族長說,要藉機扳倒林家,就要告御狀,他也是如今才知道,有這麼多的官兒,都管得著他。
謝靖就笑了,「你說不知道,一介白身,不懂這個,也是情有可原。」
「你輾轉半年,無所告訴,卻知御駕來臨,百官雲集,人潮如織,此時告林家一狀,時機最妙。」
胡興學被他話鋒一轉,懵了。
謝靖也懶得和他糾纏,望向周邊圍著的黑壓壓的路人,「過往百姓都聽著,這邊一列穿官服的,都是閩地的父母官。你們若有冤情,儘管去告。」
「若有誰不收,便要掉腦袋。可若是有人,居心叵測,戲弄朝廷,也不止挨板子這麼簡單。」
謝靖又回過頭,「南安知縣,命你重審此案,安溪、晉江知縣會辦,胡興學,你若對結果還有不服,可告到泉州知府那兒,路都給你指明,該怎麼辦,你心下該明白了吧。」
皇帝在衙門裡坐著,聽人說前邊的事兒,謝靖借著機會,給民眾做了普法教育,還制止了試圖操縱行政和法律,想要打擊商業對手的行為,心裡頗為得意。
「朕也想看看首輔的威風,」朱凌鍶湊過去,謝靖被他一說,輕咳一聲,掩住臉紅。
到了十月十七那天,五艘大鐵船,靜靜浮在泉州港口,絲毫不為周圍歡慶的人們所動。
公主和曹豐依依惜別,紅了眼睛,平瀾和定海,也黏著爹爹不放。
等到大船排水,響起一陣轟鳴,人們先是安靜了一下,接著就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朱凌鍶也心潮翻湧,自己人的船,終於也要駛入大海,去與世界競逐了。
這一步終於沒有落在別人後邊。
大船緩緩離岸,皇帝眼中,落下淚來。
這些船的甲板前邊,都放著一盆橘子樹,就是因為曹豐請皇帝示下時,朱凌鍶沉思良久,給的一句御旨綸音,
「多吃橘子。」
遠洋中水手缺乏維C,容易得壞血病,雖說按照鄭和的路線,沿岸補給應該能保證,但是有備無患,朱凌鍶還是這麼叮囑著。
於是每艘船都裝載了大量橘子,還要在船頭放棵橘子樹,代表謹遵聖諭。
林群生也隨著眾官員一道,隨皇帝觀禮。
他看著皇帝遠處的身影,想起前幾天面聖時,他剛剛被人誣告,還驚魂未定,皇帝卻極為親切地說,「林老伯,你是社稷的功臣啊。」
如今又讓他一介商人,和眾位大臣同坐一席,「叫天下人知道,行商這行,也能出狀元。」皇帝笑著說。
海潮翻湧,大船的影子漸漸杳去,且看萬頃碧波,灑遍碎金。
或許能有一個盛世吧。
他在心中,暗暗祈求著。
回程的時候,皇帝特意要從吉安走,謝靖有些為難地說,「皇上不必為了臣如此……」
朱凌鍶說,「朕是想看看朕以後的茶園。」
謝靖便微微一笑,牽著他一道,去看江南初冬,綿綿的針尖細雨。
第87章 番外 關山月·完
瓊花里, 夢散做春愁。
太子與江陵王駕臨揚州, 已半月有餘, 今日設宴湖上,是為踐行。待人聲散去,朱堇桐和朱堇榆二人,換了一條花船,在那船上的廂房裡,洗漱過後, 又喝了兩口淡茶。
太子身邊的內侍崔甘泉進來,附耳與太子說了兩句悄悄話,朱堇桐眉心,略微擰了一些,就散開了,「依舊例行事, 」崔甘泉一愣,隨即點點頭, 弓著身子, 退了出去。
朱堇桐笑道, 「如何, 你說要在船上歇息,今日算是辦到了。」
他倆在錢塘時,朱堇榆見西湖上遊人如織,幾許遊船畫舫,漂浮在水面上, 聽歌唱曲,好不快活,到了夜裡,更是點起六角宮燈,倚窗掛了,如天幕倒懸,點點繁星。
朱堇榆就說,「在那船上睡一覺,夢裡就是泛舟在天了。」
一人身著青色公服,從旁走出來,「臣南安知縣、樂文彬參見首輔。」
謝靖就問他,「你為何不收他的狀紙?」
樂文彬說,「事發在南安縣,便在本縣審理,取了在場諸人口供,林夏雄並非有意傷人,實屬意外,林家又肯賠錢,胡家也同意,這案子便撤銷了。當時胡家來的人,並非眼前這位胡公子。」
胡興學說,「明明是你收了他的錢,遣人做的假供,我族弟的寡母,年事已高,又不懂官府里的門道,自然任你們擺布。」
謝靖說,「你是安溪人,事發在南安,林家宗祠卻在晉江,可對?」
胡興學點頭稱是。
謝靖唇角微微翹起來,「安溪、晉江知縣何在?」
人群里趕緊出來兩個知縣,彎著身子立在一邊。
「泉州知府何在?」這一回泉州知府出來了。
「右布政使何在?按察使何在?」目光一轉,落到最後一人臉上,「福建巡撫何在?」
這呼啦一下,福建地界上最大官兒們,全都被他叫了出來,人群中便有人議論紛紛,「首輔好威風。」
謝靖又問,「你們有誰,還接過胡興學的狀紙?」
官員們齊聲說,「稟首輔,不曾接到。」
謝靖就問胡興學,「這麼多的衙門,你為何不告?」
胡興學說,「小人不知啊……」
族長說,要藉機扳倒林家,就要告御狀,他也是如今才知道,有這麼多的官兒,都管得著他。
謝靖就笑了,「你說不知道,一介白身,不懂這個,也是情有可原。」
「你輾轉半年,無所告訴,卻知御駕來臨,百官雲集,人潮如織,此時告林家一狀,時機最妙。」
胡興學被他話鋒一轉,懵了。
謝靖也懶得和他糾纏,望向周邊圍著的黑壓壓的路人,「過往百姓都聽著,這邊一列穿官服的,都是閩地的父母官。你們若有冤情,儘管去告。」
「若有誰不收,便要掉腦袋。可若是有人,居心叵測,戲弄朝廷,也不止挨板子這麼簡單。」
謝靖又回過頭,「南安知縣,命你重審此案,安溪、晉江知縣會辦,胡興學,你若對結果還有不服,可告到泉州知府那兒,路都給你指明,該怎麼辦,你心下該明白了吧。」
皇帝在衙門裡坐著,聽人說前邊的事兒,謝靖借著機會,給民眾做了普法教育,還制止了試圖操縱行政和法律,想要打擊商業對手的行為,心裡頗為得意。
「朕也想看看首輔的威風,」朱凌鍶湊過去,謝靖被他一說,輕咳一聲,掩住臉紅。
到了十月十七那天,五艘大鐵船,靜靜浮在泉州港口,絲毫不為周圍歡慶的人們所動。
公主和曹豐依依惜別,紅了眼睛,平瀾和定海,也黏著爹爹不放。
等到大船排水,響起一陣轟鳴,人們先是安靜了一下,接著就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朱凌鍶也心潮翻湧,自己人的船,終於也要駛入大海,去與世界競逐了。
這一步終於沒有落在別人後邊。
大船緩緩離岸,皇帝眼中,落下淚來。
這些船的甲板前邊,都放著一盆橘子樹,就是因為曹豐請皇帝示下時,朱凌鍶沉思良久,給的一句御旨綸音,
「多吃橘子。」
遠洋中水手缺乏維C,容易得壞血病,雖說按照鄭和的路線,沿岸補給應該能保證,但是有備無患,朱凌鍶還是這麼叮囑著。
於是每艘船都裝載了大量橘子,還要在船頭放棵橘子樹,代表謹遵聖諭。
林群生也隨著眾官員一道,隨皇帝觀禮。
他看著皇帝遠處的身影,想起前幾天面聖時,他剛剛被人誣告,還驚魂未定,皇帝卻極為親切地說,「林老伯,你是社稷的功臣啊。」
如今又讓他一介商人,和眾位大臣同坐一席,「叫天下人知道,行商這行,也能出狀元。」皇帝笑著說。
海潮翻湧,大船的影子漸漸杳去,且看萬頃碧波,灑遍碎金。
或許能有一個盛世吧。
他在心中,暗暗祈求著。
回程的時候,皇帝特意要從吉安走,謝靖有些為難地說,「皇上不必為了臣如此……」
朱凌鍶說,「朕是想看看朕以後的茶園。」
謝靖便微微一笑,牽著他一道,去看江南初冬,綿綿的針尖細雨。
第87章 番外 關山月·完
瓊花里, 夢散做春愁。
太子與江陵王駕臨揚州, 已半月有餘, 今日設宴湖上,是為踐行。待人聲散去,朱堇桐和朱堇榆二人,換了一條花船,在那船上的廂房裡,洗漱過後, 又喝了兩口淡茶。
太子身邊的內侍崔甘泉進來,附耳與太子說了兩句悄悄話,朱堇桐眉心,略微擰了一些,就散開了,「依舊例行事, 」崔甘泉一愣,隨即點點頭, 弓著身子, 退了出去。
朱堇桐笑道, 「如何, 你說要在船上歇息,今日算是辦到了。」
他倆在錢塘時,朱堇榆見西湖上遊人如織,幾許遊船畫舫,漂浮在水面上, 聽歌唱曲,好不快活,到了夜裡,更是點起六角宮燈,倚窗掛了,如天幕倒懸,點點繁星。
朱堇榆就說,「在那船上睡一覺,夢裡就是泛舟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