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後來,已不能再掩飾情緒,問他會不會好端端回來。

  換在以前,他一定會慡快地點頭說會。這一兩年已不再如此,因為他知道很多事不是他想就能如願的,更知道男子該言出必行,若沒十分的把握,就不要把話說滿。那時不給她十分的希望,是怕她來日面對十二分的失望。

  回程中,偶爾會想,這要是死在路上,她嫁給他一場又是何苦來?幾年獨守空房、一生守寡的情形,是哪個女子能夠接受的?哪個女子又該被這樣對待?便因此生出懊悔,寫了封信給襲朗,說自己要是落難,請他一定要照顧錢友蘭。

  襲朗回信時沒好氣:那本就是我寡嫂的二妹,襲府自會幫襯她一輩子,缺你提醒?你給我活著回來。活著才能做兄弟,我不跟鬼魂打交道。

  他失笑,感慨。知道襲朗心裡不知多擔心他和夏易辰,只是不能說出口罷了。

  是在那時候下了決心:若能平安回京,好好兒地過日子,要對得起妻子,更要對得起襲朗。

  怎麼會不知道,襲朗每每看到他自斟自飲時,總是眼神黯然,心裡怕是比他還難受。

  再往後的歸程中,他發現自己已經在放下寧元娘。

  是那種心甘情願地放下。

  以前就知道,不該再想起寧家元娘,若想起,便是誰都對不起。

  是,他的安危與她無關,她的悲喜也與他無關。只偏生不能克制。

  有時候,不甘比情殤還磨人。

  那樣的錯失,實在是讓他不甘,讓他惱火自己。

  可到底還是放下了,想起她的時候越來越少。

  要一個男人承認對另一個男人甘拜下風,是永無可能的事。但是,若要比誰對寧元娘更好更痴心,他承認自己不如蔣修染。

  蔣修染起先是很可能成為睿王左膀右臂的人,後來站隊到了太子那邊,並與蔣家鬧翻,外人不清楚,他卻看得清楚。蔣修染是為了寧元娘少一些負擔,讓她不會為了寧家、襲家排斥她,從而自一開始就斬斷那根姻緣線。

  是,處境不同,所以做派不同。但他終究不是蔣修染。他的親人一再阻撓而他後知後覺優柔寡斷的時候,便已註定了他的錯失。

  當初如果再勇敢一些,再決絕一些,結果會有所不同。但他沒有,除了自己,誰都不能怨怪。

  ——想通了,便是這樣。

  只是錯失,不是誰輸給誰。兒女情長以輸贏來下定論的話,是對每個局中人的不尊重。

  遐想間,錢友蘭轉回來,笑道:“娘說讓你先用飯,聽明日再過來看看。”隨後便吩咐丫鬟將飯菜擺到床榻上,不想他下地折騰。

  秦明宇卻起身下地,“你用過飯沒有?”說著凝了她一眼,見她面色有些憔悴,眼下有暗影,便又加一句,“一起吃。”

  錢友蘭愣了愣,隨即笑著點頭,輕聲說好。

  ?

  ☆、186番外 秦明宇錢友蘭二三事(下)

  ☆、秦明宇錢友蘭二三事(下)

  安靜的氛圍下,秦明宇和錢友蘭相對而坐,靜靜地吃完飯。

  錢友蘭命人請的大夫來了,為秦明宇重新換藥。隨後,他轉去洗漱更衣。回到寢室的時候,她已親手幫他重新鋪床。

  “六爺早些歇息,妾身歇在暖閣,有事喚一聲即可。”錢友蘭這樣說著的時候,稍稍有點兒窘迫。自他回來到現在,她整個人都是懵的,對他連該講的禮數、該有的稱謂都忘了。

  “也好。”秦明宇頷首微笑,“你好生歇息。”

  錢友蘭稱是去了暖閣。

  翌日一早,兩個人一同去給秦夫人請安。

  秦夫人看著秦明宇那撇小鬍子皺眉,“你好生打理儀容,不修邊幅的像什麼樣子?”

  “這不是還沒顧上麼?”秦明宇摸著鬍子笑道,“回去就剃掉。”

  “這還差不多。”秦夫人滿意地笑了笑,隨後起身,“一起去給你祖父請安吧,老人家記掛著你,得了空再與我說話。”

  夫妻兩個同聲稱是,去了老太爺房裡,行禮之後,秦夫人與錢友蘭知道祖孫兩個必然有一番長談,坐了片刻,便先行起身道辭。

  錢友蘭一如往常,先去花廳示下,隨後回到房裡做針線。她最擅長的是針線和算術,這段日子都在忙著給寒哥兒做小衣服——老太爺很喜歡那孩子,她也是。那樣一個活潑可愛的小人精,又有誰能不喜歡?

  那邊的老太爺則正在詢問秦明宇:“是太子要你走這一趟的?”

  “是,也不是。”秦明宇如實道,“我從少鋒口中得知太子斟酌人選的時候,知道我也在其中,便去向太子請命。”

  “哦?”老太爺微微揚眉。

  秦明宇一笑,細細解釋道:“我這個人在外人眼裡什麼樣兒,我清楚,不是多有城府,大多聽皇家、您和太子的吩咐行事。是我這樣聽話的人前去傳話,那幾名手握兵權之人,更能相信幾分。再者,便是我抵死也做不出卑躬屈膝的樣子——給你們慣壞了,辦這種事絕不會損了天家顏面。至於別的,便是清楚少鋒會妥當安排,不會讓我賠上性命。我年紀不小了,這兩年又正是最要緊的關頭,我總要為太子為秦家做點兒什麼,有了這鋪墊,太子才會待秦家一如既往,而不會因為慧貴妃、淮南王的事對我們心存芥蒂。”

  老太爺眼中流露出欣賞,“你長大了。”

  秦明宇汗顏。早就該長大了。又說了半晌的話,他辭了祖父,轉去母親房裡說話。對著母親,自然都是些報喜不報憂大事化小的話。

  秦夫人見兒子大睡一場之後,精氣神和氣色都恢復如常,也就放下心來,便是不大相信經過那麼順遂,也不多問。是清楚,問了也得不到答案。這些門外事,家裡的男子沒一個願意跟她說,因為說了她也不見得明白其中的厲害輕重。

  末了,她叮囑道:“日後可要跟你媳婦好好兒過日子。你這一趟出門,家裡幸虧有她。”

  秦明宇似笑非笑地看著母親。

  秦夫人便跟他說起一些事:“估摸著府里最傻的一個便是我,直到府里人心惶惶的時候,我才知道你跟我扯了謊。而那時候,你二嬸、三嬸和她們的兒媳婦,已開始另謀出路了——擔心秦家被襲家老四連累,想去別處打點一番,要是有朝一日落難,也能有個幫忙說話的人。你媳婦得知之後,二話不說便將不安生的人攔回來禁足了,隨後又命人將你二叔三叔喚回家中,問他們,她這樣處置對不對。

  這些大事,你二叔三叔知道輕重,自然是滿口認可,回到房裡去訓斥了女眷一番,並且親自發話——在你回府之前,都要禁足。後來,老太爺知道了,誇獎了你媳婦兩句。可不管怎樣,你媳婦是得罪人了,得罪的還不少。我那會兒就擔心著,那幾個人一定會吩咐人找她的麻煩,也真就是那樣。卻沒料到,她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都拿她沒法子。

  這就夠了,這樣一個伶俐的人,撐得起這個家,擔得起一府宗婦的重擔。比起我可是強多了。”說著,她訕訕的笑,“我那會兒,凡事都是不播不轉,你祖父祖母不發話,我就什麼都不用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