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七十四章 龍之潛

  霍漢揚沒想到十拿九穩的局面,居然被潘逸風成功翻盤。

  本來擅自調動團一級的部隊是嚴重違反軍法的行為,“黨指揮槍”的大帽子下,多少委屈都等於零,出發點再好也無人會在意,總之,潘逸風這次是死定了,霍漢揚甚至有點於心不忍。

  潘逸風當然知道自己的處境,意氣用事、擅自用兵的大罪無論誰都不能救他,充其量為他求情,所以必須把事件的性質變過來。

  面對36個中央大員,潘逸風侃侃而談:“事情的起因我想大家已經知道了,中央已經特批第2師購買彈藥,民兵33師有什麼理由予以攔截。”

  “這是江蘇人武部門的錯,中央一定會就此事進行處理。”李派的過彥亭說著話鋒一轉,“但今天我們是在討論國2師(上海國民警備隊第2師)擅自行動的問題,不要扯遠了。”

  “是啊,就算民33師做法欠妥,也不能成為你隨意調兵的理由。”李迎松加了一句。

  霍漢揚看在眼裡,心裡冷笑,‘真不愧是老油子,一傢伙就把潘逸風的話堵死了,不過由你們幾個出面是最好不過了。’“派兵過江並不是為了報復,當時的情況比較複雜,我這麼做是想把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潘逸風接著李迎松的話茬道。

  看著眾人不以為然的表情,潘逸風繼續道:“當時民33師調動了上千人,對於車隊有著一定的優勢,還擅自把南通的6門大口徑高射炮調往小蘿山,那可是蘇北防空第一線的中堅力量,而盧進民顯然對自己的優勢估計過高,認為可以輕易拿下車隊,所以他擺明了架勢是想強攻。問題是國2師的戰士雖然未如民33師預先部署,失去天時,但他們受過極嚴格的訓練,再加上小蘿山雖小,卻易守難攻,如果利用地形抵抗,盧進民的兵力優勢不可能完全發揮,有地利人和的優勢。”

  “等等。”過彥亭不耐煩地打斷道,“我們不是來聽戰情分析的。”

  “以上的情況很重要,因為盧進民以為自己勝券在握,不會輕易罷休,而車隊裡的戰士們也認為自己未必會輸,雙方都不願退讓,流血衝突只是時間問題。”

  “那為什麼不讓車隊停止抵抗?”霍漢揚的親信於少安忍不住插進來。

  “如果這樣,彈藥勢必被33師拿走,中央有把握多久將彈藥要回來呢?如果影響了高炮評比又該怎麼算呢?大家都承認是33師無理,卻一味要第2師退讓是何道理?”

  “這是顧全大局。”

  “大局?什麼是大局?車隊有中央的許可,押車戰士亦等於有了中央賦予的保護車隊的職責,如任由彈藥被劫就是瀆職,這命令你讓我怎麼下?”

  於少安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回頭看霍漢揚,霍漢揚也知道秘書出身的於少安是軍事方面的外行,不想在這上面耽擱,剛要示意潘逸風繼續說下去,李系的另一成員司馬昂開口了:“這些你說得都對,可為什麼要調大部隊過江呢?這給中央造成多大的被動,你這麼意氣用事,是不是把小集團看得比中央還重要啦?”這句話軟中帶硬,把問題指向關鍵,不啻幫了霍漢揚的忙。

  “如果百餘人據山而守,和千多人激烈交火,中央就不被動了嗎?”潘逸風這話一出口,霍漢揚就覺得不對,好象落進了陷阱里,但想著自己和李系的票數又怪自己多疑。

  潘逸風頓了一頓又道:“而且此事已經驚動了國際傳媒,這是一名英國記者從南通向其總部發回的報導,時間是5月22日下午18:20,題目為《彈藥的爭奪——中國軍隊內訌記》。此後德國記者也有類似報導,多次援引了民33師指戰員的話。我想當時當地一定被眾多的衛星聚焦著。”眾人都看向旁聽席上總參的呂森中將,只見他微微一點頭。

  “所以我們必須防止流血,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對外界說這是一場演習。”

  “但卻可能流更多的血。”

  “如果打起來,死100人和死1000人已經沒多少區別了,國家都將面對極其難堪的境地,所以這個險必須冒。”

  “有必要動用這麼多部隊嗎?”李系的人似乎不依不饒,問題一個接一個。

  “當然需要,如果調3000步兵去,盧進民不但不會收斂,還可能立即引起衝突。而且這樣的演習就象過家家。所以我才主張以萬餘兵力,全部機動力量發動突進,力求形成強大壓力不戰而勝。對外也更象一場演習。這套計劃也經過了上海市領導的認可。”

  ‘又來了。’霍漢揚想道。國民警備隊建立時就是地方上的機動力量,相當於武警,但武警沒有團的概念,小的調動沒什麼,大了就暴露出這個模稜兩可的漏洞。霍漢揚也有所防範,接道:“不是說國民警備隊跨省一級行動不合法嗎?”潘逸風已經為自己的行為找了個好理由,令霍漢揚感到局勢不再受他控制,所以他急忙把矛頭指向國2師行為的合法性上。

  “但那是司法上的,是對內的,這次國2師卻是為了防止事態擴大,是對外的,明里暗裡都是軍事層面上的事。”潘逸風已將劣勢扳回,老將軍張連生順坡下驢希望能維持和局。即便霍漢揚也不得不有所顧忌,唯有寄希望於投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