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延在戰場上奮不顧身,捨生忘死,他愛出風頭,好打硬仗,是一位爭勇好勝的戰將。

  愛出風頭自作主張

  和其他武將不同,魏延愛動腦筋,善于思考,他對作戰中的戰鬥計劃乃至大的戰略方針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是一位有主見、有謀略的將領。

  孔明率三十萬人馬初伐中原時,魏國派夏侯楙迎戰。魏延向孔明獻計說: “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往橫門邪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矣。”(第九十二回)孔明認為這個計劃風險太大,怕五千人在山險中受害,拒絕採納。魏延又說: “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孔明仍黃 魏 爭 功

  堅持他從大路進兵的計劃,否決了魏延從子午谷出兵攻魏的建議。從當時的形勢看,魏延所提的作戰方案是很有道理的,這雖是一個“風險方案”,但有成功的根據: 一是初伐中原,魏國無備;二是魏方主將懦弱無謀;三是魏延對出谷後的行動已做好了全面部署,又自願率兵前去。孔明以考慮五千人的安全為藉口堅持取大路迎敵,事實上,執行他的方案,其兵力損失何止五千!他六伐中原,曠日持久,經常碰到攻城不下或糧草不繼等問題,最後賠了性命,耗盡國力。兩個方案,孰優孰劣,是很清楚的。魏延的這一方案,顯示了他獨到的戰略思想。

  在具體的戰術上,魏延也是蜀國武將中最有計謀的一個。入川時與黃忠爭功,他擅自行動,違犯了軍令。為了立功贖罪,他料准冷苞逃跑路線,於狹路埋伏,用搭鉤俘獲冷苞。在祁山前線反攻街亭無望後,他已料定蜀軍全局被動的形勢,立即組織兵力退守陽平關,保守戰略要地,以防事態惡化。這裡不妨再把他和趙雲作一比較。孔明南征孟獲時,趙雲與魏延同為先鋒大將。一次,孔明想用激將法刺激二人深入重地拒敵,在對其他戰將分配任務後說道: “吾欲令子龍、文長去,此二人不識地理,未敢用之。”(第八十七回)並讓他們二人小心謹慎,不要輕舉妄動。二人告退後趙雲請魏延到自己寨中說: “吾二人均為先鋒,卻說不識地理而不肯用。今用此後輩,吾等豈不羞乎?”魏延建議說: “吾二人今就上馬,親去探之,捉住土人,便教引路,以敵蠻兵,大事可成。”趙雲覺得有理,遂依計而行,最後大勝敵兵。孔明一出祁山,有一次在與曹真較量時,魏司徒王朗死於軍中,孔明遂吩咐趙雲和魏延引本部軍馬去劫魏寨。魏延急向孔明反映說: “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喪劫寨,他豈不提防?”(第九十三回)孔明笑著回答: “吾正欲曹真知吾去劫寨也……”當孔明提出二人不明地理而不用他們時,二人同有情緒,但魏延能夠提出自己的行動計劃;當孔明讓他們二人同去劫寨時,魏延能提出自己的疑問,雖未能達到孔明將計就計的考慮深度,但他能對敵方的情況作出正確的估計。這些都說明,魏延在謀略方面是較高一籌的。

  愛給領導提意見

  魏延性格開朗,說到做到,辦事毫無顧忌,直率得近乎天真。

  他在襄陽一見到劉備自遠而來,就砍死守門將士,招呼劉備入城,甚至不考慮人家是否願意進城;在長沙為救黃忠,他殺了韓玄去投關羽,既不考慮黃忠是否領情,也不考慮孔明是否歡迎。隨劉備入川時,他抱著體恤長者的好意願替黃忠攻打敵軍營寨,卻不考慮黃忠的意願以及他與黃忠的交情。隨孔明伐魏,他在確定兵出祁山的方案時、在守護街亭和劫曹真之寨時,均向指揮員孔明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用計和用人的不同看法。

  魏延既是一個普通人,又是一位軍事將領。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他直爽的性格無可厚非;作為一位軍事將領,他的言行卻要受到約束。但魏延本人僅僅把自己看做一個普通的人物,而忽視了自己高級將領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於是,直率的特點在軍事領域自然地變成了他的缺點。當他的想法和領導人不相一致時,直率開朗、敢說敢幹的性格就成了愛發牢騷、違犯軍紀的禍根。在攻打冷苞和隨張飛迎戰馬超的戰鬥中,他兩次違犯軍紀,擅自行動,打亂了作戰計劃。孔明臨死前安排大軍撤退,讓他斷後,他拒不執行這一安排,想要自己領兵繼續伐魏。魏延對孔明否定自己兵出子午谷的方案一事很不服氣,因而常常牢騷滿腹。有一次,他在前線當著幾位將官的面講: “丞相若聽吾言,徑出子午谷,此時休說長安,連洛陽皆得矣!今執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第一百回)孔明死後不久,魏延在前線向尚書費禕發泄道: “丞相當時若依我計,取長安久矣!”(第一百四回)

  魏延和頂頭上司孔明互有意見,這時魏延不是主動地謀求諒解與和好,而是濫發牢騷,有時甚至對孔明的領導消極對抗,製造為難。一次,孔明派魏延、張嶷、陳式、杜瓊四將從箕谷進兵,後來又想到司馬懿可能會在箕谷設有埋伏,就派參謀鄧芝前去軍中通知停兵。陳式堅持要繼續進兵,並嘲笑孔明失街亭之誤,這時魏延火上潑油道: “既令進兵,今又教休進,何其號令不明!”(第一百回)由於魏延的鼓動,陳式領兵前行,結果中了埋伏。又一次,孔明欲誘司馬懿、張郃出戰,準備假裝撤兵。等追兵來時伏兵截擊其後,但他料定追兵受到前後夾攻後,敵人營寨里的軍馬會趕來救應,並夾攻蜀兵截擊部隊。因此提出要選智勇之將率領截擊部隊。說完選將條件後,諸葛亮目視魏延,大概是希望魏延能挺身而出。但魏延這次低頭不語,卻是王平願去。孔明感嘆說: “王平肯捨身親冒矢石,真忠臣也!”(第九十九回)這裡,魏延絕不是貪生怕死,他知道孔明暗示要自己出戰,但由於對孔明的領導有意見,這裡是想給他製造些為難,或者,他是想讓孔明當著眾將的面指出: 這個需智勇之將擔當的艱巨任務非魏延不可!他希望領導對他的工作能力給予充分的肯定,但孔明不屑於賜給魏延以能力讚賞的言辭。從孔明對王平的讚嘆看,魏延的行為已造成上司對他的忠誠之心的懷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