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羽恃才傲物,說話不講情面,使他與好多人的關係出現不和。劉備當了漢中王后,準備立嗣,派人赴荊州徵求關羽的意見,關羽認為劉封非親子,不能選立,並建議劉備派劉封駐守地處邊遠的上庸山城,將其調離成都,以絕後患。為此,劉封對他很不滿,在他敗走麥城時,劉封在上庸拒絕對他增援。劉封的行為絕不說明關羽對其預料正確,因為,第一,劉封始終沒有背叛劉備,只是拒絕增援關羽;第二,劉備初收劉封為義子時,關羽就持反對態度,那時他對劉封並無一點了解,反對的理由只是收養義長子會造成以後立嗣麻煩。關羽這種傲慢態度也表現在對友國人事的態度上,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做官,受孫權之託去成都索要荊州,劉備為了應付,即寫下讓關羽交割地盤的信,諸葛瑾持信到了荊州,關羽只是不認,且很不客氣,弄得諸葛瑾滿面羞慚而去。孫權為了抗擊曹操,一度主動地與關羽拉關係,曾托媒人去荊州,求關羽將其女兒許配給自己的兒子,結姻親關係。關羽一聽勃然大怒說: “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第七十三回)幾乎要將媒人斬首。關羽的態度激怒了孫權,使孫權下定了聯合曹兵襲取荊州的決心。

  關羽傲氣十足的最大資本是自己的勇武,他不明白勇武只是對一般戰將的起碼要求,而對一個統帥人物的諸多條件中,勇力不是最主要的。

  缺乏統帥的用人之能

  關羽在主動出擊曹兵時,擔心東吳呂蒙從後方渡江攻襲荊州,曾作了相應的部署。後來呂蒙採納了陸遜的建議,他向孫權託病辭職,讓沒有名望的陸遜代己之任。陸遜一到任,就向關羽致書送禮,信中語詞極其卑謹,一副討好關羽的樣子,關羽果然麻痹大意,撤走了荊州的大半防衛之兵,結果呂蒙乘機偷襲了荊州。這裡,關羽因驕傲輕敵所致,未能識別陸遜的詐謀,吃了大虧。

  關羽出兵攻曹前,原派傅士仁、糜芳為先鋒,二人在寨中飲酒時,軍中失火燒著火炮,打死本軍多人,軍器糧草盡被燒毀,關羽即令斬之,因眾人求免,關羽令武士各杖四十,摘去先鋒印綬,並罰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臨走又警告說: “若吾得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第七十三回)後來,呂蒙偷襲荊州,傅士仁、糜芳相繼投降東吳。在傅、糜投敵事件上,關羽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第一,二人在失火事件中負有領導責任,在他們受到處分、心中不服的情況下,派二人去守後方重城,他們是很難盡力配合的;第二,派二人去守後方,本應多加勉勵,但他委派時卻說是罰他們去守二城,這就使他們對守城工作失去了興趣,喪失了誠心;第三,臨走時作出警告,顯得多此一舉。在警告的內容中,他把自己的得勝與二人受罰聯繫起來,似乎自己得勝了二人反要受到處罰。這就不是鼓勵二人對他前方作戰採取積極配合的態度,使二人產生消極對立情緒。

  還在他出兵不久,身邊的隨軍司馬王甫曾建議說: “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必須得一人以總督荊州。”(第七十三回)關羽回答他已派潘濬守荊州,用不著擔憂。王甫指出: “潘濬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建議派為人忠誠廉直的趙累代替,關羽堅持說: “吾素知潘濬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呂蒙偷襲荊州後,孫權對潘濬官職未作變動,仍舊讓他執掌州事。關羽自謂素知其人的潘濬,對關羽未起任何幫助作用。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第一,關羽的識人不准;第二,他過分自信,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識人、用人是領導工作的重要內容,關羽在識人、用人上的一系列失誤說明,他可以是一名優秀的戰將,但不是一名優秀的統帥。

  我們可以以孔明入川為界,把關羽的一生劃分為兩個時期: 前一時期,他在劉備、孔明的領導下作戰,雖有個人性格方面的諸多毛病,但這不影響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將;後一個時期,他鎮守荊州,對荊州負全盤領導責任,這時,他剛而自矜、忽視人際關係的個人性格及識人、用人上的一系列失誤等因素綜合作用,終使他未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人。

  千里走單騎暴露出的性格弱點

  關羽在離開曹營時,他能領到出關文憑但未領文憑,在這一小事上,關羽和曹操的性格被充分體現出來。

  曹操在徐州擊敗劉備後,關羽曾有條件地投降了曹操,其中一個條件是: 如果知道劉備的下落,雖遠必往。曹操自信只要自己感化到家,關羽日久必會放棄歸劉之心,於是就答應了這個條件。關羽到曹營後,操給了他很高的待遇,生活上關懷備至,並送給他赤兔馬,立功後又封給很高的爵位。後來關羽知道劉備在袁紹處,他封存了操所贈的除赤兔馬之外的一切東西,留下告別書信,帶原來隨行人員出走。操知道關羽離去後,曾趕到城外送行,賜以路費、征袍離去。

  這裡,曹操所以不給關羽過關文憑,原因有二。一是操雖曾贈給關羽許多東西,但遺憾的是,這些都是操主動給予,關羽從未求過曹操。在從徐州回許都的路上,關羽和兩位嫂嫂一共只得到一間房子,關羽在這時也未去求曹操給間房子,他讓嫂嫂住進房內,自己在外面站了一晚上。曹操一味地贈與,而關羽從未要求過,這使作為丞相的曹操心理上感到極大的不平衡。未給關羽過關文憑,是想等他在這一關鍵事情上來求自己一次。出城送關羽,贈與路費和戰袍,實是給關羽提供一次相求的機會,但關羽終未提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