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舒利誘,妻子慫恿,鬼使神差,薄生就這樣加入了徐舒的計劃,越陷越深。

  所以,當冰涼的斧鉞放在脖頸上時,他不由大哭,老淚縱橫,後悔不已……

  但旁邊的徐舒,卻已看到了震澤上的北伐舟師,哈哈大笑起來:

  「郡君,殺了徐舒,就能讓吳縣不陷落,就能保會稽平安麼?」

  ……

  「郡君還在迷茫?請讓徐舒為郡君分析南方局勢。」

  「天下四十八郡,南海、桂林、象郡、豫章、閩中、長沙、南郡、衡山、洞庭,整整八郡,已豎北伐軍大旗,六分得其一,不亞於昔日一六王諸侯。」

  「而我聽說,九江、東海,一片亂相,項燕之後擁立楚王,復辟楚國,江西皆反,楚盜日益擴地,欲取江東,其兵卒已在江邊徘徊,而江東楚人豪俠,也紛紛從草澤中舉事,欲接應之。」

  「江東兩郡,恍如孤島,左右皆為水火,不遭水濡,便受火侵,想要自保?根本不可能!」

  胥門之上,嚴慶頭疼不已,真該堵上這徐舒的嘴,如此巧舌如簧,讓他想起來徐舒的履歷。

  徐舒本是彭澤士人,十多年前,因為迎別部司馬黑夫入豫章有功,遂進入仕途。

  他先在豫章做了幾年縣吏,會稽郡分出鄣郡後,又到那邊當了一段時間郡吏,後被調至會稽,為功曹。此人做事十分機敏勤勉,嚴慶是一年多前才調來的,十分倚重他。

  似乎是為了堅定自己守城的決定,嚴慶道:「你也說了,叛軍和楚盜,至多擾亂了南方十個郡,關中和北方仍然安定。要知道,北方戶口是南方數倍,始皇帝可調派數十萬大軍平叛,必如石擊卵……」

  因為與朝廷斷了聯繫,儘管「二世皇帝」已繼位兩個多月,大家都知道了始皇帝已死的消息,但嚴慶沒得到咸陽詔令,拒不承認始皇帝已亡,這已成了他說服眾人堅守的最大動力。

  徐舒卻打破了他的幻想,指著震澤那支龐大的舟師道:「郡君,始皇帝已崩,朝廷為奸臣逆子所控制,武忠只是奉遺詔靖難,開城門是迎接義師,絕非叛逆!」

  「倘若郡君一意孤行,試圖抵抗,不如算算,究竟是北伐軍援兵來得快,還是朝廷救兵來得快?」

  嚴慶被這番話噎住了,徐舒乘機再接再厲:

  「更何況,北伐軍但凡攻克郡縣,先降之吏不殺,只誅抵抗劇烈,民怨頗深者。」

  「而楚盜則不然,每克一縣,必不分青紅皂白,繩其長吏,屠戮秦人。」

  「若降北伐軍,則城內數十秦吏,數千戍卒,皆不必死。」

  「反之,若吳縣為楚盜所破,則這城頭所有人,皆將為其所屠啊郡君!」

  話說到這份上,嚴慶已被逼到了牆角,只見他面露躊躇,在城頭反覆踱步,看看城外的北伐軍船隊風帆,再望望城內匆忙搬運木石的郡兵戍卒,以及態度叵測的數萬百姓……

  但最終,他將目光投到了腰間那枚官印上,肅然道:

  「我家籍貫蜀郡嚴道,乃嚴君樗里子之後也,亦秦之宗室。以功勳得爵,深受始皇帝之恩,恪守秦律,不管始皇帝在或不在,我都要守住職責,豈能背棄朝廷,投效叛軍?死後有何面目見嚴君於泉下?」

  「我寧為子胥而死,不做伯嚭而生。」

  說罷,他決心已定,令人將徐舒按倒,喝道:

  「豎子,城內還有哪些叛逆,一一招來!可留你全屍!」

  一旁的薄生張了張嘴,可惜徐舒在城內究竟有多少黨羽內應,他一個不知道。

  徐舒卻只是冷笑:「嚴慶,你真是執迷不悟啊,君不見,熒惑高懸,天下已亂。好好看看吧,這滿城的秦人、楚人、越人,皆是北伐軍黨羽,誰不曾暗暗準備後路,待城破之時,割了郡君的首級獻上?必得千金重賞,許以富貴!」

  這話似威脅,又似暗示,不少人勃然色變。

  嚴慶也被徹底激怒了,指著徐舒罵道:

  「他在亂我軍心,殺了此僚,以堅軍民守城之心!」

  被郡兵拉拽到城邊,敘舒卻渾然不懼,扭頭朝著嚴慶等人方向,大呼道:

  「你沒得選!」

  「若是抵抗,北伐軍攻破城池,饒不了你!」

  「藉故將幾名越君繩之以法,越人憤恨,也饒不了你。」

  「在會稽郡為官這麼多年來,殺人父兄,孤人子弟,斷人手足,黥人顏面,數不勝數。那些自詡為慈父、孝子的楚人們,都恨不能生食汝肉,報仇雪恨。彼輩之所以不敢把劍插到你的腹上,是因為他們畏懼律令,如今天下大亂,能維持江東秩序的,唯有武忠侯!此時不降,以保富貴,難道還等著城破之後,被人亂刃殺死麼?」

  嚴慶感到莫名其妙:「將死之犬,還欲亂吠?本郡守絕不從賊!二三子,堵上他的嘴!」

  郡守還搶過一把劍,打算親自行刑,卻沒想到,才往前走了數步,伴隨著親衛的驚呼,卻有一把冰涼的利刃,從身後狠狠扎進了他的腰肋!

  「郡君!」

  回過頭,嚴慶不可思議地看到了郡丞廖廣,他握著劍,手裡沾了血……

  「是你?」

  徐舒方才的話,竟然是對此人喊的。

  這是嚴慶萬萬沒想到的,這位郡丞,郡里的三把手,分明與自己是莫逆之交,兩年來相互扶持,力保會稽,他怎麼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