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仁治觀念常常與劉備實現目標的政治手段發生矛盾,使他多次喪失實施目標的機會。他的目標是要占據一方,積蓄力量,伺機統一全國,實現這種目標的政治手段,特別是軍事行動是殘酷無情的,但仁治觀念卻要求以仁愛之心待人,尤其是對劉姓同宗更要以禮相待,關愛有加等,這樣,目標要求和手段要求常常把劉備陷於兩難的境地。為了目標不擇手段,就要殘酷無情,不仁不義,這是劉備所不願意的;而完全選擇仁義的手段,又實現不了目標,這也是劉備所不願意的。每碰到這種情況,他多是採取折中的方式,以迂迴的手段實施目標,但這往往使他失去許多直接達到政治目標的機會,使本集團的發展走著一條異常曲折的道路。比如,劉表多次提出自己死後讓劉備作荊州之主,但劉備卻認為,“景升待我,恩禮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奪之。”(第三十九回)曹操大舉進攻新野小縣,孔明建議奪取荊州安身,以拒曹操,劉備又是不忍圖之,並聲言: “吾寧死,不忍作負義之事。”(第四十回)劉備攜民渡江之時,眾將一再勸他棄百姓先走,他認為“百姓從新野相隨至此,吾安忍棄之?”(第四十一回)結果被曹操追兵打得一敗塗地,他的妻小都未能保全。又比如,當劉備攻取西蜀的時機已成熟時,他卻一再推託說: “劉季玉與備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罵。”龐統建議他與劉璋會面時,就筵上殺之,一擁入成都,唾手可得西川,他卻認為: “季玉與備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並指責龐統: “公此謀,雖霸者亦不為也。”(第六十回)他最終雖以軍事手段奪取了西蜀,但遷延日月,折兵損將,尤其是副軍師龐統陣亡,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劉備奪取漢中後,眾將欲推他當皇帝,他認為這太不符合為臣之道,堅持不干,只接受了孔明關於暫時為漢中王的折中方案。及至曹丕篡位,蜀中大小官僚又上表讓他即皇帝位,他看罷吃驚道: “卿等欲陷孤為不忠不義之人耶?”經眾官再三勸說,他才表示: “吾非漢昭烈帝劉備像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第八十回)從這些情況可以明顯看到,仁義觀念在許多關鍵時刻常常成為他實施政治目標的心理障礙。

  劉備的仁慈更多地屬於一種手段。他曾對龐統說過: “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策六十回)他的仁治最終是服務於其政治目標的,在特別關鍵的時候,他根本不講仁慈。關羽被東吳攻殺後,劉備一定要出兵東吳,替兄弟報仇,趙雲勸阻說: “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劉備答道: “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第八十一回)張飛手下叛將范疆、張達因故刺殺張飛逃入東吳,更堅定了劉備報仇雪恨的決心。進軍前期,一路順利。糜芳告訴傅士仁說: “蜀主寬仁厚德,目今阿斗太子是我外甥,彼但念我國戚之情,必不肯加害。”(第八十三回)商議好後,殺了馬忠來投劉備,這時,劉備並沒有講仁慈,他在御營設下關羽靈位,令關興將糜、傅剝去衣服,跪於靈前,親自用刀剮之,以祭關公。孫權有心求和,令人綁縛范疆、張達送至劉備,劉備設下張飛靈位,讓張苞自仗利刀,將范疆、張達萬剮凌遲,祭張飛之靈。可見,在劉備心靈深處,打仗,當皇帝,更多的是從一己之私考慮,在最關鍵的時候,他並不講仁慈,甚至會採取異乎尋常的殘忍手段,因為仁治並不是他實施政治行為的最終目的。

  征服人心的三個步驟

  作為一名領導者,劉備重仁義,重感情,有征服人心的獨到方式。他在關鍵的時候往往技高一籌,能發掘出人的內在驅動力以掌握之,即使在他不能控制某人的時候仍能掌握其人的內在感情活動。這裡應提到的有三個情節。

  其一,徐庶作為劉備的軍師,幾次用計打敗曹兵。曹操捉住了徐庶的母親,以假書信誘騙徐庶離開劉備到自己一方去,劉備一聽到徐庶要離開之言,遂即答應,一面安慰徐庶離去後不要掛念自己,一面放聲大哭,並請求再聚一宵,來日餞行。飲酒間,劉備對徐庶說: “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對而哭,直到天明。第二天,劉備與徐庶並馬出城,送至長亭分別時,劉備舉杯對徐庶說: “備分淺緣薄,不能與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劉備在此向徐庶所說的“新主”,正是劉備的主要政治對手曹操。一個人為了成全朋友的孝情,竟心甘情願讓朋友去為自己的敵人服務,這真讓徐庶感動萬分。那麼,作為這個朋友,怎能心安理得地為昔日的敵人服務以傷害成全了自己孝情的朋友呢?徐庶良心觸痛,於是當面向劉備哭訴: “某才微智淺,深荷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別,實為老母故也。縱使曹操相逼,庶亦終身不設一謀。”(第三十六回)徐庶去曹操處果然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即使在隨曹操下江南,看到了火燒赤壁的前景,明知自己會受危險時,也沒有說破孔明、周瑜和龐統他們的計謀,只是藉口離開作罷。

  其二,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擊敗後逃走,關羽因不知劉備的下落,暫時投降曹操,後來,劉備在袁紹處知道了關羽的所在,即修書一封: “備與足下,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願獻備首級以成全功。”(第二十六回)關羽看書後,觸動舊情,放聲大哭,向使者當面表示不背舊盟的決心,並回信表示: “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果然他掛印封金,辭別曹操,千里走單騎,過關斬將,回到劉備身邊。在這裡,關羽是否在曹營獵取功名富貴,是劉備所管不了的,何況,關羽取功名,圖富貴,並不非要劉備的首級才能成全功,劉備在書信中所以要這樣寫,就是故意要刺痛關羽的感情,讓他在曹營得不到內心的安寧,趕快前來相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