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我。」

  廖廣咬咬牙,猛地抽出了劍,血漿四射,嚴慶踉蹌後退,墜下了胥門高高的城樓!

  「郡君欲效伍子胥,為國而死,但吾等卻還想活下去,只能做小人伯嚭!」

  郡守遇刺,郡丞跳反,蟠門城頭已亂作一團,雙方的親衛相互攻殺!在這亂象中,廖廣卻第一時間替徐舒鬆了綁,隨即高高舉起劍。

  「酷吏已死,吳縣反正!開胥門,迎北伐軍!」

  胥門緩緩開了,一如兩百多年前那般,只是吳越江湖之間,再無鴟夷皮……

  第0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

  會稽郡府坐落於吳縣城中,分前後兩座大殿,前殿東西長十七丈五尺,南北寬十五丈七尺,高四丈;後殿東西長十五丈,南北寬十丈二尺七寸。周一里二百四十一步,由大殿、倉房及廂房構成的宮室形成了一組十分雄偉的建築群,屋樑上還有蟠、蛇等蟲獸雕塑。

  「真是氣派。」

  尉陽入城至此,昂首而望,笑道:「沒想到吳縣官寺,竟如宮室盛矣哉,我既為會稽郡尉,以後就要在此處居住了?真是奢侈。」

  昨日,會稽郡守嚴慶既已在胥門殞命,城內大亂,尉陽乘機率軍攻城,在廖平、徐舒的協助下,很快控制城內局勢。

  稍後,他又自領「會稽假尉」,功曹徐舒則為「會稽郡假守」,廖平仍為郡丞,新的三人領導班子就此成立,只等待武忠侯正式任命。

  作為本地人,小吏薄生這會正忙不迭地給這位年輕的都尉介紹道:「此地本為吳、越宮室,後春申君遷於江東,遂重新修繕,以為宮室。」

  尉陽看了一眼這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我聽人說,你做過春申君食客?」

  薄生應諾:「做過幾年。」他其實只當了一年,故意添了點。

  尉陽在殿內隨意坐下,指點薄生:「既如此,將當年春申君封於此地,如何治理吳地的事,說來聽聽。」

  薄生道:「下吏聽說,當年春申君為楚相,封地原本是淮北十二縣,後來才請求轉封於江東。」

  尉陽道:「淮北不比江東更富庶麼?為何要舍富裕之地,而取貧遠之所呢?」

  薄生笑道:「小人最初也這麼以為,頗為不解,後來才有門客中的前輩告訴我,此乃虞卿之策。」

  「虞卿?是做過趙國相邦的虞信麼?」

  薄生道:「正是虞信,他晚年曾為春申君門客,諫言道,於安思危,危則慮安,封地不是越富裕,離國都越近越好。昔日秦孝公封商君,孝公死,而後不免殺之。秦宣太后封三貴於關中,太后死,而秦昭王奪之。眼看楚王年歲日高,為了子孫能長久擁有封地,莫如遠楚。」

  「於是春申君言之於楚王曰,淮北與齊國、魏國接壤,乃邊境要地,應當直接設郡,於是獻上淮北十二縣,請改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於吳墟,以為都邑。」

  尉陽仍不以為然:「但黃歇封過來不過數年,便身死於棘門,慘遭李園毒手了,可見遠封不見得能避禍。」

  見他直呼春申君名諱,並無尊敬之意,薄生有些尷尬:「話雖如此,但只那數年時間,春申君還是在吳地,做了不少事情的。」

  「比如吳縣以東的海鹽縣(浙江平湖縣),此縣東北有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泛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春申君遂令吾等勘測地勢,徵召楚人、越人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通吳淞江口,一瀉而入於海,從此海鹽縣便不怕旱澇。當地人感激春申君的恩德,便將這條河稱作黃歇江,又作黃浦江、春申江。」

  「吳縣以北的無錫縣,也鑿了些溝渠,開闢了大片良田,多虧了這些舉措,三十多年來,吳地稻米連歲豐收,遠比越地富庶。」

  「還有都尉來此路上,檢視過的吳兩倉,亦是春申君所造,名均輸倉,周一里,儲藏稻米數十萬石,豐年的糧食購入儲藏,如今剩餘的陳年穀米,可供全城百姓食用兩年!」

  尉陽拊掌:「這倒是一件德政,我大軍糧秣不愁了,看來春申君在治理地方上,還是有些本事的。」

  他隨即上下打量薄生道:「我看你熟悉本地掌故,說起水利、溝渠、稻穀、均輸都頭頭是道,如今徐君為郡守,郡功曹空缺,便由你擔任,協助理政吧!」

  郡功曹可是四百石的官,而且頗有實權,薄生一愣,頓時大喜,連連道謝。

  這時候,安頓好城內秩序後,徐舒也來了,一併獻上了戶口圖籍:

  「吳縣戶九千,皆在此處,還請都尉過目。」

  「郡守看行了,何必呈給我。」

  尉陽隨意看了看,卻發現徐舒示意讓薄生退下,似是有話要單獨對自己說。

  他合上圖籍:「徐君面露憂色,莫非是擔心楚盜,還有尚未投降的郡尉郡卒?」

  徐舒卻搖頭道:「我不擔心楚盜,也不擔心未降之卒,我最擔憂的,是吳芮啊!」

  ……

  一個激靈,尉陽赫然起身,走到門邊,示意親信守好,勿要讓任何人靠近,才再度合上門,走近徐舒,低聲道:

  「徐君,莫非你得知了什麼消息?吳芮都尉他……」

  徐舒卻道:「吳芮並無異樣。」

  尉陽鬆了口氣:「那豈能無故懷疑?」

  「都尉有所不知。」

  徐舒道:「我本是彭澤人,與那吳芮家所在的餘干縣,隔著並不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