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殞神谷(13)

  那一天,當暮色降臨在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校園的時候,隱蔽在深綠色雪杉樹叢間的圖書館主樓,燈火齊明。來自舊金山、華盛頓、洛杉磯和紐約的一大批華裔學者,以及“哥大”的教授、師生們,在這裡舉行了一個隆重的揭幕儀式,以慶祝“毅荻書齋”的開館。

  在那些佩戴著胸花的來賓中,有旅美學者張捷遷、王冀、唐德剛、吳天威、彭仁賢、張之丙,還有張學良的親屬張閭芝、張閭琳、和張閭芳等。受少帥委託專程由台灣飛來美國的

  周聯華牧師,神情顯得十分莊重。這位在台北為張學良夫婦布道多年的牧師,按照“哥大”的安排,他在眾人熱烈的掌聲停息後,以流利的英語宣讀了一分由張學良本人事前所準備下的一篇講稿: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感謝上帝,毅荻書齋即將開幕。我們也要謝謝哥倫比亞大學供給我們這麼好的閱覽室來保存和展出我們在1936年以後尚存的文物。

  現在所要展出的是中國近百年以來,我所參與和親身經歷的事實的紀錄。和我自己研究明史、中國近代史和基督教神學的心得的一部分。其餘的將在2002年,與‘哥大’為我所作的口述歷史,全部公開展出。希望這些文物和資料,能夠供給國際上研究歷史的學者們參考。我們更希望這個閱覽室能傳揚上帝的大能,和他的奇妙的安排。在我的筆記和手稿中,可以看到上帝怎樣啟示我和帶領我,使我能成為基督徒來奉他的名給世人傳福音、做見證,不定期完成他所給我的使命。

  我也要謝謝‘哥大’的各位女士和先生,特別是蘇張之丙女士,羅福先生,陸斌濤先生和傅閣森先生幫助我們建立起這個毅荻書齋,使這書齋對學術研究與傳福音有貢獻。

  謝謝各位。

  張學良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於夏威夷

  一片熱烈的掌聲。

  周聯華牧師、彭仁賢教授等剪彩後,來賓們魚貫地走進燈火輝煌的大廳。人們看見門楣上的一方張學良親筆手書的“毅荻書齋”的匾額,四個鎏金大字在燈光下熠熠閃光。展廳內典雅別致,共分六個展區,透明的展櫃裡陳列著張學良所珍藏的日記、手稿、文電、通信手稿、照片和一些沒有賣掉的古今字畫。其中最為受人注目的是兩份蔣介石當年拍給張學良的電報原件。

  A1930年6月3日張學良在瀋陽市慶賀他30歲生日時,蔣氏從南京拍來的賀電:

  “漢卿兄及鳳至夫人賞鑒:賢伉儷華誕,中正等未能趨賀,謹電祝福壽連綿,德澤廣被!蔣中正宋美齡同叩。”

  B1931年“九一八”前夕蔣介石所拍給張氏的“不抵抗”電報的原件(亦即歷史上

  臭名昭著的《銑電》),該電一直存於美國,如今向後人公開展出,不能不說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歷史文件:

  北平。

  張副總司令鈞鑒:絕密。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不預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蔣中正。

  學者們都十分清楚,蔣介石1931年所拍的《銑電》,在60多年後恰好從另一側面反襯出張學良這位抗日民族英雄的偉大。《銑電》也為一度蒙羞的少帥平反!

  鎂光閃閃。無數高高舉起的照相機、錄像機都將《銑電》攝入鏡頭。在展廳的最後部分,參觀者們臨出門的時候,可以看到玻璃櫃裡陳列著張學良的四枚精美印章。還有他1995年1月28日親筆寫下的一首詩:

  白髮催人老,

  虛名誤人深。

  主恩天高厚,

  富貴如浮雲!

  趙四歿後:台灣與美國各有一座墳墓

  1999年冬天,趙一荻在經過了一個安逸的秋天后,又再次生病住院。

  這時東北同鄉會一批赴美人士到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看望了她。不久,他們就將趙一荻病重的消息捎回了東北。那時東北同鄉會的會友們都在為這位生命坎坷的少帥知己生命擔憂。可是嚴寒的冬天過去後,大洋彼岸又傳來了趙一荻康復出院的好信息。

  2000年5月底,趙四小姐將和張學良同在夏威夷舉行祝壽活動期間,東北同鄉會去美國祝壽的人員還曾見到了這位久病初愈的夫人,沒想到她竟在壽慶活動剛過不久,病情即發生了突變。

  也許是她出席夏威夷中華基督教會為她和丈夫舉行的壽慶活動過於勞累的緣故,6月初,趙四小姐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她在清晨起來有在床上誦讀《聖經》的習慣,可是

  在她生命的最後幾天裡,這一多年堅持的習慣居然改變了。

  6月6日夜裡,她睡得很沉。7日清早,趙四小姐竟然神志清醒,起床後忽然想起要恢復誦讀《聖經》的必修課。這時女傭不在身邊,她在下床的時候,卻不慎跌倒在床榻之下。當時她雖然跌得很疼,可是在張學良的呵護下很快就安好如初了。

  當晚,趙四小姐開始發生呼吸困難等症狀。

  急求醫生上門診治,不久又恢復常態。直至6月11日下午,趙四小姐的病情突然出現了危兆。呼吸困難是她無法忍受的,有時臉會因為呼吸不暢而變得青紫,在這種情況下張學良決定將她馬上送進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進行搶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