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在戰前曾派兵劫袁紹之糧,這已引起了袁紹對屯糧重地烏巢的注意,他派大將淳于瓊等領兵駐守烏巢。淳于瓊性剛好酒,到了烏巢,整天與諸將聚飲,操兵攻陷烏巢時,他正醉臥帳中,不及禦敵,結果糧草被操軍盡行燒絕。看來,袁紹對自己部將的性格是不了解的,他不知道避人之短是調兵遣將時應特別加以注意的。

  第三,軍事上消極防禦,受敵調遣。在戰役的關鍵時刻,許攸捕獲了曹操的催糧信使,知操糧草已盡,建議袁紹分兵襲擊許昌,乘操回兵救應時兩路首尾相攻,擊潰操軍,這真是主動出擊、出奇制勝的妙計,但袁紹卻認為書信所言是操的誘敵之計,拒絕主動出擊,這樣,袁紹把自己的軍隊放在了消極被動的地位。

  烏巢糧草被燒時,袁紹召集文武各官商議救援,張郃主張立即援救烏巢,郭圖主張乘虛劫曹操軍營。這時,袁紹派張郃領兵五千劫營,派蔣奇領兵一萬往救烏巢。他這一軍事步驟不能出奇制勝,又有諸多失誤: 其一是兩個拳頭打人,不能集中使用兵力;其二是兩路軍馬甚少,無異以卵擊石;其三是力主援救烏巢的張郃卻被派往劫營,這樣,劫營主將的信心必然不足。結果,袁紹兩路軍馬失利,軍心動搖,加之烏巢糧草被燒,敗局已幾乎不可挽回。

  曹兵得勝後,故意揚言要分兵兩路攻鄴郡、黎恫,切斷袁兵歸路,袁紹急忙各派兵五萬救應兩地,曹操乘袁紹兵動時分大軍八路齊出,袁軍四散奔走,不可收拾,徹底潰敗。這裡,袁紹判斷失誤,被敵人所調遣,迅速失敗已在所難免。

  第四,是非不分,逼反部將。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是軍事戰役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但袁紹卻在兩軍決戰的關鍵時刻輕信挑撥,猜忌部下,把自己的部下逼到敵人一邊去,削弱自己,壯大敵人。許攸向袁紹獻計未被採納,這時去後方催糧的審配來信反映許攸過去在冀州的“經濟問題”,並匯報許攸之子侄已被收監。袁紹見信後大罵許: “濫行匹夫!尚有面目於吾前獻計耶!汝與曹操有舊,想今亦受他財賄,為他作奸細,啜賺吾軍耳!本當斬首,今權且寄頭在項!可速退出,今後不許相見!”(第三十回)許攸覺得自己子侄被害,無顏復回冀州,準備拔劍自殺,被身邊人勸住,投奔了曹操,向曹操獻了烏巢斷糧之計,後又獻了決漳河灌冀州之計,均獲成功。張郃、高覽二將曾被袁紹派去劫曹軍營寨,因為對方早有準備而失敗。出兵前與張郃有意見分歧的郭圖怕張郃回軍後追究是非,就在袁紹面前誣陷說: 張郃、高覽見主公兵敗,心中必喜。原因是“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擊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損折士卒”(第三十回)。袁紹即派人召二人回來問罪,而郭圖卻先讓人告知二將說,回來將被袁紹殺頭。二人只好去投曹操。袁紹兵敗回冀州途中,對他出兵時未聽田豐之諫表示後悔,而前來接應袁紹的謀士逢紀卻誣陷說: “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 ‘果不出吾之料!’”(第三十一回)袁紹竟信以為真,派人持劍先往冀州獄中殺掉田豐。

  袁紹作為最高領導人,在這些事情上的直接失誤,一是沒有調查研究,聽信一面之詞,甚至不給被誣陷者以申辯的機會,二是對部下追究責任不選擇適當的時機,因為即使是許攸果有經濟問題,張郃賣陣為真,也應在戰役結束後再作處理,絕不該在戰役的關鍵時刻,尤其是在自己不能控制張郃的時候就要給予處理。袁紹對這些事件的間接責任,一是他平時不能用明確的奮鬥目標統一部下的思想,致使他們各懷私心,互相拆台和誣陷,二是他對部下沒有基本的信任。

  官渡之戰集中暴露了袁紹低劣的領導水平。然而,袁紹一生的重大失誤並非到此為止。他敗退冀州後,準備選定接班人,由於集團內部的派系鬥爭錯綜複雜,幾個謀士各為其主,因而他對此事一直躊躇不決,下不了決心。他既不願按照傳統的接班方法立長子袁譚為接班人,又不能在對三子袁尚有所心許的情況下逐步收繳袁譚的兵權,保證袁尚地位的穩固性,結果在他死後,兩個兒子鏖兵相爭,先前的派系鬥爭公開化,袁譚甚至勾結曹操為外援。這種內部紛爭被曹操所利用,導致袁紹集團徹底覆滅。

  袁紹性格的一個最大弱點是對什麼事情都優柔寡斷,下不了決心。有時候似乎是下了決心,但行動起來又搖擺不定,這實際上還是信心不足,決心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袁紹當年在朝廷為司隸校尉,在何進手下幹事時,卻是表現得非常果斷。靈帝死後,宦官準備作亂,他挺身而出,點御林兵五千斬關入宮,引大臣入內,扶立少帝。他曾向何進建議對宦官斬草除根,一再勸告何進乘軍權在手時下手,認為“此天贊之時,不可失也”。(第二回)他為誅宦官也曾提出過召外兵入京的錯誤建議,但並未顯出動搖不定的性格。當謀殺宦官的事情敗露後,他勸何進不要冒險入宮,何進不聽勸阻,決意入宮,他與曹操帶劍護送。何進被殺後,他即時誅殺宦官,平定叛亂。董卓謀廢少帝,大臣無人敢於反對,惟袁紹挺身抗爭,拔劍相對。此時的袁紹英勇果斷,敢做敢為,也許是當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尚具有青年人的勃勃朝氣,但人們各年齡段的性格變化不至於產生如此天壤差別。也許是有些人一當上主要領導,負起全面責任就顧慮重重,動搖不定,而袁紹就屬於這類人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