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啊,是的。對不起,那個事件純粹是自殺。但是,後來的伊瑪·布隆戴爾之死和一九二一年的瑪格麗特·艾爾格之死,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兩個人是怎麼死的?從這裡往下到南面的牆壁,經過三十四樓的獅子大道,可以到瑪格麗特的窗外;經過克麗奧佩特拉之針大道的話,可以到伊瑪房子的窗外,這個我都可以明白。但是再怎麼說,人都是在窗戶外面,要怎麼近距離開槍呢?她們兩個人的太陽穴周圍都有煙煤,所以是在非常近的距離下開槍的。那是怎麼辦到的?”

  “助理教授,你說呢?”

  “這個可以從近代史中找到答案。”潔說:“是不是用了壕溝戰中的發明,潛望鏡式的遠隔發射器呢?在手槍上稍微加工就行了吧?”

  怪人嘿嘿地笑了,但是很快就靜默下來。顯然是潔又說對了。

  “潛望鏡式的遠隔發射器是什麼?”

  “是當時的一種創意商品。通常進行壕溝戰的時候,是這樣拿著槍,把頭和槍露出壕溝的上面攻擊敵人,這個你知道吧?”

  “當然知道。”我說。

  “可是,這樣是很危險的。把頭部暴露在敵人的眼前,隨時都可能被敵人的子彈或炮彈擊中臉或頭部,或是被炮彈的碎片打到。所以當時就想出了把身體完全藏在壕溝里,只有槍露出來,也能進行攻擊的突破性工具。”

  “那是什麼?有那麼好的東西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各種創意與發明競爭的時代。那是一次劃時代性的戰爭,改變了戰爭原有的樣貌。以前的戰爭是英雄騎馬馳騁戰場,單挑決一雌雄的時代,贏的人就是勝利者,就是英雄。但是,進入壕溝戰的時候,戰爭就變成愚蠢的消耗戰,兩軍對峙的時間拉長了。因此,坦克車被發明出來,戰場上開始使用毒氣,機關槍也出現了,還有變裝的隱形部隊。潛望鏡式的遠隔發射裝置槍,不過是戰時眾多發明中的一個。”

  “那到底是怎麼樣的東西?”

  “把槍安裝在這種長形箱子的上面,把金屬棒或繩子系住扳機的地方,再把金屬棒或繩子延伸到下面。下面也有一個和上面一樣的扳機,把這兩個扳機連繫在一起,只要扣動下面的扳機時,上面的扳機也會被牽動,槍裡面的子彈就可以發射出去了。而下面的扳機的地方有潛望鏡,透過潛望鏡,可以看到上面的槍炮對準的目標,進而進行攻擊。因為身體在壕溝里,所以可以躲過敵人槍彈的直擊,比較安全。”

  聽了潔的說明,我感到很新奇。

  “那樣的東西好用嗎?”

  “那樣的東西尺寸太大了,缺乏機動性,扳機又變得很緊,還經常故障,所以很快就被棄置了,還是直接拿槍攻擊比較容易。”怪人說。

  “但你把這個點子應用到自製的手槍上嗎?用到恩菲爾德No.2Mk1上?”

  我又不懂了。

  “什麼?在壕溝的上面用手槍對敵?”

  “不是那樣的,傑米。只要透過七英寸的窗戶縫隙,把槍伸進室內,那麼即使人是在窗外的散步道上,也可以對室內的受害者做近距離的開槍。”

  “是那樣嗎?”

  “只要利用機械手就夠了。這個比壕溝戰時用的東西更簡單,也不需要用到潛望鏡。”

  “只靠肉眼射擊?”

  “是的。伊瑪或瑪格麗特都一樣,她們從外面回來時,習慣在客廳的枝狀吊燈下切換燈的亮度,這是她們的樂趣。”

  “怎麼切換?”

  “打開牆壁上的開關後,就走到百合花形狀的吊燈下面拉繩子,打開電燈。”

  “然後呢?”

  “每拉動一下,吊燈上的百合花就會亮起一部分,不會一次就全亮。那是一種可以製造朦朧氣氛的燈具,可以在比較暗的燈光下,放一張自己喜歡的唱片,然後拉開窗簾,一邊聽音樂,一邊欣賞窗外摩天樓的燈光。”

  “原來是這樣……”

  我明白了。

  “這是住在曼哈頓摩天樓里的住戶的特權。女性們都會喜歡那種氣氛吧!”

  “嗯。”

  “利用她們的動作和姿勢,來決定開槍的時間。當她們從外面回來,走進客廳,站在吊燈下面後,會因為要切換燈光的亮度,而拉動好幾次繩子,此時就是伺機開槍的時候。”

  “嗯。”

  “拉動繩子的那一瞬間,就是扣動扳機的時間。因為要等目標停止動作,才能開槍,所以在窗外的獅子大道上的狙擊者,必須辛苦地等待。”

  “是嗎?”

  “因為,如果窗戶沒有先打開的話,再怎麼等待也無法開槍。”

  “對呀!”

  “因為窗外的狙擊者不能從外面打開窗戶,所以他只好背著機械手,經過散步道,數次來回窗外,尋找適當的位置,和把槍伸進室內的機會。為了避免徒勞無功,所以必須選擇室內的人會打開窗戶的季節下手。住在三十四樓的人,絕對想不到三十四樓的窗外竟然會有人,所以在夏季里連續幾天的好天氣時,通常都會打開窗戶。”

  “我明白了。伊瑪·布隆戴爾死亡的時間是八月十四日吧?而瑪格麗特·艾爾格是九月,都是夏末,天氣熱的時候。”

  “就是那樣。”

  “可是,絲襪又是怎麼一回事?”

  我又想到了一件事。

  “因為那樣的話,就沒有受害者本身的指紋留在槍把上的問題。”

  “沒錯。用絲襪把槍完全包起來,就沒有所謂指紋的問題了。開槍,再鬆開遠距離發射的工具,把槍留在室內死者的旁邊,就可以了。”

  “嗯,窗簾或許是關閉起來的,但是只要有一點點的縫隙就夠了。因為狙擊者是靠在窗戶上的,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他想要下手的對象的動態……”

  我一邊說,一邊慢慢放鬆本來有些無法釋懷的心態。

  這個問題稍微想過之後,就能了解了。

  “但是,慢著,潔,我還有無法理解的問題。”

  “什麼?”

  “就是受害者的手指上有煙煤這件事。這應該是用手拿著手槍,並扣動扳機才有的特徵呀!”

  “沒錯。就是因為手上有煙煤,所以有才辦法騙過大家。大家雖然覺得這個命案很可疑,可是因為死者的手指上有煙煤,所以接受了死者是自殺的說法。”

  “那麼,煙煤是怎麼沾上去的?”

  “狙擊者先用機械手把槍放在地上的死者手邊,在放開槍之前,又扣動了一次扳機,開了一槍。這也就是靠近地板的牆角處,為什麼會有另一顆子彈的原因。不管是伊瑪·布隆戴爾,還是瑪格麗特·艾爾格的命案里,現場的牆角都有這麼一顆莫名其妙的子彈。”

  聽著潔的解釋,我嘆了一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