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四小姐自住進醫院時起,即進入生命的最後彌留。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殞神谷(14)

  呼吸困難成為她無法延續生命的主要症狀。醫院不得不採取以吸氧器維持她生命的手段。這種狀態一直堅持了10天之久,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延至6月22日清早,該院美國醫生泰勒發現趙四小姐的病情已無轉機,乃於上午7時半緊急求商張學良將軍:“可否除掉吸氧器,因為如若繼續以這種機械吸氧的方法去延續病人的生命,非但不會起死回生,反而會給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

  張學良多日來一直來往於夏威夷希爾頓酒店至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之間,他已經看出與自己患難走過半個多世紀坎坷人生的趙四小姐生還無望,與其眼看她在病榻上受苦,不如尊從美國醫生的善良建議。他嘆息說:“我知道她快要走了!”張學良無奈,遂同意醫生在上午9時拔除插在趙四小姐鼻孔多日的呼吸管。

  當時,張學良和所有親友均在榻側,當除掉呼吸器約二小時後,趙四小姐於當日11點11分,微弱的呼吸終於停止,她平靜而安詳地告別了人間!

  趙四小姐歿後,張學良動也不動地坐在她身邊。手緊緊握著趙四的雙手不放。仿佛他們仍然一起行走在人生的旅程上。趙四小姐已經死去整整一個小時了,可是老人仍然坐在輪椅上戀戀不肯離開,他和她的手遲遲捨不得放開,張學良眼裡的混濁老淚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撲簌簌流下來。

  在趙四小姐的遺體旁,張學良往事連翩。他似乎憶起1990年6月1日--對數十年與張學良甘苦共嘗的趙一荻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大喜的日子!趙一荻作為張學良身邊最有發言權的人,在台灣各界公開為張氏祝壽的時候,她覺得有話要說。於是,數十年不輕易對外談論張學良的趙四小姐,在丈夫90歲大壽那一天,親筆為台灣《傳記文學》6月號寫下題為《張學良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的文章:

  她說:“這幾年來各處的書報雜誌常常刊登有關張學良的文章,但是卻沒有人知道他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一個與他共處了60年的人是應該知道的。我現在就要簡明的來講一講。張學良是一個非常愛他的國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誠實而認真,從不欺騙人。……”

  美國當地報紙於趙一荻病逝當天發布的訃告說:“一代紅顏知己,終在檀香山香消玉殞了。從1997年開始,趙四小姐經常進檀香山一家美國教會醫院進行醫治,身體狀況也明顯瘦弱。後來只能倚靠坐輪椅出行代步。1998年和1999年冬天,趙四小姐的病情加重,多次在檀香山的醫院裡求診。直到2000年6月她不慎在清早下床時重重的跌了一跤,住進醫院以後,從此就陷入長期的昏迷之中。直至她與世長辭。”另一張華人報紙寫道:“張學良老年喪偶,情何以堪?款款深情,只能追憶了!”

  趙一荻女士的墓地,座落在美國檀香山附近日本寺院(BYOD-INYENPIE)的山腰間。這裡距風景宜人的檀香山只有10英里,與趙四小姐生前和張學良所居住的夏威夷海濱約有十五英里,人稱“神殿之谷”(VAIIEYOITEMPIE),是一個經歷人生漫漫長旅的強者身後難得的安息之地。

  這座墳墓從外觀上看,沒有什麼特殊之處,與遠在洛杉磯好萊塢山上公墓區,張學良前妻于鳳至那外觀豪華的墓地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者是由雪白的大理石修築而成;前者則處於一片碧綠的山腰草坪中間。而且趙四小姐的墓穴也顯矮小,與想像中的張、趙合葬墓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是,在墓地昂貴的美國,能在距檀香山如此近的神殿墓區購買這四周一片綠茵茵草坪的墓地,確是尋常華裔人士所不敢企及的。

  趙四小姐的安息處,呈現出一派基督教徒所希求的莊嚴和肅穆。入口處銘刻著漢字:“以馬利內”(亦即:基督教用語“與主同在”之意),陵寢上的十字架,則刻有英文“EMMANUEL”,此為《聖經》中的希伯文語意“與上帝同在”!

  據管墓人稱,趙四小姐墓區內的這一座右銘,是她夫君張學良在其病歿後花幾天時間才從《聖經》里覓得的詩句。因為只有他知道這一詩句最能讓趙四小姐在冥冥世界裡得到安息。

  1993年冬天,趙四小姐隨張學良由台灣飛臨這片臨海的島嶼之前,她們在台北郊區曾購買一塊墓地。早在30多年前趙四小姐就力主在台北郊區購買一塊她和張氏的合葬墓地。那時,趙四小姐剛和張學良雙雙從高雄港秘密幽禁的陰影下走出來,當她們獲准可在台北近郊建造一所新宅的時候,有一天,她陪著張學良前往台北北投陽明山麓踏查房宅。張學良立刻決定未來的房子就建在陽明山公墓的附近,他對趙四小姐說:“妻何聰明夫何貴,人何廖落鬼何多?這裡就是我們現在最合適的房址,也是我們百年後的最好安息之地!”對於張、趙伉儷的這一決定,包括蔣經國在內的諸多國民黨要人都頗感大惑不解。可是趙四小姐卻對夫君的選擇甚為欣賞,並欣然同意就在新選定的房址附近,也在公墓區里購下一塊她們將來過世後的墳墓用地。當時,趙四小姐支持張學良同時在陽明山公墓選好陰陽兩宅的驚人之舉,曾經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震驚。

  但是,那塊墳墓確實購定了,可是房址卻被迫遷至距墳墓約1公里的北投復興崗70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