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兩個人開心地討論了許久退休事宜,拉拉雜雜,又說了許多可大可小的事兒,說到半夜,朱凌鍶終於又犯困,這才歇了。
餘下十天,兩個人又不得閒,見了許多人不說,還辦了不少事,頭兩天展望的退休生活,依舊遙遙無期,到九月十二,一行便從錢塘出發,在福州府與朱辛月他們會合,就往泉州府去了。
本朝前幾代皇帝,都主張海禁,先帝時放開,泉州府得以重新興盛。可要說是朝廷派出的船隊,三保太監以來,已經百餘年未見這種場面了。
這其中最有面子的,當屬泉州林家,船隊之中,他家的商號獨占了兩艘,雖說是花錢冠名,可這麼以來,全國甚至南洋行商之人,全都知道林家永盛號的名頭了。
林氏家主林群生,知道這回皇帝要來親自觀看大船出海,心潮澎湃。他因海上商隊發家,掙得是辛苦錢,風險也大,因為之前海禁的事兒,這生意還不大叫人瞧得起。
如今皇帝親來,說不定還能得見天顏。怎麼不叫他激動萬分呢。
福建巡撫隨著皇帝一起到了泉州,又於十月十二,在泉州設宴,廣饗八方來客。這時候涌到泉州看大船出海的官商士子,販夫走卒,一下子多了幾萬人,擠得泉州城水泄不通。
席間皇帝問起,那永盛號的東家何在,想著見見船隊的大股東,福建巡撫說,林群生是個白身,按例便沒叫他進來。皇帝和顏悅色地說,「他於社稷有功,理應來得。」
林群生得召,對著鏡子,又用西洋來的髮油梳了一遍頭,便跟著傳話的內侍走。他走到了泉州府衙門前的大街上,忽然有人當街大喊,「冤枉啊,冤枉,林群生縱親行兇,請各位大人為草民做主!」
林群生腦袋裡炸了個雷,瞬間汗出如漿。今天是他的好日子,居然跑來人當街喊冤,衙門裡都是平時腳都碰不到的大人物,怎麼就遇上了這種事兒。
他定睛一看,那喊冤的人,根本不認識,「不要血口噴人,」他一生講究和氣生財,總是舍小錢免大計較,從不和人臉紅,如今也是別的都說不出來。
那人大喊大叫,在街上遊蕩的人,漸漸都聚了過來,圍觀熱鬧,少不得對他指指點點。
泉州府衙,到底地方不大,如今這麼多人圍過來,還聽說是出錢造大船的商家,出了這等沒良心大事,便紛紛議論,說行商之人,果然心黑,有了些錢,就胡作非為。
早有人把這幅光景報了進去。
過了一會兒,門口先出來一隊兵士,隔開眾人,把林群生與那人圍在中間,再出來的就都是穿官服的人,呼啦一下子,把府衙門前,全都站滿。
然後又從裡邊,走出來了幾個人,頂頭的那一個,穿著緋色官袍,胸前兩隻仙鶴,繫著玉帶,十分神氣。他面容俊逸,看不出年紀,按說穿這身衣服的,都不太年輕了,偏偏他還沒有鬍子。
「這、這是首輔大人來了,」人群中忽然有人失聲叫道。
「哪個首輔大人,」便有人問,「蠢材,首輔大人只有一位,」立時有人教訓他。
看客還好,那些當官的,全都分列在謝靖兩旁,不敢多說一句。衙役們端了凳子來,謝靖不坐,他們也不敢動。
謝靖抬眼往四周一望,黑壓壓都是人,忽然安靜下來。
「何人在此喊冤?」
便有一人,戰戰兢兢地說,「是小人,小人是泉州府南安縣人,小人的族弟,與人爭執,被人活活打死了,官府收了那賊人的錢,駁了小人的狀紙。人命關天,請大人為草民做主啊。」
是個眉清目秀的後生,且比一干官兒們,膽識都要好,這樣的場合,說話也十分流利,仿佛背下來一樣。
謝靖頷首道,「你起來說話,把案子的來由,官府的作為,都說清楚。」
林群生只顧著出冷汗,連喊冤都忘記了。
那人便站起來,「小人叫胡興學,安溪縣人,」胡興學說,他族弟在南風館,替一名小倌出頭,被人一拳打死,那人是林群生的族親,收了林家的錢,因此官府都不肯收他的狀紙。
林群生這時終於回過神來,「小人冤枉,這安溪胡氏族長與小人素來不睦,生意場上難免有些齟齬,但說小人買通官府,實屬血口噴人,請大人明察!」
謝靖眼珠子輕輕轉了轉。
「胡興學,」
「小的在,」那人眼中,便有幾分喜色。
族長說的,果然不差,聽聞今*上仁孝治國,早已廢了凡要告狀先打板子這一條,又整飭吏治多年,最恨貪官污吏,如今他把這事捅到皇上耳朵里,林家定然要受重創,這閩商的頭一把交椅,掂量掂量就該換人了。
雖說興許會引得天顏震怒,但富貴險中求,如今看來,似乎是成了。
「你族弟是幾時死的?」
「今年四月。」
林群生想要爭辯,又怕挨打,他見這胡興學說了許多話,也未受呵斥,便戰戰兢兢地說了句,「小的不知此事,也未曾給官府送過銀子。」
謝靖說,「有你說話的時候。」
胡興學一聽,心中大喜,更是巧舌如簧,說他那族弟,是何等高潔的人物,家中只有寡母,一心向學,只待金榜高中,誰知卻因在南風館,為小倌仗義執言,便被林家的紈絝,活活打死了。
謝靖點頭,又讓林群生說話,林群生剛理出思路來,說那名打死人的族親,已經出了五服,好幾年不見了,模樣都記不得。
餘下十天,兩個人又不得閒,見了許多人不說,還辦了不少事,頭兩天展望的退休生活,依舊遙遙無期,到九月十二,一行便從錢塘出發,在福州府與朱辛月他們會合,就往泉州府去了。
本朝前幾代皇帝,都主張海禁,先帝時放開,泉州府得以重新興盛。可要說是朝廷派出的船隊,三保太監以來,已經百餘年未見這種場面了。
這其中最有面子的,當屬泉州林家,船隊之中,他家的商號獨占了兩艘,雖說是花錢冠名,可這麼以來,全國甚至南洋行商之人,全都知道林家永盛號的名頭了。
林氏家主林群生,知道這回皇帝要來親自觀看大船出海,心潮澎湃。他因海上商隊發家,掙得是辛苦錢,風險也大,因為之前海禁的事兒,這生意還不大叫人瞧得起。
如今皇帝親來,說不定還能得見天顏。怎麼不叫他激動萬分呢。
福建巡撫隨著皇帝一起到了泉州,又於十月十二,在泉州設宴,廣饗八方來客。這時候涌到泉州看大船出海的官商士子,販夫走卒,一下子多了幾萬人,擠得泉州城水泄不通。
席間皇帝問起,那永盛號的東家何在,想著見見船隊的大股東,福建巡撫說,林群生是個白身,按例便沒叫他進來。皇帝和顏悅色地說,「他於社稷有功,理應來得。」
林群生得召,對著鏡子,又用西洋來的髮油梳了一遍頭,便跟著傳話的內侍走。他走到了泉州府衙門前的大街上,忽然有人當街大喊,「冤枉啊,冤枉,林群生縱親行兇,請各位大人為草民做主!」
林群生腦袋裡炸了個雷,瞬間汗出如漿。今天是他的好日子,居然跑來人當街喊冤,衙門裡都是平時腳都碰不到的大人物,怎麼就遇上了這種事兒。
他定睛一看,那喊冤的人,根本不認識,「不要血口噴人,」他一生講究和氣生財,總是舍小錢免大計較,從不和人臉紅,如今也是別的都說不出來。
那人大喊大叫,在街上遊蕩的人,漸漸都聚了過來,圍觀熱鬧,少不得對他指指點點。
泉州府衙,到底地方不大,如今這麼多人圍過來,還聽說是出錢造大船的商家,出了這等沒良心大事,便紛紛議論,說行商之人,果然心黑,有了些錢,就胡作非為。
早有人把這幅光景報了進去。
過了一會兒,門口先出來一隊兵士,隔開眾人,把林群生與那人圍在中間,再出來的就都是穿官服的人,呼啦一下子,把府衙門前,全都站滿。
然後又從裡邊,走出來了幾個人,頂頭的那一個,穿著緋色官袍,胸前兩隻仙鶴,繫著玉帶,十分神氣。他面容俊逸,看不出年紀,按說穿這身衣服的,都不太年輕了,偏偏他還沒有鬍子。
「這、這是首輔大人來了,」人群中忽然有人失聲叫道。
「哪個首輔大人,」便有人問,「蠢材,首輔大人只有一位,」立時有人教訓他。
看客還好,那些當官的,全都分列在謝靖兩旁,不敢多說一句。衙役們端了凳子來,謝靖不坐,他們也不敢動。
謝靖抬眼往四周一望,黑壓壓都是人,忽然安靜下來。
「何人在此喊冤?」
便有一人,戰戰兢兢地說,「是小人,小人是泉州府南安縣人,小人的族弟,與人爭執,被人活活打死了,官府收了那賊人的錢,駁了小人的狀紙。人命關天,請大人為草民做主啊。」
是個眉清目秀的後生,且比一干官兒們,膽識都要好,這樣的場合,說話也十分流利,仿佛背下來一樣。
謝靖頷首道,「你起來說話,把案子的來由,官府的作為,都說清楚。」
林群生只顧著出冷汗,連喊冤都忘記了。
那人便站起來,「小人叫胡興學,安溪縣人,」胡興學說,他族弟在南風館,替一名小倌出頭,被人一拳打死,那人是林群生的族親,收了林家的錢,因此官府都不肯收他的狀紙。
林群生這時終於回過神來,「小人冤枉,這安溪胡氏族長與小人素來不睦,生意場上難免有些齟齬,但說小人買通官府,實屬血口噴人,請大人明察!」
謝靖眼珠子輕輕轉了轉。
「胡興學,」
「小的在,」那人眼中,便有幾分喜色。
族長說的,果然不差,聽聞今*上仁孝治國,早已廢了凡要告狀先打板子這一條,又整飭吏治多年,最恨貪官污吏,如今他把這事捅到皇上耳朵里,林家定然要受重創,這閩商的頭一把交椅,掂量掂量就該換人了。
雖說興許會引得天顏震怒,但富貴險中求,如今看來,似乎是成了。
「你族弟是幾時死的?」
「今年四月。」
林群生想要爭辯,又怕挨打,他見這胡興學說了許多話,也未受呵斥,便戰戰兢兢地說了句,「小的不知此事,也未曾給官府送過銀子。」
謝靖說,「有你說話的時候。」
胡興學一聽,心中大喜,更是巧舌如簧,說他那族弟,是何等高潔的人物,家中只有寡母,一心向學,只待金榜高中,誰知卻因在南風館,為小倌仗義執言,便被林家的紈絝,活活打死了。
謝靖點頭,又讓林群生說話,林群生剛理出思路來,說那名打死人的族親,已經出了五服,好幾年不見了,模樣都記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