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李嗣源在世時,孟知祥雖然是獨占一方,但還是沒有稱帝。但是等李嗣源十一月剛死,第二年的閏正年,孟知祥就稱帝了。建國號為蜀,以趙季良為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門使王處回為樞密使,李昊為翰林學士。但同年的六月孟知祥也過世了,他臨死前讓孟昶(初名仁贊)即位,趙季良為輔政大臣。
趙季良得知孟知祥死後,馬上就先擁立孟昶即位,而後再為孟知祥發喪。孟昶雖然是後蜀後主,但他沒有一些人想像的那麼無能。因為以後,孟昶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手下的人不大聽話。特別李仁罕、張業二人仗著先帝的縱容,到了孟昶即位,氣焰就更加囂張,他們幹事多逾法度,務廣第宅,奪人良田,發其墳墓。孟昶認為如果這樣下去,這幫人遲早要反了自己,即位才幾個月,就下令將李仁罕抓起來,並族其全家。這下把一些自認為功高,認為自己是爺的人給震住了。當時,李肇自外鎮來朝,柱著拐杖去見皇帝,自稱自己有疾病不能行跪拜之禮,等到聽聞李仁罕被殺死了,病也沒有了,拐杖也扔了,乖乖地去向孟昶行跪拜之禮。
而對於與李仁罕有同罪的張業,孟昶為了穩住他,並沒有一起將他法辦,反而把他升為丞相,因為張業手上掌握了禁軍,這年頭誰有兵權誰就是爺,萬一把張業逼急了,他反了怎麼辦。張業被任免為丞相之後,反而更加囂張了,在家裡私設公堂,用酷刑來敲詐蜀人的錢財,蜀人大怨。孟昶殺了李仁罕之後,但主政的人還是趙季良,趙季良還是個人才,對蜀地的建設也還是有政績的。但到了廣政九年之時,趙季良死了,孟昶在被趙季良輔政十三年之後,終於要準備要親政了。但是孟知祥還有一些親信尚在,孟昶一直認為張業對自己威脅太大,這麼一個引起公憤的人,要想親政就必須得殺了他。到了廣政十一年,孟昶與匡聖指揮使安思謙謀劃,把張業抓起來殺了。孟昶要開始親政了,一幫老臣如王處回、趙廷隱等人也識趣地相繼告老還鄉。孟昶終於可以親政了。
孟昶其實也是想干一番事業的,當時後晉被契丹打入開封,從此被滅亡,孟昶也曾考慮從蜀地調集兵馬,殺入中原。雄武軍節度使何建以秦、成、階三州附於蜀,孟昶又遣孫漢韶攻下鳳州。但這時劉知遠已經在中原稱帝了。但機會還是有的,後漢在劉知遠死後,關中三鎮又開始叛亂,孟昶遣張虔釗出大散關,何建出隴右,李廷珪出子午谷,以策應趙思綰。後來又派出安思謙出兵救援,不過等安思謙大軍一到,三鎮叛亂已經全部被平定了。安思謙認為這樣就沒有功勞了,居然把自己的士兵殺了來立威。孟昶大怒,就和王藻一起計劃準備殺了安思謙,但王藻這人也混蛋,邊境有奏報,他竟然擅自折閱而不轉呈給皇帝,孟昶知道之後,在殺安思謙時對旁邊的王藻說道:“你和他一起去死吧。”
孟昶也許在清除舊臣時有了極大的成就,也許是因為得到了秦鳳四州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開始把以前的不良習性又撿起來了,他開始經常打球走馬,又為方士房中之術,多采良家子以充後宮。不過孟昶也不是完全是個糊塗人,樞密副使韓保貞切諫說這樣不行,孟昶竟然會大悟,然後還賜保貞黃金數斤,說他說得對。而且有人上書說台省官當擇清流,孟昶竟然嘆道:“為何不讓這個發言上書的人去赴任呢?”左右請以其言詰上書者,昶曰:“吾見唐太宗初即位,獄吏孫伏伽上書言事,皆見嘉納,奈何勸我拒諫耶!”這說明孟昶並非完全的昏庸無能,最起碼早期的孟昶不是這樣的。孟昶此人還非常重視學術發展,他讓人把《論語》《爾雅》《周易》《尚書》等十經全部刻在石頭上,前後刻了八年,又覺得這樣流傳還不夠廣,又讓人做了木刻版,以便流傳。另外要求寫春聯促進文化交流,他自己更是寫了一副貼在宮門上,這“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十個字就成為春聯的老祖宗。甚至可以說在五代時期後蜀的文化學術氛圍為五代之最,超過了南唐,更超過了中原。
但是隨著一位姓費的女人進宮之後,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我們經常說紅顏禍水,其實這位費氏根本不能武斷地便歸於害人精一類,相反她這個人很有才藝,詩詞歌賦都懂,廚藝也是精湛,經常能變著花樣來做出好吃的。這種女人,別說是孟昶,也許任何一個男人都會喜歡他的。孟昶照例封費氏為花蕊夫人,並對她寵愛有加。相對來說,這朝事便有意無意地放在了一邊。
孟昶把政事放在一邊,柴榮可是沒閒著,王朴說了,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契丹,北漢不過是依靠契丹人才敢和我們對抗,但是南方還有兩個國家實力較強,分別是後蜀、南唐,等到滅了這兩國之後,其它小國肯定是望風而降,然後再集中力量北伐,敗契丹滅北漢,完成統一大業。周顯德二年(955年),柴榮派宣徽南院使向訓、鳳翔節度使王景伐蜀。孟昶聽了之後,也開始認為原先的雄武軍節度韓繼勛不足以當周兵。於是派出客省使趙季札為秦州監軍使。但是等到王景入大散關,進入秦州之後,趙季札害怕起來了,竟然獨自回到朝中,一時軍士們都認為他是要逃命,軍心動搖。孟昶問趙季札為什麼又回來了,趙季札回答不出,孟昶大怒,把趙季札斬首。並另派高彥儔、李廷珪出堂倉迎戰周軍。可以說孟昶處理的還算不錯了。雙方首次交戰於威武城,後蜀軍小勝。周軍失利之後,朝中大臣多有勸柴榮退兵,柴榮不肯,直到在前方巡視的趙匡胤回來說這秦、鳳四州可伐,柴榮決心將戰鬥進行到底。命令王景、向訓繼續進兵。王景出戰亦獲小勝。孟昶又派人對前方軍士進行撫慰。
趙季良得知孟知祥死後,馬上就先擁立孟昶即位,而後再為孟知祥發喪。孟昶雖然是後蜀後主,但他沒有一些人想像的那麼無能。因為以後,孟昶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手下的人不大聽話。特別李仁罕、張業二人仗著先帝的縱容,到了孟昶即位,氣焰就更加囂張,他們幹事多逾法度,務廣第宅,奪人良田,發其墳墓。孟昶認為如果這樣下去,這幫人遲早要反了自己,即位才幾個月,就下令將李仁罕抓起來,並族其全家。這下把一些自認為功高,認為自己是爺的人給震住了。當時,李肇自外鎮來朝,柱著拐杖去見皇帝,自稱自己有疾病不能行跪拜之禮,等到聽聞李仁罕被殺死了,病也沒有了,拐杖也扔了,乖乖地去向孟昶行跪拜之禮。
而對於與李仁罕有同罪的張業,孟昶為了穩住他,並沒有一起將他法辦,反而把他升為丞相,因為張業手上掌握了禁軍,這年頭誰有兵權誰就是爺,萬一把張業逼急了,他反了怎麼辦。張業被任免為丞相之後,反而更加囂張了,在家裡私設公堂,用酷刑來敲詐蜀人的錢財,蜀人大怨。孟昶殺了李仁罕之後,但主政的人還是趙季良,趙季良還是個人才,對蜀地的建設也還是有政績的。但到了廣政九年之時,趙季良死了,孟昶在被趙季良輔政十三年之後,終於要準備要親政了。但是孟知祥還有一些親信尚在,孟昶一直認為張業對自己威脅太大,這麼一個引起公憤的人,要想親政就必須得殺了他。到了廣政十一年,孟昶與匡聖指揮使安思謙謀劃,把張業抓起來殺了。孟昶要開始親政了,一幫老臣如王處回、趙廷隱等人也識趣地相繼告老還鄉。孟昶終於可以親政了。
孟昶其實也是想干一番事業的,當時後晉被契丹打入開封,從此被滅亡,孟昶也曾考慮從蜀地調集兵馬,殺入中原。雄武軍節度使何建以秦、成、階三州附於蜀,孟昶又遣孫漢韶攻下鳳州。但這時劉知遠已經在中原稱帝了。但機會還是有的,後漢在劉知遠死後,關中三鎮又開始叛亂,孟昶遣張虔釗出大散關,何建出隴右,李廷珪出子午谷,以策應趙思綰。後來又派出安思謙出兵救援,不過等安思謙大軍一到,三鎮叛亂已經全部被平定了。安思謙認為這樣就沒有功勞了,居然把自己的士兵殺了來立威。孟昶大怒,就和王藻一起計劃準備殺了安思謙,但王藻這人也混蛋,邊境有奏報,他竟然擅自折閱而不轉呈給皇帝,孟昶知道之後,在殺安思謙時對旁邊的王藻說道:“你和他一起去死吧。”
孟昶也許在清除舊臣時有了極大的成就,也許是因為得到了秦鳳四州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開始把以前的不良習性又撿起來了,他開始經常打球走馬,又為方士房中之術,多采良家子以充後宮。不過孟昶也不是完全是個糊塗人,樞密副使韓保貞切諫說這樣不行,孟昶竟然會大悟,然後還賜保貞黃金數斤,說他說得對。而且有人上書說台省官當擇清流,孟昶竟然嘆道:“為何不讓這個發言上書的人去赴任呢?”左右請以其言詰上書者,昶曰:“吾見唐太宗初即位,獄吏孫伏伽上書言事,皆見嘉納,奈何勸我拒諫耶!”這說明孟昶並非完全的昏庸無能,最起碼早期的孟昶不是這樣的。孟昶此人還非常重視學術發展,他讓人把《論語》《爾雅》《周易》《尚書》等十經全部刻在石頭上,前後刻了八年,又覺得這樣流傳還不夠廣,又讓人做了木刻版,以便流傳。另外要求寫春聯促進文化交流,他自己更是寫了一副貼在宮門上,這“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十個字就成為春聯的老祖宗。甚至可以說在五代時期後蜀的文化學術氛圍為五代之最,超過了南唐,更超過了中原。
但是隨著一位姓費的女人進宮之後,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我們經常說紅顏禍水,其實這位費氏根本不能武斷地便歸於害人精一類,相反她這個人很有才藝,詩詞歌賦都懂,廚藝也是精湛,經常能變著花樣來做出好吃的。這種女人,別說是孟昶,也許任何一個男人都會喜歡他的。孟昶照例封費氏為花蕊夫人,並對她寵愛有加。相對來說,這朝事便有意無意地放在了一邊。
孟昶把政事放在一邊,柴榮可是沒閒著,王朴說了,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契丹,北漢不過是依靠契丹人才敢和我們對抗,但是南方還有兩個國家實力較強,分別是後蜀、南唐,等到滅了這兩國之後,其它小國肯定是望風而降,然後再集中力量北伐,敗契丹滅北漢,完成統一大業。周顯德二年(955年),柴榮派宣徽南院使向訓、鳳翔節度使王景伐蜀。孟昶聽了之後,也開始認為原先的雄武軍節度韓繼勛不足以當周兵。於是派出客省使趙季札為秦州監軍使。但是等到王景入大散關,進入秦州之後,趙季札害怕起來了,竟然獨自回到朝中,一時軍士們都認為他是要逃命,軍心動搖。孟昶問趙季札為什麼又回來了,趙季札回答不出,孟昶大怒,把趙季札斬首。並另派高彥儔、李廷珪出堂倉迎戰周軍。可以說孟昶處理的還算不錯了。雙方首次交戰於威武城,後蜀軍小勝。周軍失利之後,朝中大臣多有勸柴榮退兵,柴榮不肯,直到在前方巡視的趙匡胤回來說這秦、鳳四州可伐,柴榮決心將戰鬥進行到底。命令王景、向訓繼續進兵。王景出戰亦獲小勝。孟昶又派人對前方軍士進行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