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我走上中央大街,除冰化雪的岩鹽在靴子下嘎吱作響。走到下波塔基特運河的時候,我差點兒仰面滑倒。一大堆浮冰從橋下漂過,將橋上半化的雪凝成了一層不易看清的危險的薄冰。我緊緊抓住了簡單漆過的欄杆,感謝城市在冬天到來之前就建好了這座新橋,讓我的行程得以縮短几公里。在一座由單行道、兩條河流,以及水渠網構建的城市裡,所有的距離都不是以直線計算的,而是取決於在通過最近的橋樑之前要走多遠。
距離地圖助手(MapQuest)標出的目的地還有五個街區,路上儘是些破落的小商販。儘管被搭訕了好幾次,我依然低著頭,因為恐懼的目光接觸可能會招致暴力襲擊。一座帶有黑色復折式屋頂的四層磚樓優雅地坐落在中央大街和米德爾賽克斯街交匯的拐角處,呈現出一個陰柔的弧形。我從手提袋中拿出一個白色的小盒子,讀出上面陰柔的燙金文字——“馬丁珠寶店”。就是這個地方!這裡。喬希在這裡給我買了那塊手錶。
就像洛厄爾國家歷史公園裡的眾多店面一樣,這座房子被裝飾成維多利亞時代的華麗復古風,中等厚度的玻璃櫥窗鑲著黑色的原木邊框。其中一個櫥窗上立著塊“退休打折”的標牌。標牌下面還有個不起眼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鐘錶維修”,這正是我要找的。
我推開門,鈴兒撞得清脆響,我畏縮了一下。看起來這家店原來應該是這棟樓的大廳,方方正正的玻璃陳列櫃沿著外牆擺開。其中三個玻璃櫃是空的,剩下的兩個則整齊地擺放著手鐲和珠寶。東西之間的間隙很大,讓人有一種商品數量比實際上要多的錯覺。
一個白髮的高個子男人倚著櫃檯,正專心地聽一個時不時打著手勢的女人說話。從她又黑又直的頭髮和濃重的口音可以辨別出她是個東南亞人,可能是柬埔寨人,也可能是越南人。鐘錶匠的眼鏡上夾了個單片眼鏡,鏡片下的目光凝視著某個讓那女人如此激動的東西。
我瞥了眼手錶。像過去的六周那樣,它精緻的金色指針依然停在下午3點57分。鐘錶匠和我對上眼,打了個手勢表示等他接待完這個客戶後就馬上招呼我。我勉強微笑了一下,示意他我會等著。他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身形乾瘦,穿著細條紋襯衫,打著領帶。他可能已經70多歲了,也許都80多了。不,他至少有90歲了。這位鐘錶匠身上籠罩著不會隨時間消逝的優雅氣質。不一會兒,我便放棄了猜測他年齡的想法。
我倚著一個空玻璃櫃,環視整間店,想看看有沒有我能買得起的東西。不行,我的每一分錢都得用來交大學的學費,這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逃出樊籠。我沒錢隨隨便便買金銀珠寶。我轉了轉自己那壞了的表的錶帶。這塊寶路華金表可能比我曾擁有的任何珠寶都昂貴。鐘錶匠背後有個靠著牆的手錶展示架,不過庫存零零星星。因為手錶是個實在的禮物,又半價出售,所以理所當然是顧客購買的首選。
喬希花了多少錢給我買這塊表呢?
不。這不重要。他花了多少錢也改變不了我曾經做過的事。現在最重要的是修表,我無法忍受任由它停在下午3點57分。
柬埔寨女人的聲音越來越大,但聽起來不像是在發脾氣。如果她的口音沒那麼濃厚,我可能還會偷聽一下。但是我窺探人家的隱私幹嗎?我向後靠著玻璃櫃,玻璃輕微地響了一下,我嚇了一跳,似乎有什麼東西被撞倒了。讓我吃驚的是,我剛才以為是空的三個玻璃柜上有三個鐘形玻璃罩。玻璃罩前面擺著一個小牌子,上面整齊地寫著一行陰柔的花體字:
——想贏得一小時的時間嗎?請徵詢店主——
每個玻璃罩里都擺放著一塊精美的手錶,奢華絢爛,無與倫比。第一塊是銀色的腕錶,或者更像是鉑金材質,表上有一個液晶屏顯示著時間、日期、年份、時區、秒表和經緯度。像掛瓷娃娃般,表被掛在一個細窄的平台上。我瞥了眼廠家的名字,字體很古老,幾乎難以辨認:詩蔻蒂1。我從沒聽過這牌子。可能是日本產的?
第二塊表跟我帶的基本一樣,錶帶鑲著金和銀,還有一種顏色看上去像是銅。表的指針是復古風,還有一些小錶盤,像第一塊表那樣顯示著日期、年份、時區、秒表和經緯度。它的表殼上刻著廠家的名字:薇兒丹蒂2。
第三塊表是個用粗金鍊掛著的懷表,19世紀的常見款式,看起來是純金,用來保護玻璃的可開合表蓋上雕刻著華麗的花紋。像前兩塊表一樣,它也顯示了日期、時間、時區、秒表和經緯度。表殼上醒目地刻著廠家的名字:兀兒德3。
我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早在19世紀的時候就有官方時區和經緯度嗎?要麼有,要麼這表就是贗品。這三塊表看起來都無比昂貴,可是我怎麼也找不到標價。我想放在玻璃罩里應該是為了防止有人順手牽羊。
柬埔寨女人終於談完了她那筆不知道是什麼的生意。鐘錶匠和她握手道別。我低頭假裝在看別的東西,透過眼睫毛瞄著她經過身邊。儘管她跟典型的亞洲女移民一樣面相沉穩內斂,但是從她眼角的笑紋里看得出她挺滿意的。她把一個小巧的金色物件放進包里,點了點頭表示感謝,然後推開掛著風鈴的店門走了出去。
鐘錶匠熱情地對我微笑。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姑娘?”
距離地圖助手(MapQuest)標出的目的地還有五個街區,路上儘是些破落的小商販。儘管被搭訕了好幾次,我依然低著頭,因為恐懼的目光接觸可能會招致暴力襲擊。一座帶有黑色復折式屋頂的四層磚樓優雅地坐落在中央大街和米德爾賽克斯街交匯的拐角處,呈現出一個陰柔的弧形。我從手提袋中拿出一個白色的小盒子,讀出上面陰柔的燙金文字——“馬丁珠寶店”。就是這個地方!這裡。喬希在這裡給我買了那塊手錶。
就像洛厄爾國家歷史公園裡的眾多店面一樣,這座房子被裝飾成維多利亞時代的華麗復古風,中等厚度的玻璃櫥窗鑲著黑色的原木邊框。其中一個櫥窗上立著塊“退休打折”的標牌。標牌下面還有個不起眼的小牌子,上面寫著“鐘錶維修”,這正是我要找的。
我推開門,鈴兒撞得清脆響,我畏縮了一下。看起來這家店原來應該是這棟樓的大廳,方方正正的玻璃陳列櫃沿著外牆擺開。其中三個玻璃櫃是空的,剩下的兩個則整齊地擺放著手鐲和珠寶。東西之間的間隙很大,讓人有一種商品數量比實際上要多的錯覺。
一個白髮的高個子男人倚著櫃檯,正專心地聽一個時不時打著手勢的女人說話。從她又黑又直的頭髮和濃重的口音可以辨別出她是個東南亞人,可能是柬埔寨人,也可能是越南人。鐘錶匠的眼鏡上夾了個單片眼鏡,鏡片下的目光凝視著某個讓那女人如此激動的東西。
我瞥了眼手錶。像過去的六周那樣,它精緻的金色指針依然停在下午3點57分。鐘錶匠和我對上眼,打了個手勢表示等他接待完這個客戶後就馬上招呼我。我勉強微笑了一下,示意他我會等著。他的臉上布滿了皺紋,身形乾瘦,穿著細條紋襯衫,打著領帶。他可能已經70多歲了,也許都80多了。不,他至少有90歲了。這位鐘錶匠身上籠罩著不會隨時間消逝的優雅氣質。不一會兒,我便放棄了猜測他年齡的想法。
我倚著一個空玻璃櫃,環視整間店,想看看有沒有我能買得起的東西。不行,我的每一分錢都得用來交大學的學費,這是為了讓自己能夠逃出樊籠。我沒錢隨隨便便買金銀珠寶。我轉了轉自己那壞了的表的錶帶。這塊寶路華金表可能比我曾擁有的任何珠寶都昂貴。鐘錶匠背後有個靠著牆的手錶展示架,不過庫存零零星星。因為手錶是個實在的禮物,又半價出售,所以理所當然是顧客購買的首選。
喬希花了多少錢給我買這塊表呢?
不。這不重要。他花了多少錢也改變不了我曾經做過的事。現在最重要的是修表,我無法忍受任由它停在下午3點57分。
柬埔寨女人的聲音越來越大,但聽起來不像是在發脾氣。如果她的口音沒那麼濃厚,我可能還會偷聽一下。但是我窺探人家的隱私幹嗎?我向後靠著玻璃櫃,玻璃輕微地響了一下,我嚇了一跳,似乎有什麼東西被撞倒了。讓我吃驚的是,我剛才以為是空的三個玻璃柜上有三個鐘形玻璃罩。玻璃罩前面擺著一個小牌子,上面整齊地寫著一行陰柔的花體字:
——想贏得一小時的時間嗎?請徵詢店主——
每個玻璃罩里都擺放著一塊精美的手錶,奢華絢爛,無與倫比。第一塊是銀色的腕錶,或者更像是鉑金材質,表上有一個液晶屏顯示著時間、日期、年份、時區、秒表和經緯度。像掛瓷娃娃般,表被掛在一個細窄的平台上。我瞥了眼廠家的名字,字體很古老,幾乎難以辨認:詩蔻蒂1。我從沒聽過這牌子。可能是日本產的?
第二塊表跟我帶的基本一樣,錶帶鑲著金和銀,還有一種顏色看上去像是銅。表的指針是復古風,還有一些小錶盤,像第一塊表那樣顯示著日期、年份、時區、秒表和經緯度。它的表殼上刻著廠家的名字:薇兒丹蒂2。
第三塊表是個用粗金鍊掛著的懷表,19世紀的常見款式,看起來是純金,用來保護玻璃的可開合表蓋上雕刻著華麗的花紋。像前兩塊表一樣,它也顯示了日期、時間、時區、秒表和經緯度。表殼上醒目地刻著廠家的名字:兀兒德3。
我突然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早在19世紀的時候就有官方時區和經緯度嗎?要麼有,要麼這表就是贗品。這三塊表看起來都無比昂貴,可是我怎麼也找不到標價。我想放在玻璃罩里應該是為了防止有人順手牽羊。
柬埔寨女人終於談完了她那筆不知道是什麼的生意。鐘錶匠和她握手道別。我低頭假裝在看別的東西,透過眼睫毛瞄著她經過身邊。儘管她跟典型的亞洲女移民一樣面相沉穩內斂,但是從她眼角的笑紋里看得出她挺滿意的。她把一個小巧的金色物件放進包里,點了點頭表示感謝,然後推開掛著風鈴的店門走了出去。
鐘錶匠熱情地對我微笑。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姑娘?”