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以法治眾的領導方法還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賞罰觀和用人觀上,這兩個方面將在後面專門討論。這裡要提出的是,他的思想有時儒法混雜。比如,曹操在打敗袁紹追剿袁譚時,天氣寒冷,河道結凍,糧船無法行動,曹操令當地百姓破冰拉船,許多百姓聞令逃跑,曹操準備捕獲斬殺,但百姓聽得此信後又親往營中相投,曹對這些百姓講: “若不殺汝等,則吾號令不行,若殺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軍士擒獲。”(第三十三回)要按法令辦事,就要斬殺這些百姓,要以仁義行事,就要保全這些百姓,法治和仁治發生衝突時,操以妥協的方式解決,讓百姓逃往山中躲避。這樣,他將百姓有意放於軍法不可及的山中,保全了其性命。儒家思想所以能在社會上流傳深廣,原因之一是這種思想表面上富郭嘉像。

  有人情味,易被人們在感情上接受。曹操也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儒家的某些思想常能引起他的內心激盪。操在擊敗袁紹、奪取冀州後,曾親往袁紹墓下設祭,哭得非常悲哀。他向眾官回憶描述了昔日與袁紹一同起兵時的情景,說袁紹當初對他說的話就像昨天說過的一樣,“而今本初已喪,吾不能不為流涕也”(第三十三回)。並向袁紹之妻賜以金帛糧米。

  曹操的謀士郭嘉曾把曹操和袁紹作了比較,認為曹操在十個方面勝過袁紹,其中有兩條是說: “桓、靈以來,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此文勝也”(第十八回)。這兩條確實表明了曹操以法治眾的優越性,而儒家思想的滲入又使他增加了爭取人心的思想基礎。

  平等 用成績說話

  曹操主張論功行賞,不計貴賤,這是他以法治眾思想的必然表現,也是他的領導活動卓有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曹操的獎賞觀是具有豐富內容的。

  首先,曹操堅持有功就賞、有罪就罰、一視同仁、不厚親薄疏的原則。十八路諸侯伐董卓時,董卓勇將華雄連斬聯軍幾員大將,諸侯中無人可敵,這時,平原縣令劉備手下馬弓手關羽階下請戰;袁術得知一弓手要去迎敵,竟要讓人趕走關羽,還是曹操說了公道話: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關羽片刻間提華雄頭進帳,張飛鼓動諸侯乘勢殺入關中,活捉董卓,袁術仍怒喝道: “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曹操仗義執言反駁說: “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第五回)袁術以“公等只重一縣令,我當告退”相要挾,曹操暗使人送酒肉撫慰劉、關、張三人。在這裡,關羽等三人因官職卑微,袁術竟然不願給予立功的機會,立了大功又沒有一句好言相慰,而曹操的態度則大相逕庭,即使在特殊的情況下仍然以特殊的方法按功行賞。曹操在征張繡時敗師於淯水,而他的心腹將領夏侯惇所領的青州兵劫掠鄉民,操手下將軍于禁即帶領本部人馬沿路剿殺青州兵,安撫鄉民,青州兵回奔曹操,報告于禁造反,于禁見操後,未先辯解曲直,先立營寨做好抵禦張繡追兵的準備,等擊敗追兵後,于禁才向操匯報剿殺青州兵及立寨前未及時辯解的原因,操當面表揚說: “將軍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堅壘,任謗任勞,使反敗為勝,雖古之名將,何以加茲!”(第十六回)並獎金器一副,封益壽亭侯,並責夏侯惇治軍不嚴之過。夏侯惇原本是曹操的族弟,在和于禁的軍隊鬧矛盾後,操公正地評判了雙方的是非曲直,並無任何偏袒之心。淯水一戰,曹操折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及帳前都尉典韋。戰役結束後,曹操親自哭祭典韋,對諸將說: “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第十六回)事實上,典韋勇力過人,武藝殊絕,是操手下的得力幹將,是難得的人才。操回許都後,又對典韋立祀祭之,殊遇其子。次年曹操再征張繡,至淯水,觸景生悲,忽於馬上放聲大哭,眾將驚問其故,他答道:“吾思去年於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第十八回)隨即下令停軍,大設祭筵,弔奠典韋之魂。操親自燒香哭拜,全軍為之感動,祭完典韋後,方祭侄兒及兒子。可見,操對他手下人的態度如何,取決於部下的功勞,而不是取決於部下與自己的親疏關係。

  曹操有時還獎賞那些能提出和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即使這些意見沒有被採納。操平定河北後,袁紹的兒子袁照、袁尚遠投沙漠,西奔烏桓而去,操準備追擊。曹洪等人認為,如果大軍虛國遠征,後方敵人可能會乘機襲許都,恐怕大軍救應不及,建議回師勿追,但曹操堅持西進追擊。擊敗二袁後回到出發地,重賞提不同意見的眾將,並對他們說: “孤前者乘危遠征,僥倖成功,雖得勝,天所佑也,不可以為法。諸君之諫,乃萬安之計,是以相賞。”(第三十三回)並讓他們且不要因為這次意見沒有被採納,以後提意見感到為難。這裡,操並沒有自我吹噓,而是充分肯定了相反意見的合理性,給予眾人以獎賞,鼓勵他們以後再提意見。

  曹操的獎勵是多種多樣的,他能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給以不同的獎勵。操在鄴郡慶賀銅雀台建成時進行比武活動,搞了一次人人獲勝、人人有份的物質獎勵。曹操在移駕許都的途中,李傕領兵阻擋,曹操手下虎將許褚連斬二將,挫敵敗兵,曹操撫許褚之背曰: “子真吾之樊噲也!”(第十四回)他以歷史名將喻許褚,對許褚是一種高度的精神獎勵,他曾以這種方式獎勵多人。關羽為曹操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操表奏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即刻鑄印送關羽,這是以爵位賞有功之人。與這種立刻兌現的情況不同,曹出兵攻袁術時路過徐州見到呂布,操封呂布為左將軍,呂布大喜,操許諾還都之時換給印綬,但這個印綬,直到呂布被俘殞命,也沒有再被提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