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霍漢揚的希望再次落空,對潘逸風的處理決議16票贊成19票反對一票棄權,潘逸風一系的1票棄權8票反對,元老系5票反對,李系的6票居然也全部投向反對。

  誰都知道,潘逸風和李迎松已經結成同盟,剛才李派咄咄逼人只是在演戲給人看,連潘系和元老系的人都被瞞過(否則他們可能會投贊成票)。潘李聯盟使霍漢揚的兩個大敵結合為一。表面上一些潘系的人不齒與李迎松之流為伍而轉向霍漢揚,而元老們也與潘逸風漸行漸遠,但李迎松有在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里盤根錯節的關係網,雖被多次打擊卻死而不僵,只是缺乏令它運作的金錢和聯絡手段,而潘逸風有龐大財力,在民間、軍隊基層和一些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里有一定的影響力,只是在中央缺乏堅定的支持者(這次如果不是和李迎松一搭一檔左右會議,又或者被人知道他和李迎松的交易,支持他的幾個人和那些元老怕不一起掉轉槍口對準他),現在可以互補有無,集團是縮小了,但再無重大破綻,要對付他們是難之又難。無怪乎張連生等對這次霍潘之爭痛心疾首。

  第七十五章 爭鬥

  潘逸風的離去,使霍漢揚頓失經濟支持,原來以為整倒潘逸風,可以收繳潘氏的部分產業,現在不但落空,天權公司更是大舉追擊親霍漢揚的經濟勢力。霍漢揚一系的錢可謂捉襟見肘。

  好在霍漢揚早就在留心潘逸風的替代者,立刻從“龍魂”勢力難及的瑞士接回了自己的新財神——柳雨雪。對於柳氏企業在華投資12億歐元,宣傳部進行了大量的報導,對於柳雨雪個人尤其詳細,道理很簡單,柳氏企業資產雖然豐厚,但和潘逸風差的不是一個等級,柳雨雪優勢在於他比潘逸風年輕英俊,而且未婚,這很重要,不少官宦小姐、富家千金、艷星名媛甚至女強人都對他動了情。不要以為這些女人沒什麼力量,她們或有政治背景,或有商業靠山,或有人際關係網,只要柳氏企業的女主人還虛位以待,這股力量就可以為柳氏所用。難怪潘逸風知道後對李迎松笑道:“看來我真不該這麼早結婚啊。”

  不過笑歸笑,柳雨雪利用這有利態勢順利使自己的資產升值,並在京城站穩了腳跟。接著他又連續出席各種公共活動來展現才華。與白馬寺住持念遠上人論經;在義賣會上親自作畫並題字;於第14屆武術會上力克“問天庭”年輕高手司馬天涯奪取冠軍……他以一管洞簫與潘逸風凝風古琴合奏於中南海,更被傳為佳話,使人對他的胸襟風度越發欽佩。脫離潘逸風的新銳多慕名投身其麾下。

  潘逸風對此採取避其鋒芒的戰術,離開京城去反腐敗了,由於主動要求紀檢的師岱年同行,誰都不能反對什麼,以師岱年的精明和正直,潘逸風就算想包庇腐敗份子也辦不到。當然,潘逸風誰也不包庇,只不過把天津、山東兩地的貪污記錄鎖進了保險箱,不予積極配合而已。

  師岱年有點不滿意潘逸風無精打采的態度,但他錯以為潘逸風是嫌案件小,不足以抬升人氣。到了山西查小煤礦時,潘逸風果然來了精神,動用私人資金僱傭偵探作外圍調查,沒缺口就收購幾家公司打開局面。上億元資金投入了,小煤礦揭出了大案子,全省非法礦主的保護傘被揭露出來,600多名黨政幹部進了大牢,公安機關對1400名礦主實施逮捕,而潘逸風又投入數億元安定礦工,使之順利併入國有大型煤礦。拖了多年的小煤礦問題很好地解決了一下,此後15年時間裡,攝於司法的威儀,非法小煤礦幾乎絕跡,國營礦業成功完成機制與技術的改革。然後是湖南農業腐敗問題,潘逸風以大治小殺一儆百,對遍地小貪官採取明確責任,有一罰十的辦法,由潘逸風以中央名義把白條收回,每張條雖然金額不多,但累計到某各官員身上就有不小數目,當欠農民的錢成了政府的廉政形象經費,順理成章地給200多人定了貪污罪,其他人都怕了,欠錢少的連忙把債還了,潘逸風也懶得理他們。至於大貪,早就掌握了全面資料,在潘逸風強烈要求下,手握尚方寶劍的師岱年也來了手狠的,簡化審判程序,公審後處決了幾十個罪大惡極的。老百姓抬著“青天”牌匾來到工作組駐地時,已是人去樓空,潘逸風和師岱年已經飛到海南,一舉打掉了3個橫行不法的黑社會團伙,追捕過程中,潘逸風7天7夜坐鎮指揮部,終將全部要犯抓獲。至於從各家抄出來的非法財產均直接送往師岱年處驗收,在給中央的報告中,師岱年拍胸脯擔保潘逸風沒有從中撈取利益,對潘逸風做的大量工作也給予了肯定。至2007年12月底,第三次反腐行動宣告結束。第一次打掉了出頭的,第二次鎮壓了新起的,這一次則是解決了難纏的。但以反腐鬥士還不足以弄到如此多的資料,事實上這次行動很大程度上有賴李迎松提供的情報。原本李迎松是腐敗份子的領軍人物,但在第一次反腐風暴後,一部分不願意偃旗息鼓的傢伙與李迎松的關係就鬧僵了,那些人想憑自己在地方上根深蒂固的網絡自立門戶,矛盾一觸即發,但雙方有都擁有對方一定的犯罪證據,所以都不敢輕舉妄動。直到這次潘逸風投靠李迎松才使均勢被打破,反腐的主導權落到李迎鬆手里,開始對異己者大舉清洗,而潘逸風的資金投入彌補了財政上的漏洞,也使得下面的很多證據失效。至此,李迎松扭轉頹勢,憑藉“反腐英雄”潘逸風的幫襯,改變了老奸巨滑的形象,蒙蔽了很多不了解真相的人,以潘氏企業的金錢重拾舊部,在中國政治舞台再起風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