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著,陸戰隊二師在2010型主戰坦克的掩護下,向日軍發起正面攻擊。經數小時激戰,在公路上的日軍主力裝甲部隊大都沒有卸車就被擊潰,步兵則散入公路兩邊的樹林中繼續頑抗。此時,陸戰一師和獨立二旅消滅了日軍的掩護部隊之後從兩翼包抄上來,用火箭和機關炮把叢林中的日軍轟得無處藏身,又利用數位化提供的快捷通信招喚數位化炮兵進行遠程火力急襲和陸戰隊二師的2010型主戰坦克進行近距離交戰。簡練的數位化信息在俞笑天指揮陸戰隊過程中,上下左右傳遞得非常迅速準確,能夠比臃腫的數位化日軍裝備更快地知道日軍來自何方,準確地判斷日軍從什麼地方進攻或突圍,因而可以使防禦或堵截行為贏得時間,爭取主動,預有準備地指揮部隊機動到需要的位置,挫敗日軍的行動。激戰到下午時,日軍已所剩無幾,殘部被迫投降。日軍的第7裝甲師就這樣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第三十三章大戰台灣

  殲滅日第7裝甲師的硝煙還未散盡,俞笑天便組織人員審訊俘虜,並幸運地找到了給日軍帶路的台軍聯絡官。俞笑天本想來“胡蘿蔔加大棒”什麼的,沒想道那位台軍聯絡官剛帶上來,就主動表示要戴罪圖功。見俞笑天有些奇怪,那位台軍聯絡官趕緊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俞笑天接過一看,原來是從李恆的“解放軍網上公告欄”上列印下來有關解放軍俘虜政策的部分。俞笑天感到有可氣又好笑,世界上恐怕只有解放軍的俘虜是當戰俘當得最理直氣壯的,不管你多壞,總有立功贖罪的機會。“旋風部隊”和總參派來的一百多名精通日語的情報人員已由賀學甫司令和孫有亮政委率領趕到。他們抓緊時間換上了日軍軍裝,押上台軍聯絡官,再開上一百多輛修理好的日軍車輛,化裝成第7裝甲師的殘部,向北撤退。

  光天化日之下,“旋風部隊”就在公路上明目張胆地前進。那位台軍聯絡官非常合作,結果宜蘭的台灣憲兵部隊上當了,他們認為這支部隊必是從南邊撤退下來,到基隆的日軍。於是憲兵指揮官利用電話,要求基隆的守軍給這支“撤退的日軍”準備好飯。有點哈日的憲兵指揮官除了要求準備好米飯、開水之外,還囑咐要準備一些日本人喜歡吃的生魚片。

  在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登陸的時候,福建戰區特種偵察大隊也都化裝成台軍,開著繳獲的全套台軍裝備,沿這中央山脈的山區公路大搖大擺地上路了。特種偵察大隊全體成員都已在軍區特設的台灣模擬村生活了近兩年,很多成員都用各種身份掩護來過台灣,更有些乾脆是就地歸隊的,所以他們對台灣情況是了如指掌。

  為配合他們行動,解放軍空軍專門派出飛機轟炸沿途的檢查站,並把堵塞公路緩行的台灣軍民趕走。特種偵察大隊行動的沒有遇到什麼障礙,他們不分晝夜地趕路,最大的敵人是疲勞和極度的睡意。但為了搶時間,他們只能這麼做。臨出發前,攻台集群司令柳維平特意對特種偵察大隊指揮員指示:“我們是應該愛護戰士,但如果不及時到達基隆,不但日軍可能溜回國,港口也有更大危險被敵人破壞。如果不能利用基隆港實現南北對攻,戰役進程會被拖慢,戰士們的傷亡會更大。這就是戰鬥中最高的辯證法!”特種偵察大隊官兵們都同意這個觀點。

  8月8日下午,已在台灣南部集結完畢的解放軍第一和三十九集團軍開始大規模向北齊頭並進,一道道鋼鐵洪流噴著火舌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滾動。當解放軍98D式坦克於8月10日出現在濁水溪南岸的時候,木村游哉和謝濁水已經感到手足無措了。這兩個重裝甲集團軍對嘉義地區深入的突擊,給台、日軍造成混亂和恐怖,它打亂了南部台、日軍脆弱的指揮體系,使其不可能協調對解放軍的抵抗措施。

  解放軍的第五、三十一和四十一數位化空突集團軍的指揮官們深知台灣的狹窄地型限制了他們的迴旋餘地,不能像在東南亞和澳洲那樣大範圍機動。鑑於台灣地區敵人罕見的防空火力密度,他們熟悉的團營規模的戰鬥行動也施展不開,他們指示部隊以營連為單位,運用直升機可以不受或少受山脈、河流和海洋自然障礙的限制,避開敵人的阻擊,突然機動到台、日軍的翼側或後方的要害部位以及可以改變戰場態勢的重要地點,給敵以猝不及防的打擊。既然打蛇要打七寸,各部隊組織的突擊隊立刻都盯上了位於濁水溪下游的中沙、溪州、西螺、自強和西溪等大橋,準備相機機降奪占這些橋樑和渡河場,接應己方地面機動裝甲部隊,並利用預先奪占的有利地形阻敵撤退。柳維平曾叮囑參加行動的數位化空突部隊,如果在攻擊開始兩天之內達不到目標,則解放軍就很難完整無恙地攻占這些橋樑了。

  8月9日傍晚,守衛在西螺大橋的台軍士兵正警惕地注視著空中,他們當然有些擔心解放軍空軍的空襲。西螺大橋已被炸斷過好幾次,但台灣的工兵和民間的工程師們已在連續轟炸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用越來越短的時間修復大橋,大橋的防空火力也愈加兇猛和準確。實際上,守橋的台軍最擔心的是神出鬼沒的解放軍數位化空突部隊。

  前線指揮官們不斷來電提醒他們注意空降,千萬守住他們的退路。後方的指揮大官們卻命令,一旦發現解放軍空降,便立刻炸橋。守軍不免有些顫顫驚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