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四小姐隨張氏遠遷美國夏威夷並取得定居的“綠卡”以後,台灣陽明山墓地也隨著她們夫婦多年收藏的一批明、清、民國時期的文物,一起在索思比拍賣行進行公開拍賣。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陽明山墓地,也以驚人的高價轉讓給一位台灣汽車商人。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殞神谷(15)

  與此同時,趙四小姐建議張學良在美國再選一方墓穴,以為她們百年後的陰宅。雖然在此之前,近在洛杉磯的于鳳至夫人在1990年作古之前,已經在好萊塢山頂的玫瑰園墓區,花重金購得了一座雙墓。她死前並留有鄭重遺囑,稱:“待漢卿百年以後,他的遺骸可安葬於我的身側,以實現生不同裘死同穴之遺願。”

  然而,於夫人的願望雖好,趙小四姐畢竟早在60年代就成為了張學良名正言順的妻子。

  她在死後和張學良合葬在一處,已成為世間不爭的事實。所以,她們盼望在檀香山附近購買墓地一事,很快就成為當地朋友們心中關注的一件大事。

  在寸土寸金的美國,不但建宅價目昂貴,而且,想在檀香山近郊購買墓地也決非易事,特別是像趙四小姐這樣從台灣移民至此的外國人更是如此。好在就在趙、張兩人在夏威夷辦得定居的“綠卡”不久,一個難得的機會竟然出現在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面前。在夏威夷觀光農場任職的華裔國會參議員鄺友良,非常想成全趙四小姐在美購買合葬墓的願望。

  這時,他獲悉鄰靠日本寺院的“神殿之谷”山腰陵墓區,最近將有一塊理想的墓地出手。而這座即將出手的墳墓,原來是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的遺骸安葬地,多年前這位被廢黜的菲律賓總統因國內政治局勢的原因,他死後不得不安葬在他生前治病的美國。可是最近幾年馬科斯的夫人斯梅爾達經過多方斡旋,終於獲取了可以攜馬科斯遺骸返回菲律賓安葬的特許,於是,這位前總統夫人決定在返回菲律賓前處理掉這塊墓地。

  趙四小姐和張學良來到了位於夏威夷和檀香山之間的神殿之谷。她們發現馬克斯夫人想出手外兌的乃是眾神廟陵園中最為朝陽的墓地。趙四小姐看到馬科斯的墓地位居高坡,四周開闊,山間綠草如茵,墓前溪水潺潺,她立刻被這塊開闊的墓地吸引住了。特別是發現與此相鄰的又是香港著名船王包玉剛先生的墓區,趙四小姐當即認可,張學良也同意儘快將這塊墓地買到手。經過友人們的從中玉成,1994年夏天終於完成了墓地過戶的手續,因而遂了趙四小姐的一大心愿。

  趙一荻臨去世前,曾向國內的瀋陽張學良故居贈送一本書,這是一本解讀《聖經》的書籍。趙四小姐在書上寫道:“感謝主,賜給我這麼長壽命。使我能夠給他作見證。現在寄去毅荻見證集一冊。和我親筆寫的字一張。如果需要更多的見證集,可以與夏威夷第一華人基督教會,程嘉平牧師聯絡。趙一荻代筆。”

  此為趙一荻女士的絕筆!

  隆重的華人葬禮

  趙四小姐已經作古,她的一生不僅因是張學良的紅顏知己而贏得世間美名,同時,她也是位文才橫溢的才女。她的寫作才能,從前一直不為世人所知,直到2000年6月她在美國病故,曾有一位前往檀香山弔唁的東北記者,來到了她的靈前。這才發現了趙四小姐生前曾有許多文字遺留在人間!

  早在三年前,這位東北鄉人就不遠萬里從東北飛到了檀香山。他在那裡見到了正在生病的趙一荻。那時,他曾經寫下這樣的採訪記,向國內的讀者介紹居住在夏威夷海邊的趙一荻,他說:“趙一荻正在生病。從前風韻猶存的趙四小姐已經垂垂老矣。她仍然信基督,見了生人也不忘向我講《聖經》,好像她的晚年已經與《聖經》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樣。而張學良的身體要比趙四小姐好得多。他除了兩耳重聽、眼睛看報時小字不方便之外,只是偶見小便失禁的毛病。他坐在輪椅上或者外出坐車,如果不是家人提醒,常常不知不覺失禁。相比之下,趙四小姐身體明顯不如張學良。她的肺病仍然時時發作,聽說她現在只有一葉肺,另一葉早在多年前的手術中就被摘除了。所以她一旦生病,咳嗽就是最主要的症狀。但是,從她最近的氣色上看,仍然可以長壽。短時間是沒有危險的。……”

  這位東北記者萬沒想到,僅僅是三年時間,她就猝然而逝了!

  現在,這位記者有幸從趙一荻身後的遺物中,意外發現了這位跟隨張學良半個多世紀的基督教信仰者,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竟然以對上帝見證的方式,以優美的文筆,生動寫下了她人生最後歲月的心路歷程,從中不難發現趙四小姐晚年的虔誠信仰和精神寄託。同時,也讓關心她的人們,了解到這位生前隨張學良相伴終生的虔誠基督教徒,生病及死亡的真正原因。

  從趙一荻歿後遺留的《見證集》中看出,趙一荻早在50年代就染患了肺病,初時她只因為經常吸菸引起的咳嗽而不斷煩惱。可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她無法檢查和醫治她的肺病,直到60年代後期才真正有了治病的機會。可是那時她早已變成了惡性肺癌。從趙四小姐生前寫的《見證集》中,可以看出她當初患肺癌和手術治療的經過。

  趙四小姐在《見證集》中寫道:“我們過去也是不信上帝的人,沉淪在罪中,過去我們曾經富有過,也貧窮過,我們沒有盡心、盡力愛上帝,但是上帝還是不丟棄我們,因為上帝就是愛,耶穌不是來救義人,他是來救罪人,他用種種的方法帶領我們,磨練我們,使我們能成為他有用的器皿,正如《聖經》上所說:耶和華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他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他給我們所安排的是不能用我們有限的頭腦去思想。神以它無限的大愛,在過去幾十年中看顧我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