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也就是說沼津站可能是個關鍵。根據“出雲一號”餐車人員的說法,青木沒有去過餐車。另外,“富士號”二號車廂上的乘客中有人表示確實看到青木出現在車廂內。綜合以上的證詞,青木應該是在沼津換車的,這是可能性最高的推測。
應該沒錯吧!吉敷低聲自語。昨天他也是這麼對石田說的。啊,是那個時候!吉敷突然想起一件事。
他連忙打開時刻表,快速地翻動著。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青木的推定死亡時刻。青木的推定死亡時刻是十九日的午後六點到八點,也就是說十八點到二十點之間。但是“出雲一號”到達沼津站的時間是……
太奇怪了……吉敷的手指按著“出雲一號”抵達沼津站的時間,二十點零五分!
吉敷無言地看著半空。“出雲一號”到達沼津的時候青木恭子“已經死了”。死人怎麼能自己換車呢?
那麼是在前一站--熱海站換車的嗎?“出雲一號”到達熱海站的時間是十九點四十七分。那麼她在列車快到濱松附近時才出現在七號室的臥鋪上不是有點晚嗎?
關於這一點,有必要再和須賀做一下確認。
吉敷覺得自己的腦子裡一團混亂。野村毅沒有攜帶任何分屍用的器具如何殺人?青木恭子換車以後為什麼沒有馬上出現在七號室里?
即使列車已經離開了東京站,吉敷仍然坐立難安,他從“出雲一號”的頭走到尾,察看是否有可以隱藏兇器的地方。可結果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也就是說,列車裡事實上並沒有讓人看不到的藏物之所,可是,讓人視若無睹的地方倒是有好幾個。那就是除了一號車廂外,其他車廂中放置行李的區域。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誰也不會在意別人去那個區域拿了西放置了什麼東西。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樣的地方其實就是最不會引人注意,最安全的藏物之所。
可是問題又來了。野村毅為什麼要藏東西呢?把兇器藏起來的話,來訪的白鳥教授確實不會發現他攜帶了殺人、分屍用的器具。然而,事先就把東西藏起來,不是顯得過度小心而且沒有必要嗎?
特意讓白鳥教授知道自己兩手空空的上車對他有什麼好處呢?而且,在列車中突然遇到教授應該是意想不到的事吧!基本上,野村毅應該不會想到會在“出雲一號”上遇到熟人的。一般而言,誰也不會去注意完全陌生的乘客,當然也不會記得這個乘客做了什麼事。不會遇到熟人或被其他乘客注意,應該是執行這個計劃的先決條件吧!所以,他幹嘛要藏東西呢?
雖然一般認為會搭乘“出雲一號”的人應該都是出雲地方的人,在車上遇到熟人並非不可能,而這個熟人也可能進入自己的個人包廂中。可是,為了這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就事先把東西藏起來嗎?
真的那麼做的話,就是本末倒置了。因為為了拿隱藏的東西而到二號車廂或三號車廂不是更容易碰到熟人嗎?為了避免在列車中碰到熟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老實地待在最旁邊的一號車廂個人包廂里不要到處走動,不是嗎?如果-直待在個人包廂內,那麼只有在從東京車站上車和去上廁所的時候才有機會被熟人遇到。此外就是這個熟人也是一號車廂的乘客的情況。野村毅的運氣非常不好,他屬於最後一種情況,碰巧白鳥教授也是一號車廂的乘客。這種可能性真的很低,但野村毅很倒霉地遇到了。
基於以上的推測,應該一開始就朝野村毅沒有攜帶行李上車的方向去思考才對。吉敷暫且做了這樣的結論。
可是就算做了這樣的結論又能怎樣?吉敷仍然不能解開心中的疑惑。為了丟棄已經切割成數塊的屍體,野村毅在列車抵達鳥取、倉吉或米子等站時必須從暫停的“出雲一號”下車。他的下車處都是一號車廂的上下車處嗎?比起每次都在同一個出入口上下車,從不同的地方下車比較引人注意吧?就算被人看到了,如果只看到一次,很可能被認為是去買便當吧?但是若被看到兩三次,看到的人心裡難免會納悶、起疑吧?
還有在倉吉車站的時候。因為倉占線列車的月台就在“出雲一號”月台的後面,所以他必定會提早到後面的車廂等待下車。從這-點看來,野村毅應該會頻頻出現在二號車廂以後的諸車廂。
啊,慢著!頻頻走到後面的車廂?吉敷突然想到,不僅野村毅會頻頻走到列車的後面車廂,在“富士號”里的野村操也一樣。“富士號”的乘務員確實說過這個。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姐弟兩個人會在不同的列車裡做出相同的舉動?野村毅的行動可以解釋為上面所說的情況,但是野村操是為了什麼呢?
當時不明白野村操為什麼要那麼做,現在儘管掌握到野村毅也有相同舉動的可能,卻還是無法理解野村操為什麼要走到列車的後方。
根據石田所說,被要求到鳥取署做說明的野村毅在被偵訊時採用沉默權,什麼話也不肯說。因此,就算有白鳥教授的那些證詞,也不能把野村毅當成殺害青木恭子的兇手。如果警方這邊沒有找到對了解案情有幫助的新情報,最後還是得放了野村毅。
看起來這個案子的主犯應該是野村操,野村毅只是從犯,所以非找到屍體的頭部不可。可是頭部到底在哪裡呢?或許必須進行地毯式的搜索來尋找頭部不可了。
此外還有讓人無法理解的部分。野村操和青木恭子的關係非常不好,那麼野村操用了什麼理由讓青木恭子去找她?她們若是要談判什麼,地點為什麼不是哪一個咖啡廳而是行駛中的列車呢?這也讓人想不透。
吉敷百思不解地坐在“出雲一號”里。列車已經進入熱海車站,並停靠在第二月台,時間是十九點四十七分,和時刻表上的一模一樣,日本的國鐵準確得令人讚嘆。這次的命案利用了日本國鐵在世界上引以為傲的準確度,其實有些諷刺。像這樣的命案,恐怕只有日本這個國家才會有吧!
吉敷對日本人的時間觀念很感興趣,以前還特別研究過。在江戶時代以前,日本人對時間的觀念屬於“大略式”的。例如那時有一個時刻叫做“天亮前”,現代人會很明確的說那是早上四點或五點。因為那是黎明前的時間,所以日本人便稱那段時間是“天亮前”。還有,“天亮前”的這個時段會因為夏天和冬天日出時間的變化而有所移動。不過正午的時間不會移動。在當時日本人的時間觀念里,“天亮前”和正午到晚上的“天黑前”的時間帶是有彈性的,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短。也就是說,從前的日本人的計時器是橡皮筋或海綿一樣柔軟,可以改變形狀的東西。
但隨著文明開化,當蒸氣火車成為交通工具後,樸實的日本人也接受了所謂時刻表這種東西,並且知道西方人用硬的金屬做計時器,用來確定時間。對日本人而言,這當然是一種文化的震撼。日本人一方面被嚇得要死,一方面又馬上學會了如何應用時刻表,還造就了連發明時刻表的西方人也自嘆不如的鐵路運輸準確度。
應該沒錯吧!吉敷低聲自語。昨天他也是這麼對石田說的。啊,是那個時候!吉敷突然想起一件事。
他連忙打開時刻表,快速地翻動著。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青木的推定死亡時刻。青木的推定死亡時刻是十九日的午後六點到八點,也就是說十八點到二十點之間。但是“出雲一號”到達沼津站的時間是……
太奇怪了……吉敷的手指按著“出雲一號”抵達沼津站的時間,二十點零五分!
吉敷無言地看著半空。“出雲一號”到達沼津的時候青木恭子“已經死了”。死人怎麼能自己換車呢?
那麼是在前一站--熱海站換車的嗎?“出雲一號”到達熱海站的時間是十九點四十七分。那麼她在列車快到濱松附近時才出現在七號室的臥鋪上不是有點晚嗎?
關於這一點,有必要再和須賀做一下確認。
吉敷覺得自己的腦子裡一團混亂。野村毅沒有攜帶任何分屍用的器具如何殺人?青木恭子換車以後為什麼沒有馬上出現在七號室里?
即使列車已經離開了東京站,吉敷仍然坐立難安,他從“出雲一號”的頭走到尾,察看是否有可以隱藏兇器的地方。可結果是: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也就是說,列車裡事實上並沒有讓人看不到的藏物之所,可是,讓人視若無睹的地方倒是有好幾個。那就是除了一號車廂外,其他車廂中放置行李的區域。只要不是自己的東西,誰也不會在意別人去那個區域拿了西放置了什麼東西。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樣的地方其實就是最不會引人注意,最安全的藏物之所。
可是問題又來了。野村毅為什麼要藏東西呢?把兇器藏起來的話,來訪的白鳥教授確實不會發現他攜帶了殺人、分屍用的器具。然而,事先就把東西藏起來,不是顯得過度小心而且沒有必要嗎?
特意讓白鳥教授知道自己兩手空空的上車對他有什麼好處呢?而且,在列車中突然遇到教授應該是意想不到的事吧!基本上,野村毅應該不會想到會在“出雲一號”上遇到熟人的。一般而言,誰也不會去注意完全陌生的乘客,當然也不會記得這個乘客做了什麼事。不會遇到熟人或被其他乘客注意,應該是執行這個計劃的先決條件吧!所以,他幹嘛要藏東西呢?
雖然一般認為會搭乘“出雲一號”的人應該都是出雲地方的人,在車上遇到熟人並非不可能,而這個熟人也可能進入自己的個人包廂中。可是,為了這個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就事先把東西藏起來嗎?
真的那麼做的話,就是本末倒置了。因為為了拿隱藏的東西而到二號車廂或三號車廂不是更容易碰到熟人嗎?為了避免在列車中碰到熟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老實地待在最旁邊的一號車廂個人包廂里不要到處走動,不是嗎?如果-直待在個人包廂內,那麼只有在從東京車站上車和去上廁所的時候才有機會被熟人遇到。此外就是這個熟人也是一號車廂的乘客的情況。野村毅的運氣非常不好,他屬於最後一種情況,碰巧白鳥教授也是一號車廂的乘客。這種可能性真的很低,但野村毅很倒霉地遇到了。
基於以上的推測,應該一開始就朝野村毅沒有攜帶行李上車的方向去思考才對。吉敷暫且做了這樣的結論。
可是就算做了這樣的結論又能怎樣?吉敷仍然不能解開心中的疑惑。為了丟棄已經切割成數塊的屍體,野村毅在列車抵達鳥取、倉吉或米子等站時必須從暫停的“出雲一號”下車。他的下車處都是一號車廂的上下車處嗎?比起每次都在同一個出入口上下車,從不同的地方下車比較引人注意吧?就算被人看到了,如果只看到一次,很可能被認為是去買便當吧?但是若被看到兩三次,看到的人心裡難免會納悶、起疑吧?
還有在倉吉車站的時候。因為倉占線列車的月台就在“出雲一號”月台的後面,所以他必定會提早到後面的車廂等待下車。從這-點看來,野村毅應該會頻頻出現在二號車廂以後的諸車廂。
啊,慢著!頻頻走到後面的車廂?吉敷突然想到,不僅野村毅會頻頻走到列車的後面車廂,在“富士號”里的野村操也一樣。“富士號”的乘務員確實說過這個。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姐弟兩個人會在不同的列車裡做出相同的舉動?野村毅的行動可以解釋為上面所說的情況,但是野村操是為了什麼呢?
當時不明白野村操為什麼要那麼做,現在儘管掌握到野村毅也有相同舉動的可能,卻還是無法理解野村操為什麼要走到列車的後方。
根據石田所說,被要求到鳥取署做說明的野村毅在被偵訊時採用沉默權,什麼話也不肯說。因此,就算有白鳥教授的那些證詞,也不能把野村毅當成殺害青木恭子的兇手。如果警方這邊沒有找到對了解案情有幫助的新情報,最後還是得放了野村毅。
看起來這個案子的主犯應該是野村操,野村毅只是從犯,所以非找到屍體的頭部不可。可是頭部到底在哪裡呢?或許必須進行地毯式的搜索來尋找頭部不可了。
此外還有讓人無法理解的部分。野村操和青木恭子的關係非常不好,那麼野村操用了什麼理由讓青木恭子去找她?她們若是要談判什麼,地點為什麼不是哪一個咖啡廳而是行駛中的列車呢?這也讓人想不透。
吉敷百思不解地坐在“出雲一號”里。列車已經進入熱海車站,並停靠在第二月台,時間是十九點四十七分,和時刻表上的一模一樣,日本的國鐵準確得令人讚嘆。這次的命案利用了日本國鐵在世界上引以為傲的準確度,其實有些諷刺。像這樣的命案,恐怕只有日本這個國家才會有吧!
吉敷對日本人的時間觀念很感興趣,以前還特別研究過。在江戶時代以前,日本人對時間的觀念屬於“大略式”的。例如那時有一個時刻叫做“天亮前”,現代人會很明確的說那是早上四點或五點。因為那是黎明前的時間,所以日本人便稱那段時間是“天亮前”。還有,“天亮前”的這個時段會因為夏天和冬天日出時間的變化而有所移動。不過正午的時間不會移動。在當時日本人的時間觀念里,“天亮前”和正午到晚上的“天黑前”的時間帶是有彈性的,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短。也就是說,從前的日本人的計時器是橡皮筋或海綿一樣柔軟,可以改變形狀的東西。
但隨著文明開化,當蒸氣火車成為交通工具後,樸實的日本人也接受了所謂時刻表這種東西,並且知道西方人用硬的金屬做計時器,用來確定時間。對日本人而言,這當然是一種文化的震撼。日本人一方面被嚇得要死,一方面又馬上學會了如何應用時刻表,還造就了連發明時刻表的西方人也自嘆不如的鐵路運輸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