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慈禧立載湉繼承皇位,是咸豐故去13年以來,慈禧在皇位繼承與親理朝政上,繼第一次垂簾聽政後的第二次改變祖制。這兩次改變祖制,其目的只有一個:垂簾聽政,獨掌朝綱。

  光緒入繼皇位後,從4歲到17歲的12年間,是他作為兒皇帝——少帝的時期。

  光緒的少帝生活

  載湉繼承皇位後,按照清朝皇室的“家法”,小皇帝到了6歲,就要到上書房讀書,他自然也不例外。因為光緒年齡太小,母親又在醇親王府不能見面,只好由他父親醇親王奕到宮裡幫助照顧。醇親王奕是一位知進退、明榮辱的人,也是深知慈禧的性格與為人的人。

  先說醇親王奕在兒子做了皇帝之後,他做的幾件事情:

  第一,上《豫杜妄論》的密奏。先講一個歷史故事: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無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cōng,嘉靖)繼承皇位。嘉靖被從湖北安陸接到北京登上皇位後,演出了一場“大禮儀”的鬧劇。正德的父親、嘉靖的父親應當怎樣稱謂?一些朝臣的意見是,“本生父曰興獻帝”、過繼父稱“皇伯父敬皇帝”;另一種意見則相反。何孟春等大臣136人匯聚在金水橋南跪伏,撼門大哭,聲震闕廷,長達兩個時辰。嘉靖帝大怒,命懲治220人,其中編修王相等180餘人遭到廷杖(因病創而死者17人),成為震動朝野的大事件。醇親王奕提出,將來如果有人以嘉靖之說奏進,就以此奏駁斥。慈禧將此密奏留中。後來吳大澂果然有此奏,慈禧便出示醇親王奕的密奏做回應。

  第二,請求免去一切職務。醇親王奕的官職主要有: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神機營事、管善捕營事、步軍統領、弘德殿行走等。他上奏“誠懇請罷一切職任”,說:“惟有哀懇矜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才之子。”慈禧皇太后在奕請求下,命免除醇親王奕一切職務。他僅接受親王雙俸的待遇。光緒二年(1876年),光緒帝在毓慶宮入學,奕受命加以照料。

  第三,日日敬敬慎慎,夜夜乾乾翼翼。奕住的正房名為“謙思堂”;書齋名為“退省齋”;几案上擺放“欹(qī)器”,欹器是一種“巧器”,它的特點是:“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曾命弟子將水注入欹器里,結果正是如此。孔子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醇親王奕將“欹器”作為座右器,上有“滿招損,謙受益”的銘句。奕以“恭謹敬慎”四個字,作為待人處世的準則,更作為侍奉慈禧的圭皋。奕子女的房中,掛著他寫的治家格言: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68 - 光緒帝載湉(3)

  這說明奕警惕自己“滿招損”、告誡子孫“驕招禍”,要使得自身和家庭,就像醇親王府邸旁邊的“太平湖”一樣,求得一個“太平”。

  次說光緒到了皇宮之後的生活。

  初六日,就是宣布載湉嗣承皇位的第二天,光緒皇帝由醇親王府邸乘轎前往皇宮,進了午門,到養心殿。他向兩宮皇太后請安,並在大行皇帝同治靈前祭奠後,便“剪髮成服”,入繼大統,做了皇帝。

  初七日,光緒奉慈安皇太后住居在東六宮的鐘粹宮,俗稱慈安皇太后為“東太后”;奉慈禧皇太后住居在西六宮的長春宮,俗稱慈禧皇太后為“西太后”。光緒住在養心殿。慈安皇太后與慈禧皇太后實行垂簾聽政。皇帝訓諭稱“諭旨”,皇太后訓諭稱“懿旨”。

  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兩宮皇太后懿旨光緒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即位大禮,並告祭天、地、廟、社。光緒皇帝繼位後,到乾清宮向同治帝御容(畫像)行禮,又到鍾粹宮向慈安皇太后行禮,再到長春宮向慈禧皇太后行禮,復到儲秀宮向嘉順皇后(同治皇后)行禮。這時光緒皇帝才5歲,實際年齡只有3周歲半。

  光緒二年(1876年)四月二十一日,光緒帝開始在毓慶宮讀書。毓慶宮在東六宮東側齋宮與奉先殿之間。師傅為署侍郎、內閣學士翁同龢和侍郎夏同善。翁同龢與夏同善為同榜進士。翁同龢主要教光緒讀書,夏同善主要教光緒寫仿格(寫字)。御前大臣教習滿語文、蒙古語文和騎射。幼年皇帝讀書先有順治,繼有康熙,再有同治,他們登極時的年齡,順治6歲、康熙8歲、同治6歲,而光緒只有4歲。所以,光緒從6歲,實際上4周歲半,開始讀書。光緒剛開始就讀,對環境、師傅、學習、伴讀都很陌生,很不習慣。他對授讀師傅感到很生疏,有時又哭又鬧,還摔書本。師傅沒有辦法,奏告慈禧皇太后。慈禧懿旨皇帝生父奕到毓慶光緒皇帝《臨顏真卿自書告》軸宮,照看小皇帝讀書。隨著歲月推移,載湉年歲漸長,逐漸習慣於讀書生活。光緒讀書很用功,慈禧誇讚他:“實在好學,坐、立、臥皆誦書及詩。”他把讀書同做國君相聯繫,如在《乙酉年御製文》中寫道:“為人上者,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憂之切,故一民飢,曰我飢之;一民寒,曰我寒之。凡民所能致者,故悉力以致之;即民所不能致者,即竭誠盡敬以致之。”這一年為光緒十一年(1885年),光緒才15歲。他很想當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光緒還寫了一首《圍爐》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