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膽授權

  劉備請孔明出山後,對其非常器重,對人說: “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關、張內心不服。不久,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萬殺奔新野,劉備請孔明安排作戰計劃,因顧慮到關羽、張飛不聽號令,劉備遂以劍印付之。孔明召集眾將,發號施令,讓各將依計而行。關、張二人講了許多怪話,不服軍令,孔明厲聲喝道: “劍印在此,違令者斬!”(第九十三回)關、張只好領命而去,最後大獲全勝。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東吳。劉備率七十萬蜀兵伐吳,勢不可擋,孫權經過認真考慮,決定讓陸遜統大兵禦敵,陸遜被東吳眾將視之為白面書生,在他接受大都督之職時,孫權擔心自己的故舊之臣不聽號令,遂將自己所佩之劍交給陸遜,對他說: “如有不聽號令者,先斬後奏。”(第八十八回)在前線戰場,韓當等老將果然不服號令,陸遜拿出劍印才壓服了眾將,使自己的作戰計劃得以實施。劍印在古代是一種指揮權力的象徵,領導人在向部下授職時,應同時授予相應的權力,如果授職不授權,像孔明、陸遜那樣有才幹的部下也未必能夠將所託付的事情辦好。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高明的領導人在接受自己上級給予的職責時,一定要同時接受到相應的權力,如果有職無權,那就不能保證自己的指揮得心應手,不能保證有成功的把握。初上任的年輕管理者尤其如此。

  魏將司馬懿在宛城聽到新城守將孟達反叛的消息後,他違反魏國慣例,未表奏朝廷就自行發兵,兼程前進,未等孟達舉事即平定了叛亂。事後他向魏主曹睿作了匯報,並解釋了先斬後奏的原因,曹睿當即賜給金鉞斧一對,讓他以後遇到機密大事,不必奏聞,見機行事,這更是交給了部下一種特殊的權力。

  關羽圍困樊城時,孫權派呂蒙領兵偷襲荊州,臨行前提議讓孫皎與呂蒙一同領兵前去。孫皎字叔明,是孫權叔父的兒子,呂蒙擔心因孫皎和孫權的特殊關係,使自己臨事不好處理,遂向孫權表示說: “主公若以蒙可用則獨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則獨用叔明。”(第七十五回)孫權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見,讓他總領各路軍馬。在呂蒙向孫權的建議中,表達了在授權問題上一人負責的原則。在某一重大的領導活動中,堅持一人負責,能使領導責任明確,並避免互相掣肘推諉的現象,防止了不必要的內部矛盾的發生。

  溝通與協調內部關係(1)

  一個集團內部的成員在完成總任務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協調的問題。不協調的問題可以由許多性質不同的原因引起,對這類問題應區分事情的不同性質,根據實際情況慎重處理。

  有些不協調是屬於競爭的性質。例如劉備在徐州公開反曹後,曹操派劉岱、王忠前去攻打徐州,關羽、張飛都欲前去迎敵,發生爭執。劉備伐吳前,關羽的兒子關興和張飛的兒子張苞爭當先鋒,二人當著劉備的面射箭比武,未決上下,遂準備刀槍相爭,後被劉備制止。劉備取桂陽時,孔明讓趙雲領兵前去,張飛不服,定要去取,二人發生爭執,孔明只好讓他們拈鬮,最後拈著的前去,這才解決了問題。

  劉備攻益州時,魏延、黃忠為攻打兩個敵軍營寨,亦發生競爭。這類競爭由爭功、好勝引起,由於競爭方向與集團大目標相一致,因而適當地提倡對本集團是有好處的。對於這類競爭,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把競爭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要知道,水平懸殊的人一般不產生競爭,競爭的人都是水平相差無幾。如果聽任競爭過分激烈,就會造成對本集團力量的消耗。第二,對那些與大目標、總任務有聯繫的競爭才給予提倡,而對那些與大目標無乾的競爭應給予制止,不讓這類競爭稍有發生。例如,關羽在荊州聽到劉備招降了馬超,又聽人們評價馬超武藝高強,就要入川與馬超比武,這種競爭與本集團的目標無干,是一種不健康的競爭,孔明給予了及時制止。第三,正常的競爭之後,沒有特殊情況,領導人一般不要評價競爭者的優劣。凡競爭,部分地或主要地都由好勝之心引起,領導人肯定了一方面的優勝,勢必會刺傷另一方面的爭勝心,挫傷後者的積極性,不利於以後的工作。黃忠和魏延奪了兩個營寨回來後,只是由於作戰中魏延曾違反號令,又曾被黃忠相救,劉備才肯定了黃忠的頭功,即便這樣,也沒有超出本戰役的範圍評價他們的優劣。

  有些不協調是由嫉妒引起的。曹操大將曹仁在樊城被關羽圍困,情況甚是危急,操急派于禁領兵前去救應,並派勇將龐德作先鋒,龐德與關羽在陣前大戰一天未分勝負。第二天他施拖刀計,一箭射中關羽左臂,關羽回歸本營,龐德乘機回馬掄刀相趕。這時,于禁在本營急令軍士鳴金收兵,原來卻是于禁見龐德射中關羽,怕他成了大功,滅自己的威風。龐德回來問收兵的原因,于禁借“魏王戒旨”搪塞之,又勸龐德說: “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第七十四回)後來,龐德提出乘關羽箭瘡發作,不能動武之機,率軍一擁殺入其寨,于禁又怕龐德成功,以“魏王戒旨”相推託不肯出兵,最後反讓軍隊依山下寨,令龐德屯兵於谷口,自己領兵截斷大路,使龐德不能進兵成功。于禁的安排為關羽創造了水決相淹的條件,導致了自己全軍覆沒。這種由嫉妒引起的不協調對本集團有害無利,是應該堅決消除的。對待這類問題,領導人除了平時對部下應進行經常的、卓有實效的理想、目標教育外,還應該在選派主將時注意挑選那些忠誠無私、胸襟坦蕩的將領,要注意把能力高強的人安排在能力低下的人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