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廷尉葉騰極力支持這一想法,他追溯秦的歷史說,商鞅變法時,出台的第一個重要的「一號文件」就叫《墾草令》!

  此法令大體內容是,將一切阻礙農事的民俗、陋習加以整改,經濟上打壓知識分子,閒散人員和商賈,限制遷徙,讓百姓只有干農活一條出路,以糧為綱,以農為本。

  不僅在中央如此,為了在地方推行《墾草令》,還設置了許多農官,國家級別有「治粟內史」,郡上有「都田嗇夫」,縣上有「田嗇夫」,鄉上有「田佐吏」,里中有「田典」。

  按照黑夫的理解,就相當於後世的農業部、農業廳、縣農業局、生產大隊、小隊。

  衷在其位謀其政,卻對這些東西的深層原因懵懵懂懂,黑夫則再明白不過。

  自有政權以來,政府就會直接或間接干預社會經濟,根據干預強度不同,後世有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之分。

  但開創了統制經濟的先河,莫過於商鞅的《墾草令》。

  在西周春秋時,國家和勞動者之間,橫隔著封建大夫、采邑、宗族等組織,這使國家無法對最廣大勞動者的農業活動進行干預。

  然而,秦卻將這些中間組織統統幹掉或削弱,商鞅變法後,秦對勞動者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從農官的工作就知道,朝廷恨不得對農事每一個環節進行指導管理。

  這種大政府思維,對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十分有利,唯一的問題是,廣大農官中,也有不少人是半吊子,或者出身低微,目光狹隘,堆肥漚肥、菘菜等新事物的利好,他們一時半會領會不到。

  農官制度雖好,卻唯獨少了專業人士進行指導。

  故黑夫敢提議設立「農學」,並不是突發奇想,而是覺得,在秦朝重農和農官制度基礎上,進一步搞農業大學,政府出財力,農家出技術,培養農科員,讓他們去往各地任職,讓各級別農官,多一個「農業技術站」的作用,簡直是水到渠成!

  黑夫想的沒錯,對於「工學」,群臣尚存在一定分歧,但「農學」,卻得到了幾乎所有大臣的一致贊成。

  最後秦始皇也欽定了此事:「倉廩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秦以農立國,設農學可也!必使官吏黔首皆能效神農、后稷之事!」

  「陛下聖明!」

  群臣噤聲,拜倒稱頌。

  黑夫則在心裡暗暗算了筆帳:「天下四十郡,近千個縣,至少需要一千名農科員,若這群人帶著農家的技術去到地方,能給全國農事有多大的提升?」

  若他們還能接納黑夫和張蒼「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私貨,將它們傳播到全國,真是前景不可限量。

  有了這個基數,未來哪怕這世上已沒了他黑夫,誰能知道,中國不會出一位古代袁隆平呢?

  這才是黑夫為這個國家和民族,謀劃的「終身之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秦始皇在膠東一呆就是月余,為的可不是白菜豆腐,做的也不止一件事。

  就在即墨行宮群臣議論,決定設「農學」,使實用之學在這寒冬臘月里,走向欣欣向榮之時,城外的即墨田氏府邸,卻一片愁雲慘澹。

  風雪剛停,即墨田氏的僕役同往常一樣,打開大門,卻愕然發現,一隊黑壓壓的秦軍,已經包圍了這裡!強弓勁弩瞄準門楣,頓時嚇得扔了門板,跑去院子裡稟報。

  郡兵曹的官吏曹參,連同一隊直屬於皇帝的郎衛軍,帶著千餘人,將即墨田氏府邸團團圍困,並宣讀了秦始皇的詔令:

  「即墨田氏,舉族遷至北地郡大塬,以實邊塞!」

  第0544章 暴力強拆

  「兄長,為之奈何?」

  祠堂的門再度被推開,即墨田氏的二家主田間大步走進來,卻見他兄長田角,還跪在列祖列宗的靈位面前,愣愣出神。

  雖然早在半年前,夜邑田氏被郡守黑夫剿滅時起,田間就有預料,自家恐怕遲早也要挨一刀,但也心存僥倖,奉家主田角之命,田氏收斂了氣焰,敦順守法,不敢再像以前那樣,以即墨的主人自居,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如今情勢已經急切如火,秦軍圍了田府,並宣布了秦始皇帝的詔令,以參與私鹽貿易為由,定田氏之罪,要他們舉族遷徙到遙遠的關中北地郡去!

  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整個田氏都懵了,兵曹官吏曹參限田氏三日之內收拾妥當,不然就要讓兵卒進來「幫忙」了!

  田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全家的主心骨田角更是失了魂兒,已經連續半天將自己關在祠堂,不見任何人。

  田間不忿赫赫大族就這樣破滅,跪下推著田角道:「兄長素來多謀,難道就沒什麼辦法?」

  田角卻看了弟弟一眼,苦笑道:「當年齊康公被從臨淄宮室強遷去海濱時,他能有什麼辦法?」

  田間愣住了,那是兩百年前的事,當時的田氏多威風啊:齊國之政皆歸田常,田常的七十多個兒子,成了齊國七十餘城的城主,盡誅鮑、晏、監止及姜呂公族。

  田氏代齊,已經水到渠成,田齊太公嫌棄傀儡齊康公在臨淄礙眼,隨便派了個手下,將他趕到芝罘島去。

  據說齊康公連三天都沒有,姜齊數百年積累的財寶,統統不得攜帶,連后妃都要留下,只能孑然一身,帶著兩個老奴上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