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第四卷 冬第五章 香殞神谷(16)
2000年6月29日上午9時,晴空如洗。
趙四小姐的追思會在檀香山的波威克殯儀館裡隆重舉行。她的靈柩四周簇擁著五彩繽紛的鮮花。趙四小姐仍然穿著生前喜歡的一件中式紅色旗袍,胸襟上佩帶著一枚閃亮的銀質珍珠別針。她面容安詳,狀若安睡,死後也不失雍容富麗之貌。她的雙手很自然地置放於胸前,身旁沒有奢侈的陪葬之物,只放有一本《聖經》和幾冊她生前親筆寫成的《聖經》淺釋讀
本。那是她人生暮年時惟一信仰與追求的見證。
趙四小姐的追思會以基督教的禮儀進行。
她的靈前花環層層,挽障如雪,人頭攢動,哀樂低回。參加葬禮的除美國夏威夷當地華人之外,還有從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和紐約等地聞訊趕來的親友,祖國大陸和台灣、香港等地的友人也雲集於此。在美國紐約定居的宋美齡女士,特別派人從紐約送給趙四小姐一個靈前的禮物--以諸多鮮花綴制而成的一隻十字架!上面寫道:“四小姐安息吧!”下屬:“蔣宋美齡敬輓。”
對於在紐約的宋美齡親送花圈給趙四小姐一事,檀香山報界普遍評論說:“這是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一份華人《商報》說:“蔣宋美齡女士獲悉趙一荻逝世的消息,十分難過。她特別交待外甥女孔令儀送花致敬。並請張學良節哀。蔣夫人與張學良、趙四小姐有深厚的感情,張學良曾說,他一生有兩位女性對他恩同再造。一是蔣宋美齡,一是趙一荻。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命在旦夕,是蔣夫人力保才得一命。張、趙兩人成為基督教徒,也是蔣夫人的介紹。從此改變了他們兩人的思想。蔣夫人在台灣經常與張、趙伉儷往還,對她們多有維護。因此,趙一荻過世的消息,蔣夫人很難過。……”
趙四小姐和張學良所生的惟一兒子張閭琳伉儷,率兒子張居信、張居仰並三個孫子侍立在她的靈柩一側,接受各地來客的弔唁並向來客答禮。張學良則端坐在輪椅上,這位飽經風雲宦海的耄耋老人此時早已沒有了眼淚,他靜靜地凝望著水晶棺內的趙四小姐,似乎在默默追思著她生前那些難忘的歲月。
在過路前來參加趙四小姐葬禮的眾多來賓中,有二位特別值得提及。
一位是從台北專程趕來的牧師周聯華。此人早年是台北士林凱歌教堂的基督教主持,曾為蔣介石、宋美齡伉儷等諸多國民黨軍政要人主持過基督洗禮。此人50年代經宋美齡介紹與幽禁在高雄的趙四小姐及夫君結識,數十年來,周聯華已成為了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景仰者。四年前,當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捐贈圖書文物並舉行隆重的開館儀式時,由於趙四小姐和張學良年事已高,不能前往紐約參加“毅荻圖書館”(毅,指張學良,字毅庵,荻,即趙四小姐--筆者注)開館儀式。趙四小姐遂提議延請在台北的周聯華牧師專程飛來美國,代替她們老夫婦出席並主持,由此可見她們和周聯華牧師的友情之深。
周聯華牧師的到來,頓時成為檀香山報界關注的焦點。華人主辦的《世界日報》當日發出的快訊稱:
“為趙一荻女士主持喪禮的周聯華牧師,已於今天(28日)晚搭機飛抵檀香山,張學良身邊出入的人士指出,甫滿八十歲的周聯華,長久以來一直與少帥及夫人趙四小姐往來密切。20年前,篤信基督的張學良及趙一荻各自取了教名,趙一荻是趙多加,張學良是曾顯華。其中華字即指周聯華牧師,由此可見他們友情之深厚。
“張學良夫婦早於來檀香山時,就在北邊的神殿之谷紀念公園裡購置了墓地。趙一荻將在此長眠。不久即在那裡為死去的趙四小姐舉行思會,周聯華是作為死者生前的友人和牧師,前來檀香山的。屆時他將應邀主持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追思會。”
29日,夏威夷天氣晴朗。
遠方大海發出陣陣波濤的喧響,就在距這片蔚藍色大海不遠的檀香山波威克殯儀館裡,花環層層。哀樂抵回。無數胸佩白花的華人從大清早就來到這裡,先舉行了家祭。趙一荻生前惟一的兒子張閭琳一家都到了場。家祭之後,由社會各界及海外聯誼會、東北大學校友會、東北同鄉會等團體派來的代表,上前拜祭、獻花並且瞻仰趙一荻的遺容。
此次趙四小姐的追思會,又是由周聯華主持。這位看慣人世滄桑的基督教牧師站在趙四小姐的靈前首先為故去的趙四布道,然後他致悼詞:“趙一荻女士當年情願放棄人間的一切,跟隨張將軍軟禁,有如《聖經》里童女懷孕一樣,是個不可能的使命。然而她卻做了,而且做得那麼真誠,那麼至善至美,那麼讓世人皆驚,那麼流傳青史!”
周聯華又說:“她這樣做不為別的,純粹是為了愛。這愛遠比台灣最近流行的《人間四月天》更專、更純、更久遠!她當時真正和漢卿先生互許一個未來,共擔一個未來,這個未來是暗淡的,是黑暗的,但是她無怨無悔;最後在上帝的帶領下,這未來竟盼到了火奴魯魯(指夏威夷附近的一個島嶼--引者注)明亮的陽光和自由空氣!”
周聯華在主持後,又帶領著全體出席追思者,用英語高唱。他引據的是歌林多前書第15章中的《與主相親》。禱告之後,又由趙四小姐的孫子扶趙一荻的靈體入棺。
2000年6月29日上午9時,晴空如洗。
趙四小姐的追思會在檀香山的波威克殯儀館裡隆重舉行。她的靈柩四周簇擁著五彩繽紛的鮮花。趙四小姐仍然穿著生前喜歡的一件中式紅色旗袍,胸襟上佩帶著一枚閃亮的銀質珍珠別針。她面容安詳,狀若安睡,死後也不失雍容富麗之貌。她的雙手很自然地置放於胸前,身旁沒有奢侈的陪葬之物,只放有一本《聖經》和幾冊她生前親筆寫成的《聖經》淺釋讀
本。那是她人生暮年時惟一信仰與追求的見證。
趙四小姐的追思會以基督教的禮儀進行。
她的靈前花環層層,挽障如雪,人頭攢動,哀樂低回。參加葬禮的除美國夏威夷當地華人之外,還有從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和紐約等地聞訊趕來的親友,祖國大陸和台灣、香港等地的友人也雲集於此。在美國紐約定居的宋美齡女士,特別派人從紐約送給趙四小姐一個靈前的禮物--以諸多鮮花綴制而成的一隻十字架!上面寫道:“四小姐安息吧!”下屬:“蔣宋美齡敬輓。”
對於在紐約的宋美齡親送花圈給趙四小姐一事,檀香山報界普遍評論說:“這是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一份華人《商報》說:“蔣宋美齡女士獲悉趙一荻逝世的消息,十分難過。她特別交待外甥女孔令儀送花致敬。並請張學良節哀。蔣夫人與張學良、趙四小姐有深厚的感情,張學良曾說,他一生有兩位女性對他恩同再造。一是蔣宋美齡,一是趙一荻。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命在旦夕,是蔣夫人力保才得一命。張、趙兩人成為基督教徒,也是蔣夫人的介紹。從此改變了他們兩人的思想。蔣夫人在台灣經常與張、趙伉儷往還,對她們多有維護。因此,趙一荻過世的消息,蔣夫人很難過。……”
趙四小姐和張學良所生的惟一兒子張閭琳伉儷,率兒子張居信、張居仰並三個孫子侍立在她的靈柩一側,接受各地來客的弔唁並向來客答禮。張學良則端坐在輪椅上,這位飽經風雲宦海的耄耋老人此時早已沒有了眼淚,他靜靜地凝望著水晶棺內的趙四小姐,似乎在默默追思著她生前那些難忘的歲月。
在過路前來參加趙四小姐葬禮的眾多來賓中,有二位特別值得提及。
一位是從台北專程趕來的牧師周聯華。此人早年是台北士林凱歌教堂的基督教主持,曾為蔣介石、宋美齡伉儷等諸多國民黨軍政要人主持過基督洗禮。此人50年代經宋美齡介紹與幽禁在高雄的趙四小姐及夫君結識,數十年來,周聯華已成為了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景仰者。四年前,當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捐贈圖書文物並舉行隆重的開館儀式時,由於趙四小姐和張學良年事已高,不能前往紐約參加“毅荻圖書館”(毅,指張學良,字毅庵,荻,即趙四小姐--筆者注)開館儀式。趙四小姐遂提議延請在台北的周聯華牧師專程飛來美國,代替她們老夫婦出席並主持,由此可見她們和周聯華牧師的友情之深。
周聯華牧師的到來,頓時成為檀香山報界關注的焦點。華人主辦的《世界日報》當日發出的快訊稱:
“為趙一荻女士主持喪禮的周聯華牧師,已於今天(28日)晚搭機飛抵檀香山,張學良身邊出入的人士指出,甫滿八十歲的周聯華,長久以來一直與少帥及夫人趙四小姐往來密切。20年前,篤信基督的張學良及趙一荻各自取了教名,趙一荻是趙多加,張學良是曾顯華。其中華字即指周聯華牧師,由此可見他們友情之深厚。
“張學良夫婦早於來檀香山時,就在北邊的神殿之谷紀念公園裡購置了墓地。趙一荻將在此長眠。不久即在那裡為死去的趙四小姐舉行思會,周聯華是作為死者生前的友人和牧師,前來檀香山的。屆時他將應邀主持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追思會。”
29日,夏威夷天氣晴朗。
遠方大海發出陣陣波濤的喧響,就在距這片蔚藍色大海不遠的檀香山波威克殯儀館裡,花環層層。哀樂抵回。無數胸佩白花的華人從大清早就來到這裡,先舉行了家祭。趙一荻生前惟一的兒子張閭琳一家都到了場。家祭之後,由社會各界及海外聯誼會、東北大學校友會、東北同鄉會等團體派來的代表,上前拜祭、獻花並且瞻仰趙一荻的遺容。
此次趙四小姐的追思會,又是由周聯華主持。這位看慣人世滄桑的基督教牧師站在趙四小姐的靈前首先為故去的趙四布道,然後他致悼詞:“趙一荻女士當年情願放棄人間的一切,跟隨張將軍軟禁,有如《聖經》里童女懷孕一樣,是個不可能的使命。然而她卻做了,而且做得那麼真誠,那麼至善至美,那麼讓世人皆驚,那麼流傳青史!”
周聯華又說:“她這樣做不為別的,純粹是為了愛。這愛遠比台灣最近流行的《人間四月天》更專、更純、更久遠!她當時真正和漢卿先生互許一個未來,共擔一個未來,這個未來是暗淡的,是黑暗的,但是她無怨無悔;最後在上帝的帶領下,這未來竟盼到了火奴魯魯(指夏威夷附近的一個島嶼--引者注)明亮的陽光和自由空氣!”
周聯華在主持後,又帶領著全體出席追思者,用英語高唱。他引據的是歌林多前書第15章中的《與主相親》。禱告之後,又由趙四小姐的孫子扶趙一荻的靈體入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